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熱搜上似乎總有個位置叫

——明星減肥。


大部分普通人想要減肥,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節食,

但不少人節食一段時間,

好不容易瘦點,

不久又被“打回原形”了……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明明我已經吃得很少了,前期減重效果明顯,為什麼後期體重就沒有變化了?”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專家表示

靠餓肚子減肥是不靠譜的!!!


“我們常常說‘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這雖是句玩笑話,但真的有一定道理,吃飽了吃對了才能有效減肥。”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比如這個56歲的大叔

在醫生指導下

用3個月減了40多斤


案例

56歲的李先生(化名)體重達127.1公斤,肥胖多年,體檢發現有高尿酸血癥,B超提示有輕度的脂肪肝。之前李先生嘗試過多種減肥方法,如節食、增加運動,因飢餓難耐、運動後又出現關節疼痛,無法堅持,在減肥沒有什麼效果的情況下,求助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潘丹峰。


在詢問過患者病史後,醫生為他測量身體成分,發現其體脂率達到31.8%,腰圍131釐米。根據患者情況,潘丹峰為他“量身定製”了減重方案,在適當限制能量的基礎上採用高蛋白低升糖的飲食原則,要求李先生認真執行飲食醫囑和定期監測。


由於飢餓感不明顯,李先生覺得執行難度並不大,3個月體重掉了21.5公斤,腰圍細了23釐米,血尿酸也下降到正常範圍,B超複查肝臟已無異常。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李先生前後減肥對比圖

“基礎代謝率”低

吃得再少都沒用

為什麼有的人吃得很少仍然瘦不了?


為什麼節食瘦下來後,一恢復正常飲食又馬上胖回去了呢?


潘丹峰解釋,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是什麼導致了肥胖。


肥胖是長期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過剩的能量在體內轉化為脂肪,並過度積聚而導致的代謝失衡。


人體的熱量基本上是從飲食中攝取的。人體消耗的總熱量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是基礎代謝率。是一個人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數,主要用於呼吸、心跳、氧氣運送、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洩作用,肌肉緊張度,細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熱量。基礎代謝佔到人體總熱量消耗的七八成,是人體消耗最多的一項。


二是體力活動。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身體的日常活動、運動消耗。


三是食物消化的熱效應,指的是在進食過程中引起能量的消耗。


節食為什麼不能實現

真正的減肥?

在醫院減重門診,醫生也碰到很多案例,有的人通過節食吃得很少,甚至晚上不吃飯,發現自己一開始節食可以減掉一些重量,但是後面就再也減不下去了。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潘丹峰解釋說,基礎代謝率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你節食,特別是節食時間比較長的情況時,身體就覺得你的能量不能夠滿足你的能量需要,就會降低基礎代謝。


“原理很複雜,簡單點說,身體從正常的‘能量消耗’模式會轉到一個‘節能’模式,打個比方,就像你手機用電一樣,當你手機快沒電的時候可以選擇節能模式。人體大腦裡面的下丘腦有各種激素去調節人體的情況,當你長期節食,身體調節系統就會以為你處於一種‘饑荒’狀態,就會啟動保護人體的‘節能’模式,促使機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比如一個人每天身體的基礎代謝本來要消耗1000卡路里,現在由於節食,機體啟動保護‘節能’模式,只用消耗800卡路里,你的能量消耗下降了,就更不容易去動員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了。”


潘丹峰表示,在臨床上碰到一些減肥的患者,因為節食能量攝入已經很少了,基礎代謝率已經很低,在能量消耗比較低的情況下,很難再消耗體脂,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患者適當增加進食量,將基礎代謝率調高一點,然後再啟動減肥。

所以“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有道理的。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節食危害身體

別盲目跟風減肥

大家都知道,肥胖不但影響體形,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負擔,但長期過度節食,很可能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問題。


首先就是會導致營養失衡,某些營養素的攝入會受到影響,礦物質及維生素的長期缺乏會導致某些身體機能下降,出現疲乏甚至貧血、免疫功能下降等,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襲、病毒的感染。不適當的節食還可能造成肌肉蛋白的丟失,肌肉蛋白減少也會使基礎代謝率下降,這對我們的身體也是不利的。


潘丹峰表示,減肥有很多學問,如果真的想減肥,還是要求助專業醫生。肥胖的初步判斷可通過計算體質指數(BMI)做出,也可量腰圍,如要準確診斷可到營養專科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測定。有的人覺得自己胖,想減肥,但是通過測量,體脂率並不高,醫生也不建議去盲目跟風減肥。


吃飽也能減肥

記住這幾個原則

那麼對胖人來說,如何才能科學有效地減肥呢?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潘丹峰介紹,每個人的能量消耗和代謝狀況不一樣,很難有適合大多數人的食譜方案,總體上來說,記住這幾個飲食原則,不用餓肚子一樣能減肥。


1.少吃高能量食物


日常飲食建議選擇低能量食物。“有的食物小塊就有很高的能量,我們叫做高能量食物,類似我們吃點堅果、炸薯片之類的,也沒有感覺很飽,但是這些食物能量其實是很高的。建議留意食物標籤的能量一欄。”潘丹峰說。

2.主食類建議多吃粗雜糧

可以把一餐白米飯換成如燕麥、全麥麵點和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如通心粉、蕎麥麵等),因為粗糧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等,營養更豐富,而且這些食物飽腹感更強,與精米麵食相比,吃同樣分量時更不容易出現飢餓感。


3.適量吃肉類

可選擇多吃白肉

白肉是指禽肉、魚肉這一類;紅肉也可適當吃,但避免脂肪含量高的品種,如肥肉、牛肉、羊肉等。


4.多吃些蔬菜

特別是綠葉蔬菜或十字科的蔬菜,如生菜、菜心、西蘭花、菜花等,水果應選擇低能量的,如小番茄、草莓、三華李、鮮西梅等;避免喝果汁。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他3個月減重40多斤,醫生也點贊


5.注意吃飯順序

吃飯前適當喝一小碗湯


喝點湯可以增加飽腹感,可以在正式吃飯前,先喝一小碗湯,然後再吃半碗青菜才開始吃飯,這樣可以避免攝入過多主食。有人說喝湯會稀釋胃液,但飯前少量飲湯,對於消化功能正常的減肥者問題不大。


6.配合一些基本運動


比如快走之類,但是不主張激烈的運動。像快跑這類運動,對胖人來說並不合適,反而會加重關節負荷。


乾貨!

這種飲食方法可以學起來

到底有沒有不用捱餓,不用吃藥,不用高強度運動,就可以減肥的方法呢?


乾貨來啦,高蛋白低升糖負荷減重飲食可以Get起來!


揭秘:

這種飲食方法的原理是什麼?

——調整營養結構,脂肪成能量主要來源!


潘丹峰介紹說,上述減肥成功的李先生採用的高蛋白低升糖負荷減重飲食(簡稱高蛋白低GL飲食),是一種高蛋白質、低碳水化物、適宜減脂的醫學治療飲食,通過調整營養結構改變身體的能量供給模式。


因這種飲食能量不是特別低、蛋白質較充足,大多的減肥者飢餓感不強,容易實施,再加上微量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可減少肌肉量丟失,避免代謝率的下降,減少體重反彈的幾率。


與傳統飲食相比,高蛋白低GL飲食主要是三大供能營養素比例發生變化。


傳統的飲食結構是以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供能約佔全天總能量的45%~60%,也就是說靠吃主食,如米飯、麵條、包點等獲取能量。


高蛋白低GL減重飲食不同,需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使脂肪變成能量的主要來源,通過營養結構的調整,逐漸消耗體內儲備的多餘脂肪。所以在實施過程中米飯、麵條、麵點等都要進入限制清單;而肉食進食量一般比較寬鬆,為了有效實施和增加飽腹感,可用符合營養原則的標準食物代替主食。


特別提醒:

1.高蛋白低GL飲食方法有著嚴格的適應症、禁忌症及嚴謹的流程,切不可以亂抄別人的“功課”。


減重過程要按醫生制訂的方案實施,並且及時反饋飲食執行情況,定期複診,監測體成分等指標,必要時調整方案,以保證安全性、有效性。


2.不建議長期使用,在過渡期間應恢復均衡飲食,這時仍要作好總量控制,不可暴飲暴食,以避免脂肪的再度囤積,導致前功盡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