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天才威尔说过一句话,它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好的书籍能让人头皮发麻。”

读书这几年,我也读过几本让我头皮发麻的书,也读过不少没办法什么营养的书籍。人到中年,更加明白时间的可贵,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到没必要的事情。在读书的方面,我开始有选择地读书。我看了一下豆瓣读书评价榜,选择读了这本《追风筝的人》。

这本《追风筝的人》的作者是卡勒德·胡塞尼。他原是阿富汗人,后移居美国。这本书可谓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体,卡勒德·胡塞尼用细腻的笔触写出战争下阿富汗的惨状。他用笔带着我们了解人性的恶与善,启示每一个人找到成为好人的路。

《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追风筝的人》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为男人的故事。阿米尔的母亲生下阿米尔后,就死去了。这导致阿米尔的父亲对于阿米尔又爱又恨。在日常生活中老是冷落阿米尔,而阿米尔一心想要讨好父亲,想要得到父亲的爱。

阿米尔有一个对他衷心耿耿的仆人哈桑。他勇敢正直善良,他为了阿米尔可以做任何事情。

《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哈桑的这一切美好的品质,与阿米尔的懦弱形成了对比。这让阿米尔在父亲面前失去了风彩,没办法得到关注。在一次追风筝的比赛中,这种矛盾上升到最大化。

哈桑为了阿米尔去追掉落的风筝,却不曾想被恶人阿塞夫堵在墙角,还被他猥亵了。当时阿米尔看到此情景,却因为懦弱,和以往的妒忌,选择了不出手相助。

来自良心的羞耻感,让阿米尔没办法面对哈桑。他选择陷害哈桑偷了他生日礼物手表。哈桑为了帮阿米尔,他选择了承认偷东西,并且选择离开阿米尔的家。

《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刚读到小说这处的时候,我不理解为什么阿米尔要这样做。本身对于哈桑就有愧疚之情,为何还要变本加厉去陷害哈桑呢?

我们中国有一个俗语叫“斗米恩升米仇”,它背后的心理就是阿米尔的心理。对于哈桑平常时候的小恩小惠,阿米尔充满感激,和哈桑成为朋友。可是哈桑太大的付出,阿米尔还不起,就成为了他内心的煎熬,良心无休止的谴责。每次见到哈桑,阿米尔的心就会痛一次。为了自己不受伤害,年龄还小的阿米尔选择了逃避。

可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这件事情折磨。当拉辛汗打电话告诉阿米尔:有一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选择走向救赎之旅。这也算是一场寻求安心之旅。

《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在这次旅行中,阿米尔发现自己和哈桑竟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重走回家的路,遇到阿塞夫,遇到他妈妈的同事。这一路的思考,让他以成人的心态,回顾和看待自己以往的人生。丰盈人生的深度,也理解了父亲对于他的做法。假如说以前阿米尔的心灵如一个房间,阿米尔的父亲和哈桑,以及猥亵哈桑的阿塞夫都在这个房间打了一个洞。而这场救赎哈桑的儿子索拉雅恰是在打补丁。

通过父亲合伙人拉辛汗和别人对父亲的评价,阿米尔理解了父亲的所做所为。通过勇敢地和阿塞夫打一架,阿米尔让曾经懦弱的灵魂看到自己的成长。

《追风筝的人》:豆瓣榜首的书,它到底讲了什么

最终,阿米尔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雅,带他回去美国。也许很多人觉得阿米尔这场救赎之旅,它是成功的。可是我觉得阿米尔的救赎之旅,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完成。

当索拉雅因为阿富汗身份的原因,没办法进入美国。阿米尔曾想过把索拉雅寄养在孤儿院,这造成索拉雅的自杀。最后,阿米尔虽然和索拉雅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再也走不入索拉雅的内心。

这本书的最后,一次追风筝大赛中,阿米尔和索拉雅有了亲密的接触,可是它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人的心灵之门关住了,想要打开就需要耐心和时间。

这本书之所以豆瓣评分位于榜首,我觉得它写到人们的灵魂深处。比如都渴望拥有一份“为你千千万万”的爱,比如通往心灵救赎的路,即找到你一生的遗憾,然后盘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