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宿州人文地理----消失的村莊……馮圩孜

馮圩孜村位於宿州城西北十幾裡處,南臨汴水,北靠唐河,西北於老蔡橋集相連,東至北十里鋪約四五公里,距我老家小蔡莊三四里地,此村以馮姓為大姓,人口百餘戶,多以農耕為主,聽當地老人說,此村歷史悠久,歷史遺存頗多,由於近年來,城市發展突飛猛進 ,該村所處的位置又是汴北高新區的核心區域,肯定逃脫不了被拆遷的命運。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由於離我老家近,又是宿州書法家馮維韜先生故居的原因,少年時期就對該村產生了好奇心,常常利用走親戚路過的機會,村前屋後的看看,此村地勢高起,清民老屋數十間,村前池塘數十畝,楊柳低垂,雞犬相聞,景象儼 然。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村東道中,幾塊石碑仆地,或仰或臥,字跡漫漶,內容多為明清時期諸鄉賢

修橋補路,捐資助學云云,書法多為小楷 ,清秀灑麗,有元代趙氏遺風。

圩者圍也,自清光緒年間,渦陽張樂行帥捻軍起義以來,滋擾鄉里,有姓馮的鄉紳組織鄉勇,屯堤築圩,以御捻患,為紀念其功德,在村南約百米處豎碑立石,以作不朽,昭彰後世,子孫傳頌。此碑高一米五左右,寬八十許,顏體中楷字有百餘,有顏家廟碑遺韻,雄強寬博,剛毅高邁,是宿州有史以來不可多得的顏體書法石碑,歷史及藝術價值可見一般,填補了皖北清末捻軍起義史料的空白,彌足珍貴,青年時期學顏字,多以此碑為參照,受益匪淺,只記得碑文開頭為"捻匪肆虐,云云……",晚上一人拓拓片數張,分送友人,只留一張收藏,後來因搬家,不知所蹤了。捻軍起義過去一百多年了,對這個運動的評價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著,但這段風起雲湧的歲月中出現的傳奇人物和故事卻不斷吸引著後來的人們去探索究竟。碑周圍數十畝田野散失著從秦漢至明清的陶瓷片,隨手皆拾,可見其歷史之悠遠。

因為長期在城裡工作太忙,心裡總惦念著那塊伴隨幾輩子人熟悉的石碑是否還在,最近回了趟老家,看到的是馮圍孜村已經拆遷安置,村莊和地上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石碑的命運可想而知,遺憾惋惜之餘,只能哀嘆,過去的一切只能當作最美好的回憶了。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宿州人文…………消失的村莊馮圩孜村


丁亥初冬,宿州蓬蒿館主王永光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