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耗巨資興建大觀園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嗎?賈元春省親對賈府有什麼好處?

黑白文章澤淵詩


大觀園,是《紅樓夢》中賈府為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別墅,元春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正殿匾額雲“顧恩思義”。元宵省親後,元春命寶玉和諸釵入園居住。在小說敘事體系內,大觀園已具備了一半皇家園林血統,又成為元春命運的晴雨表,無形中關乎賈府家族命運。

賈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的女兒,賈寶玉的同胞姐姐,因生於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脂硯齋批語提到賈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連起來諧音“原應嘆息”四字。 元春曾在賈寶玉小的時候教他認字,後來應選入宮。在小說第16回賈家接到皇家諭旨:元春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皇帝特許她回孃家省親,賈家因此造了大觀園,於是就有了第18回:賈元春歸省慶元宵。

在這裡說一點題外話。賈府花費巨資修大觀園,到底值不值呢?答案是:值。大觀園,是用一堆一堆銀子壘成的,這個園子修建完畢,給賈家帶來的好處,雖然不是一堆堆銀子,但它卻是比銀子更貴重的東西:權勢。從第16回開始看過來,看到18回,慢慢品讀,自然能讀懂皇帝對賈元春的寵愛。賈元春有沒有留下遺憾呢?當然是有的。看到第95回:因訛成實元妃薨逝,這一節的如下內容:

且說元春自選了鳳藻宮後,聖眷隆重,身體發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不料此回甚屬厲害,竟至痰氣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醫調治。豈知湯藥不進,連用通關之劑,並不見效……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歲……

次日早起,凡有品級的,按貴妃喪禮,進內請安哭臨。賈政又是工部,雖按照儀注辦理,未免堂上又要周旋他些,同事又要請教他,所以兩頭更忙,非此從前太后與周妃的喪事了。但元妃並無所出,惟諡曰“賢淑貴妃”。此是王家制度,不必多贅。

元春的遺憾是,沒有為皇家留下血脈。早在元春病逝之前,賈家已經年年虧空,及至元春病逝,賈家在朝中最高的後臺轟然倒塌,於是賈家敗落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觀園是紅樓人物活動的藝術舞臺,是與寧國府、榮國府鼎足並立的情之堡壘,象徵正邪兩賦派的精神家園。大觀園外圍的正邪兩賦有情人,如賈母、寶琴、劉姥姥、賈芸、賈薔、北靜王、秦鍾、紅樓五俠等,他們與大觀園同樣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的心性易地則同。大觀園是他們心中共同的聖地。


傳芳文字坊


“大觀園”是《紅樓夢》的書魂書眼,可以這麼說嗎?

“大觀園”是以賈寶玉為首,眾青春女兒們的樂園,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伊甸園,可以這麼認為嗎?

“大觀園”的興衰,集中了作者主要精血精力來寫,到底想訴說什麼?

所以,賈府耗巨資打造大觀園不僅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也為賈府帶來了表面上的榮耀繁華和權勢。

同時,也是作者借大觀園讓賈寶玉盡享人間樂土的道具。“豆蔻年華”,少男少女們怎能沒有一個展演舞臺呢?“大觀園”恰是這樣一個樂園,

“大觀園”這一道具最終會人去樓空,繁花落盡,青春一去不返,不也是賈寶玉無奈的感慨嘆惜嗎?對賈寶玉來說,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代價也太大了吧,是這樣嗎?符合全書悲劇意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關山月.秦觀懷古》

晴雯吳雯吳玉峰

勇補金衣似寫書

香山詩證富家女

綴成紅樓付人情

手撕寶物桃花扇

石呆子怕要心寒

魂歸離恨口唸慈

兩根指甲穿萬魂

注:晴雯 吳雯

桃花扇 桃花散

《關山月.秦觀懷古》

梅村觀復憶繁華

鶴舞白沙芍藥花

鹿樵生唱長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齋壇柔碎蕊萬朵

脂硯齋傳墨流香

寶琴仙緣迷津點

滄海桑田落日圓

注:《紅樓夢》一芹一脂

注:緣起祭明(出則既明 緣起既明 出處既明)


三月樂雨


賈府巨資興建大觀園不僅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而且更還能表現出對皇家的忠心耿耿。

以史太君為首的賈府在各種投資上,其中以賈元春嫁入皇室為最大。元春初被嫁入皇宮,只是一個不受寵的妃嬪,而且極有可能當時是侍奉與還未登基天子爭奪皇位的“前太子”!後來,雍正奪得“大寶”,元春告發了寧國府的“抱養媳”秦可卿。秦可卿乃“前太子”私生女,太子事敗,東窗事發,連累“家人”一病不起。。。

康熙大帝在位時,賈府異常風光,但到了雍正帝逐漸式微。起初,雍正皇帝還念及賈府先人與康熙的至交情義,尚有寬厚之禮,未追及賈家“窩藏反黨”與虧空府庫之罪,又特意加封了賈元春鳳藻閣尚書,成為了真正受寵的貴妃。但沒過幾年,雍正就與賈家翻臉了(原因有很多),以至於後來抄了賈家(後話)。。。。。。元春省親、賈府建園正是賈家復歸榮寵的時期。前太子一族已滅,賈府沒有理由不大肆鋪張、竭盡所能地辦好這頭等大事!

元春這一次省親,可以說是暫時挽救了賈府走下坡路甚至覆滅。母憑子貴,賈家再次前路輝煌。但世事多變,好景不長,“三春過後”,元春也“倒了”,賈府就失去了最大、最穩的靠山!被抄了家、被貶了官,賈家從此也就末路矣。


二桃愛三士


賈府大興土木建造大觀園是為了賈元春的省親而建,聲勢浩大,賈府本就風雨飄搖,加上為了省親耗資巨大,老本都拿出來了,加速了賈府的敗落,在加上賈元春回到賈府,見到親人,把十來年的委屈都哭訴出來沒有剋制自己情緒,對賈府敗落及賈元春後來的失寵都起到催化作用。




張潔文創


賈府耗巨資興建大觀園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嗎?賈元春省親對賈府有什麼好處?

針對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興建大觀園就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第二個問題元春省親對賈府沒有好處。

古代妃子省親制度,妃子不允許省親

歷史上流傳一句話“一入宮門深似海”,在古代,按照通例妃子進宮之後是不允許再出宮回家的,省親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個問題興建大觀園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

根據朝廷的規定,妃子不能回家省親,所以《紅樓夢》中元春省親這個情節是虛構的,但是為了做“假到真處真亦假”這種境界,設置了滿足省親的條件。一方面展示賈府的財政實力,另一方面凸顯元春在皇宮的受寵程度。《紅樓夢》畢竟是一部文學作品,加入一些不實的故事情節,小說作品中也是允許的。所以曹雪芹加入了種種條件,來說明省親的不易,說這些條件還是借賈璉之口,王熙鳳也說了這是天大的恩賜,皇室的特例。更說明了,這是虛構的可能性。

第二個問題元春省親對賈府沒有好處

元春省親對賈府沒有好處,除了浪費財力之外,彰顯皇室對賈家的恩賜,其他的也沒體現。相反,增加了賈府在朝廷中的曝光度,為後期賈府的衰敗埋下伏筆。元宵節猜燈謎時,元春的謎底“炮竹”就是徵兆。元春探親的過程,處處小心,處處提醒賈府要低調,可以看出,元春在皇宮的地位也比較低,給醉生夢死的賈府中的人提個醒。

上述就是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回答完畢,謝謝!


林然愛小詩


修大觀園一方面為了達到元妃省親的條件;

《紅樓夢》中,在此之前,皇妃是沒有省親這種決定,是當時皇上體量皇太妃,進孝道而提出的皇帝給出了兩個條件,一個是有“重宇別院”的,再就是可以“駐蹕關防”。

另一方面也為了彰顯賈府的能力,博取外界的關注,增加自己上升的機會。



藝素簡


原因一確實是要滿族省親條件:

元春是皇帝的妃子,元春回家省親,不是普通人家女兒回家,而是代表著皇家的尊嚴。賈母在見到元春時也是要行國禮的,當元春回到家門口,看到父母長輩向其行大禮時作出掩面而泣狀,正是因為其妃子的尊位,讓其不能像普通女兒一樣盡孝長輩而難過。當然,賈家在迎接妃子時要有著配得上妃子的住所,也可以說是配得上皇家的住所,才能向皇帝表現出賈府的忠心耿耿。

原因二是彰顯實力:

賈府曾經深得康熙皇帝的厚愛,也是豪門顯貴一族,風光無限,但是在時代變遷中逐漸顯出走下坡路的勢態,為了挽救危在旦夕的威望,堵住那悠悠眾口,元春省親需建設大觀園正是其彰顯自我實力的契機,賈府自然要捉住機會不惜下血本也要建設一座輝煌的大觀園,儘管其早已是外強中乾。




小白楊樹


賈家權勢不小,奢靡行為既可以讓統治者放心也可以讓元春倍兒有面,穩固她在後宮的地位。歷代很多權勢家族都是這麼做的,而其本意最初只是自保或更進一步,可惜舊假成真奢靡風氣形成後改不掉嘍。


黑水都護府


賈府興建大觀園是為了滿足省親條件。

書裡說太上皇和皇太后認為椒房眷屬入宮,有國體儀制的束縛,雖然母女能見面,但是兄弟姐妹和父親不能像平常人家一樣。所以二位老聖人〔特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不妨啟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庶可略盡骨肉私情、天倫中之至性〕。



這道旨意要求,只有家裡有〔駐蹕關防之處〕,才能請旨讓妃子回家探望父母親人。

得到這個旨意以後,周貴人的父親已經在家裡修蓋省親別院。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也忙著去城外勘探修建省親別院的地址。

賈府看到這兩家人都行動了,賈府也不能落後,在寧榮二府之間劃出地方修建省親別院。



賈府流水般地花銀子,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別院。因為賈府修建了貴妃省親用的別院,所以賈政上本求皇帝允許元春省親。皇帝批准了。

賈元春省親的時候都慨嘆這座別院太奢華了,並且賜名“大觀園”。元春省親之後,大觀園就會關閉。以待下次貴妃省親,才能開啟。如果不是元春傳旨,寶玉等人是不能住進大觀園的。



元春省親對賈府有沒有好處?

元春省親的好處如下:

1.元春又回到了朝思夜想的家。

元春進宮後再也沒有回過家,她想念曾經住過的家,想念家裡的親人,如今她終於得償所願,死而無憾。



2.元春見到了寶釵和黛玉。

寶釵和黛玉不能進宮,如果元春不回家省親,那麼她這輩子都見不到寶釵和黛玉這兩個妹妹。

3.省親給賈府帶來了榮耀。

貴妃省親,讓賈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耀。

元春省親給賈府帶來的壞處如下:

1.元春省親,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賈府的經濟帶來了困擾。



2.出頭的椽子先爛。

元春省親,讓賈府成為出頭鳥。賈府成為眾矢之的,賈府的對手開始嫉妒賈府,開始千方百計地對付賈府。

元春省親是賈府由盛轉衰的標誌。從此賈府開始走下坡路。


潤楊閬苑


修大觀園,本來對於搖搖欲墜的賈府來是,是不可能的。早已經入不敷出的賈府根本沒有錢去修“大觀園”。我們平常老百姓都是,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情。開始賈府,喜歡擺譜,衝面。預支未來的錢進行家庭的平常開支,已經平常,是沒有力量修大觀園的。可是,我們不要忘記,林黛玉來賈府了,她不可能只是一個人了,而是帶著巨資來的,正好把修大觀園的空缺補上。還有,既然是王妃省親,皇家不可能一分錢不出,所以賈府修大觀園,自己是不會掏腰包的。還撈下那麼大一個園長,對賈府來說,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而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望和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