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凉山新闻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广大医务人员不惧风险、逆行在前,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战“疫”勇士。

作为宁南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所有白衣战士的“领头羊”,何科举更是带头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责任和担当全力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1月27日,何科举指导宁南县人民医院开展防控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演练。

身先士卒,尽显责任担当

何科举的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始于1月21日。

当日,宁南县下发《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县人民医院为全县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卫生局长,何科举第一时间进行分工安排,全力启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开展专项监督执法检查。

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何科举还在协调公安、医疗机构、交通运输、各镇党委政府力量,在葫芦口至昭通巧家交界处、西瑶镇到会东新街镇交界处等地设立检疫点、建立临时隔离观察室。随着形势发展,全县检疫点增加到9个,为优化检疫点工作流程,不落一车,不漏一人,严防死守把牢入口关,他走遍了每一个检疫点,查看检疫登记、调研工作流程,关心检疫点工作人员。

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1月30日,何科举检查景星卫生院发热门诊登记记录。


为尽快完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建设,他亲自召集疾控、县医院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研究隔离点建设中遇到的各项难题,确保1月26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正常投入使用。

2月8日,宁南某小区有自疫区来宁人员出入,其亲属出现发热症状。何科举第一时间赶到县医院,指挥流调、会同救治专家组研究讨论、安排办公室提前制定处置方案、准备通告,一忙就是一个通宵。

幽默风趣,只为鼓舞士气

2月9日一早,宁南县微信朋友圈一条信息被刷屏“不是来得早,而是根本没回家,猜猜被资料遮住半边脸的是谁?”很多人留言,但猜中是何科举的人寥寥无几。“何局长什么时候剪了个板寸”?

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2月1日,检查集中隔离点工作。

何科举的“板寸”,还有一段小故事。“手机每天要充电两三次,与家人通话时间以秒计”何科举自嘲说,自全省启动卫生应急Ⅰ级响应,凌晨回家都是早的。时间一长,原来潇洒的自然卷发成了“乱鸡窝”,为了省事他干脆把头发推成板寸。

面对同事的调侃,何科举幽默的回答说“发型都换了,拐点肯定也不远了”。他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大大缓解了大家这段时间来紧张的心理。

“从24号到现在,指挥部所有人员都在加班加点,不论身体还是精神都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我既担心大家绷太紧,又怕大家出现松懈思想。”一向严肃的何科举,选择用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为工作人员加油鼓劲。

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检查西瑶镇卫生院预检分诊流程。

侠骨柔肠,不失男儿本色

一次凌晨2点多,何科举正在指挥部研究后备医院建设工作,电话响了。下意识接起电话,何科举一愣,严肃的语气骤然温柔,“乖乖,爸爸在忙着抓病毒坏蛋,你跟姐姐先睡,爸爸把坏蛋抓完了就回来哈!”匆匆挂断电话,还隐约传来孩子的哭泣声。

“抱歉,邹医生今晚有事耽搁了,她姐姐不太哄得住她”何科举有点尴尬有些担忧。何科举的爱人邹佳君,是宁南县中医医院医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是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有休息。夫妻二人将年仅3岁的小女儿丢给寒假回家的大女儿照顾,每天早出晚归,女儿已经好多天没见到他们了。

宁南战“疫”故事:为“零”战 为“净”守

检查葫芦口预检分诊工作。

对孩子,他有很多没有宣之于口的抱歉和愧疚,对下属工作人员,他选择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关爱。

2月9日凌晨7点,熬完通宵到某小区安排好管控工作,何科举打算回办公室“眯两分钟”。结果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的长沙发已经被两名下属“占领了”!他轻轻关上门,叮嘱其他人抓紧时间回家休息,自己到另一间办公室椅子上休息一会,八点半又赶到指挥长办公室汇报工作。

“铁肩担道义,所为是苍生”。在这个特殊时期,何科举用自己的“刚与柔”,诠释了一名基层卫健局长对这句话的深刻认识和初心使命。(文/图 周云荣 记者 王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