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挑”制度:落第舉人只要顏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眾所周知,清朝的科舉制度非常精密完備,廣大知識分子將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視為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正道。

按照科舉取士的流程,一個讀書人要先考取秀才,然後考中舉人,再獲取進士身份,接下來才會由朝廷派任官職。

但是,考進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考中的,那是何其少啊!清朝共有舉人14萬名,而進士只有2.6萬多名,相差非常懸殊。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舉人只要顏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科舉考試模擬圖。

為了避免龐大的舉人群體的人才浪費,1752年,乾隆帝決定實行“大挑”制度,就是考進士連續3次落榜、又確實有才能的,會被朝廷挑出來授予官職。

“大挑”最初每6年舉行一次,1814年起改為每12年一次。皇帝派出的王爺負責挑選,吏部負責把舉人分組帶領引見。王爺將每一組舉人分出三六九等,一等授予知縣之職,二等授予學正、教諭等,其餘的人只好回家繼續備考。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舉人只要顏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舉人四方牌。

“大挑”以什麼標準選取人才呢?“大挑”沒有筆試,只有面試,重在外貌和言談。但因為參加“大挑”的舉人數量有數千人,主持挑選的王爺不可能跟每個人都進行交談。於是,言談的標準形同虛設,外貌成為唯一的要求。

在實踐中,外貌被分成八個很細的標準,即:同、田、貫、日、氣、甲、由、申。所謂“同”,指面方體正;所謂“田”,指舉止端凝;所謂“貫”,指體貌頎長;所謂“日”,指骨骼精幹。如果外貌有這四種特徵,那麼恭喜你,你就會被挑中。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舉人只要顏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進士發榜聖旨。

所謂“氣”,指形相不正;所謂“甲”,指上寬下削;所謂“由”,指者上窄下粗;所謂“申”,指上下皆銳而中粗。如果外貌屬於這四種情況之一,那麼,很遺憾,你出局了。

很難說一個人的能力與外貌有什麼直接關係。因此,為防止人才遺漏的“大挑”制度,本身是很不嚴肅的。

陝西讀書人閻敬銘,早年參加會試屢屢敗北,繼而參加“大挑”打算走捷徑進入仕途。但他個頭矮小、相貌醜陋,兩隻眼睛一高一低,再加上不注重穿著,看上去活像個農家翁。 他參加“大挑”時,剛跪下來,就被主事親王高聲喝道: “閻敬銘先起去!”一時間被羞辱得狼狽不堪,灰溜溜地離開。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舉人只要顏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閻敬銘畫像。

閻敬銘受此大辱,後來發奮讀書,終於在28歲那年中了進士,點了翰林,後來官至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成為晚清名臣。

作為科舉制度的補充,“大挑”使大量落第舉人看到了希望,獲得了當官的機會。但因這個制度主觀性很強,設計不嚴密,選拔標準不嚴謹,很難對其歷史作用做出多高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