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借十块钱,买了一把“牛”壶······

杭州上城区的某个院内,藏有

八把真品曼生壶,相信许多壶友都听说过,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八壶精舍』。


八饼头纲,为鸾为凰(上羽下王),得雌者昌 曼生铭

胡佐庆旧藏的合欢壶

唐云在一家古董店闲逛时,听说店里有曼生壶,便要看。通过店主得知,这是有名的茶壶收藏家胡佐庆的收藏。

唐云看见壶底有“曼生”印,壶铭是:“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确认真品。唐云一摸口袋,知道自己没带钱,又怕别人买去,紧紧握住壶。店主允他先把壶拿走。

经过一番筹措,第二天唐云按时把钱送到,胡佐庆旧藏合欢壶就这样成了他的第二把曼生壶藏品。

潘持平评壶:

颜色红而不艳,俗称大红袍

。铭文饰于壶肩成环状。按紫砂成型技法,壶身是用二块泥片对合而成

壶名取合欢,十分贴切,且寓意深长。观赏此器,推测是曼生亲手制作,后经彭年修饰的作品。

扁壶—有扁斯石 砭我之渴



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曼公作瓢壶铭

借十元钱买的瓢壶

有一年,唐云和周怀民去什刹海逛古玩市场。突然看到一把紫红色的石瓢。唐云一看,果然是曼生的佳作,那壶铭使唐云欢喜:“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摊主只要二十元钱,而唐云身上只带了十元钱,他向周怀民借了十元钱,就把这把壶买下了。

汪寅仙评壶:

石瓢壶已成为紫砂造型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造型,壶底用三只扁圆脚托起,增加了大底面的力度并显得灵气。

壶盖的手是桥形的圆弧线,与壶体匹配,完善了锥体形的顶端。整个壶体结构严谨,实用性强。泥色古朴、雅致。

曼生在设计壶形的同时又将他的书法、金石融为一体,并刻“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的诗句。书于壶上的篆刻功力又如凿刻的碑版,刀法遒劲、爽利、挺拔,引人入胜,故有“文人壶”之称。

匏壶—饮之吉,匏瓜无匹


饮之吉,匏瓜无匹 曼生铭

胡若思代买的匏壶

提起八壶精舍中的第五把曼生壶,唐云总是说,要感谢胡若思。

胡若思是大风堂的门人、山水画家。一次,胡若思到苏州,在旧货商店看到此壶,就自作主张地给唐云买了回来。唐云一看,原来是一把“匏壶”,是曼生壶中不多见的造型。壶铭:饮之吉匏瓜无匹。

后来,唐云得到这把壶的拓本,才知道此壶原为清代大收藏家吴大澂的藏品。

徐秀棠评壶:

此壶泥色独特

,应为精心配比所得,制作工艺娴熟、精到,有珠圆玉润之感。壶型得手蕴雅,非常可爱。自酌敬客两相适宜。

此耐人寻味的造型历史以来极多作者摹形复制,因此匏瓜实际上已成为历史传统经典之作


提梁壶—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