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英雄——張大權

在我國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境內,有一處著名的現代戰場——老山。八十年代,我軍在這裡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邊境防禦作戰,上百萬的將士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創造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不怕死、不怕苦、不怕虧”的老山精神。

如今,老山主峰已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天都會有許多人前去參觀瞻仰。在主峰上巍然屹立著一位身披戎裝,手握鋼槍,目光堅毅的英雄雕像,他就是一級戰鬥英雄——張大權烈士,在戰鬥中第一個衝上老山主峰的人。每當我登上老山,看到這光輝的形象,總是感到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血性英雄——張大權


張大權出生在貴州省金沙縣一個偏僻山村裡,家境貧寒,只讀了三年小學,就不得不下地勞動,幫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擔。1976年3月,這個農村青年穿上軍裝,來到部隊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身上沒有半點嬌氣,他乾的多,說的少,勤勞樸實、善良,遵守紀律、勇於犧牲。來到部隊後的每一天,他都刻苦訓練軍事技能,為了提高射擊技術,張大權在槍上懸掛磚頭,在灼人的烈日下一練就是幾個小時;為了練習投彈,他每天比別人早起一小時,睡覺前不做完五百個俯臥撐不休息;為了練習跨越障礙,他把那水泥板制的矮牆跨了一次又一次,膝蓋皮被刮掉一大塊,血淋淋的肉都現了出來……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中,張大權從不叫苦叫累。這個普通而平凡的兵,每走一步,都在身後留下深深的腳印。

1984年4月28日凌晨,收復老山的戰鬥打響了。時任老山主攻營五連副連長的張大權帶領突擊隊向老山主峰發起衝擊。戰鬥中,張大權三次負傷,先是右大腿被炮彈炸傷,後來手腕被子彈擊中,鮮血順流而下,染紅了槍柄,絲毫沒有退縮的他繼續衝殺。在衝鋒的過程中,他的腹部又被彈片劃破,腸子和著鮮血噴湧而出,為了不貽誤戰機,他硬是將腸子塞回腹部,用三角巾進行了簡單的包紮,繼續戰鬥。他鬥志昂揚對戰友們說:“我張大權願以死相拼,帶著你們做最後一次衝擊!活著,我們就站在主峰上!死了,我們也要躺在主峰上!”敵人被張大權的虎威嚇破了膽,四處逃竄,他趁勢帶領戰士們全力搜剿敵人,卻不幸被暗堡裡的敵人一槍擊中頭部,壯烈地犧牲在了老山主峰。在他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我軍將士不怕犧牲,勇敢戰鬥,最終奪取了收復老山戰鬥的全面勝利。

不用太多的豪言壯語,這些就足以詮釋一個軍人對祖國的忠誠!儘管心裡對妻子和孩子還有著太多的牽掛,但當祖國需要的時候,張大權義無反顧,面對強敵他毫無畏懼,身先士卒,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率領戰士們堅守陣地。他的英雄形象永遠的矗立在了老山之巔,成為萬眾敬仰的光輝榜樣。

老山,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烈士的英名,永遠銘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如今,張大權和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960名烈士就安葬在我們麻栗坡烈士陵園,他們永遠安睡在祖國的南疆,守衛著邊疆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著人民的安寧!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