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見底了!

導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年前股災時的千股跌停又在重演......A股見底了嗎

1

慘烈

一個字!慘烈!

剛剛還在紀念股災三週年,沒想到歷史再次重演,千股跌停再現似乎又喚醒了股民心中帶血的回憶,嗅到了曾經熟悉的氣息。

6月19日,端午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指跌逾4%擊穿2900點創兩年新低;創業板指跌超6%創2015年1月以來新低,兩市超過1000股跌停,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人氣降至冰點,行業板塊盡墨,藍籌股全線飄綠,上漲個股不足百家。

A股見底了!

在貿易戰陰影下,全球股市出現普跌。恆生指數跌破30000點,下跌2.78%,日經225指數收跌1.77%,韓國綜合指數下跌1.52%。

對於A股暴跌的主要原因,小券(ID:quanyeguancha)總結如下:

01

消息面:6月15日晚間,美國政府發佈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

02

流動性:6月份流動性是抑制市場最重要的因素,國內與國際市場正在進入流動性緊張的階段。

03

市場情緒:悲觀情緒不斷升級,在跌破3000點後市場加速探底,情緒進一步集中釋放。

04

內因:信託拋售個股和股權質押平倉盤集中釋放的壓力。3000點以下,不少個股開始觸及平倉盤,大股東無法及時補充質押,或保證金,強行平倉風險加大,加劇了股價的非理性波動風險

2

信託拋售、強制平倉

從6月份開始,A股頻現閃崩個股。

A股見底了!

這些閃崩個股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信託計劃扎堆,在監管嚴厲要求降槓桿背景下,一些機構在清理旗下的信託產品的過程中,拋售所持個股,這時的減持舉動就容易使得信託計劃扎堆的個股引發閃崩。

除此之外,部分結構化產品淨值到達平倉線附近,不得不強行平倉,不計成本賣出。

大股東如果需要資金,就會把手中持有的股權質押給銀行或者券商等機構,以融入資金。如果股價持續大跌,而且跌到了質押時設定好的強制平倉線時,如不能快速採取措施消除平倉風險,或者發生逾期違約,機構就會強行平倉。

安信證券陳果報告中稱:估算當前平倉線以下市值規模約為9351億元,較年初的4593億元增加103.6%,如果市場再下跌10%/20%/30%,平倉線以下市值規模將增加3057億/6129億/10153億元。

小券(ID:quanyeguancha)查詢choice數據顯示,提取目前質押股權市值佔比最大的前50個公司,其質押比例都在60%以上,行業大都集中在製造業、金融業、房地產等。

A股見底了!

此時,小券提醒粉絲要回避最近持續下跌,且質押比例較高的公司,一旦股價接近平倉線就可能引發崩盤。

3

破淨股達到138只

暴跌之下無完卵,新一輪破淨潮來襲。

小券(ID:quanyeguancha)通過查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收盤,剔除掉淨資產為負的ST股和退市股,A股共有138只個股市淨率小於1,即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的破淨股,數量創下了近5年新高。

A股見底了!

破淨股是指股票的每股市場價格低於它每股淨資產價格。破淨全稱為股價跌破淨資產值,當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時就叫“破淨”。

138只破淨股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2016年1月27日熔斷底部2638.30點時,破淨股為53只;2017年5月11日底部3016.53 點時,破淨股為36只,如今破淨股竟然達到了138只,是前兩年最低點時的2-4倍。

從破淨股所處行業來看,銀行、地產、交運設備、採掘等板塊成為此輪破淨潮主力。銀行股歷來都是破淨股中的常駐將軍,本次破淨銀行股有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12家,佔比8.6%,其中華夏銀行破淨率最低,為0.6720倍。

銀行股成為破淨的重災區,這與它們本身估值就不高有關係。除此之外,還與金融去槓桿的政策有關,隨著金融市場上槓杆收緊、監管趨嚴,一些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問題開始出現,而這些債務問題也引發了資本市場對於銀行信用風險的擔憂。

在歷史上幾輪大熊市底部附近,破淨股個數都在150家以上,難道這輪熊市快見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