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朵葩葩草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点,也是最缺失的点,就是沟通。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是很缺少同理心的,压根不把子女当成平等的个体来看待。



最近在看芒果台的综艺,《做家务的男人》。其中有一段是魏大勋和魏爸爸复盘有感,讨论小时候的经历。才发现儿童在6岁左右,刚有长久记忆时,父母对自己做过的事,真得会对自己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乐于沟通的父母,不会拿长辈的身份压着孩子,而是会倾听,接纳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是如果父母不和孩子沟通,有些经历真会刻在孩子心里抹不去,家长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错,说一句:对不起。



参加工作坊时,有的学员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了,但谈及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打击,还是会失控大哭。“小孩子脾气犟,她越打我,我越不服气,趴在楼梯嚎啕大哭。邻居都来劝了。”

她的家庭条件一般,妈妈也总会把好吃的留给女儿。但是妈妈总是很冷漠,也不和女儿交流,孩子期末考得好也不会夸奖。

在这样原生家庭长大的她,希望和别人交流,又害怕受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又怕自己重蹈覆撤,对孩子很纵容,反而没有得到孩子的尊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悲剧。父母会感觉心寒,把你养大还有错吗?殊不知,心里的伤害依然存在,时不时地会骚扰自己。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沟通。不要让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理解,反而变成孩子的枷锁。

我是漫风点点@漫风点点说教育 ,管理学硕士/P.E.T.父母效能实践者/多平台签约作者,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一点的父母。


漫风点点说教育


家和万事新!

一个家庭和气生财重要!

父母恩爱,一个完整的家更重要!

一个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父母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小孩也很阳光,父母的品行端正,小孩也不会太差,一个离婚的家庭,缺少母爱或父爱,小孩多少都会受点伤害,即使长大成人,都还会有阴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天吃饭时,我问两个儿子和老公,“一个家庭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家大儿子说一个家庭“爱”是最重要的,失去了爱就失去了一切!

他才三年级冒出这样的话,他爸一惊,他怎么有这么深的觉悟?而我立刻思绪蔓延开来,我想到了他一年级时,我和他爸爸因为一件事情意见不合吵架了,小儿子害怕的躲进窝里,反锁了门🚪,大儿子马上站出来说:“我不许你们吵架!吵着吵着就离婚了!”我和他爸爸马上停下来了,不吵了,被儿子的话震惊到了,我问儿子你知道什么叫离婚?儿子说:“离婚就是你们不在一起生活了,也不在一起住了!我不让你们分开!”

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基本不吵架了,即使意见不合,也不在两个孩子面前说,我们会避开孩子,单独沟通!

所以,说到现在,我只想说一句话:一个完整的家对一个家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才算有家,家都没有,其他都是白搭!






禾呈部落


作为师范大学毕业,教过小学初中和大一的来回答一下吧。我从教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呢,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

我个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在教小学的时候,那会儿我还没有毕业。

在小学生身上,其实不能明显的感觉到就是不同家庭带出来的孩子,是区别有多大的。只是能感觉到有些孩子可能内向,有些孩子比较爱表达自己。但是呢,也能有一些趋势,看得出来就有些孩子是太爱表达自己了,但是他表达的方式不对。

教初中的时候那会儿已经毕业了,带的是初三。嗯,比较明显的发现就是不同的家庭的孩子,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情商啊,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我们那会儿来说,我们把这称为是情绪管理以及情感表达。有些家庭的孩子他也并不是说是不够善良,而是说他不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善意。于是这一点呢会造成一些误会,不光是同学之间会对她有所误会,连带他的老师都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于是和他的家长沟通之后会发现,哦,难怪这孩子会这样!

教大学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之明显能看出来不同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区别,因为大学一般来说还是多18岁,19岁或者是20岁了。我那时候带的课,因为不是专业课,有些孩子们就觉得不需要好好去上,加上我本身也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所以更能看出来区别。

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非常注重的是什么呢?孩子单科的学习成绩,某一种技能的提升,嗯,比如说唱歌跳舞或者说是画画,即使学个口才也一定要考到十级去。还有就是会注重孩子的专注力培养。

但是很少有家庭注重孩子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因为这个不是靠培训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家庭习惯和氛围。父母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父母之间说话的态度还是潜移默化。以及父母之间是如何评价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评价自己的工作,评价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评价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讨论的每一个事,这些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会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习惯,社交行为和社交心理。当然孩子也会在感情的选择,婚姻家庭的选择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小黑豆


如有高考志愿填报需求者,请关注新高考咨询师,一个百余学霸的指导咨询者。





新高考咨询师


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其中身教尤其重要!孩子的行为其实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父母的翻版!也可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大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长大有出息的孩子,一定会有素养很高的父母亲的!相反的,一个自私浅薄的父母很少能繁育出品行出众的孩子!有句话说的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其实你说三岁七岁那么小的孩子,能看出啥来呢?还不是是看他的父母怎样把他养育大的?!说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这句老年古语就很有道理!说得是三十岁前父母教导有方,人人佩服!三十岁后孩子必然出人头地反过来孝敬父母,人必敬仰!父母贤徳,而子女必定孝顺有出息!!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行为准则的正确与否!!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修身正体!孩子依样学样,才能健康成长,终成大气!


远方007


家庭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成长。

我来说说我的理由。

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原生家庭”,因为“原生家庭”很重要,孩子从一张白纸似的来到这个家里,他的行为习惯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而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他成长痕迹的积累,有优点,优缺点。而家庭教育最需要要做的就是增加优点量,降低缺点的延续,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氛围。

可是,这很难!

用我身边的例子说说吧。表妹自从生了孩子就一直自己带,从照书带到摸索育儿经验,孩子自信、阳光、独立、认真,4岁上幼儿园都是送过马路,远远看着她自己走到幼儿园。但是表妹身上也有很多缺点,依赖,脾气暴躁,唯我独尊等等,这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说说表妹的原生家庭,姨妈是个宠孩子宠上天的,人,对表妹表弟真是各种不要求,放假了,就半夜起来熬鸡汤补身体的那种。表弟读研究生那会,还晚上经常到他房间送好吃的,喂到嘴里的那种。表弟表妹什么都不会干,脾气还挺臭。现在表弟还没找到对象呢。前段时间姨妈对表妹家玩,表妹各种抱怨,说姨妈把孩子带成表弟了,孩子脸不自己洗了,牙不自己刷,吃饭还得哄,一下子她的童年经历就唤醒了。她说这样不行,表妹自我建设和成长了不少,她一直用心学习和自我改变提升才有了现在孩子的成长,所以姨妈又被送回去了。孩子现在也恢复了独立的样子。

表妹通过自我成长,逐渐的改掉自己身上的坏习惯,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孩子很出色。不过虽然表妹的孩子人人称赞,但是我相信她也必定不是完人。

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焦虑。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发现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的问题,不断的学习、成长,用更问心无愧的心态去面对。

因为自我的成长,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学会自我成长,这样就算孩子没有在自己的家庭中获益,也会通过自我成长和提升让自己更好,就像表妹一样。

自我成长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觉悟,不断了解更好的育儿理念,熟悉孩子的教育模式,明白孩子的成长要点,理顺孩子的思维方法。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成长。


爱子思考


家庭教育并不仅仅是教育或者教训,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有家庭教育的思想力、觉察力、执行力。家长的过度保护溺爱,会耽误孩子的人生。面对孩子“不能严厉斥责,不能批评教育,必须哄着惯着”,这样的家长是缺乏思想力,没有办法引导孩子。面对情绪失控的情形,更是展示出家长没有觉察情绪的能力。有些父母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外一套,就是没有执行力的表现。

家长应该从教育孩子的思想,觉察情绪和有效执行三个方面学习家庭教育。尤其是觉察能力,比如,爸爸妈妈在看到孩子的缺点的时候,比如看到孩子沉迷游戏,作为爸爸妈妈就会开始担心,焦虑,自然就会引发爸爸妈妈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就会开始教育孩子,孩子受到爸爸妈妈的负面情绪后,孩子也会变得不开心,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亲子关系的僵持状态。所以,作为父母,对情绪的觉察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父母意识到情绪的时候,应该避免立即给孩子沟通,否则很容易伤害的孩子,就会出现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却感觉非常的尴尬局面。

家庭教育的思想力就是作为父母自己要指导如何引导孩子,要具有基本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做人方面的教育思想。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只有父母有思想,孩子才能有梦想。衷心的希望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


上海咸领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或是二胎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对孩子也特别的重视,但是作为老师总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了。老师的口头禅: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这句话真的不是随便说的,确实是现实的反映。

同一间教室同一位老师,为什么孩子差异化那么明显。有的孩子抗压能力特别强,无论怎么批评,都能坦然面对,有的学生,哪怕你嗓门大一点,他都接受不了。现在学生动不动想不开,只要一出事,学校的老师就要被叫去问话,如果在学生出事前批评过学生或是谈过心,那老师可就中奖了。所以现在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都要思量着哪些学生可严厉哪些学生要温柔,一视同仁真的无法实现。

很多家长要求公平,他们是面对成绩时,面对荣誉的时候,希望老师能照顾到自己的孩子,但是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时,他们却不希望一视同仁,相反倒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孩子网开 一面,也就是巴掌留给别人家的孩子,笑容留给自己家的孩子,不管自己家的有多大的错,总会说他只是一个孩子,何必和一个孩子计较呢!

所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只是锦上添花。作业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独立的人格,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学校里凡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背后总有不省心的父母。遇到问题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别人的错,是别人不好,所以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孩子学习不好,回到家说老师教的不好,班里纪律差,老师偏心学习好的等等,家长还就信了。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源小米


是家庭统一的教育目标。

咱们看看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会发生什么:

  1. 因为没有教育目标,评价标准发生混乱——孩子希望玩游戏,支持还是干涉?

  2. 因为评价标准混乱,家长之间的意见就不容易统一,用力分散甚至互相抵消;

  3. 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家长和孩子都没法确认自己的行为成效,导致焦虑;

  4. 单方面的教育目标——比如50%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班上前五名;

  5. 教育手段和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比如希望孩子树立自信,但每天对孩子都是批评;

  6. 因为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对孩子来说教育就变成了家长的事,自己没有参与感。

  7. 孩子不主动参与教育中,家长就从支持者变成了监控者,立场对立矛盾产生。

所以其实家庭中的教育,冲着哪里去都行,当一个木匠、当一个厨师、当一个游戏主播、当一个内衣模特、当一个演员、保姆、教师、荷官、消防员、金融大亨、IT搬砖的、事业单位看门的、早餐小摊贩,都可以,都没问题,但是重点是有这个统一的目标或者方向。 才能力往一处使,才能家和而事兴,才能有家庭的凝聚力。

家庭生涯教育吴轲


爱能滋养灵魂,溺爱会腐蚀灵魂;自由能点燃生命,放纵会反噬生命。

关于童年成长,最重要的是爱和自由。

爱和溺爱的区别,举个例子说明:家有3口人,只有一个鸡腿怎么吃?爱是把肉撕下来,分成3份,每人1份,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地位平等,资源肯定会合理分配,类似的情境多次重现,孩子习惯了人人有份儿的共享;溺爱是把鸡腿留给孩子一个人吃,让孩子明白ta是家里最重要、最特殊的那个人,理应受到优待和专宠,类似的情境多次重现,孩子习惯了不管不顾的独占。

自由和放纵的区别,举个例子说明:网络时代,彻底隔绝网络游戏不现实,自由就是给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如写完作业后给孩子半小时到1小时自由支配时间,条件是孩子向父母说明游戏内容并且承诺只做普通玩家;放纵就是写完作业就完全放飞自我,玩个没完没了,还瞒着父母给游戏充钱,甚至个别放纵过度的孩子把父母好不容易攒的积蓄潇洒地造了个精光。

关于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而非无底限的溺爱;尊重个体的成长规律适当引导而非随心所欲的干预或放任。

总之,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把握好教和养的分寸感,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为兼具成长性思维和务实性行为的人,也就是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和身边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