山西確保“脫貧”“抗疫”同步發力

今日頭條,更多精彩新聞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李馨)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目前,山西省58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但還有2.1萬剩餘貧困人口和12.4萬脫貧不穩戶、邊緣貧困戶。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質量。《慈善公益報》記者瞭解到,日前,山西省各地相關部門在現有資金管理制度框架內,因地制宜調整和優化資金使用,加大對產業發展、就業務工、產銷對接、開工復工和貧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加大產業發展支持

“現在西葫蘆正在長秧時期,必須把多餘的花打掉,隔一個打一個。”驚蟄前後,正是西葫蘆生長的關鍵時期。在“蔬菜大鎮”長治沁縣故縣鎮,農技員正忙著給貧困戶做現場指導。疫情防控不鬆勁兒,脫貧攻堅也不能落下。為保證蔬菜物流暢通,沁縣還專門開通綠色通道,在做好消毒、排查的基礎上,給生鮮物資運輸車下發通行證,保證蔬菜供應車和務農村民出入通暢。

據瞭解,當前山西各地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扶貧項目,加大了在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的支持力度,適當上浮補助標準。在生產方面,支持各地採取集中定購生產物資等方式,降低採購成本,保障生產物資及時供應;在儲存方面,對因疫情影響滯銷農產品的儲存費用,給予適當補助;在運輸方面,開闢綠色通道,優先保障生產物資運輸,在運輸費用上適當補助。

同時,對恢復生產、開展生產自救的貧困戶加大獎補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間,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的扶貧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帶貧主體,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和貸款貼息支持。

加大就業務工支持

在疫情防控期間,山西省各地因需新增的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測溫員等臨時崗位,將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並適當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給予支持。

對於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按規定落實好交通和生活費補助。此外,山西省要求全省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勞務對接,摸清企業復工、用工需求,通過電話、微信等信息化方式,及時向貧困勞動力發佈企業開復工和崗位需求信息,推行網絡招聘,提供線上就業服務。同時要加強就業技能培訓,摸底收集貧困勞動力培訓意願,充分利用網絡工具開展網上培訓,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培訓效果好、轉移就業高的培訓機構,在落實好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加大獎補力度。

山西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建成介紹:“我們今年加大了扶貧力度,推出一系列幫扶舉措,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比如我們對到期的扶貧小額信貸延期六個月償還。還有就是我們簡化審批流程,加快扶貧企業、扶貧車間開工復工,多措並舉幫助貧困群眾增收,堅決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

  

加大產銷對接支持

近日,臨汾市永和縣坡頭鄉索駝村扶貧養殖合作社的60頭肉牛馬上要出欄了。受疫情影響,牛雖然長得壯,卻賣不掉。三個駐村幹部聯繫電商平臺,幫助合作社網上賣牛。永和縣扶貧部門也幫忙對接渠道,如今牛已全部順利售出,這筆剛剛接到的大訂單就能讓合作社裡的貧困戶都多收入3000元。

永和縣索駝生態農場養殖專業合作社李亮告訴記者:“這一頭牛能賣到兩萬多塊錢,今年開春我們陸續出欄了20多頭。因為我們政府反應快、動手早、管控得嚴,安全上沒出問題。對國家的政策我們有信心,緊緊跟著黨中央一定錯不了。”

目前,山西各地都在持續加強扶貧產品的品牌策劃、包裝、宣傳、推廣,提升產品認知度和附加值。充分利用“五進九銷”消費扶貧政策和中國社會扶貧網等電商平臺,積極聯繫購買單位,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同時,各級預算單位優先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和物業服務。對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扶貧產品認定方面以及通過電商銷售形成的快遞費用也會給予適當補助。

此外,對罹患新冠肺炎、集中或居家隔離、無法外出務工、無法開展基本生產、收入受到重大影響等生活陷入困境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和因疫致貧返貧農民群眾需要按現有支持渠道及時落實好針對性幫扶措施,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山西確保“脫貧”“抗疫”同步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