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鄉村旅遊主要政策,對休閒農業與鄉村的意義是什麼?

滄海一笑2444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愈加緊張的全國疫情防抗戰役中,備受關注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於2020年2月5日重磅發佈,讓我們在突如其來的危機中感受到國家信心和實力。在此,深刻解讀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重大突破,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開年破局。

1

鄉村旅遊成為“接續推進減貧”的長效機制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堅持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明確“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 扶貧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要通過鄉村振興頂層設計的長效機制來統籌安排。其中,富民增收的鄉村旅遊更是獲得全國各地成功推廣的模式經驗,成為鄉村振興與鄉村扶貧中有效且長效機制。

根據2019年國家文旅部發布的《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遊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鄉村旅遊不斷升溫,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發展潛力巨大,一直被視為新時期居民休閒度假旅遊消費的重要方式,同時也肩負著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

2

鄉村旅遊產業建設用地得到實質性保障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發展鄉村產業項目”。要求“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省級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應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並且“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制度”。“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於發展鄉村產業”。當2019年鄉村旅遊企業主們還在為“拆鄉村旅遊的景點設施、毀壞農家樂的接待條件、設施農業的用地不符”等問題苦惱,或者更因大棚房拆遷問題、休閒農業整治而憂慮不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為整體行業市場打下了定心丸,堅定了鄉村旅遊發展建設的信心。

3

鄉村旅遊讓農村成為“美麗家園”建設

和“美好生活”嚮往的理想地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旅遊業更是滿足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旅遊成為這兩種“美好”訴求的天然結合點。一邊是因村民進城定居而荒廢在旖旎風光裡的鄉村宅院,一邊是憧憬“你耕田來我織布”之田園夢的城市消費群體,這樣一個基於“農民分享產業鏈”上的鄉村旅遊便誕生出“共享農莊”這一新業態,簡單來說,便是將農村閒置住房進行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一產”,一方良田、一處宅院、一隅美景,自己可以親身參與耕作,收穫農產品,享受真正的農莊生活,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把宅院進行出租,獲得更多收益。文件中明確要求“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原本是鄉村閒置的資源,通過文化旅遊的消費升級的需求,成為資產效益開發的寶貴財富。

近年國家對鄉村旅遊業持續發佈利好政策。2019年6月份,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隨即農業農村部向社會重點推介了鄉村精品旅遊線路150條、景點496個。有關部門表示,中央財政擬安排100億元資金,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業等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環節。我們堅信,鄉村旅遊結合了2020扶貧收官和文旅消費升級的實際,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遊環境,強化鄉村旅遊扶持政策和長效機制,將為實現我國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重要貢獻


boki吃貨


大家好,我是一名來自農村的孩子,最近也在學習三農領域的知識,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當前鄉村旅遊主要政策和對休閒農業與鄉村的意義。

鄉村旅遊的主要政策

1.國務院中央一號文件: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文件強調,大力發展農業和鄉村旅遊。強化規劃引導,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

2.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

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依託老區良好的自然環境,積極發展休閒農業、生態農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養生養老基地和休閒度假目的地。

3.發改委: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推進特色觀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公信部制定並印發了《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在旅遊休閒方面,充分發揮長江上中下游獨具特色的歷史和風土人情,加快九寨溝、黃龍、張家界、廬山、井岡山、鄂西、赤水、梵淨山等生態文化旅遊區建設,積極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

這些鄉村旅遊的政策對休閒農業和鄉村產生重大的意義,影響深遠!

1.促進了資金轉向農村

建設好中國農村的最好辦法就是資金湧入農村

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是讓城市消費轉入鄉村消費的重要途徑,促進了城市資金到到農村休閒,旅遊,購買農產品等,活躍了農村經濟。

2.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會給農村創造就業機會

旅遊景點的建設需要大量人力,不僅當地人力有收入,收入業留在了當地。一些休閒農莊工作人員大多來自當地,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留住了人才,讓農民多一份收入,所以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讓農村增收產生了巨大作用。

3.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都會有景點,而這些景點都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需要建設。而引進遊客需要修路,做綠化,衛生垃圾處理,廢水的排放等,有了這些基礎建設後,鄉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4.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

隨著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的實施,每天有很多的遊客和工作人員湧入,周邊的農產品,瓜果梨棗蔬菜等,都有了銷路。一些娛樂項目如ktv,、體驗式農耕、垂釣等項目都發展起來,這些都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鄉村變得美了,人收入多了,年輕人都趕著回老家發展了,這就是鄉村旅遊政策對休閒農業和鄉村的意義。


悠然居阿爽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鄉村產業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橫跨一二三產業、兼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產業新業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市民樂。其作用體現在:

一是促進產業興旺有“市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天然融合體,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內涵豐富。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可以發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夯實一產的基礎,推動二產兩頭連,促進三產走高端,讓鄉村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

二是促進生態宜居有“顏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金扁擔”,可以讓鄉村的景觀靚起來,同時能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讓人們享受“好山好水好風光”的視覺愉悅。

三是促進鄉風文明有“氣質”。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有利於結合當地文化符號、文化元素,通過休閒養生、農耕體驗等活動,挖掘當地的民俗鄉土文化、農耕飲食文化、圖騰文化和民間工藝,將其激活、保護、傳承和弘揚。

四是促進治理有效有“基質”。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以農民為主體、農村為場所,既有小農戶和基層組織的自主經營,又有工商資本的參與帶動,這一過程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將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農村,影響基層組織管理方式,促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體系的建立,有利於激發基層組織自我調整和創新的活力。

五是促進生活富裕有“品質”。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能夠大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容量,從而有效提升農村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讓農業“有幹頭、有賺頭、有奔頭、有念頭”。


吃喝玩樂小馬駒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鄉村旅遊,根本上可以解決市民精神上的需求、農民在家創業致富的需求。鄉村旅遊,一定是基於農業生產、農村美好的基礎上的。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要素的流動,以及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盤活農業農村的閒置資源和市場資源,帶動起來的休閒農業、民宿旅居、美食文化傳播等服務業態,能更好地滿足大家需求多元化,以及返璞歸真、食品安全的精神訴求,更甚者通過親子活動,還能對下一代在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愛惜糧食等方面做好科普教育。

鄉村的旅遊政策對休閒農業和鄉村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1.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樣做可以加強對鄉村生態環境和鄉村特色風貌的保護,強化有序開發,避免急功近利,盲目開發;

2.可以根據鄉村各個地區特色,因地制宜,科學開發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產品,例如,我家是海邊的,家裡面有船,這樣就可以組織釣魚,出海體檢等等;

3.堅持以農民為受益群體,以農業和農村為依託,注重農民全程參加;

4.挖掘鄉村傳統文和鄉土風情,比如我這邊每年正月初九會舉行大型的熱鬧的出遊活動,加強對鄉村文化的保護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33房車家天下


你好,我是金金。很高興回答題主這個問題,

鄉村的旅遊政策對休閒農業和鄉村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1.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樣做可以加強對鄉村生態環境和鄉村特色風貌的保護,強化有序開發,避免急功近利,盲目開發;

2.可以根據鄉村各個地區特色,因地制宜,科學開發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產品,例如,我家是海邊的,家裡面有船,這樣就可以組織釣魚,出海體檢等等;

3.堅持以農民為受益群體,以農業和農村為依託,注重農民全程參加;

4.挖掘鄉村傳統文和鄉土風情,比如我這邊每年正月初九會舉行大型的熱鬧的出遊活動,加強對鄉村文化的保護。





金金趕海


您好,當前鄉村旅遊主要政策,對休閒農業和鄉村的意義主要就是發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市民樂。

一是促進產業興旺有“市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天然融合體,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內涵豐富。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可以發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夯實一產的基礎,推動二產兩頭連,促進三產走高端,讓鄉村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

二是促進生態宜居有“顏值”。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金扁擔”,可以讓鄉村的景觀靚起來,同時能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讓人們享受“好山好水好風光”的視覺愉悅。

三是促進鄉風文明有“氣質”。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有利於結合當地文化符號、文化元素,通過休閒養生、農耕體驗等活動,挖掘當地的民俗鄉土文化、農耕飲食文化、圖騰文化和民間工藝,將其激活、保護、傳承和弘揚。

四是促進治理有效有“基質”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以農民為主體、農村為場所,既有小農戶和基層組織的自主經營,又有工商資本的參與帶動,這一過程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將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農村,影響基層組織管理方式,促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體系的建立,有利於激發基層組織自我調整和創新的活力。

五是促進生活富裕有“品質”。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能夠大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容量,從而有效提升農村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讓農業“有幹頭、有賺頭、有奔頭、有念頭”。


小敏的鄉島生活


鄉村旅遊政策對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的意義,是為了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和增加農村土地的附加值,既能有效改人民收入,同時對保護耕地、生態農業、農村經濟、環境治理等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城市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然而城市面臨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綠地匱乏等已成為主要突出問題。對提高農村和發展農村,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重點,建設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休閒農業專業村和休閒農業園。盤活農村閒置房屋、果園、荒地、林場、水面等資產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不僅可以提高品牌價值,還可以推廣最美休閒鄉村和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好的政策是對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基礎。溫馨、舒適、具有鄉村情趣和慢節奏農村生活,逐漸被人們喜愛和重視!


山老表v5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當前鄉村旅遊主要政策,

對休閒農業和鄉村的意義是什麼?

我做一個不是很專業的回答,

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多包涵。

其實對於鄉村旅遊政策這一方面,

很多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

根據農村特色的不同,

那麼政策也會略有不同。

那麼它旅遊開發的項目以及意義也是不同的。

休閒農業是足進鄉村發展的一個主題,

對振興鄉村的意義非凡。

鄉村旅遊也好,休閒農業及農村 發展也罷。它所遇到的瓶頸,主要有如下:

第一農村開發項目,政策的落實程度以及農民的配合度,非常重要。

第二農村旅遊,休閒農業的宏圖和藍圖。它的構造主題是否明確?對未來發展的前景期望有多高。

第三利益分配,制度,方案是決定著一個項目成功與否,落實與否的主要問題。

第四前面三條如果能夠基本完成完善的話,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對於農村的發展,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農村天哥


鄉村旅遊,根本上可以解決市民精神上的需求、農民在家創業致富的需求。鄉村旅遊,一定是基於農業生產、農村美好的基礎上的。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要素的流動,以及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盤活農業農村的閒置資源和市場資源,帶動起來的休閒農業、民宿旅居、美食文化傳播等服務業態,能更好地滿足大家需求多元化,以及返璞歸真、食品安全的精神訴求,更甚者通過親子活動,還能對下一代在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愛惜糧食等方面做好科普教育。

總之,鄉村旅遊的功能開發,老少皆宜。只要合理規劃、建設、運營,肯定是實現多贏局面的。



鏡頭下的日常


“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遊發展建設”,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的配套政策支持。此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關於“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