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你是如何平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你的角色定位清晰吗?

秋水溢馨


做为教师身份的家长,身兼两种角色,怎样处理好这对矛盾,平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怎样有个明确清晰恰当的定位成为我生活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我想这样试答:

1.中庸定位。一长双师,兼顾两方。我即不能全顾校内教学工作,也不能全顾自家孩子教学工作,不能走向两边的极端。而是把思维定位放在阴阳两极的中线上,兼顾考虑两个方面,力求事半功倍。

2.定位清晰,精致灵活操作。例如采取兼顾活动课程的方法,上校内机器人活功课时,邀请孩子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同听我的课程,共同参与活动,同时兼顾了两个方面,成功地做到孩子与班集体校集体的同学齐步前进。

3.兼顾家庭教育,培养妻子和亲友教育助手。在学校教育资源不够的情况下,适当考虑家庭这一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不主张孩子大量去报校外补习班,而是主张妻子和亲属利用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独特优势,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自学的学习动力,完成好校内校外,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高宇老师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就是老师家的孩子成绩往往都不错,其中不乏众多的佼佼者,于是很多家长就不服气,说当今教师师德有失,做不到倾囊所授,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等云云说法,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家长误会了,教师的身份下也会是一个好家长,下面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作为教师身份,从专业技能和教授方法以及学习材料的方面,必须兢兢业业不得马虎,务必做到所有资源公正、公平,老师是不屑于藏着掖着的,因为班级里总是会有第一名,也总是会有最后一名,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班级里能带出尖子生的,那不只是荣誉,还关系到养家糊口的工资,至于看到优等生和蔼,看到调皮学生瞪眼睛,我觉得可以和自己的二胎相提并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偏心这个词适用于所有老师和家长!

其次,当老师回到家里变成家长的时候,很难摆脱老师身份的束缚,以我自己为例,有时候对老公说话也会像教育孩子,但是三观肯定是正的,带孩子的时间很有限,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远不如和学生相处时间多,但是教育孩子方面还是会得益于做老师的经验,会集众家所长,避众家之短,用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在自己孩子身上实验,并扼杀有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那么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必然是事半功倍!我教五岁女儿时,她有时会喊我“老师”,陪伴她玩时,她说我又变成“妈妈”了,并无不可!这时家长说了,那这些办法咋不能在学生身上用呢?问得好,我可以整夜的陪着自己的孩子谈心,我可以亲吻拥抱我的孩子,我可以用家法棍子打肿孩子屁股,我可以把自己孩子当做试验品……这些却不能用在学生身上!

最后说道“平衡”,其实是一种责任和本能的平衡,作为老师,我有义务和责任关注每一位学生,尽可能的把我所知所学灌输给学生们,希望看到学生们走得远,飞得高;作为家长,母爱和父爱是人之本性,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带上“爸爸妈妈”的帽子,满脑子就只剩下孩子了,都是“爱”,确是不同,肩负“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盛名,要做到无愧;作为孩子眼中的全部,自然要给予她的全部!


畸形世界


我想,这两种身份是互相促进的。这让我更加懂得换位思考,更容易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家中以及面对孩子的学校及老师时,我是家长;在学校,面对我的工作和学生时,我是教师。

1.作为教师,我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让我能够了解孩子的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更好地理解孩子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为自己更好地配合孩子所在学校的工作,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同时,我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适时与孩子学校进行互动,包括沟通和提供合适的建议。

2.作为家长,我会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更好地理解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在如何做好家长工作,配合学校工作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越俎代庖,顶多会做些补充。

3.作为教师和家长,也让我有条件更多思考孩子的家庭表现,更多理解孩子的表现,以求寻得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总体来说,教师身份和家长身份都是各有独立性而又不可避免地互相交融的,但对孩子,还是得有所区分。

题外一句,目前的疫情,网上教学可能会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家庭教育的角色以及家校合作的意义,显然,此时的特殊时期与平时有所不同,可能家长承担了很多,但教师也并不轻松,需要互相理解,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匠心微语)


匠心微语


首先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有彼此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学校教育是孩子第一课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衔接好了,那么对孩子的帮助,才会最大。

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在家里就是家长,要做家长该做的事;在学校就是老师,要做老师该做的事。

但是,在学校,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这时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家长,双重身份。


LaoHuang188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作为一名教师,和其它家长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过烦恼,有过教训,也有经验,喜忧参半,始终与孩子共进退,分担孩子的苦恼,体会孩子的不易,分享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是一段培养亲情的难得的经历。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同等重要,但作为家长,应该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为主,家长为辅,努力树立老师威望,培养孩子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老师,将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让我既有做家长的责任感,又能深刻体会老师的不易,明白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老师毕竟工作繁忙,工作量大,不能面面俱到,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好坏,思想与情绪则无法顾及,所以一旦学生出现厌学,逆反,或与同学发生矛盾等问题时家长就要及时了解情况,快速解决问题,以免问题扩大化,避免影响学习。

所以,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有一定的优势,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清晰定位,全力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对孩子对老师都有益。


听英语聊天下hannah


我曾经因为这个主题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邀请。

在学校里面,因为儿子比较顽皮给我的教师身份带来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孩子被投诉我觉得很没面子,就会狠狠惩罚孩子。慢慢感觉到孩子的委屈,开始比较平和的去看待,也会跟孩子沟通。孩子慢慢学习表现争气很多。

在家里的角色定位还是比较清晰。尽量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不用最好的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朵朵心田


我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经常会因此而感觉特别郁闷,为什么?且看下文。

我不知道别人同行是否和我一样,平时教育孩子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进行比较。“你看看我教的谁谁谁,认真、听话、懂事、勤奋,一点儿也不要家长操心。你再看看你,玩手机、看电视、睡懒觉,学习就像任务一样。”每每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度的逆反心理。说实话,事后,我也觉得不应该如此比较——伤了孩子的心,还不能体到一点儿作用。在我看来,职业病是一种病。

反思之余,我认为,如果我们是教师,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必须淡化职业角色。别忘了,教育学生和教育孩子其实有共通之处,但亦有不同之处,甚至不同之处更多、更棘手。想到一句话,和各位网友分享:家长,其实就是家长。


清风杏语


不必平衡,下班有时间,就可以管教

自己的孩子和补习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上班上课,就按课堂上课,不管谁家孩子一视同仁。


家美九


我觉得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其实挺有优势的。人与人的矛盾往往来自于相互不理解。对于是老师的家长,可以在角色转换上同时体验到老师的难处和家长的难处。我自己在学校里会体会到家长的的难处。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辅导孩子,不要把对家长的要求无限提高,能自己做的自己做。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时,做好跟自己孩子的老师的配合,尽量达到老师的要求,不抱怨,因为这也是老师希望看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就会尽可能的减少误会减少矛盾,相互配合把事情做好。


阿尔塔夏alice


身为教师、在学校就是教好书、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小孩就比较得手、为什么?教育就是我的专业、所以教师子女成绩都很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