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上,男性的地位一直要遠遠高於女性。“男尊女卑”、“三從四德”

等封建思想深入當時老百姓心中,也使得當時的男權制度極其穩固。但是,也不是說封建社會的女性就沒有任何作為,她們也曾以各種面貌登上過歷史的舞臺。其中,有一類女性顯得極其重要,那就是——女官。

最早有關女官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周禮》。但是女性真正以“官員”的身份走上歷史舞臺,則是到了東漢末年。我們今天要談的,則是我國曆史上一個較為成功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的女官制度。北魏時期的女官制度,對北魏到底造成了哪些影響,我們將從它的建立和選拔等角度切入,來一探究竟。

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女官制度在北魏的建立

女官這一名詞最早的出現是在《周禮》中。但在《周禮》中關於女官制度的記載是很模糊的,只是從宏觀角度上進行了記錄。關於女官,《周禮》將廣義上分為了兩大類。

其中第一類,是官夫人的身份出現的。這一類裡通常是一些皇室人員或官員的家眷,其人數並不多,但是地位卻是很高的。

還有一類,是以女僕身份出現的。她們通常在地位上要低於第一類,但是人數相較前者要多出不少。

北魏時期的女官制度,是孝文帝在位期間進行建立的。孝文帝在位之時,對於女官制度的重視程度很高,他將這一制度細化。對於女官的權力、職責以及官位等等進行了很具體的規定,這也深刻指導了後世對於女官制度的使用和發展。

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北魏女官是如何選拔的?

一、從優秀宮女中進行選拔

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官員不同,在當時那裡男權社會里,女官們只是一些比宮女地位高一些的僕人,還是擺脫不了為男性服務的命運。既然是挑選僕人,那麼女官的出身就沒有被過多要求。所以,在北魏時期有大量宮女出身的女官,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被俘虜將領的家眷。

其中有一位楊氏便是從宮女中選做女官的典型例子。她的國家當時被北魏所吞併,她也因此來到北魏當上了一名宮女。但因為這位楊氏的品性和能力都還是不錯的,於是孝文昭皇后便將她從宮女提拔成了女官。不過她也並沒有辜負皇后的期望,在其位時很有作為,最後也得到了皇上本人的嘉賞。

二、從宮外女子中進行選拔

除了宮女,當時北魏也從宮外的女性當中進行女官的選拔。一些女性雖然身處宮外,但也因才氣或德行而廣受老百姓稱讚,於是皇室就將這些女性選入宮中來做女官。當然了,相較於直接從宮女晉升到女官,對於宮外女子的選拔要更為嚴格。

第三類:從貴婦中進行選拔

最開始從貴婦中選拔女官,是北魏的宣武帝在位期間,宣武帝自己的姨媽也是以這種選拔方式當上了女官。貴婦的出身和成長環境一般都要好於宮女,這也為她們成為女官後處於大小事務提供了便捷。與上面兩種不同的是,從貴婦中選拔出的女官一般都脫離了僕人階級,地位上還是要高出上面兩種女官很多。

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北魏女官的等級和服飾

古人對於外在服飾的重視程度還是很高的,所以作為官員的女官,其服飾穿著自然也就要與宮女有所區別。從道武帝開始,不同的官職就會配套不同的服飾,為了將官員的等級加以區別。《魏書》裡也對這種行為有所記載:詔有司始制冠冕,各依品秩,以示等差。

但不幸的是,這種對於不同等級官員不同服飾的記錄,基本上都圍繞著男性官員,對於女官的記錄少之又少。但是,歷史上北齊的女官制度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北魏的,所以我們可以借鑑北齊的記載來推斷。《通典》中對於北齊女官服飾是這樣記載的:二品闕翟;三品鞠衣;四品展衣;五品、六品褖衣;七品、八品、九品,俱青紗公服。

我們可以因此來推斷出北魏時期女官不同等級的服飾:二品女官身著紅色的闕翟,三品女官則為黃色的鞠衣,四品有白色的展衣,五品就是黑色的褖衣。

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北魏女官的職能

除了外在的服飾不同,不同女官的職能也是有所差別的。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歷史資料來進行簡單的分析。北魏有一名官職為內司的楊氏,她的墓誌是這樣寫的:化率一宮,課藝有方,上下順厚

從這則墓誌可以推斷,這為內司楊氏應該有很多不同的技藝,而且還在宮中開課,將這些技藝教給宮中的其他女性。按現在的觀點來看,她可能類似於負責培訓的老師。

北魏還有一種女官職,稱為女尚書。這其中有一名女尚書叫馮氏,她的墓誌寫到:干涉王務,貞廉兩存。

這就表明,女尚書這一職位需要幫助皇帝來處理一些政務。不同於內司的服務對象是宮中女性,女尚書明顯已經參與到了當時國家治理的工作中。

分析了這兩則女官的職能,我們可以得出,北魏時期女官的種類各有不同。各個不同官位也有著不同的職能,有的是在後宮活動,也有會參與到朝政。

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兩種事物從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北魏的女官制度,讓許多女性走上了歷史的舞臺,而這些女官也對當時的北魏起到了許多積極意義。那麼,女官制度到底對北魏產生了哪些影響?

一、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防止宦官作亂

前文提到的女尚書一職,其作用是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可能類似於現代社會里的秘書。而歷史上,這種皇帝的“秘書”的職位常常由宦官擔任。

某些宦官大權在握,就會攪亂朝廷,這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東漢末年,這種官宦當道禍亂國家的情況就是個典型例子。東漢時期,宦官的權力甚至大到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將自己的想法作為詔令傳達。

《桓靈時童謠》中所有記載: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童謠裡描繪了一個極其黑暗混亂的時代,這與當時宦官當有著很大的關係。再回到北魏,女官制度的建立就可以有效地防治宦官作亂的情況。從實例角度可以佐證這一觀點,歷史上宦官作亂的例子數不勝數,而女官專權的例子卻完全沒有。

另外,女官還在保證皇家血統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女官中,通常會安排一個職位來記錄皇帝和各個嬪妃的見面情況。這相當於對嬪妃們起到了監視作用,有了監視就會大大降低嬪妃給皇帝“戴綠帽”的幾率。後宮從來都是“多事之地”,歷史上嬪妃們懷的不是真正龍種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女官的出現,也算是給皇帝吃了一顆定心丸。

二、幫助皇后打點後宮,加強統治的穩定

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各種衝突自然是少不了。只靠皇后一個人管理後宮,效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但如果有了女官的加入,皇后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女官會輔助皇后來處理一些後宮的事物,有了女官的加入,嬪妃們往往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比如上文提到的內司一職,她會在教授嬪妃各類技藝之外,還會教嬪妃們如果管理好自己言行,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在女官的幫助下,後宮各個嬪妃能夠做到更好地相處,儘量少地做一些出格之事。這樣相應地降低了皇帝需要花在後宮上的精力,有一個良好的後宮,皇帝才能將更多精力使用在治理國家之上。所以說,女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起到加強統治穩定性的作用。

從北魏女官制度的視角,淺談女官制度對北魏的影響

總結

總體看來,女官制度還是很好地推動了北魏的發展。在後宮方面,女官可以幫助皇后穩定後宮,提高嬪妃們的整體素質,以此保證整個後宮的良性運轉。而在朝政方面,女官也可以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降低了宦官作亂的可能性,保障了整個北魏政權的穩定。

女官制度對於女性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有能力的女官成為了當時社會的榜樣,使得許多女性為了成為女官而努力,對於女性整體的地位提升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女子們不再是隻能在家相夫教子整天考慮茶米油鹽,她們也可以在歷史上留下一筆。這在當時的封建制度下,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北魏這一女官制度,也深刻地影響了後續的一些封建政權。其中一些也紛紛效仿北魏,建立起了女官制度。而這些女官制度的存在,推動了整個女性群體的前進步伐,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還是相當重大的


參考文獻:

《周禮》、

《後漢書》、

《魏書》、

《通典》、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