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昆陽(今河南葉縣)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則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後,瘋狂剝削和壓迫農民,廣大農民不堪壓迫紛紛起義。王匡、王鳳等揭杆而起,很快建立起一支強大的綠林軍。隨後各方積極響應,起義軍風起雲湧。王莽見勢不好隨派大軍鎮壓,然而起義軍越戰越強,不長時間便形成了燎原烈火之勢。

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公元23年,綠林軍準備攻打洛陽。但進攻洛陽首先必須拿下宛城,因為宛城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佔領宛城便可南通荊襄,西圖長安,北略洛陽,為最終戰勝王莽、推翻王莽政權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王莽當然知道佔據宛城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策略是死守宛城,控制荊襄,確保長安和洛陽之安全。

是年2月,綠林軍主力將宛城圍住,然後令10萬綠林軍進攻洛陽。王莽知道這是聲東擊西之謀,因而不但不去支援洛陽,還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在洛陽徵發40萬大軍前來解宛城之圍。並企圖以壓倒優勢殲滅綠林軍主力。為保證主力攻取宛城,綠林軍派劉秀、王鳳率數萬人先期向北推進,相繼打下昆陽、定陵等城池,牽制王莽南下的主力。

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昆陽是宛城東北的屏障,也是洛陽到宛城的要衝。因而王邑率兵南下時決定先破昆陽再救宛城。當時昆陽城內只有八九千名官兵,綠林軍採納劉秀“堅守昆陽,遲滯、消耗王莽軍實力,掩護主力攻取宛城”的作戰方針,伺機內處夾擊敵人。所以當王邑令其10萬大軍將昆陽團團圍住時,王鳳決定自己率軍守城,讓劉秀等13騎突出重圍,到定陵、郾縣搬取援軍。

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此時的昆陽城是旌旗蔽日,殺聲震天。王邑、王尋憑著兵多將廣武器精良加緊圍攻昆陽。強攻不行就挖地壕進攻,人攻不湊效就用車撞擊城門。他們還發明瞭一種“樓車”,讓兵士站在八九多米高的“樓車”上向城內射箭。但綠林軍英勇頑強,堅守危城不動搖。見此,有人向王邑建議:鑑於昆陽久攻不下,我們能否繞過昆陽先救宛城?或者放開一條出路,等城內綠林軍突圍時伺機殲滅之。但王邑一概拒之,並堅持先攻下昆陽再救宛城。

話說之間幾個月過去了,王邑驕傲狂妄卻又有勇敢無謀,一次次錯過了救援宛城的時機,從而註定了王莽政權失敗的命運。到了6月,外出搬兵的劉秀搬果然找到一萬援兵,他首先率領千佘步兵、騎兵組成先鋒隊,急速趕往昆陽。然而王邑和王尋根本沒把這一千多個綠林軍援兵放在眼裡,只派幾千人迎戰,劉秀率領援軍奮勇進攻,相繼殺敵近千人。並偽造了一則“宛城已被綠林軍攻陷”的“戰報”,用箭射入城中,城內綠林軍歡聲雷動,士氣倍增。同時故意將戰報遺失於戰場,讓敵軍拾去傳播,使攻城不下的王莽軍士氣更加低落。

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隨後劉秀選出3000勇士,出其不意地向敵指揮部發起猛攻,王邑、王尋帶領萬人蒼促迎戰。但因劉秀身先士卒,帶領這些勇士橫衝直撞,勇猛嶄殺,直殺的王莽軍難以招架,並很快陣勢大亂,王尋先被亂刀砍死。昆陽城內的綠林軍見此陣勢,也乘機殺出城來,對敵人形成了內外夾擊之勢。此時王莽軍狼狽不堪,相互踐踏,被綠林軍追殺的屍野遍地。此時突然颳起大風,下起大雨。頓時暴雨如注,河水暴漲,王莽軍更加狼狽,不少人涉水逃跑時被洪水淹死,王莽40萬大軍只剩下幾千我,最後王邑帶著這些殘兵敗將僥倖逃回了洛陽。

劉秀機智戰王邑,九千綠林軍大敗王莽四十萬大軍

昆陽之戰,是農民起義軍推翻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決戰。它牽制和殲滅了王莽40萬主力軍,掩護了起義軍奪取宛城的戰略行動,為最終攻克長安,徹底摧毀王莽的“新朝”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