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到底有多爱喝酒?

艾華戀萌


你好,提问者我在俄罗斯待过,然后我本身又是从事白酒行业的,所以我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在2010年和2011年的时候,这两年我在俄罗斯的伊尔库斯克和莫斯科都待过。刚去的时候就发现俄罗斯人基本上走大街都会拎着一瓶酒来喝。因为我本人是做纯粮小烧的,这么多年在国内没有接触过,在大街上拎着啤酒瓶子或者白酒瓶子喝的人。刚开始我以为俄罗斯人会很能喝,很能喝。但是待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俄罗斯人只不过是爱喝酒,如果真正比能喝的话,是真的喝不过中国人。

因为他们手里拎着一瓶啤酒可以喝一整天。早上我看见这个人在拎着一瓶啤酒,晚上我又看见他还在拎着这瓶啤酒,而且这瓶酒始终是那一瓶没有换过,他只不过想起来喝一瓶而已,俄罗斯人很能喝酒,很爱喝酒,所以俄罗斯后来下令禁止在大街上饮用白酒,禁止喝醉,因为喝酒俄罗斯冻死过很多人。

一般年轻人喝的都是啤酒,他们那种瓶盖子一拧就开,呃,年龄大点的40岁或者50岁的人喝的都是伏特加。但是他们的伏特加和中国的白酒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他们没有粮食酿造的白酒,大部分都是用土豆地瓜这些东西蒸馏出来的白酒。

但是他们喝中国的酒又不习惯,因为中国的瓶装酒他们接触的都是勾兑酒,而中国的粮食酒他们很少能接触到。除非茅台,五粮液这种酒他们特别喜欢。

后来回到中国之后,我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把我家的纯粮小烧发给我,俄罗斯的同事们,他们真的很喜欢喝,因为这种酒喝了之后不上头,他们的伏特加喝了之后会头疼,就跟咱们中国的勾兑酒差不多。

但是俄罗斯人如果碰见一个能喝的,那真是特别能喝,三四斤白酒不在话下。











良心哥的粮芯酒


如果你在俄罗斯度过冬天,你就会发现他们的人有多么的热爱喝酒。

零下二十多度,无论是天空蔚蓝晴好还是阴霾的天空雪花飘飘,你都会看到总有年轻的或者年老的人在超市的旁边商店的旁边几个人喝着啤酒。

那一瓶啤酒就在几个人手中轮转着,一人一口地对瓶吹,直到“当啷”一声(玻璃瓶)或“刮唧”一声(大塑料瓶的)扔到了垃圾桶旁。

那是真正的对瓶吹,而不象咱中国人咋也得弄点花生米茴香豆铜钱桥榨菜做下酒菜。

咱们国人在国外施工是坚决杜绝酒后上岗的,门卫是俄罗斯人,他们闻到有酒味的国内工人那是直接扣压要送回中国的。

他们自己人也不行,控酒很严。(控酒严正是因为喝酒甚!)

我们施工时公司雇了些俄罗斯的非当地人的力工,他们性格很直爽但挺犟的。

有那么位平时很能干的俄罗斯力工在有一天上现场时就戴了口罩的,我们就奇怪。

一比划他把口罩一摘,那是酒味扑鼻!原来昨晚喝多了!

这谁还敢让他干危险活,可让他干别的他也不干,在那笑嘻嘻地作眩晕醉酒状。

我们就比划问他昨晚干嘛了喝了多些?

就见这老兄左手一比划一饮而尽说“逼哇”(俄语啤酒),有手一比划一饮而尽说“窝特嘎”(俄语白酒)。

我们再问然后呢,他就左手一抱,又手又一抱,说“杰乌士嘎”(俄语姑娘)

敢情是昨晚去酒吧喝酒泡妞去了,然后还特么是俩!

再往下就不描述了,头条不样!自己去想吧!


老哲111


老毛子爱喝酒真是名不虚传!那是原苏联解体的前两年,我在北京读研,认识了在人大进修的两个老毛子。他们是莫斯科高级党校在中国学习进修的。也是机缘巧合,有一次我和另外的朋友一起请他们吃饭,少不了请他们喝两杯。四个人喝了两瓶二锅头,我们两个中国人已快吃不消了,两老毛子一点事没有,吵着还要喝。因天很晚了,当时也没法上街去买。那时我从老家带有两大瓶烧酒精灯,煮方便面用的酒精,问他们喝不喝。他们毫不客气,拿去就喝起来。不多功夫,两大瓶酒精见底!老毛子爱喝酒,我认为一是气候原因。俄罗斯,西伯利亚经常天寒地冻,喝酒有好处,长此以往养成了整个民族爱酒的习惯和风气;二是民族性格的原因。俄罗斯人粗犷豪爽,不拘小节,豪饮整个就是他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叶利钦在世界上饮酒是出名的,并闹了很多笑话。三是老毛子把喝酒作为展现自己力量和英雄本色的重要手段。他们认为喝酒才能表现个人,特别是男人的品格。四是身体因素。不可否认,在这方面,中国人从总体上讲对酒精的抵抗力不如老毛子!


手机用户6620798795


托沃夫斯基是留学生,24岁,俺上学时学过几天俄语,单位就委派俺做俄罗斯留学生的生活指导。说实话,俺的俄语水平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用语,看过中文的《静静的顿河》和契科夫,仅此而已。

与托沃夫斯基喝过两次酒,一次是他同女友丽雅来家里,商量给他的期末考试提分的事,和其他的课任老师沟通完后,效果很理想,加上有丽雅在,考虑到目前融洽的中俄关系,就拿出了一瓶瑞典产的伏尔加蓝瓶。

当时是冬天,家里的暖气温涂涂的半热不热,需要穿毛衣毛裤,托沃夫斯基和丽雅也穿了羽绒服,看到伏特加后,两人脱了外套,里面只是一件夏天穿的那种薄衬衣,不由心想:这些小毛子的体格真好。

为了尽地主之谊,按中国人的礼数,招待客人没有菜喝酒过于寡淡,就去厨房整个花生炒鸡蛋啥的。这功夫也就20来分钟,菜端进客厅时,一瓶酒只剩下了空瓶,两人正在叽哩哇啦的谈性正浓。

惊骇之下,又去找酒,朗姆、杜松子酒都拿了出来,两人倒满后一饮而尽,(二两的杯子),大约冲俺表示了一下哥们够意思,两人又接着叽哩哇啦,好像是在说丽雅同托沃夫斯基的一个哥们不清不白,丽雅则批评托沃夫斯基和她的闺蜜眉来眼去……

原来,世界上男女间的事都是这样不清不白。

然后,两人开始一起唱歌,然后又一起泪流满面和互相亲吻……

和托沃夫斯基第二次喝酒是在这届的留学生毕业晚宴上,喝的是啤酒,喝了一会,托沃夫斯基过来和俺说,还要去俺家喝那种海盗朗姆酒,俺不加思索地果断拒绝了。

主要是家里藏的几瓶洋酒上次被他和丽雅喝光了……

那次俺醉了三天,喝水都吐,那两人第二天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还因为心里的胆怯。



侯爵不喝二锅头


在人们普遍印象里,俄罗斯人是嗜酒如命的,新闻里也会经常看到,某个俄罗斯人因为酗酒而酿出惨事。

有一个统计数据(2013年),俄罗斯男人普遍寿命不长,男性寿命仅65岁,女性寿命则是76岁,男女差距巨大,其中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俄罗斯男性酗酒。



俄罗斯天气寒冷,人们普遍喜欢喝高度酒来取暖,热身,就是大家熟悉的伏特加。

但俄罗斯人并不是有史以来就喜欢喝酒的,俄罗斯人喝酒的历史并不长,在500年前,俄罗斯人是不喝酒的,那个时候的俄罗斯是没有酒的。

大概在15世纪,第一批酒精从意大利运到了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人身材高大,酒量特别大,于是在500年的演变中,俄罗斯把酒精发挥到了极致,成了一个酒的王国。



在俄罗斯的超市,都会有几面墙的货架,摆的全是酒,而且都是形形色色的伏特加。俄罗斯人喝酒很简单,不需要下酒菜,更不需要什么情调,拿块面包就能喝酒。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来喝,大街上,路边随时开喝,经常能见到喝的晕晕醉醉的人,直接睡在大街上。

总之,俄罗斯人把酒当水喝,一年有90万人因酗酒直接丧命。


小川叔


新疆也是个接壤俄罗斯的省份,我在伊犁工作的那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俄罗斯人/族,一方面是来自伊犁本地的俄罗斯族,至于伊犁为什么有俄罗斯族,不是咱们今天回答的重点,所以先PASS。还有一方面是通过中国最大的陆上港口霍尔果斯口岸,进行贸易通关的俄罗斯人。他们通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境内。将中国的轻工业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俄罗斯本地。




我第一次与俄罗斯人喝酒。是在霍尔果斯口岸的一家餐厅。原本我们并不相识。只是身材高大粗壮的他们,在经过我的座位前将我撞倒。出于礼貌,他们便邀我一起就坐,席间他拿出了俄国人最喜爱的伏特加。也给我就买了一杯。看着他们一饮而尽的势头,我也仰起脖子,想一饮而尽。但是很快我知道,我做了一个相对比较愚蠢的决定。原本以为附加没有中国的白酒口感醇烈,不曾想,伏特加的酒精含量也基本都在40度以上。看着我吐着舌头,大口喘气,他们开心的笑了。因为我手中还有未完成的工作。吃完饭我向他们一一告别。看着他们一瓶又一瓶的喝着伏特加。原本海量的我,也向他们伸起了大拇指。




事实上,伊犁本地的俄罗斯族。在喝酒这件事情上也有一点不逊色于俄罗斯境内的国民。听着他们说着纯正的汉语。喝着本地产的伊利伊犁老窖,伊力特。哼唱着新疆的民族歌曲。仿佛置身于俄罗斯的街头。因为多年的习惯。伊犁本地的俄罗斯族。已经不太习惯饮用伏特加。但却依然保持着俄罗斯人的豪爽。在伊犁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有幸结识勒一家俄罗斯族家庭。孩子的父母远在上海工作。孙女有爷爷奶奶带大。刷着蓝色油漆的院落。十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然后让我惊讶的是。爷爷的酒量远不如奶奶的酒量。每次我都会提取的东西去看望他们。每次我也都会忘记回家的路和怎么回到家的!




如今的我,已经戒烟戒酒。开始那一段与俄罗斯人朝夕相处的日子。确实是涌上心头,他们那阳刚开朗活泼豪爽的性格。一直影响着我。伴随着我。他们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同春风暖阳沐浴着我,不久前在微信上听说。奶奶因酒精中毒去世。我也为此惋惜了好久。在朋友和亲戚的劝说下,爷爷现在已经戒酒。文化给俄罗斯人带来的幸福快乐与悲痛。


栋哥游新疆


俄罗斯人的体温永远要比我们高2.5°C,因为他们身上流的不是血,而是40°的伏特加。

1.酒精赋予了俄罗斯生命.

俄罗斯人是相信上帝的,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片混沌,至少混沌中还有伏特加,在这个极其寒冷的世界上,所有生命,一切源于伏特加,一切归于伏特加。所以伏特加的俄文意思就是“生命之水”。

此酒入口不甜,不涩,不苦,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度数极高,一点就着,是俄国人爱到骨子里的第一饮料,当之无愧的国酒。

而俄国最流行的祝酒辞是:“为了健康!”为了健康一定要多喝。据统计,俄国人平均每年每人要消耗15公斤白酒,每年15万多人死于酒精中毒或路边冻死,其中至少一半喝的是伏特加。

因为伏特加,俄罗斯人变成了酒鬼,但没有伏特加,俄罗斯人民什么也做不了。

俄罗斯疆域广阔,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属于严寒地带,且冬季漫长寒冷。酒不但可以让身体迅速温暖,抵御严寒,还可以提神解乏,壮胆,是战争必备之良品。此酒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沙俄统治,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甚至在二战期间,国内粮食短缺,但政府仍坚持用粮食酿造伏特加并且准时准量的输送到前线,确保士兵每天有100克的伏特加可以喝。战争胜利后,俄国人认为全靠伏特加给士兵的勇气,伏特加是他们的骄傲。

至今,俄罗斯人民坚信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他们的灵魂和精神。

图:俄罗斯老汉连喝三瓶伏特加


2.酒文化根深蒂固

在中国古代,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的通常就是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最高待遇就是“免死金牌”。

但在俄罗斯,酒也是一种体面的赏赐。在彼得大帝时,就曾给有功之臣搬过一个“终身免费饮酒奖章”,这枚奖章并没有含金量,因为他不是用金属做成的,而是直接在你的颚下烙上一个印记,从此以后,你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抬头轻拍喉咙,所有酒类都可以免费畅饮。

这一直是一个嗜酒如命的民族几百年来都不曾改变。

图:“普京”牌伏特加


3.俄罗斯酒慌

目前,俄罗斯国内男性寿命在不断缩短只有58岁,中国男性则是74岁。除了男性短寿,离婚率高,婴儿出身健康率下降等这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和酗酒有莫大关系。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过,早在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就颁布过禁酒令。

这让嗜酒如命的俄罗斯怎么活下去呢,生命之水没的喝了。这就好比一个普通人走在沙漠里,三天三夜没有喝水,这时候如果在你面前放一碗不明液体,你会喝吗?

俄罗斯人给出了答案,实在没酒喝的了,他们就喝古龙水,浴液,软化后的发胶,甚至刹车油。因为天气寒冷,这些产品里也会有一定的酒精含量。

这才有俄罗斯喝浴液喝死了60多人的新闻。

并且人们开始购买大量食糖在自己家酿酒,整个国内的食糖开始供不应求,遭遇短缺后只能限量分配。

酒精的力量远远比戈尔巴乔夫想象的要大的多。当时还有一个笑话说:

俄罗斯人在排长队买伏特加,

有一个人实在受不了了,说:我要去市政厅杀了戈尔巴乔夫。

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继续在排队;

人们问他:你杀了戈尔巴乔夫了吗?

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最终,禁酒令还是被取消了。


如今,在俄罗斯喝酒的人仍然很多,酒量也相当厉害,但也不能说所有俄罗斯人都酗酒,再经过媒体妖风一吹,好像喝酒都快喝的灭国了一样。实际上俄罗斯不喝酒的人也很多,而且大部分的俄罗斯人还很喜欢运动。

俄罗斯这个勇猛又可爱的战斗民族,让人又欣赏又搞笑。

留下评论和坐标,有机会一起去喝酒。


大事件儿


没有酒怎么能说是战斗民族呢?

大家好,我是胡哥。

俄罗斯人爱喝酒,这是世界公认的。据一位俄罗斯美女介绍说,俄罗斯天气很冷,需要喝酒来御寒。

我在拍摄嘿老外的过程中接触过不下200位歪果仁,其中有几位来自俄罗斯的朋友。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奇葩喝酒经历。

他们中有一个叫维克多的西伯利亚汉子,身高一米七,虽然在俄罗斯人中算中等身材,但酒量相当厉害。

他在深圳做国际贸易,胡哥听他的同事八卦过,据说他的办公桌抽屉里一只放着一瓶伏特加还有一瓶江小白。每天早中晚定时喝一次,每次大约二两,一口闷。虽然被老板说过好几次,但还是屡教不改。

他们公司的抽烟室已经变成了他的品酒室,人家抽烟,他喝酒。

还有一个俄罗斯妹子叫米娜,比胡哥还瘦还矮,但战斗力惊人。

胡哥曾经和她一起去过酒吧。胡哥刚喝完一瓶啤酒,她已经喝掉五瓶了……

最后胡哥实在不行了,她居然骑在我身上灌威士忌,力气大得惊人,我居然挣不开!场景大概是这样的:

俄罗斯人在胡哥看来都很豪爽,性格也都是大大咧咧的,不知道是因为喝酒养成的性格还是这样的性格才喜欢喝酒。

俄罗斯人爱喝酒,但酒量不一定高,只能说他们喝酒的时候很少有套路。

寒冷的气候和崇尚强者的民族精神,让他们经常干出一些彪悍的事情,喝点酒也就不算什么了。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俄罗斯人算是世界上最爱喝酒的民族之一。

有多爱?单从俄罗斯颁布《限制零售及饮用啤酒及其制品的法律》就可见一斑。在该法律颁布前,在俄罗斯你可以随处看到这样的场景:中年甚至老年妇女到酒吧里点几杯伏特加,几分钟搞定;小年轻拿着啤酒等公交;在河边休息,也是基本上人手一瓶酒……

有人把酒称之为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因为绝大多数俄罗斯男人都爱酒。

过去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中国人见面说:吃了么?而俄罗斯人见了面,则说:喝了吗?

俄罗斯人爱喝酒,但常常是一喝就醉。据俄罗斯医学专家分析,俄罗斯人体内有一种酶,这种酶对于酒精的分解速度非常缓慢。所以,俄罗斯人虽然爱喝酒,但酒量真不一定能比得过咱们。这也是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兑水、饮料的原因,喝兑过的酒不容易醉。

但要注意的是,俄罗斯人反感喝酒的时候作弊,所以若与俄罗斯人在一块喝酒,就敞开了喝,能喝多少喝多少,醉了最好,能体现出朋友间的情谊。但别耍小聪明,要是被发现,会有挨揍的可能。


就是些常识


俄罗斯猎户啤酒,酒精度17.5,很高了,倒也是勾兑的。普遍俄罗斯的工业啤酒也不太好喝。三只熊,一只熊,米勒,波罗的海,9号啥的,就是酒精度高一些。哈尔滨啤酒源于俄罗斯工艺。

俄罗斯买酒有年龄限制,切每晚七点以后应该不让卖酒了,俄罗斯女士在哈尔滨都可以自己买一瓶哈尔滨啤酒用吸管喝。对他们来说就是含酒精的饮料。非常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