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

陈亚杰书法


题主所问“好多人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你怎么看?”,我认为以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的高下,也有一定道理,并不能说这是对书法错误的认知,因为书法的起源和文字的起源是一样的,只是后来书法脱离了实用性,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书法的标准又有所不一样了,



把字写标准,这是书法最起码的要求,

书法三大要素“用笔、结体、章法”中的结体就是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点画搭配、排列、组合的关系,字的基本结构也是有规律可讲的,比如,点画线条之间要互相呼应,这样的字才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点画线条的长短、粗细与组合的疏密、斜正要形成对比,这样整个字才会参差有致;字的总体形态要重心平稳,这样让人看了才有愉悦之感,所以把字的结构规律写出来写标准,是要很大的技巧技术含量的,本身书法写的就是汉字,汉字的形状,字字相异,又各有各的形态,所谓把字写的标准,是把笔法写规范,这也是书法最简单的要求啊,

把字写的有神韵、有力感,就达到书法的境界了,

写字是一门技术,书法是一门艺术,技术到艺术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上段已经说了,把字写的标准规范,是为了让别人让自己都容易认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写字是一种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书法的基础也是书写技法,技法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就成为书法艺术了,

只不过,书法不只是把字写的标准规范就可以了,还要在书体中体现精气神,这就考验书法者的文化艺术素养了,古人所认为的书法艺术会随着人的性格、修养、志趣、爱好、心情、环境不同而变化无穷,所以评价一个人书法的高下,除了把字写的标准规范之外,书体中还要能体现出风格、神采,



诗夜城主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的书写为载体的平面线条艺术,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著名论断一样,书法源于汉字书写,但高于汉字书写标准。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经过对生活中的某件事物剥茧抽丝,进行提升、夸张、渲染等等再加工,从而揭示出事物的精华、本质或真相,并赋予事物以其种人文的灵感、意境等等抽象的美感,这就成为艺术!正因为这些艺术的行成过程,决定了艺术不是照搬事物,艺术必然有深度、有意义、有生命。

书法完全符合上述的艺术特征,因此我们不能用写字的标准来评判书法艺术。比如汉字书写要求横平竖直,四平八稳,而书法作品往往追求欹侧书风,讲究险绝;汉字书写讲究大小规整,整齐划一,而这正是书法之大忌,王羲之就认为“状如算子”的书风一定不是书法。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丧失了文字知识传递、交流的功能,尤其是草书、篆书,隶书,已经完全丧失这种功能。

因此,现在的书法艺术与汉字书写已经不属于同一个领域,更不能用汉字书写的标准来要求书法作品,这也是我坚持认为硬笔写字不属于书法范畴的原因。


永书101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写字可以有一定的标准,而书法却难分高下。

写字和书法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用写字的标准评价书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所谓标准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大家按照这样的规则来做事情,这就是规则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按照一个标准来执行的。比如书法和写字,写字有写字的标准,按照标准来写字,可以认定为规范字。规范字有一定的标准,我们不否认,他和书法的标准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书法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不是一点半点所谓的标准可以规范的。自古以来书法经过历代书法大家的传承和总结,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能按照今天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这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书法的传承需要我们共同维系,不能把所谓的标准强加在书法这门无价的艺术瑰宝之上。要是都按照一个标准来写,那和印刷体有什么区别呢!想象一下中国汉字全民写印刷体,是不是很可笑呢!这种可笑是对中国书法的亵渎,也是对中国书法的断代清除,这将是中国书法悲哀,也是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

中国书法绝不能按照写字的标准来评价,要有自己创新和发展。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只会桎梏中国书法的传承。


雨夜构想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凝炼的物象。它的载体是以文字的书写来表现。书法肯定的一点是写字。但不是所有的写字都叫书法。


关于书法与写字的关系,很容易区分。书法的重点在于“法”。无法的书写是写字。赵孟頫说:“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摹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就是指一些浅薄之辈,早上才学执笔,晚上便夸耀显摆。在古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书法之精髓。今天的人,和古代就更无法相比。很大一部分人觉得拿毛笔写字就是书法。

曾经有一个赞助商,请来了几个名声很大的现代书风书法家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原心想得到几幅书法家们的墨宝。没成想,上台表演的书法家们,一阵胡涂乱抹,气得赞助商把这些墨宝全部撕碎。



现在很多人总喜欢把名人的字冠以书法进行评说。名人有写字的权利。写的有没有法度,一概以“书法”二字做前缀。让大家产生出只要是名人写的字,都是书法。只是难看或是好看的区别。至于书法的法度,全不理会。只关注于名星的字画价格。其实,收藏的人,他们并不是看重作品本身,收藏的是名人的名。比名人写字好百倍的人多得是,为什么无人问津?没有名嘛。


书法好的朋友们不要觉得委屈,写好字,本身就不是以卖字为学习目标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没有必要去讨论谁的字是写字,谁写的字是书法。书法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把学习练习书法作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现在写的达不到书法的标准,不代表永远都写不好。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到了暮年才为人称道的。社会是多元的。单一的色彩,这个世界便索然无味。


子衿书法


首先,书法没有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有些人把自己的想法,认知,赋予了价值,来丈量所谓的书法。所谓书法必须有法,所谓书法之法,必须有度。

如果说有严格的标准,我想所有人写的书法也就千篇一律,至少向这个方向发展了,那还要书法干嘛。就拿盛行的田楷说个例子,比如说田楷就是标准,那全国人都把字写的跟田楷一样就完事了。那和全员写仿宋有什么不同。

书法只讲传统,只讲文化,只讲修养,只讲境界,没有什么标准。如果有,那就是有些人将自己认为的所谓的标准拿出来去丈量别人的出发。

下边举例子看看。

1.书法要有出处。在各类书法大展上都有这样一个规则,那就去你所做的书法作品中的每个字都要有出处,评委在关键时刻会哪些电子字典查不确定的每个字。这个规定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自己把自己的意愿赋予了权利。

2.繁简不可混用。这条规则就连根本不懂书法的人也能给你说出来,出处就来自大家作品展评,说看古贴没有繁简公用的情况,金文,籀文就没有简体,你说他们繁简不能混用。这规则谁定的。还是一些所谓的大家站在一定的位置将自己的意愿加于别人。

例子太多了,就不用一一举例了。这么多规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谁也不知道。反正自从有了对汉字评比展览之后,就出了很多规则,虽然没有形成官方文件。但是圈子里的熟的也都知道。

所以,再看看每一次的展览。可以说行草书如出一辙,就像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写的那样,什么都神似,有人开玩笑着说,这是全家上阵。


壹庸诗书文


谢谢你的提问。写字和书法真的是大家又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说熟悉,写字和书法有区别吗?说陌生,难道写字就是书法?

其实,写字和书法又一致又不一致。这是对书法学习认识的一个过程问题。


如果按漂漂亮亮,颜真卿的《告身帖》也不算好字呢!

古代也没有书法的概念。所谓的书法就是写字。

并不是说,写字就比书法底一级,书法就比写字高一级。

但是,同样是写字,艺术高下这也是可观存在。不能说都是书法就都是艺术了。都是写字就没有艺术了。

古代一第个提出写字比较的,是南朝诗人庾吾肩,他第一次提出书法分上中下的等级。那么,不够等级的,只能叫字。


这个书法漂亮吗?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进一步完善了上中下的等级。有对上中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把每一种等级,又分成上中下。

这就说明,写字高下确实区别不小。

自从传统的写字进入艺术学习的范畴,那么,写字就不是用实用的眼光来看写字,而是要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写字。


很多人会感觉,哇!这才是好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写字要的就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

这就是现代写字,也是书法的新价值。

所以,用写字的标准看书法,肯定是不够的。

写字,主要是实用。比如学的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这些都没有问题。


如果能够写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当然也不错。

但是,书法是艺术欣赏的对象。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对艺术形式的要求和标准,就不仅仅是写字的要求和标准了。

所以,有些字,就不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但是有精神内涵。例如,像米芾的书法,就不属于“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字。而是富有精神个性解放的写字。

他的有些字,写得东倒西歪的,但是,仔细看有稳稳当当的,这就是艺术。

再比如说,颜真卿的楷书,也不能算规规矩矩,漂漂亮亮的书法。

因为颜真卿的楷书是大气磅礴的书法,是胸襟远大的书法。


有些魏碑,也是剑拔弩张的书法,这就需要我们有开放艺术思维去欣赏不同艺术成就的书法。

写字,无论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有艺术性好和艺术性不够好的区别。

我们 初学书法是不会体会那么多的,这不要紧,学习是一个过程。有了一定的学习体会,你会欣赏到书法的博大精深的。

所以,用写字的标准评价书法,只能评价一般的书法。

因为写字的要求,就是一般的要求。比如,写字不要求你有创新、突破,只能规规矩矩。


千千千里马


这个话题在头条中不断地在重复出现着,本人曾经用《苞丁解牛的故事》简单的形容了写字与书法的差距,看来效果不好。我换一种方式尝试解说一下,希望能有参考价值。

就以生活中的‘’吃住衣行‘’中的‘’衣‘’来讲,绝大多数的人往往是穿着休闲为主,而要去正式场所时往往会穿上相应的服装出现。这不但是个礼节性问题,更是自我修养的一种展示。

衣服只是衣服,绝不会被称之为时装(时尚);而时装(时尚)却又是衣服的一种形式,这就是衣服与时装的本质差别。

当然,其内在的工艺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此又产生了名牌效应……喜欢名牌的网友们应该能理解其中的差别了吧。

写字与书法的区别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吕永亮


“拿写字的标准来评价书法”,这个“写字的标准”的意思,我体会,是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要求写规范字,要按正确的笔顺来写,字要大小一致,整齐匀称,等等。

其实,写规范字,也在书法范畴三内,也可算初级的书法,如果是用圆珠笔、中性笔等来写,也可纳入初级的硬笔书法。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拿初级书法水平的眼光去评价高水平的书法作品。这样的评价肯定是不准确的。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设书法水平分10个层级。刚会写规范字的小学生是第一个层级,书法泰斗大师是第十个层级。站在第十层上往下看,哪个书法水平如何,一目了然。站在第一个层级往上看,太高的他欣赏不了,他很可能对第二级、第三级的感兴趣。更高的他欣赏不了,就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拼命否定,二是从众,大家都说好,他也就说好。如果让他评判书法作品,很可能第八级的还不如第五级的得分多。

在真实的社会中,各等级书法水平的人都有,他们各自在自已的高度上评论书法。同一幅作品,评价结论各不相同,这就不奇怪了。

所以,很多评论都只传作为参考,不能成为定论。


笔翰颇好


写字的标准去评价书法,只能被称为不懂书法!

写字的标准只能停留在工整,漂亮的层面!世俗之人会觉得好,觉得养眼。

可是,书法不是那么认为的。书法认为或许工整如列算子,而漂亮是没有内涵,是媚俗!就像欧阳询的楷书,你把欧体的长横写成富有弹性的弧形,感官上确实是更合理,更漂亮了。可是,这确实欧体打破馆阁所必须得笔法,所以,反而是违反了书法的理论。

既然书法不是写字,写书法就需要按照书法的理论,书法的审美去学习书法。你如果一定按照写字的标准去理解书法,只能说你不懂书法,你在书法的认知方面是无知!


一笑貫长天


此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有时候还是很有道理。首先,书法就是写字的艺术,字写得好最根本最必然的东西,如果字写不好还谈什么书法。书法本身就是从古人写字而来,古人写字现代人不认为是书法,但至少那些好的字肯定是书法,否则就不可能被现今奉为经典。而现今又有谁能超越古人?所以写字是可以成为书法的,也就是写好了就是书法,而要成为书法需要下大气力,那就是功夫,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持之以恒地努力,精益求精。而现代人所谓的书法是指在黑法字法和章法上都达到一定高度的作品,这些只是对古人写字的归纳与总结得出的一个标准。而现今就是根据这个标准去靠近去速成,所以所写的作品只有形似而没有神存,功底不够。所以书法的笨办法就是写好字,当你的字写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写到随心所欲的时候,然后信笔写来自然而就可能就是上乘之书法,那些名帖就是如此而来。好的书法是在字好的基础上写出性情是也。如果按现在那些书法家那样去速成,成了书法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被岁月消磨得无影无踪,一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