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環肥燕瘦,這說的是楊貴妃玉環,和趙婕妤飛燕。

趙婕妤之所以名叫飛燕,那是因為她身材曼妙,舞姿輕盈,一動起來,猶如穿庭飛燕。那麼她一定是個瘦美人。

但是她的瘦會到了何種程度呢?大約不見得能像步非煙和薛瑤英一般,因為史家和文學家們對她,都沒有特別誇張。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步非煙是唐傳奇《非煙傳》中的女主,傳說是唐懿宗時代臨淮武公業的美妾,又名步飛煙,這意思大概就是其身形跟一道飛煙一樣,燕子自然沒那麼縹緲。所以她“不勝羅綺”——連絲綢之重也難以承受——這很合理。

而薛瑤英,則是唐代宗時代的權相,元載的寵姬,《杜陽雜編》曾說,她的美,趙飛燕和綠珠都不能相比,她的舞,就像搖動的波光一樣。

然而她更奇的,還是比步非煙都輕弱,那被褥衣服,都得專門從外國蒐購奇珍特製才可。

就比如,她掛的是“金絲之帳”,蓋的是“卻塵之褥”。

金絲帳自不難懂,那麼這“卻塵之褥”是什麼寶貝?原來竟是來自勾驪國的,一種名叫卻塵的奇獸的獸毛所制,其色鮮紅有光,輕軟無比。

而她那衣服,這就更為離奇,那竟是“龍綃之衣”。也就是“鮫綃”,南海里的鮫人所織的鮫綃紗,宇宙第一薄衣,據說一襲不到一二兩,卷吧卷吧,握起來你都看不到。

沒辦法啊,人家元載是以窮奢極欲著名的,最後也因窮奢極欲而死,他當然有此條件,不過書家所說的,這都是薛瑤英惹的禍,卻不地道。

因為你元載沒本姑娘也會窮奢極欲,你愛的並不是瑤英,而是美色。君不見他動不動拿瑤英展覽,請了那麼多達官貴人來看,還非要寫詩炒作,把她打造成“網紅”?這太有面了!

不過這也證明了一點,唐朝人並不只愛胖美,楊貴妃真正是唐玄宗的菜,唐玄宗時代的跟風,那只是上有所愛下必甚焉,“楚王好細腰”的重演——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楚靈王喜歡細腰,不管男女,於是在他那時代,喜劇就一再上演。大臣們怕失去寵信,便天天使勁勒腰,還一天只吃一頓飯,以至於每天起床都需要扶著牆壁。而後宮美女們,則都弱得上幾步臺階就嬌喘吁吁,需要坐下來休息擦汗,有的乾脆把自己餓死了。

他們那時候大概不知道可以放開了吃,然後用各種方法催吐,就像現在的美食網紅,或那些既抵制不了美食誘惑,又對瘦身入魔的女孩子一樣,所以他們那時也就沒有出現“兔子”一族。

“楚王好細腰”的結果,大概也可推及到石崇的美女那裡。晉朝的石崇,是古代第一富豪,他家裡的美女之多,絕對不輸帝王(前面提到的綠珠,就是他家的第一美女),而他製造瘦美的方法,是以資鼓勵:

在絲綢上鋪一層沉香屑,一旦哪個美女從上面走過沒有留下腳印,就獎勵珍珠若干。這當然也會弄得美女們使勁節食,大練輕身功夫,雖然史家在這裡並沒有多說。

然而她們瘦美了又如何?石崇又是喜歡殺美女的,來了客就逼著喝酒,一杯不下,就殺掉一個,光在王敦那裡就殺了仨,所以瘦美一旦如物,瘦不瘦美真沒什麼要緊。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再回到趙飛燕,她的瘦美雖然不比步非煙和薛瑤英,但一定不會比楚靈王和石崇家的差,然而趙飛燕的瘦美,到底未聽說是鼓勵出來的,那麼她就當是天生麗質,既有飛燕的輕盈,又有飛燕的輕捷,絕不是病美人。

然而這又如何?她的瘦美可以傾倒漢成王,卻傾倒不了成王的兒子和大臣,她終究會成為禍水,被逼自殺。所以這瘦算不算美,稀罕不稀罕,那要分誰看,趙飛燕到了不愛她的人那裡,那就不瘦不美,甚至於胖瘦都沒有關係。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再說楊貴妃。

楊貴妃的胖美,那是出了名的,但是她真的很胖嗎?她會多胖?

看古人的一些圖畫,那肥嘟嘟的大臉,楊貴妃或許真胖(其實也難看),但是若非說她肥,我是不信的。

這不僅因為有人指出,根據野史推算,楊貴妃身高1米65以上,體重130斤左右。

也不僅因為中唐時代,喜歡寫怪異事件的名臣牛僧孺,在他《周秦行紀》的那場奇遇裡,說楊貴妃“纖腰修眸,儀容甚麗”——纖腰啊!

我肯定也不認為楊貴妃可能如莫泊桑之“羊脂球”那樣,雖然身體各部位滾圓,但皮膚緊繃而光潤,長相奇美,顏色鮮豔——而是因為唐人都承認她——

精通音樂舞蹈,既能彈奏《霓裳羽衣》之曲,又能舞蹈《霓裳羽衣》之舞,那舞是“迴雪流風”、“迴天轉地”。

一個人的舞能到了這種地步,怎可能肥?因此楊貴妃最可能的情況,只是豐腴、豐滿,她之所以被誇張,是因為她一翻昔日審美,在宮廷對比強烈,忽然以豐腴之貌,而“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就是說,她的情敵梅妃,所罵的“肥婢”,絕對做不得準。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再說,李白當時獻上的《清平樂詞》三篇,也沒有說楊貴妃肥啊!我們且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他這不但是寫盡貴妃之美,夫婦之愛,也曾將楊貴妃比作趙飛燕!如果楊貴妃真的太胖太肥,那李白這豈不變成了諷刺,大失水準?

料想他就算真可能諷刺楊貴妃的風流嫉妒禍國猶如飛燕,他也不敢扯這麼大的反差,何況唐朝第一個將楊貴妃指為禍水的實際是杜甫,而他對楊貴妃卻一直是盛讚。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這胖不胖?美不美?)


那麼楊貴妃之美,就應該是電影中經常看到的印度美女那般,既美貌、豐腴、性感,又動感十足,舞姿翩翩。或者又像意大利美女那般,熱情、奔放、健美,二合一。她本來就有胡人的血統嘛。

還有,楊貴妃的不肥,有別的史書也曾說過:唐玄宗當初一見,就覺得她是“春山脈脈,幽妍清清,依稀似越國西施;婉轉輕盈,絕勝那趙家合德。”不然,身邊還有一個梅妃的唐玄宗,怎可能對她如此神魂顛倒?

那梅妃可是一個瘦美人,楊貴妃對她嫉妒得很,她第一次被唐玄宗冷落,貶出宮中,正因為與梅妃爭寵。

這麼說,史家所認為的盛唐時代特別推崇胖美,大約也是胡亂猜測,人家確實是百花齊放,兼容幷蓄的。這無疑說明,唐玄宗對楊貴妃之愛,並非因為對瘦美或者胖美有所偏愛,而是真正因為楊貴妃這個人。

那麼,楊貴妃胖嗎?不,不胖。她不但實際上不會太胖,在唐玄宗眼中就更加不胖。

趙飛燕的瘦,楊貴妃的胖,誰說了算?

然而,如此風情萬種,才藝出眾的一個女人,她最終不也在將士大臣的逼宮下香消玉殞,以至於玄宗只能在苦苦思念中長恨嗎?她的美可以傾倒君王,卻難以傾倒士兵將相。

所以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個女人胖與不胖,美與不美,其實也在於愛她的那個人。

如此,你在乎什麼胖瘦,糾結什麼美醜呢?那難道真是什麼A4腰、泥鰍腰、蛇腰的事?你難道真是跟某某某差那麼多?你沒有這,也有那,你已經夠好了好不好?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這樣結尾了呢?

成王愛飛燕,玄宗愛玉環,孔明愛阿醜,牽牛愛野蠻(女友),這世上,清炒蘿蔔,各有所愛,一人一道菜。

漢朝之禍,唐朝之禍,石崇之禍,都不在趙飛燕、楊貴妃、綠珠,趙飛燕、楊貴妃、綠珠不論在何時,總之還是那個人,就是潮起潮落的如懿,也是如此。

愛你的人,你胖是美,瘦是美,汗是香汗,不能生育都非罪,不愛你的人,你胖是錯,瘦是錯,就連呼吸都是錯

——這道理於歷史,於宮廷,於現實,於家庭,都是一樣的。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