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环肥燕瘦,这说的是杨贵妃玉环,和赵婕妤飞燕。

赵婕妤之所以名叫飞燕,那是因为她身材曼妙,舞姿轻盈,一动起来,犹如穿庭飞燕。那么她一定是个瘦美人。

但是她的瘦会到了何种程度呢?大约不见得能像步非烟和薛瑶英一般,因为史家和文学家们对她,都没有特别夸张。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步非烟是唐传奇《非烟传》中的女主,传说是唐懿宗时代临淮武公业的美妾,又名步飞烟,这意思大概就是其身形跟一道飞烟一样,燕子自然没那么缥缈。所以她“不胜罗绮”——连丝绸之重也难以承受——这很合理。

而薛瑶英,则是唐代宗时代的权相,元载的宠姬,《杜阳杂编》曾说,她的美,赵飞燕和绿珠都不能相比,她的舞,就像摇动的波光一样。

然而她更奇的,还是比步非烟都轻弱,那被褥衣服,都得专门从外国搜购奇珍特制才可。

就比如,她挂的是“金丝之帐”,盖的是“却尘之褥”。

金丝帐自不难懂,那么这“却尘之褥”是什么宝贝?原来竟是来自勾骊国的,一种名叫却尘的奇兽的兽毛所制,其色鲜红有光,轻软无比。

而她那衣服,这就更为离奇,那竟是“龙绡之衣”。也就是“鲛绡”,南海里的鲛人所织的鲛绡纱,宇宙第一薄衣,据说一袭不到一二两,卷吧卷吧,握起来你都看不到。

没办法啊,人家元载是以穷奢极欲著名的,最后也因穷奢极欲而死,他当然有此条件,不过书家所说的,这都是薛瑶英惹的祸,却不地道。

因为你元载没本姑娘也会穷奢极欲,你爱的并不是瑶英,而是美色。君不见他动不动拿瑶英展览,请了那么多达官贵人来看,还非要写诗炒作,把她打造成“网红”?这太有面了!

不过这也证明了一点,唐朝人并不只爱胖美,杨贵妃真正是唐玄宗的菜,唐玄宗时代的跟风,那只是上有所爱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的重演——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楚灵王喜欢细腰,不管男女,于是在他那时代,喜剧就一再上演。大臣们怕失去宠信,便天天使劲勒腰,还一天只吃一顿饭,以至于每天起床都需要扶着墙壁。而后宫美女们,则都弱得上几步台阶就娇喘吁吁,需要坐下来休息擦汗,有的干脆把自己饿死了。

他们那时候大概不知道可以放开了吃,然后用各种方法催吐,就像现在的美食网红,或那些既抵制不了美食诱惑,又对瘦身入魔的女孩子一样,所以他们那时也就没有出现“兔子”一族。

“楚王好细腰”的结果,大概也可推及到石崇的美女那里。晋朝的石崇,是古代第一富豪,他家里的美女之多,绝对不输帝王(前面提到的绿珠,就是他家的第一美女),而他制造瘦美的方法,是以资鼓励:

在丝绸上铺一层沉香屑,一旦哪个美女从上面走过没有留下脚印,就奖励珍珠若干。这当然也会弄得美女们使劲节食,大练轻身功夫,虽然史家在这里并没有多说。

然而她们瘦美了又如何?石崇又是喜欢杀美女的,来了客就逼着喝酒,一杯不下,就杀掉一个,光在王敦那里就杀了仨,所以瘦美一旦如物,瘦不瘦美真没什么要紧。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再回到赵飞燕,她的瘦美虽然不比步非烟和薛瑶英,但一定不会比楚灵王和石崇家的差,然而赵飞燕的瘦美,到底未听说是鼓励出来的,那么她就当是天生丽质,既有飞燕的轻盈,又有飞燕的轻捷,绝不是病美人。

然而这又如何?她的瘦美可以倾倒汉成王,却倾倒不了成王的儿子和大臣,她终究会成为祸水,被逼自杀。所以这瘦算不算美,稀罕不稀罕,那要分谁看,赵飞燕到了不爱她的人那里,那就不瘦不美,甚至于胖瘦都没有关系。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再说杨贵妃。

杨贵妃的胖美,那是出了名的,但是她真的很胖吗?她会多胖?

看古人的一些图画,那肥嘟嘟的大脸,杨贵妃或许真胖(其实也难看),但是若非说她肥,我是不信的。

这不仅因为有人指出,根据野史推算,杨贵妃身高1米65以上,体重130斤左右。

也不仅因为中唐时代,喜欢写怪异事件的名臣牛僧孺,在他《周秦行纪》的那场奇遇里,说杨贵妃“纤腰修眸,仪容甚丽”——纤腰啊!

我肯定也不认为杨贵妃可能如莫泊桑之“羊脂球”那样,虽然身体各部位滚圆,但皮肤紧绷而光润,长相奇美,颜色鲜艳——而是因为唐人都承认她——

精通音乐舞蹈,既能弹奏《霓裳羽衣》之曲,又能舞蹈《霓裳羽衣》之舞,那舞是“回雪流风”、“回天转地”。

一个人的舞能到了这种地步,怎可能肥?因此杨贵妃最可能的情况,只是丰腴、丰满,她之所以被夸张,是因为她一翻昔日审美,在宫廷对比强烈,忽然以丰腴之貌,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就是说,她的情敌梅妃,所骂的“肥婢”,绝对做不得准。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再说,李白当时献上的《清平乐词》三篇,也没有说杨贵妃肥啊!我们且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他这不但是写尽贵妃之美,夫妇之爱,也曾将杨贵妃比作赵飞燕!如果杨贵妃真的太胖太肥,那李白这岂不变成了讽刺,大失水准?

料想他就算真可能讽刺杨贵妃的风流嫉妒祸国犹如飞燕,他也不敢扯这么大的反差,何况唐朝第一个将杨贵妃指为祸水的实际是杜甫,而他对杨贵妃却一直是盛赞。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这胖不胖?美不美?)


那么杨贵妃之美,就应该是电影中经常看到的印度美女那般,既美貌、丰腴、性感,又动感十足,舞姿翩翩。或者又像意大利美女那般,热情、奔放、健美,二合一。她本来就有胡人的血统嘛。

还有,杨贵妃的不肥,有别的史书也曾说过:唐玄宗当初一见,就觉得她是“春山脉脉,幽妍清清,依稀似越国西施;婉转轻盈,绝胜那赵家合德。”不然,身边还有一个梅妃的唐玄宗,怎可能对她如此神魂颠倒?

那梅妃可是一个瘦美人,杨贵妃对她嫉妒得很,她第一次被唐玄宗冷落,贬出宫中,正因为与梅妃争宠。

这么说,史家所认为的盛唐时代特别推崇胖美,大约也是胡乱猜测,人家确实是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这无疑说明,唐玄宗对杨贵妃之爱,并非因为对瘦美或者胖美有所偏爱,而是真正因为杨贵妃这个人。

那么,杨贵妃胖吗?不,不胖。她不但实际上不会太胖,在唐玄宗眼中就更加不胖。

赵飞燕的瘦,杨贵妃的胖,谁说了算?

然而,如此风情万种,才艺出众的一个女人,她最终不也在将士大臣的逼宫下香消玉殒,以至于玄宗只能在苦苦思念中长恨吗?她的美可以倾倒君王,却难以倾倒士兵将相。

所以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女人胖与不胖,美与不美,其实也在于爱她的那个人。

如此,你在乎什么胖瘦,纠结什么美丑呢?那难道真是什么A4腰、泥鳅腰、蛇腰的事?你难道真是跟某某某差那么多?你没有这,也有那,你已经够好了好不好?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结尾了呢?

成王爱飞燕,玄宗爱玉环,孔明爱阿丑,牵牛爱野蛮(女友),这世上,清炒萝卜,各有所爱,一人一道菜。

汉朝之祸,唐朝之祸,石崇之祸,都不在赵飞燕、杨贵妃、绿珠,赵飞燕、杨贵妃、绿珠不论在何时,总之还是那个人,就是潮起潮落的如懿,也是如此。

爱你的人,你胖是美,瘦是美,汗是香汗,不能生育都非罪,不爱你的人,你胖是错,瘦是错,就连呼吸都是错

——这道理于历史,于宫廷,于现实,于家庭,都是一样的。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