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行业何以危中寻机

3月4日起,昌发展上线“守护中国创新力量”公益直播课。希望通过免费直播课、项目及产品路演、大咖问诊等形式为企业解决生存实际问题。3月6日下午,第三课开讲,我们请来了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吴世春来分享“智能制造行业何以危中寻机”。以下为直播内容精选。


梅花创投吴世春 | 智能制造行业何以危中寻机


2019年很多人在朋友圈说太难了,但谁想到2020年就不是太难了的问题,是直接进入“地狱模式”。新冠疫情让开局的2020年进⼊“⾄暗时刻”,对于新冠疫情,我的总体判断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场疫情的影响可能会超过3个月。

这场疫情影响从年初开始到结束肯定会超过3个月,按照钟南山院士的说法,4月底大家才能摘下口罩。

第二,社会的恐慌⼼理造成的损害要远远⼤于实质性的疫情损害。

人们从疫情中走出来,摘下口罩,恢复供应链、生意,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就当年非典来说,这场疫情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其损害程度相当于非典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年非典虽然5月份就结束了,但到10月份消费水平才恢复正常。

第三,过度的社会动员造成的资源消耗⾮常⼤。

现在,很多地方会处于封锁状态,一些大的链条,像一些制造业的复工还是非常困难。

第四,大灾大疫之后,整个社会经济可能有衰退风险。

除中国外,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都出现了爆发式疫情,所以在这次疫情之后,社会经济可能会有衰退的风险。现在我国出台了新基建投资计划,这些可能会对规避社会经济衰退起到重要作用。

哪些行业和企业会遇到较大挑战

目前看来,⼀些线下项目和劳动密集型的⾏业受到冲击。部分企业许多员⼯闲置、收⼊减少甚⾄暂时没有收⼊,未来也可能⾯临现⾦流吃紧的问题。具体到行业,我觉得像餐饮业、旅游业、线下零售、影视业、线下教培业、制造业、航空业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从100%到50%的跌损都有可能。

疫情隔离期间孕新的⽤户习惯

在⼈类历史进程中,对⽣活习惯的改变,除了⼈均GDP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外,另⼀个关键要素是重⼤事件的发⽣,而这次新冠疫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导致很多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比如说现在企业习惯直播开会、路演,学生在家上网课,还有云医疗、云旅游、云买菜,甚至云喝酒、云蹦迪等,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一旦变成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就会固化为新的消费习惯,引燃未来新的趋势。例如在饮食结构上会更加注重饮食卫生和食物的健康;在健康锻炼、康养保健上会更加注重去提升自我免疫力;在社交娱乐上会更加数字化,现在的游戏和线上应援都在暴涨;在⼯作⽅式上会加速线上办公化率;在学习⽅式会加速线上直播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精神状态上会适应孤独和丰富⼀个⼈独处的⽣活。

资本市场投资偏好将发⽣哪些改变

因为这些趋势性的变化,我觉得资本市场投资偏好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很多行业会被更看好,像能线上化、IP化的行业,例如电商、短视频、在线游戏、社交、VR等;健康医疗相关行业,例如私人医生、智能医疗、医疗的数据化、远程医疗的升级、新药研发等;无人化或非接触式行业,比如说无人配送、无人机行业、同城跑腿、同城物流等。

同时,还有一些商业模式也会进而演进和分化。首先,“直播+”与某些⾏业分化,直播和很多⾏业的结合会加速,⽐如直播相亲、直播教育、直播健⾝。

其次,⾏业的分化,线下便利店、⽣鲜电商会迎来很⼤的分化。能够提供更⾼质量的产品、更好的组织⽅式、更快物流的⽣鲜,会迎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像梅花投的云菜园就是抓住这样的机会,现在发展的很好,被我们视为重点扶持对象。

所以面对接下来的危机,我认为创业者、投资人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提⾼对危机的认知力,认知清楚,就能决策正确,从而转危为机。

第二,提⾼应对危机的心力,创始人心力强⼤,就能稳定军心,顺利转型。

第三,跑赢同⾏,你的微观努⼒能抵消宏观的影响。

第四,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标。⽣存和保住份额是今年的目标,⽽不是盈利。

第五,创新的⽅式开源节流。通过更好的方式去开源和节流能为公司增加现金流。

第六,不要浪费⼀场好危机。新冠疫情就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场大的危机,但是如果能够利用好的话,对企业来说也会是一个转危为机的机会。

01智能制造行业风口在何方

疫情赋予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风口,国家层面推出大的新基建计划,它将促成智能制造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

我国智能制造业的现状:现在第二产业不再是国内最强主力,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已达53.9%,超第二产业39.0%。一般疫情最直接影响的是以餐饮、旅游、交通、零售为主的第三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原材料等供给不足方面,而第三产业传导而来的影响体现在需求量、订单量、生产模式等方面。

很多人在探讨新冠疫情会不会加速中国制造业外流,2月份我们很担忧这个事情,但3月份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楚,这次新冠疫情已然成为全球性事件,并不会因为只有中国承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加速国内制造业外流。也正是因为中国体制优势的充分发挥,使得我们制造业在这次新冠疫情之后能迅速恢复。

中国的制造业特点是规模大、产业集群集中,其中大部分已经处于自动化阶段,还有部分制造业正在进入数字化阶段。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属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日本、德国这样的传统强国,中国比类似于南非、印度、巴西的新型制造业以及亚洲四小龙都要发达。中国有充足内需,当获得智能机器、网络数据和软件的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业的抗击打和修复能力都将大大增强。

02智能制造行业的“机”在何处

第一,孕育新的使用场景。智能制造业不仅能提高企业工厂的生产效率,更能大大降低用工风险。这次疫情中,这些问题将拓展工业智能制造业使用场景的多样化。

机器替代⼈:在最近的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可以随处看到工业智能制造的工作场景。例如在医疗手术、体温检测、配送、消毒杀菌中,机器人有效代替相关人员进行作业。梅花去年投的一家好朋友智能,他们刚刚获得了一个12台人工智能选矿机的大订单。

市场需求激增:疫情中可以常常可见到机器人多数用在配送物流、餐饮零售、安防巡逻、医疗康复等领域。可以肯定的是,疫情之后工业机器人将迎来市场应用新的爆发期。

医疗行业智能化:此次疫情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将云计算、AI、大数据、新材料等新技术用于医疗器械行业。像国家现在提出的新基建行业,很多都会围绕智能化、大数据化去推进。

面对疫情,梅花被投企业也在抓住这样的机会,比如说科比特上线疫情防控数据化系统,与警局、政府开展合作,通过无人机热成像进行体温筛查、筛查效果达秒测级别,精准度能达到正负0.1度,同时利用40倍变焦拍摄功能,距离500百米范围可精准排查出未带口罩者,配合政府设立无人机高空消毒区,通过空中喊话深入各社区宣传抗疫。因而科比特在这次疫情中不仅没有受损,而且订单在大幅增加。

第二,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智能制造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包括人才引进和项目引导等各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的相关项目。之前在传统制造业不常见的软件、物联网和系统互联等人才,一方面受“工业4.0”的宣传感召,另一方面切实也感受到了“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支持,积极投身智能制造领域。

第三,疫情之后,需求反刺激智能制造业自身免疫⼒提升。通过这次疫情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的制造企业仍然是依靠巨大的人力进行运作,因复工人数的不足导致工作无法推进。此时,智能制造显得尤为重要,这次疫情将加快促进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企业,更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改变目前传统生产方式与产业形态,加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建设,降低对人员的依赖程度,摆脱传统人力的束缚,提高工作灵活性,保障生产不会因人员变动而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去年就把泛机器人作为我们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投了科比特无人机、珞石机器人、博信机器人、若贝特机器人等一批能够用机器去替代人的智能制造企业。

03面对疫情,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首先,稳住自身与团队心态——心力。

1、我们也一直在梅花帮里呼吁,全员如何顺利复工,为疫情之后积蓄势能:高管统一思想,目标一致,团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创新业务模式,多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获客;多使用远程工作软件,确保在家工作内容和效率可衡量;成立防控小组,关心全体员工身心健康,履行企业责任及社会责任;非关键岗位可通过兼职人员或外包实现。

2、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变身成小单位负责的海星组织:通过阿米巴 + 多层级合伙人机制,释放员工潜能,下放经营权;做大销售利润,做小运营费用;创新来自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让每个员工成为火车头而不是车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创新,积极为企业做优业务,降低成本。一个企业组织要把指标下放到下面组织单位里面去。

其次,关注企业健康指标——战略思考力。

1、在财务上、业务上更要关注这些指标。首先是危机时现金可用月数,很多企业为什么现在支撑不下去,当企业危机现金可用月数低于3个月就会进入一个非常危机的状态,所以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现金可用月数,比如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应该采用哪些措施。其次是应付、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期可以让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变得更好。最后是业务的线上化能力和IP化能力,在整个社会处于停摆的过程中,你的线上化能够创造一些收入,通过IP化及品牌、知识产权等也能创造一些收入。

2、企业需要通过一些模式的创新与战略调整积极自救。有一些企业在这个时候需要做一些转型,去尽快地创造线上收入,尽快创新业务模式和组织模式,不能等、不能靠。也就是我们跟我们的投后企业所说的,你不等不靠,投资人才会更加欣赏你,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继续出手投资你。

疫情后的融资情况分析

在这次疫情之后,我觉得整个资本市场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短期来看,我相信是一个看空的状况;中期来看,还是会谨慎乐观,因为中国自身体制在应对这样情况还是很有优势的,所以我们梅花会更加积极地去看一些项目,希望在别人正在观望的时候,我们能抓住一些好项目;长期来看,我们还是看好的,因为中国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大的上升阶段,中国的产业升级还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当然,资本对于创业项目的判断标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资本可能会看重企业现金流、重资产、组织灵活性,以及业务线上化能力。

疫情对于所有行业都是一次危机,但是疫情危机不会摧毁行业,只会摧毁企业。转变思路, 跑赢同行,危机也会变成转机。希望所有企业能迅速去把握这次疫情之后的机会,所有的同行都很难,挺住意味着一切。

Q&A

Q1:疫情后,新基建迎来新的投资机遇,那么数字化和智能化相关技术创新如何选择市场机会?

吴世春:新基建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像5G、人工智能、北斗卫星、新能源车等这些都会加大投入。之前的4万亿升级对中国发展影响特别大,也许在这次新基建浪潮结束之后,中国将再次迎来大的发展。

Q2:目前状况下,短视频领域有什么机会?

吴世春:我认为短视频领域一直会有机会,特别是现在。短视频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去重视的一种新媒体营销方式,每一个创业公司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短视频营销团队去获客。

Q3: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

吴世春:我觉得中国互联网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量很大、巨头也很多。但中国互联网永远有创新存在,也永远有新的机会存在,所以这类企业未来可能更多的会往产业升级的方向去发展。

Q4:您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圈用户扩增的模式?是否还有红利?

吴世春:现在互联网用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会有产业互联网的机会。

Q5:中美关系如何?

吴世春:我觉得是竞争大于合作,接下来这种大的基调还会继续存在。

Q6:疫情下,直播对电商的挑战及发展机遇是什么?

吴世春:我觉得应该是电商3.0的概念。像去年开始的直播带货,直播电商平台很多都参与其中,收获很大,梅花也投了很多这类企业。

Q7:梅花创投现在看项目和决策一般需要多长时间?顺利的话最快多久投资资金可以到账?

吴世春:我们一般从接触到判断的话,大概两三天的时间,当然后面的谈判和过会可能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顺利的话大概三周资金就能够到帐。

Q8:如何看待三一重工这类企业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吴世春:

工业互联网平台既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参与其中,也有纯粹的产业方参与其中,我相信各家的模式都不一样,像三一重工全力投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也是很有机会的。

Q9:请问现在是产业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吗?哪个细分赛道更容易出彩?

吴世春:我认为是。现在正是中国T2B行业的黄金时代,很多赛道都会出彩,例如:机器替代人、SaaS、智能制造等。

Q10:这次疫情,中小创业企业会有大规模牺牲吗?

吴世春:对一些有融资困难、自身体制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这次疫情会是一个很难熬过去的时间点。

Q11:在人口老龄化下,老年康养会有大的机会吗?

吴世春:我觉得在中国,老龄康养永远都存在机会。中国现有人口中,60后大概有2亿,70差不多2.2亿,80后有1.8亿,90后有1.2亿,而且60后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所以未来这一块会很有大的创新机会。

Q12:物流行业还会有爆发性机会吗?

吴世春:有,我们投了十几家物流类公司,我们觉得物流类行业一直在创新。对中国来说,物流行业在过去20年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大家买东西能够很快送到家,北京到深圳跨省一天就能送到。

Q13:生命科学中,干细胞发展是机遇吗?

吴世春:这需要政策的支持,干细胞在中国可能还有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或瓶颈。

Q14:最近的“新基建”对供应链领域创业有利好吗?

吴世春:这个肯定有利好,供应链领域需要更加智能化、更加有效率。其中,供应链智能化问题可利用北斗、5G等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