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质量最好的省是哪个?

aa金兔


中国土地质量最好的是那个省?还用问吗?黑龙江吗,黑油油的黑土地,肥的流油,种出的粮食也是一流的,这几年黑龙江的非转基因大豆,深受欢迎,黑龙江的大米更是全国人民饭桌的主食,黑龙江的黑土地更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另外黑龙江的黑土地开发的都比较晚,一般都在百年内,所以土肥水美,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质量最好的黑土地,加上黑龙江气候好,旱涝适度,一般土地都适合大机械耕种,连年的大丰收,多亏了这片多情的黑土地,哈哈,不信你来看看吧!


龙龙6576


中国肥沃土地太多了;960万平方千米

都各有千秋,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说,从全国平均看,我国耕地质量评定等别为9.97,相当于亩产600公斤多一点的生产能力。耕地质量好坏要综合气温、降雨、土壤等因素,考虑耕地周年产量。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一熟,可以提供一季收获;南方一年三熟,提供三季收获。

再看更详细的一篇报道:

为什么人们印象之中拥有黑土地的东北耕地质量等别不是优等呢?郧文聚表示,东北黑土肥沃,这只是从土壤角度看问题。“东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于光、水条件,一年只能一熟,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么技术,一季水稻亩产就是一吨多,玉米也是一吨多。这只能是单产冠军、一季冠军,耕地质量等别是建立在周年产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优势。国家统计局12月7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

黑龙江粮食总产量7503万吨,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占总产量的11.3%;

河南粮食产量6695万吨,位居第二,占总产量的10.1%;

山东粮食产量5357万吨,位居第三,占总产量的8.1%。

四川地形类型丰富,地质构造活跃,降水充沛,河流众多,生态环境多姿多彩,既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盆地地形的炎热,又有高山雪峰上的酷寒,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今有一道道让天堑变通途的大国工程。我国的一些省份是有近似性的,尤其是一些相邻的比较小的省份,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比较像,但四川,中国找不到第二个和它像的省份!四川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它绝对是中国地理考试的热门!

四川位于中国内陆的西南部,它的西边是雄伟的山脉与高原,中部和东部则是深陷在群山中的盆地,其中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

1.若尔盖大草原——雾的成因

清晨,当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来到这里,与寒冷的地表空气相遇时,相对温暖的河面上,就会升腾起大量白雾,它们依着河道,紧贴在地面上,形成难得一见的云水奇观。

析:雾的成因是高中地理的难点,简单来说雾的成因和降水成因类似:

一看水汽(加湿)二看降温(冷却)。

高中地理中常三种雾:

辐射雾——夜晚,近地面温度低,冷却近地面空气。尤其是夜晚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应该是大家常见的一种;

平流雾——暖气遇冷水——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比如北海道渔场多雾,由于寒流经过,近海面大气遇冷降温,水汽凝结;

蒸发雾——冷气遇暖水——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水面蒸发水汽产生凝结,往往范围较小,贴近水面。文案中若尔盖草原黄河附近的雾气应该就是这一类型。

2.横断山——地形地貌、地质作用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在青藏高原的东部,挤压出了一组大约700公里宽的密集的山脉群。

问1:描述横断山区地形地貌特征。

答: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大;多流水侵蚀、冰川地貌。

问2:横断山虽然纬度较低,但由于(海拔较高、降水/雪多),冰川广布。

3.横断山——河流水文水系

横断山近乎南北的走向,不仅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还把东边的太平洋水汽截留于此,为山谷中的一百多个湖泊提供了丰沛的水源。

问:简述横断山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答: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多且短小,干流落差大,流速快,水量丰,水能蕴藏量充足,夏汛,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黄龙和九寨沟五彩池——喀斯特

黄龙,这是世界级的钙华景观。从空中俯瞰,长达1300米的天然钙华滩,像极了神话中的金色长龙,黄龙之名,名副其实。钙华,是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出蒸发或温度升高,其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导致碳酸钙过饱和沉积而形成。在黄龙,五千多个钙化池宛如一片片露天的溶洞。

五彩池中的碳酸钙还会附着包裹在树木上,形成白色的钙化壳,让树木多年不腐。

问:钙华现象和五彩池树木表面的钙化壳都是由于(流水沉积)这一外力作用形成的,涉及到的主要岩石按照成因应属于(沉积岩)。

5.九寨沟——气候

在九寨沟,从色彩缤纷到银装素裹常常只要转瞬之间。

问:横断山脉“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原因是:(山高谷深,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易形成局部小气候)

6.九寨沟长海——湖泊水量

长达五公里,全靠融雪和降水补给的长海,又被藏民称为永远装不满,永远漏不干的宝葫芦。

问:九寨沟最大的“海子”——长海,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地形雨补给,很奇怪的是它并没有出水河流。为什么能够“夏季装不满,冬季漏不干”?

答:九寨沟喀斯特地貌广布,海子虽无地上出水口,但有地下暗河把水排出,注入其他海子,再加上蒸发的水量,导致“永远装不满、漏不干”。

7.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坐落于岷江出山口处,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冲出山口的江水被玉垒山阻挡在成都平原的西侧,导致平原东西两侧旱涝两重天。工程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如何凿穿玉垒山,他们用火烧水泼的方法,让岩石一点点爆裂,最终挖开玉垒山,把岷江引入平原东侧,去灌溉那片干涸的土地。矗立江心的人造堤坝“分水鱼嘴”,是他们另一项巧妙设计,由人工反复疏浚变深的内江,穿过宝瓶口,成为灌溉的主力,原来的河道(外江)承担起汛期排洪的功能。今天,人们还在纪念,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向他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功绩致敬。

问1:结合地势、河岸形态及当地气候,具体阐述都江堰建造者因地制宜的妙处。

答:利用总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势,鱼嘴分流,洞穿玉垒山,水便可以自流导入东侧的成都平原,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东去的内江在凹岸,为侵蚀岸,水深流急,可保证冬季灌溉水量;外江在凸岸,为沉积岸,可在夏季水量大时有效分流水量和泥沙,起到防洪作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没有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问2:凿穿玉屏山利用火烧水泼的方式,该原理与哪一种外力作用近似?(物理风化)

问3:都江堰市古称灌县,可见都江堰引水灌溉的功劳极大。即使是枯水期时,仍有60%的水量会从鱼嘴进入内江,因为内江比外江(河床深),大部分水流由于水流的惯性从(凹)岸流经。

8.豆瓣酱——农业区位、饮食文化

豆瓣是辣椒和蚕豆的奇妙组合,被视为近代川菜形成的标志,为追上全球川菜爱好者的大胃口,一年能生产一百万吨郫县豆瓣。

问1:分析郫县发展豆瓣产业的优势条件。

答: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适合蚕豆、辣椒生长,原料充足;通过都江堰,引岷江上游的优质水源;盆地地形局部小气候适合发酵;当地制酱历史悠久,多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酿造工人;品牌影响力大,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产业集聚效益;符合当地人饮食习惯,本地市场广阔稳定;政府政策支持发展。

问2:川菜特点是麻辣,调料多放三椒——辣椒花椒胡椒,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辛辣有助于祛风除湿,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加快血液循环。

9.汶川地震

大地震之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位于地势开阔的安昌河畔。

问1:北川新址的选址,要考虑(地质)、(地形)、(水源)、(交通)等因素。

问2: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震源深度14km,东亚东南亚地区多处有明显震感。北川与汶川相距100多公里,与汶川处于同一断裂带,且位于河谷,在地震中毁于一旦,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川在地震灾害中破坏严重的原因。

答:汶川地震震源浅,震级大释放能量显著;北川震中距小,且与汶川处于同一断裂带,地质构造不稳定;且位于河谷,地震引发两侧山体崩塌、滑坡引发大量次生灾害。

10.蜀道——交通区位的变化

蜀道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当年入川的秦军以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千军万马走的都是蜀道。

2017年12月,西成铁路建成通车,其中桥隧比高达80%以上。从成都到西安八百多公里的行程,古人至少走一个月,乘坐高铁只需要三小时。

问1:“蜀道难”与“蜀道不再难”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地形)、(科技水平)

问2:分析西成铁路桥隧比高的原因?

答:经过秦岭、大巴山等山地河谷地带,地形复杂起伏大;相对平缓,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减少占用耕地;沿途生态脆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11.阆中古城——城市区位

从剑门关向南飞行,我们来到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嘉陵江在此拐出一道优美的U形大弯,把阆中轻轻地抱在怀中。

问:这张航拍图片基本上是上北下南,结合如图所示,分析阆中聚落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

答: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小;多面环山,风力较小;北面山地有效阻挡冬季风,冬季相对温暖;位于河流凸岸,流速较缓,流水沉积作用强,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利于农耕;水源充足,植被丰富,环境优美,适合居住。

12.峨眉山——地垒

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峨眉山的最高峰,3000万年前,峨眉山地层强烈褶皱、断裂、抬升,300万年前,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再次剧烈抬升,经历剥蚀、风化、崩塌等复杂作用后,最终形成了今天山顶与峨眉平原2600多米的巨大高差。

地垒的典型——峨眉山万佛顶,教科书上的典型案例,不用多说。

13. 雅安、甘孜民居——气候影响建筑

雅安西部的上里古镇,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驿站,从这里,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南爬升,就能进入云南。

建于1792年的的甘孜德格印经院,是中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

问:雅安属于四川盆地西缘,甘孜在雅安以西,从雅安的上里古镇和甘孜的印经院的建筑特点,分析两地降水差异。

答:雅安西侧为山地高原,聚落躲在谷地,水汽不易散,多地形雨锋面雨,日照少,云雨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屋顶倾斜明显利于排水;甘孜德格位于川西高原,地势抬升强烈,水汽难以到达,降水不多,为高原高山气候,建筑普遍平顶。

14.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交通区位

继续向南,在干海子,公路需要爬升的坡度,终于超过了极限,这一段仅有4公里,爬升的高度却超过450米,平均每公里要爬升150米,为克服这一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建设者在山体上凿出了一上一下两个螺旋状的隧道,让公路通过隧道盘旋上升,用拉长距离的方法,巧妙地减缓了公路的坡度。

问1:雅西高速中小半径双螺旋隧道属于世界首创,建设该隧道的主导因素是(技术)、(经济),拉长距离,减缓坡度,能增加(安全性)。

问2:雅西高速从雅安到西昌,从盆地边缘向横断山脉爬升,在建设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答: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起伏极大;地处褶皱断裂带,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变,面临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雪、暴雨等自然灾害威胁;野生动植物广布,生态脆弱;建设条件艰苦,成本高昂;需克服大量技术难关,保障安全运营难度大。

15.幺妹峰——雪线高度

四座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海拔6250米,被昵称为幺妹峰,幺妹峰南坡冰川飞挂,西坡和北坡是数百米高的陡岩。

问:根据文案描述,南坡雪线低于其他坡,试分析原因。

答: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暖湿气流经抬升容易形成降雪,且南坡坡度比北坡西坡缓和一点,冰雪容易保留。

16.卧龙大熊猫——地理信息技术

在野化培训基地,正在接受野化训练的熊猫宝宝,显然已经学会了躲避人类的技巧,所以我们只能拍到这位陪伴他们成长的熊猫妈妈,这是人们为充实局域大熊猫种群数量开创出的新方法。到2018年4月,已经有八只年轻的大熊猫从这里毕业,其中有7只都在野外成功的活了下来。

问:大熊猫从这里毕业到野外,主要利用(GPS)技术,对他们进行实时追踪,利用(GIS)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

17.贡嘎山——冰川作用

在藏语中,贡嘎就是白色雪山,巨大的锥状主峰是冰川生成的中心,74条成熟的冰川,就由此向下延伸,其中,东面的海螺沟冰川,下端一直延伸到海拔2850米处,是亚洲海拔最低的冰川。

问:海螺沟冰川成为亚洲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原因。

答:位于雪山东南,是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

18.红石滩——小尺度生态系统

冰川的尽头,有一种稀有的藻类构成了一片奇异的红石滩,藻类本没有根,他们以噶贡山为根,红石一旦被带出山外,上面的藻类便会黯然死去。

问:说明红石滩景观的形成条件。

答:低温潮湿的气候,干净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由泥石流带来的大量裸露的原石和矿物养分。






奋斗中的韩先森


无疑是吉林和黑龙江,黑龙江和吉林熟制都是一年一熟,但却都是全国产量大省,一个第一,一个第五。再看人均,吉林省人均粮食产量多年全国第一,全国十个产粮大县七个在吉林。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吉林的舒兰大米全国闻名。人参,貂皮,乌拉草;东北宝贝真不少。


雷霆霹雳手


以前我们村有个民国时期(1948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说到我们国家什么地方生产的粮食,大米最多时,他开口就说,两湖熟,天下足,两湖就是湖南省,湖北省。所以,我们国家土地质量最好的应该是湖南省,湖北省。



杨哥的


黑龙江是世界仅有的几个黑土区,是土壤最好的地区。其余地方不用争了。你有那个资本么?

黑龙江产粮都嗷嗷的。

我是内蒙的,中国人均产粮第三,中国六大对外调粮区,也不会跟黑龙江争,其余地区更别说了。

黑龙江土地肥沃,中国第一。无人能反驳。


内蒙人不知道


看种什么?土地质量(当地气温,雨量月分布,土壤肥力.海拔高度,土壤结构,发育岩石种类,年曰照多少小时?风等级危害等,都是影响土地质量的)。论种虫草,青藏云南最好。😂😂😂

东北土肥,一年干一季就在炕上打三季麻将。大棚要给俄罗斯买气加热。但要在东北森林里找口水喝,可真不易,每条小沟水都好像粪水。

华北,长江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几十年的农药污染,地下水(井水),基本上不能吃。要是没有丹江口自来水供应,吃水都是个困难。这些地方,离开农药,是很难种地的。

西北,新彊,缺水,但病虫害相比少得多,日光充足,适合喜光耐旱作物。比如中药之王:甘草。

贵州云南山大,交通不便,但雨水不多不少,刚好,山水清亮,大机械化无法作业,但有一好处,蔬菜水果一年四季不用外地买,因为山脚是海南岛气侯,山顶是青藏气侯,山中下部是华东气侯,山中上部是东北气侯,山高一米,水冷三分,十里不同天。能源不用进口,大山必有大江,江水都有梯级水电站,电力卖到上海广东,四季如春,冬天不用供暖,夏天不需要电风扇,走到那都金光灿烂,防晒霜是关健。

华南,两广,雨水过大,有点肥都冲走了,所以普遍无黑土,加之高气温时间长,土质瘦而酸,酸则红。

巴西亚马逊平原,365天,没一天气温低过20度,无一天不下暴雨,头天撒在田里的肥,第二天就跟雨水走了。

论肥力:

东北第一,有100个关中平原大。但气温低,根河冬季气温零下40度。

四川盆地第二(因为土质发育于紫砂岩,透气性好,还保肥,土重量轻)。

云贵第三(污染少,落叶多,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大与瑞士差不多,适合工业,养奶牛。瑞士的奶产业和工业占比非常大(水电充足),如果云南每个山沟都截水成湖发电,可保10个省制造业用电,十省不需进口石油天燃气,修一万个坝高500米的湖没问题,沿湖一圈修油路,居民像重庆,修在岩石山基础上。目前云南水力发电开发不足1/10(多为矮坝,资源浪费大,只有金沙江是高坝),只是要淹没无数高速公路和铁路,江边居民应往山上迁移,山头养奶牛,湖里可网箱养鱼。

长江中下域第四(略带砂,保肥力差)。

华北第五(砂质量大,保肥性更差,但雨水小,干,肥不易流失)。

华南第六。离不开化肥。有台风灾害。

青藏第七。坐火车过唐古拉山,地上会有一片一片白色,问人是不是雪,他们告诉你:是盐巴。风大。

沙漠戈壁第八(有水则肥)。风大。

论热量,往南好。论气侯雨水适中,云贵。论岩石,四川紫砂岩。论地平,东北,华北。


瑞土3


综合考虑土地产出品种花样,山东第一。

山东产:地瓜,小麦,大豆,玉米,大米,小米,碗豆等。是中国蔬菜瓜果之乡。山东海域的海产品口感营养上乘,拿到南方大城市同样海鲜价格高出不少。还盛产绿茶,生长期长,品质好耐充泡,口感好,深受茶客喜爱。

山东是名付其实的物产丰富,中国第一。


心宽无处不桃源91630671


土质比较好还是成都平原,可以种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红薯,油菜子,这些是硬产品,就回到古时候,都能饿不死人。莱,青叶子莱一两个月就能吃了。早些年水稻,小麦,种少量莱子够吃油,田边其他就种玉米红薯套在一起种的,不喂猪是够吃的,猪就吃一点麦夫子和米糠。不知其他省的地方一年种什么。我们这里水稻收了还可以做一轮窝芛什么的。收了才种小麦了。其他的地方了。我们这里甘蔗也能种了。其他地方回答一下。


想认识真心的朋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太寒冷了,农作物只能一季一收,

华北平原太干旱,靠天吃饭,

长江中下游平原。足中国最好的耕地地区。可是在大中国来说太小了。

好土地不多十四亿中国人要吃饭。不能再浪费土地了!


用户热爱祖国的中国人


最适合农作物种植的省份有一个,那就是江苏,基本上平原,土壤肥沃,水量足,热量足,大部分作物均可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