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教育孩子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

小黑d骑驴看唱本


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基础应该是 爱,有度的爱。

以前有个教学法的老师上课说起自己的女儿,言语间都是骄傲和爱而他的孩子也很优秀。提了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爱是最好的教育”。以前也不明白,只感觉好像有点道理,后来当了老师见的各式各样的学生,家长,老师越来越多,突然发现那句话真的有道理。

1.学生: 大多家庭氛围和谐,充满关爱的孩子性格比较阳光,想法正面,能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社交良好,遇到问题会积极的去解决。

2.家长: 虽然学校教育,老师引导也很重要,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最深刻长远的。深刻到从走路姿势可能到性格,逻辑,遇到困难时的面对态度;

长远到从他刚能接受你的情绪开始,一直到他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式。

所以一直都觉得能当一对好的父母真的很不容易。这个职业和医生护士一样应该是神圣的。

希望有一天,想当父母前,民政机构应该短期培训一下,可能不见得会彻底改变,但是最少可以让夫妻们有严肃的态度对即将到来的生命。而不是生而不养,又多了一个可怜的孩子。


英文视界


教育孩子,我真的觉得很难啊~

我是一个四岁女宝妈妈,脾气挺暴躁的,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带娃遇到过的问题及感悟吧:

第一:陪伴玩耍

比如我会根据她的年龄买一些益智玩具,之前她三岁的时候,买了一些拼图,适合3-6岁的宝宝玩,然后买回来后就直接给她,让她自己玩,因为我潜意识觉得她到这个年龄了,应该自己就会玩了。结果过了一两个月后,我拿出拼图,发现她居然只能拼一小部分,我很惊讶,她还说:我不会玩这个,你又没有教我!然后我还很生气,心想你这么久了还不会玩?然后就开始了暴躁式教学(我脾气真的很不好),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是经过了一周左右的教学后,发现她居然自己就可以拼了,4、50块的拼图几分钟就能拼好了,虽然不知道其他小朋友怎样,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进步的,所以,陪伴真的很重要!

第二:控制自己的脾气

大人们总是因为各种事情生气,脾气暴躁,但是如果你把你的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一两周就会从孩子身上体会到。

去年有一段时间,情绪真的很不好,宝贝来找我玩,我会喊她走,还会凶她,可能也就两个星期吧,幼儿园老师就找我谈话,说她很暴躁,对小朋友很凶,我自己也发现她脾气变差,但是我一般就镇压了。我就发现应该是我的坏情绪对她的影响,然后我就控制自己,尽量不把我的坏情绪带给她,慢慢的,她也变得好一些了。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第三:不要拿她跟其他小朋友比较

大人之间交流,很喜欢说我家宝贝最近又会什么什么了,又get什么新技能了,如果自己宝宝还不会的话,就会产生攀比心理,回家可能就会说她。

我有一个同学对她娃儿的教育简直了,才3岁多宝宝,各种培训:英语、画画、认字、数学…还很喜欢在我们的宝妈群里说她宝宝都会10以内的加减法了,还会写字了,那时我家宝宝才能写个数字1,搞得我自己每天都很焦躁,比你小的都会这么多了,你居然连个2都不会写,然后就开始了魔鬼式训练,搞得她很长一段时间一听我说要学习了,就很抗拒,也不专心,学很基础的学了5次都不会。我发现她就是根本没用心在学,因为如果她用心学习的话,一般就两三遍就会了。最后还是自己放弃比较攀比、急于求成的心理,寓教于乐的学习,她又进步不错了。

其实教育孩子,没什么原则,因材施教,好好爱孩子!我每次都会告诉她: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做得不好,你要告诉妈妈哦,我们一起进步!


渔渔小妮子


我是一名早教老师

我在我闺女的教育生活中

我和我老公的原则就是孩子要有自己的性格,淘气不可怕,哪个孩子不淘气!最主要的是你要明白什么时候要懂事!再有就是诚实,有的时候你不用刻意的去教他怎么做,中国有一句怎么说言传身教,你怎么做的他都会学,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做好自己,孩子自然就没错!



全职懒妈妈


“如何教育孩子?”真的是博大精深的命题,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但更多的是革命尚未成功的案例,记住一句话,“成功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不能Copy”。如果你现在还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各种优秀,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同样也会觉得“别人家的家长”比你优秀。说这话意思不是强行输入尊重和平等这些高帽子,而是想表达我个人对于教育的观点,最基础的请先从“信任”开始。

是的你没看错,“信任”!很多人肯定会问,都是至亲的家人,怎么会不信任?你别不信,其实很多父母一直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又给自己诸多双标的特权,说的简单粗暴点就是“只许家长放火,不许孩子点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导师,你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会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你可曾想过你在教育,引导孩子的同时,自己是否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

当你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懂得感恩,爱护环境,生活自律,热爱学习,享受生活的时候,拜托请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表里如一的做出好的榜样。

如果没有信任,何来的交流,平等,尊重?你刷着手机,却让孩子看书写字,你不爱家务,却教育孩子生活自律,你教导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缺说工作忙再补偿,在跟孩子说完要有耐心,不要急躁之后,你又坚持了多久没有对孩子发火?所以请不要对孩子说“你要怎样做”,而是说“我们一起这样做”。



鱼饮尘


一、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当孩子火冒三丈时,父母可千万别跟着激动,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此时父母的最高行为原则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二、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

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当父母批评行为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父母如果对孩子说“你这个笨蛋!”“你这个不争气的人!”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可能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三、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要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且不愉快。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

四、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侦查举止会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属于孩子的隐私。

五、当顾问,不当领导

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十分重要。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会吃闭门羹,换一种语气就会更贴近孩子的内心,如“我建议你可以考虑……”。

六、不说“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父母使用“但是”一词,会让孩子渐渐感受到父母并为未认真倾听自己,不过摆姿态,从而厌倦交流。家长可以用“如果……会更好”句型来取代“……但是……”。

七、澄清语意的沟通法

孩子很容易对父母的意见有过多错误的解读,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反弹。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父母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做语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欢乐你我她


1.平等

父母把孩子的位置放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不仅是互爱的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的家长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

2.尊重

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不能有自己的观点申辩,不听就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没有自己的观点。

3.交流

很多家长认为有口饭给你吃,有书给你读,有衣服给你穿还想怎么样?但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还有精神、情感上的需要,长期不跟孩子沟通交流,儿女的相处会变的越来越尴尬。

4.榜样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有效的心灵种下不良的种子

5.信任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6.宽容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家长应该宽容对待

7.鼓励

人们都希望自己得到赞赏。成年人都如此,小朋友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鼓励,鼓励能使人奋发向上,挖掘潜在的能力,振奋精神,激励斗志。


草莓丸子敏敏


好多人说孩子学坏的东西一学就会,比如哭闹、撒泼,看一遍就会。比如刷牙,收拾玩具,好的习惯威逼利诱都不听。为什么呢?是因为孩子天生是破坏分子?还是好的习惯本来就违背人性?

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如何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如果将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设计成一个场景。空洞的说教,永远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场景。孩子更愿意相信他们看到的,而不是他们听到的。



小黑d骑驴看唱本


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教过我外甥女,她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辅导作业直接给她说答案,她本来会的,都不想动脑筋了,要么就是打。我不一样,我先让她想,她说不会,我就把那道题,一句话一句话的给她分析,如果她还是不会,我就给她说解题方法,步骤和答案,然后再出一道类似这样的题目,出到她自己能够看到这类型的题会做了为止!

我觉得教给她方法,举一反三,才是真正学会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威哥的莲花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286a2e58c634ba28aa067e0ae7f0760\

星享视成


以前我会说很多大道理,比如指定各种规则,生活作息规不规律等,其实现在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小事,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我说的”中心“并不是说凡是要以孩子为主,事事都满足还得要求。我说得”中心“是时时刻刻留心孩子得生活,察觉他得喜好,了解孩子得想法,凡事都可以和孩子交流,放下我要当一个好妈妈得人设,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妈妈。下面是我自己得一些心得:


首先,充分的尊重是爱的基础,只有尊重才能养育出自信的孩子

我们作为父母,有时候总是免不了,将孩子当作一个弱小的,时时刻刻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总能在孩子身上找到作为一个成年人和作为父母的优越感,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打击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尊重孩子。我们怕这个,担心那个,我们总是缺乏耐心,俯下身子问一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总是在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的时候,第一时间按照我们的想法批评和职责。每次在和孩子的交流又冲突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如果这是一个成年人,我还会用我现在的态度跟孩子对话吗?当然不会,我会询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你想要怎么样?你需要我怎么帮你?


其次,在不伤害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我们太喜欢指导孩子,很小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我们就在旁边指手画脚,要画的像,画的不像就是画的不好。然后孩子再也不想画画了,我们又觉得孩子做事没有毅力,其实我们一直在给孩子贴标签,从没有放手让孩子自己自由的画一次,我们一边拼命的纠正孩子,一面责备孩子的错误。把孩子应该享有的权力交给孩子,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画什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再次,抓住每次孩子和你分享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会分享给我们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自己做的小手工,他们喜欢分享一些我们看起来没什么的东西,但我们千万不要因此嘲笑他,先听听他们的解释,你会感叹于他们的想象力。然后围绕他们的喜好展开话题,你会发现孩子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还会滔滔不绝的给你讲他们编出来的故事。不要再还和你分享自己喜欢事物的时候,就轻易评判,甚至批评,身为父母有时候真的是太喜欢批评了,好像批评孩子自己就像一个领导,批评别人让我们感觉自我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