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古时候寒门把读书看成是逆袭的最重要的途径,但是这其中的竞争是非常惨烈的,什么乡试、会试、殿试,什么书什么史,偶尔碰到不得时的情况下还得被考官刁难、穿小鞋,我们知道有传闻薛仁贵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实际上大明朝也有一位因皇帝的梦失去状元名号的人。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南京江南贡院

花练黄,黄练花

在南京也许还能听到一句这样的顺口溜:"花练黄,黄练花",乍听可能令人摸不着头脑,这是出自于明朝的一场科举会试。这其中的花练黄实际上是这次科举考试中的三个人物,他们分别为黄观、练子宁、花纶。古籍《金陵琐事》记载:

杭州花纶、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官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太祖改定,以黄第一,练第二,花第三。故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

其中花纶、练子宁是当年的举子无误,但是其中的"黄观"虽然明朝却有其人,是洪武二十四年的殿试状元,而其他两人是洪武十八年乙丑科的举子,所以该书记载的"花练黄"的黄是应该并非指的是黄观,搜罗了一下与其他二人同科的黄姓人物还真有,而且是个名声不小的的人物,他就是黄子澄。所以花练黄的黄指的应该是黄子澄,这一看法在古籍《全闽诗话》中也得到印证。也就是说洪武十八的科举中本来当时的会试中考官朱善、聂铉定的是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子澄第三,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改了黄子澄第一,练子宁千年老二,花纶第三。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影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黄子澄

明太祖因梦点状元

黄子澄瞬间从第三变成了第一,感觉人生似乎达到了巅峰,被太祖看重好像就要成为赢家了。不过还没来得及高兴,黄子澄的第一名头就被太祖的一个梦击落。相传明太祖做了个梦,梦见宫殿前有一根巨大的铁钉上系着几缕白丝,第二天看到了那一期科考的另一个举子丁显的试卷,一看名字就马上和梦连上了,丁和钉同音,钉子上系着白丝很显眼,一合可不就是钉显(丁显)吗?于是就取了丁显为洪武十八年乙丑科的状元。可怜黄子澄原来好赖是第三,经过皇帝的一个梦直接脱榜前三。要说丁显的才能有多强,应该是不如黄子澄的,毕竟丁显的名字极少人知道,而黄子澄后来是建文时期比较有名的文臣,另外那一起科考的考官朱善可是文渊阁大学士,那在古代没点墨水是做不了的,所以能得到朱善认可为第三,也是很不容易了,虽然朱善和黄子澄虽然同出自江西,可能会有些同乡之谊,但在朱元璋这个暴脾气的手下干活,朱善应该不敢太过明显的推黄子澄,所以黄子澄是有才的。可见古时科举并非靠实力就能成就,有时候还是得靠点运气。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古籍《明状元图考》


命运碰撞后四人的结局

黄练花与丁显四人原本仅仅是同科的关系,虽然存在竞争,但至少四人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竞争,但因为朱元璋的梦,四人的命运碰撞,但他们比同科的其他很多人都要强,至少他们都被朱元璋知道,丁显、练子宁、花纶和黄子澄最终如何呢?

1、 丁显

丁显是福建人,《明史》中关于他的记载非常的少,仅仅记载了他登科中状元的情形,在丁显家乡的《建阳县志》中记载了他的一生,科举过后丁显成为翰林修撰承务郎,据记载朱元璋还亲自制玺书夸赞他,后来因为什么事情被牵连,贬他去了广西的驯象卫,在广西丁显还经常的和当地的一般名流唱和,可能饮酒过度或水土不服,反正没多久就死在了广西卫所。据他家乡县志记载当时朱元璋还为此问责了卫所的武将,原文是:

太祖曰:'显年少自喜,吾故裁之,武将何得不护持,令其赍志没耶?'悉论武将罪。"

这段在《明史》中并没有记载,一个仅仅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承务郎,还是贬官,按常理是不会被朱元璋如此对待,不过丁显好歹是个应梦状元,究竟是丁显家乡出于地域名人的掩饰,还是真有其事就不得而知了。最终丁显被葬在了崇文里白石岭,即今天的琼海市白石岭所在。他应梦登科的事迹在《明史》中并没有记载,但在明朝当时的许多文献、杂记中对此事都有说道,如《国榷》、《弁山堂别集》、《全闽诗话》等,相信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和他应梦登科的事迹相比,他的一生显得非常平庸,丁显作为状元留下来的文学作品更是少,翻阅古籍也仅仅看到一篇《横渠书院记》。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全闽诗话》记载

2、 练子宁

练子宁,子宁是他的字,他单名一个安字,是江西三洲人,在现在的金川镇东山村,关于练子宁《明史》中有很详细的列传记载,科举后练子宁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仕途上相比丁显,练子宁比之走的要远的多,建文帝时期练子宁官至御史大夫,妥妥的三公之一,靖难之役朱棣登位后,练子宁不愿臣服,在朝堂出言不逊,最终被割下舌头凌迟处死,还被灭族,对于建文帝的臣子而言,练子宁是忠贞不二的,非常的有古时读书人的风骨。练子宁留下的著作有很多,如《金川玉屑集》、《东山待月歌》、《耽犁子赋》、《玉山谣赠时宪》、《罢直图》、《送花状元归娶》等作品,其文才至少是不负他的榜眼之名。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练子宁著作《金川玉屑集》

3、 花纶

花纶是浙江仁和县人,科举后同样被安排了修撰的官职,《明史》中对他的介绍也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查询多部典籍才在《日知录》中看到他的结局,据《日知录》说明;"《太祖实录》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谕按治江西监察御史花纶等,自今惟官吏贪墨鬻法及事重者如律逮问,其细事毋得苛求。"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日知录》记载

从洪武十八年科举到洪武二十一年,三年过去关于花纶的记载仅仅是短短几句,科举后花纶是从六品的修撰,三年过去花纶混成了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不知道是不是仕途中遇到了什么阻隔,也被降级。总之之后再难看到花纶的记载。

4、 黄子澄

黄子澄科举的时候作为这四人中最悲催的人,科举后他仕途的起点是最低的,仅仅是不入流的翰林庶吉士,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留个对皇家有敬畏之心的肱骨之臣,黄子澄以会试第一的成绩入殿,却以不入前三的成绩脱榜。怎么看朱元璋那个钉子梦都有些奇特,如果说到这还只是猜测,那么后来黄子澄为编修、修撰、伴读东宫,再升正三品太常寺卿,可以说黄子澄的仕途非常的顺利,朱允炆登基后非常信任黄子澄,也是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被凌迟处死,同时黄子澄也是靖难之役中被诛十族的建文朝臣之一。黄子澄是削藩的忠实拥戴者,在建文帝前黄子澄虽然干了不少误国坑队友的事,但他仍不失忠名,但明朝成祖对他的评价他就是个奸臣。史书中对黄子澄的评价向来具有争议,黄子澄的作品存世的不多,如《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等作品。古文学作品《过太常祠》中对他的评价是不负科名第一流,政绩先不谈,这句话至少是对黄子澄的文才做出了肯定。

窥探科考:南京顺口溜“花练黄”与应梦状元

《吴郡名贤图传赞》记载

结语

看完洪武十八年科举的花练黄和应梦状元,古代的科举虽然是逆袭人生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绝对,好比这一科的状元丁显,假设他真的是应梦状元,但终究才能不如花练黄,所以他的仕途没有走多远。这一科,反而更让人觉得丁显只不过是太祖用来挫挫黄子澄锐气的一颗棋子,毕竟哪里有年少不轻狂的。也许是黄子澄会试第一,加上太祖皇帝亲点,自然是有些飘,传到朱元璋那里,以朱元璋的脾气没把黄子澄踢出榜已经是忍着火了,但朱元璋终究没舍得放过黄子澄的才,所以安排一出梦,给黄子澄浇浇冷水清醒清醒,当然即便是以梦点状元《明史》中都没有记载,所以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