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被誉为“欧洲之父”的一代雄主查理曼一生战功赫赫,在公元800年接受了教皇加冕而称帝,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涵盖了今天的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以意大利的法兰帝国。也是继罗马帝国之后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

可惜好景不长,仅几十年后的855年的一个清晨,在法兰克的核心城市——巴黎,市民们惊恐地发现,宽阔的塞纳河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龙头船,他们的城市已经被维京海盗包围了,河水似乎也因恐惧而放缓了流速……

深陷恐慌和迷茫的巴黎市民可能很难醒悟和理解,他们所经历的帝国兴衰史,其实就是铁血民族的发迹史。一位传奇人物和他的后代们搅乱欧洲的好戏就要上演……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在中古西欧人眼里维京长船就是恐惧之源


继承者之战——西欧大陆纷乱迭起

为什么维京海盗胆敢如此猖狂地大规模围攻巴黎?这得从西欧大陆上持续已久的政治纷争说起。查理死后,他的儿子路易一世继承了帝国的统治权。但查理生前曾留下遗嘱,将帝国的土地划分给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分别管理。

这种安排为帝国留下了巨大隐患,在三个王子洛泰尔一世、日耳曼人路易、丕平一世,加上路易一世与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孩子秃头查理四人之间爆发了关于领土划分的纷争。路易一世在世时曾四次重新划分四兄弟的领土,试图解决矛盾,但种种努力皆是徒劳,甚至他自己也数次被儿子们以武力夺去统治权。路易一世去世后,王子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频频与兵戎相见。

在领土划分中,得到法兰克主要部分的是秃头查理,之后他又侵吞了丕平一世和洛泰尔一世的土地,但最后却被日耳曼人路易的儿子查理三世打败,在失败的打击下抑郁离世。

查理三世趁势逐步统一了其他地区,基本恢复了法兰克帝国最初的规模。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文治武功俱佳的查理曼大帝,在继承人制度上犯了关键性错误


帝国衰败——海盗趁乱打劫

维京海盗对法兰克的侵扰从查理曼大帝时代就已经开始,并一直没有停息。为了对付维京海盗,他采取了许多手段综合防御。首先是组织海军在海上拦截并打击海盗。此外还在岸边建立起许多瞭望塔哨,派专人值守,海盗来袭时通告居民们躲避。最后,还在沿岸安排了多支军队,快速打击敢于登陆的海盗。从此,骁勇善战的查理曼有效遏制了海盗的行为,只有少数亡命之徒还敢在偏僻的海岸村镇偶尔骚扰一下,当然,他们也难免付出惨痛的代价。

查理的儿子路易一世基本保持了父亲查里的海防政策,没有给维京海盗们太多机会。路易一世去世后,海盗们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向帝国北部中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后来,德国汉堡和法国鲁昂、图尔、沙特尔等地也陆续受到海盗们的抢掠。

而此时统治法兰克地区的是秃头查理,他没有父亲和祖父那样的军事才能,同时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弟兄们的争斗上,这使得他对海盗们的骚扰只能疲于应付。

后来,秃头查理改变了策略,一方面在沿海地区修筑要塞,另一方面开始与维京人谈判,试图以金钱换取和平。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海盗的残酷劫掠永远是大陆人民的伤痛

这些措施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也使海盗们看清了曾经强大的法兰克帝国已经今非昔比,只要勇敢地进攻,就能榨出油水。最终,在查理三世执政时期,海盗开始有了更大的目标:拿下巴黎,沿塞纳河而上,直插法兰克的心脏!


巴黎城下的决战

就这样,维京海盗的大军来到了巴黎城下。巴黎当时虽不是首都,却是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城镇。巴黎不容有失,但巴黎城内只有主教约斯兰与伯爵奥多率领的200名骑兵和少量守城士兵,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700只维京战船与不下3万名维京海盗。

然而,海盗首领西格弗雷德并没有轻易下令进攻,他深知巴黎坚固的城墙不是依靠刀剑就能够轻松征服的。于是西格弗雷德与约斯兰主教展开了谈判,提出如果巴黎人肯开放塞纳河上的木桥,允许他们到上游温暖富饶却防范空虚的内陆去抢劫,就放过巴黎。主教毅然回绝了海盗的要求。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奥多伯爵在维京人进攻面前率众保卫巴黎

因为勇敢的巴黎市民纷纷组织起来,加入了守城的战斗队伍。经过一番鏖战,海盗们伤亡惨重。于是西格弗雷德决定改变战术,不再强攻,而在巴黎城外挖筑战壕,设置营地,开始围困巴黎城。

就这样相持了一年之后,奥多伯爵见到了国王,恳请国王尽快出兵救援。查理三世虽然不如他的祖辈查理大帝那样英勇,但毕竟再次统一了法兰克王国,势头正盛,加之巴黎的重要地位,使他不能坐视巴黎沦陷。于是很快,查理三世决定亲率大军,去解巴黎之围。

查理三世大军不久就到达了巴黎附近的蒙马特,但在与维京海盗的几次交锋中,国王的大军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查里三世选择了卑躬屈膝,与侵略者进行谈判。他允诺开放塞纳河,允许维京人自由地前往上游,对一些曾经反抗过他的统治的地区进行抢掠,而且另外支付给海盗们700磅白银,换取他们的撤军。

几番讨价还价,最终被巴黎城折磨得元气大伤的海盗同意了国王的条件,从巴黎城下撤军。巴黎保卫战以这种不太光彩的方式结束了。

已经脱困的巴黎市民听说了国王查理三世与维京海盗们的交易后,却十分气愤,他们感到巴黎人巨大的牺牲被国王出卖了。

整个法兰克也认为国王的做法是懦夫的行为。于是不久之后,法兰克人联合起来推翻了查理三世的统治,法兰克帝国也正式宣告灭亡,分崩离析了。在巴黎保卫战中立下头功的奥多被巴黎人拥立为君主,成为西部王国诺伊斯特里的新国王。从此,维京海盗们的船队再也没有进犯过巴黎。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沿塞纳河而来的维京海盗遭到巴黎骑士和民兵的顽强抵抗


被流放的海盗,成为了一代维京传奇

在塞纳河口附近,有一片气候温暖、肥沃富饶的土地,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从巴黎城下撤退的海盗们发现了这个地方,开始在此居住。他们中有一位以贪婪和凶狠而著称的著名海盗,名叫罗洛。

关于罗洛的传说有很多,他是挪威贵族的后裔,其父罗格瓦尔是统治格陵兰岛的金发王哈拉尔德手下的大臣。罗洛是一名称职的海盗,一个出色的海上掠夺者。当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率领自己的船队四处抢劫,收获丰厚。但罗洛每次回到家乡后都要到处夸耀自己的战绩,显示战利品,极尽招摇。这也为他遭受流放埋下了伏笔。

挪威的金发王哈拉尔德执政之后,为了控制海盗得来的丰厚利润,下令任何抢劫都要遵从国王的指令,否则将受到惩罚。可是年轻气盛的罗洛对此置若罔闻,一次他违抗国王的禁令,率领手下袭击的维克湾并顺利得手之后,又忍不住四处炫耀。这件事情传到了哈拉尔德耳中,于是下令将罗洛抓起来,准备处死。罗洛父亲多次苦苦哀求,国王才答应收回成命,改为将罗洛流放。

在维京时代的北欧,流放是一个经常使用的刑罚。被赶离家园、流落海上的犯人们无疑要面临残酷的生存考验。这些被流放的犯人因为缺少了故乡亲人的羁绊,再加上对土地的迫切渴望,往往能够成为维京海盗中的佼佼者。罗洛就是这样,被驱逐出挪威以后,加入了丹麦海盗的队伍,随着他们在英伦三岛及西欧等地抢掠。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维京传奇》电视剧中的罗洛

本来罗洛就是一名优秀的海盗,经过几番磨炼之后,变得更加出色,无论是勇气还是智谋,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不久,罗洛逐渐建立并壮大了自己的船队,据说最多时拥有数万手下,成为最著名的海盗头子之一。他的主要目标在法兰克沿海,几乎所有重要的城镇他都曾经“光顾”过。查理三世对罗洛也是恨之入骨,几次调派军队想要剿灭他,但是都没有成功,罗洛的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


海盗变身封臣——罗洛被招安为诺曼底公爵

在911年之后,罗洛再次率海盗来到法兰克。不过因为对方守军早有防备,偷袭没有成功,显然这是一次令人失望的“狩猎”。罗洛的队伍回撤时在塞纳河口的平原上停下了脚步。罗洛深知这片土地的价值,肥沃的土地上遍布果园,如果能够控制这里,财富自然还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占领代替抢掠,把“猎场”变成农场呢?

于是,罗洛开始尝试和西法兰克地区的国王接触,表明了要留下来的意思。国王查理三世自知没有能力驱赶这些凶残的侵略者,那么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财富,罗洛会成为阻止其他海盗登陆抢劫的屏障。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后来查理三世正式给罗洛加封公爵爵位,取得了他想要的土地的合法所有权,并且宣誓效忠法王,永远放弃在海上的劫掠行为,有责任阻止其他海盗的骚扰行为。就这样,罗洛得到了“从天上到地下都包括在内”的整个诺曼底公国。而诺曼底一称,最早就是从北欧人那里诞生的。

双方协议签订之后,罗洛兑现了承诺,他不但自己接受了洗礼,而且在诺曼底公国内广泛建立起教堂,鼓励手下信仰基督教。他将土地分配给那些曾经取得过战功、地位显赫的高级将领,这些人又将土地分配给低级武官直至普通士兵。就这样,罗洛通过土地广泛的分配,还是将他的追随者们继续牢牢地笼络在自己身边。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骁勇的海盗,骑上战马后瞬间变成犀利的诺曼骑士

罗洛改信基督教之后,迎娶了一位法兰克伯爵的女儿波帕为新娘。以他为榜样,许多定居下来的海盗们都娶了法兰克当地的妇女为妻,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短短几十年间,诺曼底公国从文化、习俗乃至语言上都同法兰克日益相近。11世纪的诺曼底公国甚至被认为是西欧封建制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是学生超过了老师。


扫荡欧洲的诺曼底人——仍流淌着海盗的鲜血

维京海盗后代建立起来的诺曼底公国在欧洲的历史上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16年,信仰了基督教的诺曼底维京人借口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开始南下。但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地并不是沙漠中的耶路撒冷,而是文明悠久、广有财富的意大利。

当时的意大利并不是统一的一体,由东罗马人控制的南部与由伦巴第人控制的北部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战争,二者都想统一意大利。伦巴第人对诺曼底人发出邀请,共同进攻东罗马军队,并约定将来由诺曼底人统治南意大利。

虽然维京人在诺曼底过上了定居耕种的生活,但是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仍然是海盗的鲜血,他们所向披靡,很快将东罗马人赶走,正式占领了南意大利。

1066年,罗洛的六世孙——时为诺曼底公爵的征服者威廉一世,他随便找了个借口,渡海侵入英国,在黑斯廷斯战役获胜后,直取伦敦自封为英格兰国王。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征服者威廉扬名的黑斯廷斯战役

在意大利的战争又造就了一位传奇式的维京英雄罗伯特·吉斯卡。此人智勇双全,在占领意大利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也成了南意大利与西西里维京人的领袖。他还受到了教廷的认可,被封为公爵,成为教皇的封臣。

不过在意大利的战争也使得诺曼底人与东罗马人结下了深深的仇恨。1081年,罗伯特率大军在希腊境内与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再次展开交锋,拜占庭的军队人数优势明显。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罗伯特兵行险招,亲率800勇士,从侧翼杀入敌人数万大军之中,将敌军搅得天翻地覆,最终一举击溃对手,扬名天下。

诺曼底人对异族文化的尊重也在意大利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允许回教徒、希腊人、意大利人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使得各民族的文化都能保存下来,并在这里互相融合借鉴,得到发展。可以说,日后的意大利能够成为世界文化之都、艺术之都,也有诺曼底维京人的一份功劳。

法兰克王国的海盗封臣,维京传奇罗洛和扫荡欧洲的诺曼底公国

在实战中,拜占庭圣甲骑兵难敌骁勇的诺曼骑士


后记 —— 强取未必胜于苦耕

在美剧史上处于巅峰地位的《权力的游戏》中,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铁群岛的海盗,就是——“强取胜于苦耕”。

实际上还真不一定是这么回事,毕竟“强取”是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威胁。古往今来的游牧民族和海盗都是一样,当自己有实力征服文明、富庶的农耕民族的时候,自然想取代他们而统治这一切。

当海盗,终归总也有当腻了的时候,封侯称王自然也是他们的梦想。只是,可能是维京的基因太过于强大,罗洛的子孙历经这么多代,依然战力爆表!不愧为一代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