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解決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瓶頸”?

長江三農


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有一個行業現狀:宏觀唱喜,微觀唱憂。毋庸諱言,多數的休閒農業項目發展得並不理想。我們認為,原因是”瓶頸”不少:包括土地政策、市場、規劃、資金等等,但是,我們這裡想強調一個重要”瓶頸”:

忽視了農業,農業沒做好。

農學谷商學院經常向全國各地的新農人,或者跨行進入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的工商業者們提醒:做涉農產業的,勿忘以農業為本。

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他們的基礎,還是農業。所謂以農業為本,就是要選好、種好、賣好你的農產品。這樣,才能在一產上帶來良好的客戶價值,帶來良好的現金流,而且,極大地拓寬農產品的口碑。

據農學谷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吳琳統計,一個良好和健康的農業園區,健康的營收結構是,一產方面的營收應該佔到農文旅園區基地的30-40%以上,農業做好了,接下來,向二三產業的延展和融合才能有良好的營收基礎,進退無憂,經營壓力大大減輕。

在這點,我們可以看一下日本和臺灣的休閒農業,都是以精緻農業為本。他們的農產品,都是在健康、生態和有機方面做得不錯的。或者我們看一下,中國內地做得比較好的休閒農業園區,一產都是做的不錯。

怎麼解決?

1、以農為本,首先是以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為本。產品沒有安全,人類沒有健康。就談不上好的農產品。

2、以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為本,就要做到土壤為本。好的農產品一定是來自好的土壤。“不注重土壤,就沒有可持續農業與優質產品。”為此,休閒農莊主們就要借鑑臺灣和日本的經驗,減少化肥、農藥的濫用,以質量而非數量為先。減少對土壤的汙染,讓土地恢復到自然的狀況。

3、精選市場需要、附加值高的農產品。在種植之前,就想好,我種這種農產品,市場在哪裡?優勢在哪裡?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休閒和觀光價值,當然,如果有深加工的價值更好。

還有,做好種養工作,那是不用說的了。比如臺灣農業栽培技術講究精細化管理,也稱之精緻農業,目的追求在有限的土地上,產出最優質的農產品來。

如何解決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瓶頸”?做出好的受市場歡迎的高價值農業?如果大家想系統學習臺灣地區的精緻農業的案例和經驗,可以加“農學谷”頭條號,看右下角菜單“精品農業”。


農學谷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休閒農業的發展,在2007年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和2010年中央1號文件中都對發展休閒農業提出了具體要求,指明瞭方向。

休閒農業是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為主要目標,橫跨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和生態,把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緊密連結的一種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它源於農業,建在農村,惠及農民,融通城鄉,服務社會,發展休閒農業是一舉多效、利國利民的一項事業。據研究測算,休閒農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增加5個就業機會。一個一年接待10萬人次的休閒農莊,可實現營業收入1000萬元,直接和間接安置300名農民就業,可帶動1000戶農民家庭增收。發展休閒農業對推進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優化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擴大內需以及統籌城鄉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快發展休閒農業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現實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新時期加快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

一、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在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採果、體驗農作、瞭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遊樂。

200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休閒農業作為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在全國各地,特別是距離城市較近的交通方便的縣、鎮、村開展起來。

休閒農業的基本概念是利用農村設備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產品、農業經營活動、自然生態、農業自然環境、農村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閒旅遊功能,增進民眾對農村與農業的體驗,提升旅遊品質,並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休閒農業也是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休閒農業的基本屬性是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遊客參加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供遊客領略在其它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情趣。休閒農業(又稱觀光農業或旅遊農業) 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也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與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

鄉村旅遊,是“旅遊者在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即利用農業和鄉村資源開發的一種集休閒、觀光、度假、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產品。

發展休閒農業不能以犧牲資源為代價,應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後代人的生存條件的共享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和理想選擇,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生命力。由此可見,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既不是純粹的新農村建設,也不是傳統旅遊的深度開發,必須兼顧現代農業和現代旅遊發展的規律,緊密結合,相得益彰,採用新觀念、新思路、新舉措來認識和建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二、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優勢

我國休閒農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大體上經歷了萌芽起步、初步發展、較快發展和規範提高四個階段。

從這四個發展階段看,休閒農業發展正在經歷五個重大轉變。一是在發展上,從農民自發發展,向各級政府規劃引導轉變;二是從休閒功能上看,從簡單的“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向迴歸自然、認識農業、怡情生活等方向轉變;三是從空間佈局上看,從最初的景區周邊和個別城市郊區,向更多的適宜發展區域轉變;四是從經營規模上看,由一家一戶一園的分散狀態,向園區和集群發展轉變;五是從經營主體上看,從以農戶經營為主,向農民合作組織經營、社會資本共同投資經營發展轉變。

可以說,我國休閒農業進入了快速發展、規範、提升的新階段。休閒農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尤其是中央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大量的財政資金伴隨著各種優惠政策向農村地區傾斜,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加上休閒農業潛在的巨大市場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已具備了空前的優勢條件。

1.各級黨委政府越來越重視休閒農業的發展。不少地方黨委政府不僅把發展休閒農業作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且把它作為為城鄉居民創造文明健康的休閒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當成一項公共性、公益性的事業,出臺政策,加大扶持,引導其快速發展。山東省東營市為不斷拓寬休閒農業的路子,採用創新幫扶機制,僅區、鎮已為南二路休閒村投入三網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200萬,休閒觀光項目扶持資金300多萬元,促進了休閒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2.國家大規模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休閒農業發展創造了條件。近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新增投資中,主要用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的道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特別是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正在發生根本改變,為休閒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山東省淄博市夢泉村地處淄川東南山區,位於淄博市飲用水源地——太河水庫上游。村內空氣清新,水質純淨,晝夜溫差大,農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2006年被命名為淄博市環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農業生態旅遊示範點”。全村87戶,人口257人,總面積3000畝,其中種植穀子、綠豆等雜糧面積450畝,杏仁、柿子等林果面積1500畝,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2009年2月,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4月被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省級農村清潔工程示範村”,2009年年底預計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農業生態旅遊佔全村收入的一半以上。基本實現了家居環境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和農業生產無害化的生態富民目標。

3.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休閒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從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來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00美元后,居民的需求結構開始轉變。我國2008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3000美元,這意味著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將發生重要改變,休閒消費無疑會成為其中的一大亮點,市場潛力巨大。近幾年來,山東省鄒城市按照“解放思想、幹事創業、比學趕超、加快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全面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加大資源開發力度,狠抓科技興漁,強化各項管理和服務功能,採取科學實驗與示範帶動相結合的方法,積極引導漁(農)民開發資源、搞活經濟,全市漁業在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增長勢頭仍舊強勁,並展現出兩大亮點,即:北宿鎮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工程被國家國土資源部定為“全國樣板工程”,治理後的成片高標準連片池塘已全部用於漁業生產,並穩步朝著無公害規模化養殖發展;城鄉結合部休閒漁業悄然興起並初具規模,實現了漁業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到2003年8月該市已有初具規模的休閒漁業經營戶60餘家,年新增產值2000萬元,成為整個漁業經濟增長的又一亮點,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非常可觀。“休閒漁業”集漁業、休閒、旅遊為一體,既是漁業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也是第一產業的延伸和發展。鄒城市發展休閒漁業有很多有利條件。其一,該市具有發展休閒漁業的豐富資源:境內養殖水域6.35萬畝,類型多種多樣,山區有水庫塘壩,平原有河道池塘,更有別具一格的採煤塌陷水面,城北有明荒山陵古墓地宮,城南有歷史名山嶧山風景區,城中有“三孟”名勝,此外千泉、北宿、太平、郭裡等鎮街有漁農數千人從事養殖、捕撈,技術熟練並擁有各種漁業設施;其二,轄區內有兗礦集團、鄒縣電廠、裡能集團等多家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職工、居民收入較高,逐步接近小康水平,“五、一”“十、一”長假和雙休日,旅遊休閒活動逐漸興起,嵐濟公路、104國道、津滬鐵路、京福高速貫穿全境,交通極為方便,今後漁區休假旅遊將是節假日的一個重要去處;其三,在漁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該市把發展休閒漁業作為方向列入水產業“十五”發展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計劃,讓淡水養殖業與旅遊業有機結合並共同發展。

4.原有園區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奠定了基礎。從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從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需要,各地都建設了一批像城郊農業,科技示範園,後來的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園區,雖建設理念和重點內容不同,但都為建設休閒農業奠定了基礎,發揮了休閒農業的特殊功能。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完善、科學規劃,會大大加快休閒農業建設的步伐。山東省濟寧市規劃建設包括兗州農技園、泗水聖源山莊在內的40個休閒觀光示範點區,推出5條精品休閒觀光鄉村旅遊線路,年接待遊客可達1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可達2億元。

5.休假增多也為休閒農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目前,我國除“帶薪休假”外,工薪階層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114天,這為城鄉居民增加休閒消費創造了重要條件。去年國慶、中秋“黃金週”期間,北京市鄉村旅遊人數達到275萬人次,同比增長26%,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35%。

6.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業地域遼闊,自然景觀優美,農業經營類型多樣,農業文化豐富,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在我國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實踐證明,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可以充分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致富農民,而且可以促進城鄉人員、信息、科技、觀念的交流,增強城裡人對農村、農業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城市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2010年7月5日,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在北京就加快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進一步發揮優勢,齊心協力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計劃從2010年開始,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推出一批示範縣(鎮)、示範村(企業),制發一張全國性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重點產品地圖,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鄉村休閒度假指南。

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對策

推進休閒農業快速發展,我們確實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從產業內部看,主要存在佈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人員素質較低、基礎設施較差、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從外部環境看,主要存在思想認識不統一、行業管理和規劃引導不到位、政策扶持滯後,業主融資貸款難、社會負擔重等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休閒農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各地已建成的休閒農業園區,還存在著突出自己的鄉村特色不足,而是互相模仿,重複建設,千篇一律、貪大求全,包羅萬象等弊端。

針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存在的困難和各種現實問題,切實貫徹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共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框架協議,積極探索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新路子,特提出如下對策。

1.科學規劃,穩步推進。發展休閒農業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把休閒農業作為一個產業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納入到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來謀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引導適宜發展的地區有序發展,避免各地一哄而上,低水平盲目發展。鼓勵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發展休閒農業,避免濫佔耕地。在發展中,要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引導,做到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生產、生活、生態相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2.以農為本,惠及城鄉。發展休閒農業不能脫離農業、農村、農民,要堅持以促進農民就地就業和增收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業生產過程、農民勞動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開發休閒產品,突出自然生態,體現鄉土氣息,大力培育特色休閒農業產業,在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城鄉消費者創造良好的休閒環境。山東省無棣縣黃河島休閒農業旅遊度假區內水、電、路、通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併購置了豪華遊艇、摩托艇、仿古畫舫船、觀光電瓶車;書畫院、休閒吧、賽馬場、遊船碼頭、海水浴場、萬畝生態觀光林、萬畝良種棉繁育基地、商務會所、黃河島水庫、水上垂釣、休閒採摘、拓展培訓、競技闖關、高爾夫訓練場等休閒娛樂項目已對遊人開放。

3.規範管理,提升水平。發展休閒農業要高度重視飲食衛生、公共安全、服務標準、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要通過制定標準、加強管理、培育品牌、引導行業自律等多種方式,規範休閒農業的發展。山東省萊蕪市龍山景區無論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均如詩如畫。這裡集生態農業、鄉村旅遊、娛樂健身、拓展訓練、餐飲住宿、休閒購物於一體。並將現代化生活元素與田園風格完美結合,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為你提供四星級的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等標準服務。

4.生態優先,環境友好。休閒農業不僅要發揮農業的經濟功能,更重要的是發揮生態功能,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生活環境。包括農田、菜園、果園、林地、草坪、花園等,都可防治汙染,創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建設上以生態學原理為依據,充分利用綠色植物吸收有害氣體、釋放氧氣、殺菌、滯塵、減噪等特點,使具有不同生態特點的植物各得其所。因地制宜地構建多樹種、多結構、多功能的復層綠色生態構架,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保證園區的優質生態效益。山東省萊蕪市房幹村原是個貧窮小山村。從治山治水到封山育林保護環境,再到發展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足足艱苦奮鬥了20多個春秋。制定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的制度,為防止大氣汙染,全村實現了電氣化,告別了煤、氣爐灶,全村民實現了戒菸。還成立了生態保護研究中心。如今全村,特別是主要休閒景區——九龍大峽谷,處處溪水潺潺、瀑布相連、林草繁茂、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被德國環保專家帕特博士譽為“綠色天堂”,國家環保部譽為“生態農業好,中華第一村。”

5.鄉村為基礎,地域適宜。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選址要根據新農村建設背景,結合當地景觀模式,充分挖掘鄉村自然、人文資源,打造形式優美、內涵豐富,符合新農村建設的特色景觀,最大限度滿足遊客的心理和活動要求。山東省濟南市的小門牙村所在的山區地是不毛之地,生長的是野生酸棗林,如今通過嫁接大棗,成了千畝優質大棗園,每年吸收遊客採摘休閒,農民富了,遊客樂了。

6.突出文化,深化品味。休閒農業發展既要考慮鄉村風土人情,民族習慣,民俗文化,又要照顧遊客需要,來源農村生活又要高於生活,提高審美興趣和文化檔次。體現鄉村藝術和文化氣息,彰顯個性,傳承文化。陶冶遊客身心,使之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有的園區就妥善解決了“五頭”,有看頭、玩頭、吃頭、買頭、想頭。使園區常年紅火,長盛不衰。


眾禾祥子


你所說的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的瓶頸是指的那一方面。各個行業的發展在某一個時期都會出現瓶頸,這個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

你所說的這些可以歸屬到一類,屬於生態旅遊項目。一般這樣的項目在建設初期規劃和後期的精準運營上都會出現問題。


1、鄉村體驗農業

鄉村體驗農業,建設初期規劃主要是以當地傳統特色農業種植方式,體現當地的特色種植方式。農耕工具、農耕方法等,體驗農場規模、農場的承載力有多大、是否能起到教育意義。


營銷群體,鄉村體驗農業主要客戶群體是什麼?幼兒園體驗活動、教育培訓機構、都市白領鄉村體驗生活。


2、觀光農業

觀光農業主要是以採摘方式,銷售當地特色農副產品等。生態果園、特色種植等吸引遊客前來參觀,美麗是生態環境,更能給客戶帶來清新的體驗。對園區的宣傳起到非常大幫助。觀光農業要有自己的主打概念,不搞的天下觀光園一個套路,要有新穎的觀光景區。

3、休閒農業

休閒農業項目設計主要突出休閒的環境,叫遊客來到這裡體驗到放鬆,忘記在城市生活、工作等煩惱。比如設計悠悠細長的山間小路、道路鳥語花香,非常適合遊客在裡面長時間散步交流,體驗大自然的自然風景。


休閒農業特色住宿問題,做特色民宿,完全使用當地最古老的特色傢俱、生活用品、衣櫃、床等都採用最傳統的用品。

以是我對三種項目的簡單分析,最大的瓶頸就是特色設計、建設,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建設觀光農業園區的項目、屬於扶貧工程,但一定要突出當地特色,不能全國一個模式、一個套路,整的跟肯德基一樣全球一個樣子。在我們休閒農業項目上是行不同的,必須突出特色、自己的特點。在我看來最大的瓶頸是特色的突出。


起點農業


說實在的,關於農業還是迴歸本真的好,什麼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等帶有定義的農業,絕大多數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農業的本質。

首先,在掩蓋農業的本質上下功夫,從思路上歪曲概念以博取"創新立意"的贊助,或企業或部門,宗旨是以套取資金為根本,在滾雪球的遊戲中尋求續航的指數,發動和帶動一部分等拾"天上掉餡餅"的所謂的創業人,而不是把土地有效的利用起來,充分發掘潛在的效益能養活多少人。

其次,從思想上對農村的原有從業人員有短板的誤導,思想守舊的被淘汰出局,懷惴著原始的老黃曆在解讀依然是"吃下去又拉出來"的現代農業。而抱著現在農業在作夢的新時代農業人員,依然在探索和研究的路上。

所有帶著定了義的農業,都是掛了農業的牌銜在玩轉錢的遊戲,一個用公式解算出來一定增值的遊戲,卻有人把兩條腿穿在了一條褲腳裡越來越邁不開步子了,拆東牆補西牆者有之,坑越挖越大,把自己老早埋進去的也有。

總之,咱是農村種地的,認準一個理兒:"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知足者自得其樂。





郭紀魏


我文采不好,用簡單的內容說說吧。

廣州從化米埔村有個混農業休閒旅遊生態與一身的地方叫做耕山小寨。路途遠或者想了解一下的小夥伴可以通過百度。這個小寨其實不小的,從早兩年時候的300畝開發到現在接近1000畝。而且受到政府的極力支持的。在廣州附近範圍來說是最成功一個,也是最早,最大一個混合體。開發小寨的老闆是早期在外資公司好像是IMB做技術的。具體什麼畢業沒問。我有個老友就是他家隔壁的,我們叫他做寨主。下面說正題!

現在農家樂來說可以直接說是吃飯的地方沒啥農業特色好玩的。也是已經過時和政府對很多農家樂管理亂散問題比較頭疼一點。在這樣情況下那寨主開發這個,那時貸款的。地是農耕地和山地混合,那片地常年也沒人種,地勢低老積水,而他呢?他在想現在小孩子缺少摸泥巴的娛樂方式。然後他開始就是以小時候那種對於現在來說是特別的娛樂來說。開發項目了。大體大多了。我下面發圖片吧。他小寨一天最高8000+人,週六日2000-3000,1–5很少。暑期特別多人。大體是什麼收費呢?是通過學校和他聯合組織的,深圳,惠州。廣州市區。等很多家長喜歡帶小孩來找小時候摸泥巴的樂趣。其實我也喜歡玩,確實好玩。下面圖,裡面很大很多東西玩。具體請百度。耕山小寨。簡單來說,就是小孩子和父母的農村互動娛樂地方。總之很多人喜歡











發揚中華田園犬


農業的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到底該如何發展,才會有客源有收入,是每一個在做和想做這方面發展的農村朋友最想找到的路標,或者是方向盤而已。

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的國家政策非常好,地方也搞得不錯。還提出了一系列的三農好政策來支持地方發展。特別提出的一村一品,就是為了打造一個地方的品牌而例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要發展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應根據當地的政策或規劃來實行。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圍繞當地的特色,建立起有特色的,合理的,合價的經營場所。經營場所要有當地的文化或民族風格,且含有當地品牌內含的特色產品。

二、體驗和觀光,講究的是體驗和觀光過後的效果,所以建設這類農樂場,要有讓人心愉身輕的感覺。

三、農業觀光或農樂,應考慮於所種物的受眾程度,是否有大多數人喜歡於某一農產品。或是偏愛於某一花莆等。

四、深入調查當地的人文情況或某一農產品的特性,做到對市場有了解等。或者做特色產品,主打絕色健康農產品等。

對以上,屬個人看法,如想做,請認真對待你所想做的事業,做好合理的規劃佈局。

我是朱老二,你認為還有什麼沒寫的嗎?

可關注交流一下。





農村朱老二


“如何解決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瓶頸’”這個問題,這幾年,鬍子一直在鄉村扶貧第一線,頗有感觸。下面,就這個問題,鬍子簡單跟大家聊一下:

首先,咱談一下何謂鄉村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吧。鬍子認為,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這都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小措施。試問:何謂體驗農業?顧名思義,就是城裡人到鄉村去體驗唄;何謂觀光農業?顧名思義,就是城裡人到鄉村去轉轉唄;何謂休閒農業?顧名思義,就是城裡人到鄉村去養生唄。體驗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閒農業,三個詞意解重疊、含糊,說白了,就是鄉村旅遊。鬍子之所以先談這個問題,因為,咱們談討論解決一個問題的“瓶頸”,應該立足於新農村建設這一個大的概念,就解決一個大概念的某一項小措施來找“瓶頸”,這叫使偏勁兒,不抓解決問題的“牛鼻子”。這麼一分析,問題就釐清了,接下來,也就好談了。

那麼,下面,針對這個問題,鬍子不從體驗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閒農業這麼窄的命題上來破解,而是從制約新農村建設的大“瓶頸”上破解。因為,大“瓶頸”破解了 ,小“瓶頸”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是要從鄉村基礎建設和規劃上破“瓶頸”。鬍子扶貧期間,走了很多鄉村;回老家,也是鄉村。看現在鄉村破爛的,村口河道沒有水,全是雜草;村裡人去世,破鞋、破被子扔的滿河是。街道,雖然鋪了水泥,連排水溝也沒有,破了也沒人修,像一塊塊補丁,還不如以前的泥土路呢。還有,房子,奇怪的是,我們的農村房子一色的青石起底,紅磚攔腰,然後,白牆上山,紅瓦蓋頂,一點創意都沒有。這不叫房子,叫:窩。我們的建築,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的審美,其實,也不是這樣。這個問題的“瓶頸”就是:我們的鄉村基礎建設和規劃,缺乏統一、獨創和美的追求。雖然,也出了措施,也有一些項目,並且看起來都很盡力,但是,缺乏鄉村基礎建設統一的規劃。老胡子認為,這個“瓶頸”不打破,新農村建設就免談。

二是要從鄉村山野環境治理上破“瓶頸”。剛才,鬍子分析了,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說白了,就是鄉村遊,既然遊,那拿什麼吸引人?有青山嗎?現在,有的鄉村小青年不務正業,到處偷山上的樹。據說還有專門的一個組織,還用上了互聯網偷銷一條龍技術。有綠水嗎?鬍子小時候整天到河裡逮小蝦。現在,哪條溝裡有水?有溝的水,還有蝦嗎?各種農藥,特別是除草劑,早把小蝦毒死了。相同的問題,還有鳥嗎?有野雞嗎?鄉村田野環境治理不好,鄉村遊就永遠是一句空話,就永遠是約束孫悟空一飛十萬八千里的緊箍咒。

三是要從吸引鄉村走出來的人能夠再走回去上破“瓶頸”。這個問題,鬍子也一直在考慮,鄉村遊,鄉村遊,到底誰來遊?哪那麼多人去遊?要想辦法,先把從自己鄉村走出去的人,先吸引回來。現在,鄉村都沒人了。村裡開個會,清一色的幾乎全是老年人。沒有人,這是鄉村凋零的根本原因。想想,在古代,在外面做了官的人,還告老還鄉呢;他們回來了,也帶回來了文化、美德,鄉村才生生不息。而我們現在在外面的人,都回不去家鄉了。吸引從村裡走出去的人能夠走回來,這一點,建議村裡想想辦法,每年春節,發個慰問信,介紹一下村裡情況,告訴一下他的親人都還安康,或者,給點土政策,讓外叉出去的根,再長回來。

四是要從鄉村經濟發展上破“瓶頸”。鬍子認為,現在的市場就是個海,不是每個人都會撲騰的。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眾人抱柴火焰高。一根筷子易斷,一把筷子才堅。還有,如果只顧個人發財,只會助長惡性競爭,只會助長私慾,只會丟掉幾千年鄉間互助的傳統美德。因此,在這方面,鬍子建議要加大對農民提供服務的力度。如:有的地方領 導親自給農民做代言人賣橘子、賣茶葉的熱心。如能這樣,鄉村經濟怎能不發展?還有,特別是,村裡的負責人,要負起責任。在你的管理下,村裡總得有一點進步,有一點集體收入,對吧?

五是要從“心症”上破“瓶頸”。鬍子以為,鄉村發展,所有的“瓶頸”,都是人的心的“瓶頸”。這方面,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要引導村民和回鄉的人,有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望和動力。特別是村負責人,要有一副熱切的心腸。好心腸是最重要的。解決“心症”需要覺悟,也需要良心。這裡,鬍子就不多囉嗦了。

說到這裡, 鬍子唏噓長嘆,雙手合一,祈禱家鄉,希望她富裕、健康、美麗、安詳......


煙臺趙鬍子


鄉村觀觀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是最近幾年出現的熱詞,也是國家根據旅遊事業延伸到農村的一種走勢,值得稱讚,也是通過體驗,參觀,休息一系列活動而增加農民收入,但解決好這件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花費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才能實現,那麼國家就得投資很大一筆,靠地方基層政府恐怕啃不動這塊硬骨頭的,建設怎麼樣美麗的鄉村旅遊,休閒農業都可以做到,但錢是硬頭貨,誰出錢呢?讓農民出能出得起嗎?

好事要辦好,辦漂亮才是目的。以我個人認為是這樣,

一,國家和各級政府要按實際出發,能開發的地方要適當開發,在一個地區最多選擇一至兩個地方,既然開發就要幹出個樣子來讓人看,讓人想看。如果一陣風那就不如不幹。省些錢是正主意。勞民傷財的亊千萬不要幹。千萬不能說幹啥一陣風,到頭來害的農民虧的還是農民。

二,因地制宜,必須選擇有發展潛力的地方,不能說搞休閒農業鋪天蓋地全是休閒農業,農民最怕這樣折騰了,好好的莊稼種不上,今天搞的休閒農業,明天搞的體驗農業,到最後啥都沒有,一陣風過後農民還得種地,一晃幾年過去了,耽誤了農民的正常收入,農民怨聲截道叫苦連天,給誰說呢,老領導因形象搞的好調走了,升職了,新領導來說現在沒錢,地你們自已處理吧,是不是害了農民?某鎮今年搞了個溼地公園,這是名字,栽了些樹再啥也沒幹,領導來考察,記者來拍照,威風了幾個月,以後又何去何存呢,國家可能給不少錢吧?

三,人要吃飯,吃飯必須要有糧食,全部搞成休閒,體驗,觀看,那不是與國家保護耕地的策略相反嗎?所以,讓耕地不能浪費也是主要的,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是農民的命根子。這一點不可置疑。不可能讓人餓著肚孑來體驗休閒吧?說的不對願接受批評!


用戶董永華


農業的使命是什麼,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石!而體驗,觀光,休閒只是農業中的一個小項目,枝節而已!

農業的主要瓶頸有兩個,一是五穀豐登二是農產品賣出去!讓農民真的由農業獲得幸福,怎麼才能讓全國各地都獲豐收呢?那就需要解決水,水才是農業的命脈!

全國一盤棋,北方水少,靠天吃飯。南方多雨,洪澇災害。我們的南水北調的工程作的很好,世界睹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再次體現,解決了北方大城市缺水問題,由其是北京城幾十年的困擾應刃而解,密雲水庫再次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我們能不能再讓它發揮灌溉的作用呢?

湖南省長沙地區自去年12月1日起至今降雨連綿,湘江水位偏高,5月6日,歐陽海水庫每秒達1500一3000立方米入庫,5月七日五強溪水庫每秒達8000立方米入庫,若洩洪放入湘江,流入長江,不但加大各段江面水位的壓力,也白白流入東海,太可惜了!

而在北京地區則降水偏少,如果把南水北調工程進一步加大或多增幾條大動脈,即減輕南方洪水給人們的壓力,又能解華北平原及河北,山西,陝西,內蒙的旱情,使北方的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達到南方無憂水患,而北方再不缺水,長期南水北調於北方各個水庫,以備之需,至此解決了農業一個瓶頸。以本地區為例;板栗,乾旱年景,7元一市斤,家家戶戶多則幾百斤,賣個幾千元。價格再好,你沒產量不是零嗎?密雲水庫若添上灌溉工程,春季澆上兩楂水,每家每戶若能產千餘斤,效果皆然不同!

有人要說,加大南水北調工程需要花數以千億資金,但這是國家百年大計,值得投入,惠及當時,造福子孫。使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興旺,人民幸福才達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願景!

農,林,牧,漁全面豐收後就是賣出去問題了,一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遊則遊,免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象。二是土地流轉後,大面積杌械作業,降低了成本,國家再給一定補貼,農民賺到了錢。三是糧食多了,可以大力發展蓄牧業,肉,蛋,奶的價格就降下來了,造福人民,四是農業也可以搭國家平臺,向國際銷售,五是農業必須以互聯網聯姻,讓淘寶賣出咱們最新鮮,無公害的農產品,多項並舉,農業一定有個美好的未來!


厚德載物1957082


鄉村體驗、觀光、休閒農業,三者的瓶頸和運作技術要求各有自己的不同點,但就以項目選定和後期運作,表現出的共同瓶頸問題,則有:

一,主導問題。無論是鄉村體驗,觀光,還是休閒農業,在實際運作中,往往表現出分不出農業和延伸產業誰主誰次問題,往往是丟了農業主業,搞一批高大上的旅遊項目,農業不贏利,旅遊也不落地,賠了夫人又折兵,裡外全不落好,造成投資虧損。農業項目,第一層營利必須抓任,才會有下一步贏利延伸。

二,精準定位問題。涉農項目搞旅遊,最忌大而全,面面俱到,最後千園一面,沒有個性特色。找到農業自己園區特點,做深做透,做出自己的農業IP,這才是王者之道。

三,創新不足。鄉村體驗、觀光、休閒農業項目,產品最終呈現的觀感,是人無我,人有我特,需要持續創新,而不是三板斧,一招鮮打天下的思維。

四,人才缺乏。農業旅遊項目所有的競爭都歸結為人才的競爭,所有的問題都最終暴露是人才的問題。鄉農和農業旅遊要升級,打造引人,留人才的環境和機制是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