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甘草怎樣培植?如何達到高產?

如沐春花


甘草是豆科甘草屬植物,具有抗寒、耐熱、抗鹽鹼等優良特性,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為乾旱、半乾旱地區重要的植物資源之一。

我國利用甘草治療疾病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被歷代名醫尊為眾藥之首。東漢《神農本草經》稱甘草為“美草”、“蜜草”,列為上品。梁代《本草經集註》中說:“此草為眾草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唐代《藥性本草》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甘草歷來有“十方九草”、“無草不成方”之說。甘草的藥用價值及經濟價值極高,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甘草的高產種植方法。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甘草的地上部分每年秋末枯菱,以根和根莖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早春3~4月地溫10℃以上時從根莖上長出新芽,地溫15~20℃時生長很快,5~6月莖葉繁茂,7月開花結果,8~9月果成熱。甘草根莖萌發力強,在地下沿水平方向延伸,每株甘草2~3年可發生新株10株左右,垂直根莖和平根均可長根,人工栽培兩年一般主根長80-150釐米,野生草根長達7~10米。

甘草喜生於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夏季炎熱、冬季嚴的環境,適宜在平均氣溫3~4℃、年降水量400~450毫米的乾旱少雨、高原氣候環境中生長。甘草原產地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荒地帶,其氣候特點是乾旱少雨、光照強、日照長、溫差大,冬季嚴寒,絕對最低溫度可達-47℃,夏季炎熱,絕對最高溫度可達5℃。

甘草長期生長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形成了具有抗寒、耐旱怕澇和喜光的特性,適宜pH值在7.2~8.5之間的鹼性士壤,可在上層厚的沙主、灰鈣士、黃土、黃麻土上栽培。酸性士及排水不良的低注地不宜栽培。

二、選地與整地

甘草原野生於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地區的草原和乾旱草原地帶,是深根陽性旱生植物。種植甘草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向陽坡地、荒原或河岸沙地。

夏天施廄肥,深翻0.5-0.7米。秋季9月再淺耕1次,打碎土地,耙細磨平,然後作畦,畦寬1.2米。若地勢平坦畦間應留30釐米的排水溝兼作業道。

另外播前造墒非常關鍵。據試驗觀察,渠灌保墒是保證苗早、全、齊、壯的灌溉方法。在澆後5~6天溼度適宜時耙平整細,隨整隨播,播後順溝踩實再經一遍耙平以利保墒。

三、甘草的繁殖技術

1.種子處理

(1)吸溼回幹處理法

將種子浸泡2小時後,置常溫下晾乾至種子與原幹種子重差不多為止,這樣反覆溼幹4次,發芽率可達90%以上。

(2)硫酸處理法:

每千克種子加入20毫升80%硫酸,用木棒攪拌均勻,使所有種子都粘上硫酸,在20℃環境下浸種2~3個小時,種皮燒破後反覆沖洗掉硫酸即可,可使發芽率提高到85%以上。此法的優點是一次處理量大,缺點是因環境溫度的變化處理時間不好掌握,時間過長易使種子燒傷而失去發芽力,過短傷皮少,效果不佳。

(3)碾米機碾撞處理法:利用碾米機的高速滾動,使種子相互摩擦撞擊,把種皮擊傷,用這種方法處理大量種子效果最好,一般1~2遍,種皮微破即可,發芽率可達95%左右。

另外,少量用種時可以採用摻沙磨的方法處理種子。即將種子和沙混合在一起,粗沙為種子量的1/2~1/3,共碾磨5~10分鐘即可。此法費工,磨的程度也不易掌握,除用種量小的試驗外,一般不提倡採用。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①採種及種子處理:直播甘草第4年開花結果,9月種子成熟(葉枯、莢果變黃)後,選擇健壯植株,根莖與分櫱繁殖可提前開花結果。

採收飽滿、無蟲病的果實,曬乾,脫粒獲得種子。有野生分佈的地區從野外採集。種子曬乾後在通風乾燥處貯。由於甘草種子含甜味素,蟲蛀率高,應通過水浸淘去浮在上面的蟲蛀種子。

由於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甘草種子的硬籽(經浸泡不吸水膨脹的種子)率一般在50%~95%之間、,而烏拉爾甘草種子的硬料率高達96.5%,所以進行人工截培的甘草種子必須進行科學的處理,以提高發芽率。

②實踐證明:碾米機打碾法快捷簡便,而且成本低,效果好,適於大批量種子處理。

③具體做法是:快速下料,碾3~4遍為宜,從種子外表看有明顯缺皮或種皮破裂的達90%以上即可。或者將種子放到碾盤上,厚度3米,隨碾隨翻動種子。碾時要注意種皮的變化,當種皮呈現綠白色時即可。總之,要掌握碾得適度,碾得輕達不到碾破種皮的目的,致使發芽率低;碾得重破籽率高,種子浪費嚴重。

(2)育苗移栽:人工栽植甘草最好進行育苗移栽,即先在苗圃中育苗1年,當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將苗移入大田栽植。育667平方米,可移栽0.4公頃左右,比大田直接播種的成品等級率高、收穫用工少。

甘草最好選擇土質肥沃、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地種植。整地要深翻40釐米,同時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3噸和20千克磷酸二氨作底肥,然後打成寬65釐米的壟,鎮壓待播。

春夏、秋三季播種育苗均可。秋播在大地封凍前進行。要在壟面上開出20釐米寬幅的溝,犁後粑平,用播種器將經殺菌劑浸種的種子均勻地播在壟面上,覆土2釐米左右,隨即鎮壓。每667平方米播種5~8千克,如土壤墒情好,10天左右可出全苗。

甘草幼苗出土後,要經常到田間察看有無死苗現象。若有,每667平方米用甲基託布津粉劑100克加尿素250克加水50千克,充分溶解,噴灑在幼苗的葉子上,能有效地防止幼苗死亡。出現缺苗斷壟應及早補種。當甘草長出4~6片真葉時,結合中耕順壟溝追施一次尿素,每667平方米10千克。

苗長到10片葉時,應動鏟雜草,草荒嚴重時,可每667平方米噴施150~200克拿捕淨。育苗田不間苗,每667平方米保苗10萬~12萬株。甘草封壟後要及早拔除大草,雨季要及時排掉積水,防止爛根。

當年秋季移栽比翌春移栽產量高。移栽時,根部以上要留出5釐米的茬,隨挖隨栽,不要把苗剪斷立栽,更不允許將越冬芽和鬚根剪掉。開溝10釐米深,將甘草根橫栽、斜栽、平栽均可。株距10釐米,覆土深10釐米,鎮壓保墒。每667平方米栽1.8萬~2.2萬株,最好在上凍前澆一次定根水。

甘草移栽後第一年秋即可收穫,10月份用犁起收,去掉泥土,按主根、側根大小同等級捆成小把,曬乾備售。也可在翌春未發芽前收穫。

(3)根莖繁殖:在春秋採收甘草時,選擇生長多年,根部不定芽多的植株,挖出後取粗根做藥材,將細根莖剪成15釐米左右長、帶有1~2個芽眼的小段,在整好的田畦裡按行距30釐米,開深8~10釐米的溝,將剪好的根莖節段按株距15釐米平放溝底,覆土壓實即可。此法秋季進行最好,比用種子繁殖成活率高,生長快,可提前1~2年收穫,是荒漠地區恢復甘草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在春秋季節挖出在老株旁邊長出的新株,另行栽植,行株距同育苗移栽。

3.播種

(1)適宜播種期:甘草雖為深根抗旱植物,但幼苗期卻不耐旱,所以在無灌溉的自然條件下,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水分狀況確定適宜播種期是保苗的關鍵性措施,也是成功種植甘草的首要條件。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

春播在清明至穀雨,夏播在立夏到小満,秋播在大雪封凍前進行,翌春出苗。育苗儘量避開雨季,防止幼苗被暴雨淋死。適宜的播種期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即日平均氣溫達15℃、地面溫度達20℃時開始播種,7~8天就能有理想的出苗率。

一般以5月中下旬播種最佳。在半乾旱高幹旱農區,栽培甘草從保苗角度考慮,秋播好於夏播,夏播好於春播;從產量效益考慮,秋播優於春播,春播優於夏播;從越冬角度考慮,只要在當地霜季來臨前有30~40天的生長期就可安全越冬。

(2)播期:4月上旬至8月上旬即可播種,以4~5月份為最佳適播期。有灌溉條件者,可在4月份土壤解凍5~10釐米時播種。無灌溉條件者可在5月份播種。播深以不超過3釐米為宜。

4.播種方法

(1)直播法:每667平方米播1~1.5千克,沙地和墒情好的土壤可適當減少播量,質地黏或含鹽量大的土壤則要增大播量。行距以30釐米為宜,株距10~15釐米,每667平方米留苗2萬~2.5萬株。

(1)育苗移栽法: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0千克,壟距60釐米,高15釐米,播幅10釐米,深2釐米,播前澆水,條播均勻。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經常中耕除草可以疏鬆耕作層,有加速淋鹽和防止淋鹽的作用。甘草在種植後的第一年,幼苗生長緩慢,易受草欺。只生長主根而不生長橫向的根莖,則需勤除草,適時鬆土,鬆土由淺到深。

具體做法是:當苗現5~7片真葉時開始鋤草鬆土,結合趟壟培土,提高地溫,促進根部生長;入伏後第二次中耕除草,再趟壟培土一次;立秋後拔除大草,地上部枯黃,霜後上凍前深趟一次犁,培土壓護根頭越冬。

兩年以後植株生長葉盛,主根增粗加重較快,近地而橫向生長的根莖增多,要適當增加趟壟次數來切斷橫生根莖,促進主根生長,此時田間已封壟,雜草變少,只要注意拔除大草即可。

人工除草是最繁重的田間管理工作,對甘草安全的化學除草劑有蓋草能、拿捕淨和氟樂靈。

具體做法是:化學除草與人工除草相結合,即播前5~7天用48%樂靈乳油80~110毫升/667平方米封閉,播後在幼苗出土前3天根據草情用百草枯100~150毫升/667平方米噴霧1次,殺死早春雜草,但必須在幼芽出土前使用;幼苗出土後至封壟前根據草情用蓋草能100~150毫升/667平方米噴霧2~3次。

一般做到化學除草3次,人工除草2~3次即可除淨甘草田中雜草;第二年春甘草苗返青早、生長快,6月15日前後人工除草1~2次,化學除草除1次即可封壟。

2.間苗、定苗及留苗密度:當甘草幼苗達6片真葉時,直播地需要間苗,每667平方米地保苗2.5萬~3.5萬株即可。育苗地一般不間苗,每667平方米保苗8萬~10萬株即可。

直播甘草當年苗高6釐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間去密生苗和蟲苗,若有缺苗應及時補植。種植當年應以株距10~15釐米定苗。

實踐證明,密度與株高、單株甘草枝葉量、單株根產量及等級草佔總產量百分數成負相關,無甘草總量成正相關。甘草留苗密度應以22.2×10-44.4x10株/公頃即可達到優質高產。在3~4年採收時每株甘草可長到50克,直根重有的可高達200克以上。

3.灌溉施肥:無論直播還是根莖繁殖的甘草,在出苗前都要保持土壤溼潤。甘草抗旱性強,出苗後一般自然降水就可滿足其生長需要。但久旱時應澆水,由於甘草怕積水,所以澆水次數不宜過頻,但每次均應澆透,有利於甘草根系向下生長。

經實踐經驗明:甘草要遲澆頭水。進行“蹲苗”以提高其抗旱性。一定要在苗高10釐米以上,出現5片真葉後才能澆頭水。初冬灌好越冬水。雨季土壤溼度過大會使根部腐爛,所以應特別注意排除積水,充分降低土壤混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長。

追施肥料可直接為甘草生長提供營養,增強抗逆性。第一年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不追肥。第二年春天在芽萌動前可追施部分有機肥,以棉餅和圈肥為宜。第三年可雨季追施少量速效肥。一般追施磷酸二胺150克/平方米,以加速甘草的生長。每年秋末甘草地上部分枯萎後,每667平方米用2000千克腐熟農家肥覆蓋畦面,以增加地溫和土壤肥力。

施用化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有利於根莖生長和提高產量。甘草喜鹼,若栽植地為酸性或中性土壤,可在整地時或在甘草停止生長的冬季或早春,向地裡撒施適量石灰粉,調節土壤為弱鹼性,以促進根系生長。

五、甘草的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1.甘草鏽病:病菌為單主寄生鏽菌,以菌絲及冬孢子在植株根、根狀莖和地上部枯枝上越冬,翌年春產生夏孢子引起初侵染。栽培甘草發病率高於野生甘草。如秋季多雨,來年春天氣溫回升較快則有利其發生。

防治方法:秋季適時收割,並將地上部莖葉集中燒燬,能有效地減輕病害的發生;選擇沒有感染鏽病、生長健的植株留種;冬春灌水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早春夏孢子堆未破裂前及時拔除病株,防止傳染;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25%粉鏽寧乳油150~180毫升噴灑,或每667平方米用農抗20水劑(抗生素)0.8千克兌水稀釋開溝灌根,防治效果可達71%以上。葉面噴酒上述農藥效果不佳。

2.甘草褐斑病:病菌喜稍高溫度,夏末早秋雨水多、露水重有利於發病。該病是甘草生長後期常見的葉部病害。

危害症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上病斑呈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3毫米,中央灰褐色,邊緣有時不明顯。後期常多個病斑融合成大枯斑,上生灰黑色黴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秋季植株枯萎後及時割掉地上部分,並清除田間落葉;噴無毒高脂膜200倍液保護;發病前噴1次1:1:150波爾多液;發病期選用77%可殺得6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0~2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等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二)甘草蟲害

1.跗粗角螢葉甲:跗粗角螢葉甲為甘草的一大害蟲。在我國西北地區1年發生3代,以成蟲越冬,翌年當氣溫在平均10~15℃時開始活動。幼蟲共4齡,啃食甘草葉。成蟲、幼蟲重疊發生,危害嚴重時甘草植株僅剩莖稈和葉脈。人工種植的甘草,在受害的當年或者第二年即全部死亡。

防治方法:發生期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20%溴氯菊酯2000倍液,在上午11時前噴霧防治,效果很好;也可用50%辛硫磷乳劑1000~2000倍液防治。

2.甘草種子小蜂:是一種廣肩小蜂,成蟲產卵於青果期的種皮上,幼蟲孵化後即蛀食種子,並在種子內化蛹。成蟲羽化後,咬破種皮逃逸,被害種子被蛀食一空,種皮和英果上留有圓形小羽化孔。此蟲對甘草種子產量影響極大。

防治方法:秋季地上部枯萎後徹底清理田園,將殘枝莖葉摟出田外,集中燒燬,減少蟲源;在青果期用40%樂果乳油1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一般噴2次即可。

3.蚜蟲:危害甘草的蚜蟲主要為桃蚜,分佈普遍。桃蚜又名花生蚜、苜蓿蚜、菜豆蚜。

防治方法:與玉米套種,可阻擋有翅蚜遷入藥材田為害;結合栽培施用反光薄膜覆蓋,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溼度可起到避蚜防病的目的;選擇對天敵殺傷力小的農藥可改用塗莖等方法以減輕對天敵的傷害;在桃蚜遷入藥材田盛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50%抗蚜威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3~4次。

4.地下害蟲有螃蟾、地老虎、娥姑等:主要危害幼苗和根部。

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2%~0.3%進行拌種。另外,用“生長素”"1號和4號、5號拌種,可提高田間出苗率3%~5%,能促進幼苗生長,減輕其危害程度。

[我是土家么妹娃,一個喜歡農業的土家農村姑娘,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麼麼噠!]


土家么妹娃


甘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較為廣泛的藥用價值而被藥材種植戶大量種植。不過,由於有些藥材種植戶的種植方法較為落後而導致產量較低。那麼,怎樣才能高產種植甘草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甘草的形態特徵

甘草的根莖呈圓柱型,多有“橫走”。其主根莖非常粗壯,外皮呈紅棕色至暗棕色,肉質呈淡黃色,有一定的甜味。

甘草的莖直立,多有分枝,全株被白色短毛及刺毛狀腺體。植株一般高30-120釐米;葉長5-20釐米,羽狀複葉,小葉5-17片。其花序腋生,花冠呈藍紫色。莢果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刺狀腺毛及短毛。種子扁卵型,呈褐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甘草的生物學特性

甘草具有耐旱、抗寒、喜光、耐熱的特性,主要分佈於大陸性氣候地帶,適宜於在乾旱而且溫差比較大的環境中生長。其中,在冬季嚴寒,氣溫達-30℃、凍土層深達1米以上以及夏季酷熱,強光少雨,空氣相對溼度在30%-40%之間的氣候環境中生長良好。而且,甘草的抗鹽性也很強,只要土壤中的含鹽量不超過0.2%都可以種植甘草。

三、甘草的繁殖與栽培

1.繁殖方法

甘草一般有兩三種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根莖繁殖和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

在8、9月份種子成熟後割下並曬乾,通過碾壓法獲得種子,在通風乾燥處貯藏。為了提高發芽率,應對種子進行破皮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碾破法:用20型立式離心型碾米機進行撞種,沒有碾米機的藥農可用碾子代替。此法簡便易行,目前家種產區普遍採用。

②硫酸法:每公斤種子加入20毫升、80%的濃硫酸,用木棒攪拌均勻,使所有的種子都蘸上硫酸,在20℃環境下浸種2-3小時,種皮燒破後反覆沖洗掉濃硫酸,可使發芽率提高到85%以上。這樣處理種子,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和時間,否則,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不過,這種方法在家種區使用的不多。

處理完種子後,即可進行播種。

(2)根莖和分株繁殖

根莖繁殖是在春秋季節時挖出根莖,並截成7-8釐米的小段,每段上應有芽1-2個。根據土壤溼度埋入地下約13-16釐米,不日後即可萌發出新株並進行移栽。

分株繁殖則是在春秋季節時挖出在老株旁長出的新株,另行栽植即可。

2.栽培方法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1)種子直播

在每年4-7月份(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可在雨季播種),按行距50釐米、播深3釐米進行播種。播種後蓋草保溼,約1-2周即可出苗。

(2)育苗移栽

先在苗圃中育苗1年,翌年秋末春初,將苗移入大田種植即可。移栽的行、株距為50釐米×30釐米。一般每畝應栽植6700株。

四、甘草的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對於直播的可在當年苗高6釐米左右時間苗,種植當年應以10-15釐米株距定苗,第二年保持株距在30釐米左右即可。

2.排灌水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如遇久旱應及時澆水,澆水次數不宜過頻,但每次都要澆透。在雨季時,一定要注意排水,以免甘草遭受漬害。

3.追肥

當秋末甘草地上部分枯萎後,應進行追肥。一般每畝可用3000公斤腐熟農家肥覆蓋畦面。在每年早春時,每畝應追施磷肥40公斤。

特別注意:因甘草有根瘤,能夠固氮,一般可不施氮肥。

五、病蟲害防治

甘草常見的病蟲害有鏽病、褐斑病、白粉病、葉蟬、地下害蟲、葉甲、短毛草象和盲蝽等。

1.鏽病

多發於8~9月份。發病時葉背面會產生黃褐色疤狀病斑,病斑表面破裂後會散出褐色粉末。

防治方法:清除病殘體,並集中燒燬;在發病期,採用15%粉鏽寧1000倍液或97%的敵鏽鈉400倍液噴霧防治。

2.褐斑病

為害葉片。

防治方法:噴無毒高脂膜200倍液進行保護,或用65%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治。

3.白粉病

為害葉片。

防治方法:用15%粉鏽寧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4.葉蟬

多發於6月下旬至8月中旬。以若蟲、成蟲吸食甘草的葉、幼芽、幼枝的汁液,先呈現銀白色點狀斑,隨後葉片失綠變淡黃色,最後脫落。

防治方法:用2.5%的溴氰菊酯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5.地下害蟲

甘草的地下害蟲,在出苗階段主要有螻蛄、何氏東方蟹甲;在成株期主要有黑皺鰓金龜子、黃褐異麗金龜、金針蟲等。

防治方法:深耕重耙,破壞其生存環境,並殺傷蟲體;在播種前,用40%甲基異柳磷0.2%(按種子重量計算)、50%一六0五乳油0.2%、25%辛硫磷乳油0.1%等進行拌種。

6.葉甲及盲蝽

多發生於7月中旬至8月下旬。為害葉片。

防治方法:在5-6月越冬蟲口密度較大時,用4.5%甲敵粉、2.5%敵百蟲粉進行防治,每公畝用藥大約2.5公斤。如果發病嚴重,可用2.5%溴氰菊酯2000-4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7.短毛草象

多發生於7-8月。主要取食葉片,使葉緣呈缺刻狀。

防治方法: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噴霧防治。

綜上所述,甘草的醫學用途較廣,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因此,種植甘草能夠獲得較好的種植效益。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種植方法去做,就可以使畝產甘草幹品(三年生)達到1500公斤以上。


老胡說三農


甘草作為一種比較常用的中藥材,在農業種植上也是比較普遍的,目前甘草的價位根據不同品質,通常能賣到10元每公斤左右,雖然說每畝年均收入兩三千元並不算多,但是對於農民而言,相比種植糧食作物還是能多掙一些的。

對於甘草的種植,筆者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近幾年就指導一位親戚家種植了兩畝地,產量還是比較理想的,也獲得了比種植農作物更高的收益。

甘草生長的區域主要分佈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甘草對土壤的要求也並不高,但以沙質半沙質土壤為宜,沙質土壤土質疏鬆,排水性好,通透性強,比較適宜於甘草生長的需求。甘草是一種比較耐旱、耐高溫的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可自然生長,常規的情況下兩年皆可以收穫。

一、選地、施肥、整地

根據甘草生長特點的需要,選擇地勢較高的沙質性肥沃土壤,避免雨季有積水的產生。施入腐化好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深翻土地,由於甘草的根系發達,土壤翻耕的時候儘量不使用旋耕,而是採用犁耕後並耙平整備種。

二、選種與種子播種前的處理

甘草種子要選擇籽粒飽滿、大小勻稱、無蟲蛀爛籽的優良品種。由於甘草種子外皮較硬,水分滲透性差,直接播種出苗率低,因此,在種植之前需要進行處理,處理的方法可以把甘草種子放入到玻璃或缸等容器內,按照每公斤種子兌入硫酸2.5毫升的比例,迅速進行攪拌,當看到種皮發黑為止,然後再用清水進行多次沖洗,濾水晾乾播種即可,這樣種植的甘草,其發芽率基本上能達到90%以上。

三、播種時間與方法

甘草播種的時間一般可選擇在春季的4月份後,與每年的8月份進行播種均可,甘草種子容易發芽的溫度在22度左右,夏季雖然也可播種,但由於其當年物質積累較少,甘草苗的冬季抗寒性差,容易形成弱苗,不利於高產。

甘草播種的方法可採用撒播、條播等直接播種的方式,通常每畝地需要種子在7斤左右,也可以育苗後進行移栽,一般育苗每分地可以移栽一畝地,這樣比較節省種子,育苗用種2斤左右即可,但移栽苗增加了作業量。

四、水肥管理

甘草在種植之前要施入有機肥作為基肥,但在其生長期間對磷肥與鉀肥需求較大,種植前期可以採用適量磷酸二銨、鉀肥混入有機肥,作為底肥。在甘草幼苗期基本不需要追肥,待甘草苗分枝後結合澆水時,每畝地可施入氮肥15斤左右,在其生長的第二年,需要注意再次施入磷酸二銨,每畝地大約需要40斤左右即可。

五、生長期間的管理

在甘草苗的生長期間,要做好間苗,避免其密度過大而影響生長,一般株距保持在12釐米左右,每畝大約在4萬棵苗左右即可。其他的管理也與糧食作物基本相同,需要中耕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作業事項,甘草的常見病蟲害有鏽病、白粉病、褐斑病,紅蜘蛛等,按照農作物常規用藥的方法噴施即可。

在甘草的種植當中,如果能夠參照以上步驟,基本上就能達到高產的播種條件了。


農大知事


甘草,主要分佈於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山西朔州,以野生為主。含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成分。甘草酸胺、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抗炎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

1.清熱解毒

甘草生用則氣平,可瀉心火,故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現代醫藥學已證實甘草確有較好的解毒功能。

2.祛痰止咳

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

3.抗酸

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4.抗炎、抗過敏

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髮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5.調節激素分泌

甘草含有異黃酮,這意味著它可以產生雌激素和/或抗雌激素效應。因此,這種草藥被認為有助於調節內分泌,減少經前綜合症和絕經期症狀。

6.防治腫瘤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

它的功能和作用有很多朋友都可能知道,但是它的種植,如何讓它高產朋友們就不是很清楚了,那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甘草的種植方法有種子育苗種植和根莖種植,以種子育苗種植為主要方式。

第一種是種子育苗種植: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風沙土,忌澇窪地及黏土地、重鹽鹼地及酸性土;每667米施入3000千克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翻耕、耙碎、耱平後作平畦或高畦(高25釐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氣溫為25~30℃時播種,播種行距20釐米,播幅5釐米,深3釐米,每667米播種量為5千克。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進行移栽,每667米施入磷酸二銨15千克,移栽行距30釐米,株距18釐米,每667米可移12350株左右。甘草種子種皮堅硬,吸水困難,不經處理難以出苗。可用機械或人工進行磨擦處理種子,用放大鏡看種子外表有明顯缺皮或種皮劃傷達到 90% 以上即可,播前用60℃溫水浸種30分鐘。

第二種是根莖繁殖:4月上旬或10月下旬,選擇粗0.5~1.5釐米的根莖,切成長15~25釐米的段,每段應有3~5個不定芽。按行距50~60釐米,株距25釐米,深度15釐米條栽或穴栽,栽後鎮壓





愛拍視頻的小偉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甘草也叫做甜根子、烏拉爾甘草、甜草,是一種豆科植物。甘草的莖、根都可以入藥,有祛痰、止咳、解毒、清熱、抗炎症、抗過敏等作用,現有很多人在種植。那麼甘草怎樣種植的呢?下面我們說下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施肥)

1、選地:甘草對土壤的要求很低,只要是砂質壤土上都可以生長,但是想要提高產量就要選土質比較疏鬆、肥沃度較高、排灌水比較方便的砂壤土上種植。

2、整地:選好地之後,要將地用農機翻耕一次,耕地深度要在30釐米以上,翻耕時要將大石塊都清除掉。

3、施肥:翻耕完成之後,每畝地施放3500斤-4000斤發酵後的圈肥。施完肥料之後,要將地耙細一遍。耕完地之後,起壟或者作畦。如果起壟,高度要在10釐米-12釐米,行距離要在15釐米-20釐米;如果作畦,寬度需要1.2米-1.5米,長度按照種植面積來定,溝寬要在10釐米左右。

(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方法:甘草種子表皮非常硬,如果直接播種,出苗就會很困難,因此要在播種之前,先催芽後播種。

(1)、催芽方法:將種子浸泡在55度-60度的熱水裡5個小時左右,浸泡完成之後撈出來用溼紗布包住,放到溫度在25度-28度的地方進行催芽。催芽的時候,每天要在紗布上澆水,直到種子表皮裂開。

(2)、播種方法:3月初期或中期,在畦面上挖2釐米-2.5釐米深的溝,挖好溝以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裡,然後上面覆蓋細土,再澆一次水。大約過15天-20天就可以出苗,每畝地用種量在4公斤-5公斤。

2、根莖繁殖方法:甘草採挖完根莖之後,將粗壯的根出售,留下細根繁殖用。細根要剪成10釐米長的小段,每個段要帶著須和芽。將剪好的根莖拿到畦面上按照每株距離10釐米-15釐米,行距離15釐米方式挖溝,挖好溝之後,將根莖橫放進溝裡,然後覆土,再澆透水。

(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等到苗齊之後,要間掉弱苗、死苗,缺苗及時補苗。間苗時按照每株距離18釐米-20釐米定苗。定苗之後,要澆定根水。

2、中耕除草:在定苗之後,要及時中耕和除草,這樣有利於幼苗生長。隨著幼苗的生長要淺耕幾次,一年需要中耕3次-4次。

3、灌水管理:甘草在幼苗期需要的水分多,因此要經常進行灌水工作。之後的灌溉要看天氣情況來定。入冬之前,需要灌一次過冬水。

4、施肥管理:在定苗之後,要追施一次20斤-30斤/畝磷肥,以促進甘草苗長得更壯。在入冬之前,每畝施2000斤-2500斤有機肥。

5、收穫:用根莖繁殖的甘草,到第二年地面植株枯萎之後就可以採挖根莖。如果用播種繁殖的甘草,要經過3年之後才可以進行採挖。採挖根莖的時候,要小心一些不要傷到根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拆na


甘草 ①選地:整地:甘草對土壤的適應性極強,在潮土、鹽鹼地乃至沙荒地均可種植,每畝施土雜肥或廄肥2000-2500kg,過磷酸鈣50kg,深耕20-25cm,耙細整平。

②移栽:一般採取育苗移栽法。移栽方法:秋季或春季按行距40cm,開20cm深的溝,將甘草根斜擺或平擺在溝內,株距7-10cm左右,然後蓋土,蘆頭在土下2cm處,用腳踏實即可。 ③田間管理:移栽的甘草苗結合澆水追一次磷酸二銨,畝施15-30kg等甘草苗高10cm以上時機械或人工除草1-2次。

④收穫:移栽乾草一般當年或第二年秋季收穫成品,先割去地上莖,然後用钁深挖或用機械犁出,撿出運回曬場。切去蘆頭,曬乾,分級打捆即為商品。 y 明代陸粲《庚巳編》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御醫盛寅有一天早晨剛進御藥房,就感到頭痛眩暈,隨即昏倒不省人事。由於事發突然,周圍的人皆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消息傳出,有一位民間醫生自薦為盛寅治病,取中藥甘草濃煎後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甦醒過來。其他的御醫頗感驚奇。這位民間醫生解釋說:盛御醫因為沒有吃早飯就走進藥房,胃氣虛弱,不能抵禦藥氣鬱蒸中了諸藥之毒,故而昏僕。甘草能調和諸藥之性、解百藥之毒,所以讓他服用甘草水後便甦醒了。 甘草是一種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神農本草經》稱之為“美草”、“蜜甘”,列為上品。遠在晉代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甘草是解毒良藥,可以“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 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氣和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及緩急止痛之功效。據科學實驗證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甙甘草素(即甘草甜素),還含有還原糖、澱粉及膠質等成分,有類似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以甘草配合其他藥物,可治療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腸鳴洩瀉、嘔噦吐逆、氣喘咳嗽、癰疽瘡瘍和腹中攣急疼痛等多種病症。甘草還可用於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肺結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靜脈炎、瘧疾等。 但是,甘草在應用時,一般不起主要治療作用,它的任務是幫助“君藥”發揮作用,並能減輕一些藥物的毒副反應,使方中諸藥同舟共濟,驅除邪患。古人謂:“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雖然如此,若配伍應用失當,甘草則當和不和,當解不解,增藥之毒,助邪肆虐。正因為此,甘草又有藥中“和事老”這譭譽參半的稱號。 [產地分佈] 甘草:主產內蒙古、甘肅、新疆。東北、河北、山西等地亦產。 脹果甘草及光果甘草:主產新疆、甘肅。 [藥材特徵] 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表面紅棕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具特異的甘草甜味。 脹果甘草:根及根莖木質粗壯,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或灰褐色。質堅硬,木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我國甘草的資源分佈及應用概述

一、概述 甘草,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狀莖入藥。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藥作用,炙甘草有補脾益氣作用。

二、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40釐米, 根粗壯,圓柱形,有甜味,外皮棕紅色。莖直立,下部微木質化。葉互生;寄數羽狀複葉,小葉7—17枚,卵狀橢圓形,兩面被腺體及短毛。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紅色。莢果長圓形,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種子扁圓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長習性 甘草多生長於北溫帶地區,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區或河谷。野生甘草伴生羅布麻、胡楊、蘆葦、沙蒿及麻黃等植物。土壤多為砂質土。土壤酸鹼度以中性或微鹼性為宜,在酸性土壤生長不良。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四年生栽培甘草定為最佳採挖期較為適宜。 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均適合種植甘草,尤以內蒙古和新疆為宜。

四、栽培管理

(一)選地與整地 通常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鹽鹼度低的砂質土。澇窪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種植。一般深耕20釐米左右,耕翻後整平耙細。若壟作,一般壟距為60~70釐米。 土壤黏重和偏酸性地區不適合種植甘草。

(二)繁殖方法 1、 種子繁殖 (1)種子處理 ①物理方法 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機磨種皮,使種皮粗糙,增加透水性;或者播前將種子在45℃溫水中浸泡10小時。 ②化學方法 可用濃硫酸1份、種子1.5份的比例拌種,混拌均勻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後播種。 (2)甘草的直播 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種均可,但根據對我國幾個甘草種植基地的調查,以春季的產量和質量為好,所以建議儘可能在春季播種。 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釐米,播後適當鎮壓。直播的播種量要根據甘草的生長期來定:若2年收穫,則播種密度宜大,一般每畝4公斤左右;若3~4年收穫,則播種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每畝播種量1~1.5公斤。 (3)育苗移栽 在4月中旬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播種。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釐米,行距30釐米。播後適當鎮壓。每畝播種量為12公斤左右。 育苗移栽一般在第二年春季進行。移栽時開溝,將甘草傾斜(45°角)放入溝中,再覆土鎮壓。這樣有利於根莖的生長髮育和採挖方便。 (4)甘草兩種播種方法的比較: 以2年生甘草為例,直播地用種量大,且由於甘草是深根植物,生長不整齊,不僅影響了商品質量,也給採挖帶來不便。育苗地移栽一般播種量為12公斤左右,每畝可移栽10畝以上。育苗移栽不但節約了用種量,植株生長健壯,根莖生長整齊,便於收穫,而且商品質量好、產量高。所以種植甘草以育苗移栽方法較好。 2、根莖繁殖 甘草根莖上的不定芽可萌發新的植株。選擇粗0.5~1.5釐米的根莖,切成長15~25釐米的段,每段應有3~5個不定芽。方法多為條栽或穴栽,行距50~60釐米,株距25釐米,深度15釐米;鹽漬化荒地和乾旱地塊,深度可達20釐米。播後適當鎮壓。栽種時期多為春季或秋季,春季以4月上旬、秋季以10月下旬為宜。

(三)甘草的田間管理

1、定苗 甘草畝保苗數一般在12000~15000株左右,若播種行距為30釐米,則定苗時株距保持18.5~20釐米即可。

2、灌水 甘草在出苗前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長。具體灌溉應視土壤類型和鹽鹼度而定:砂性無鹽鹼或微鹽鹼土壤,播種後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鹽鹼較重,應在播種前澆水,搶墒播種,播後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結和鹽鹼度上升。栽培甘草的關鍵是保苗,一般植株長成後不再澆水。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4、施肥 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廄肥為好。播種當年可於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凍前每畝可追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

5、病蟲害及其防治 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鏽病,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治。地下蟲害有地老虎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原藥0.5公斤加餌料50公斤拌成毒餌誘殺。 五、採收與加工 種子繁殖3—4年,根狀莖繁殖2—3年即可採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刨斷或傷根皮,挖出後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頭、毛須、支杈,曬至半乾,捆成小把,再曬至全乾;也可在春季於甘草莖葉出土前採挖,但秋季採挖質量較好。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甘草大面積優質高產技術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出齊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作到田間無雜草,壟種的可以進行三鏟三趟,畦種的應拔除畦面雜草。這是優質高產的關鍵。有條件的可在播種後未出苗前進行封閉除草,用豆黃隆,(20%氯嘧黃隆)可溼性粉劑2袋/畝配乙草胺2—4瓶/畝噴灑田間。出苗後可噴灑殺單子葉的滅草劑,消滅雜草。 2.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苗高3—5釐米時間苗株距6~7釐米,苗高5—10釐米進行定苗株距10—15釐米。畦種育苗者可以密些,株距3-5釐米即可。 3.追肥: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廄肥2000公斤,配15公斤過磷酸鈣混合施入。施入壟溝趟到壟上。也可噴灑葉面肥以提高產量。 4.灌溉:甘草雖然是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因為根扎的較淺,抗旱能力不強。所以苗期遇乾旱應及時灌溉澆水,以保苗期水分供給。成株期很少灌水。應注意7—8月分雨季的排水,作到田間無積水,防止爛根。 5.摘花蕾:3—4年生開花。不作種子田的地塊應在花蕾期及時摘蕾,防止養分的消耗,增加根系的產量,提高質量。





靜之夢


1、土壤選擇: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勢高操、含較高鈣質的沙土和砂壤土,土壤微鹼、PH值在7—8.5之間的荒灘、荒坡都可栽培。地勢低窪、土壤粘重的地塊不可種植。

2、品種選擇:選擇適宜於人工種植的“臥生甘草”新品種,該品種具有以下特點:①適應性強:抗旱、抗寒、抗鹽鹼、耐熱、耐貧瘠,溫度適應範圍-45—43度,在嚴重缺水或較乾旱的地區栽培,沒有發現萎縮和死亡現象,能適應弱鹼性的鈣質土壤,同時適宜與幼齡林果間套。②生長週期短:採用育苗移栽,苗生長3—4個月,栽後生長1-2年可收穫,③長勢快:由於其種性臥生,結合人為栽培技術,在地表30釐米橫著生長,光和水肥等自然條件吸收率高,故生長速度快;播後30天,現3--4片真葉,60天株高30釐米,根長可達20釐米,直徑0.5釐米。④採收和加工簡單:全程可採取機誡作業,用工較少,自然幹操八成即可出售。⑤產量高、質量好:畝(667平方米)產中毛草商品500公斤以上,高產者可達800公斤,皮紅,分叉少,條均勻,達到國家藥典標準。



寧夏掌農人


甘草直播。種子處理,物理方法,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機磨種皮,使種皮粗糙,增加透水性。化學方法,可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種均可。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釐米,播後適當鎮壓。

育苗移栽。在4月中旬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播種。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釐米,行距30釐米。播後適當鎮壓。每畝播種量為20公斤左右。育苗移栽一般在第二年春季進行。移栽時開溝,將甘草平放放入溝中,再覆土鎮壓。這樣有利於根莖的生長髮育和採挖方便。

三,甘草的田間管理

1、定苗播種行距為30釐米,則定苗時株距保持18.5~20釐米即可。幼苗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2、灌水甘草在出苗前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長。具體灌溉應視土壤類型和鹽鹼度而定:砂性無鹽鹼或微鹽鹼土壤,播種後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鹽鹼較重,應在播種前澆水,搶墒播種,播後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結和鹽鹼度上升。栽培甘草的關鍵是保苗,一般植株長成後不再澆水。

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4、施肥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廄肥為好。播種當年可於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凍前每畝可追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為了保證養分能滿足根部發育的生理需要,可以按每100公斤液體中加入藥材根大靈膠囊1粒,攪拌溶解後葉面噴施,使地下營養運輸導管變粗,加大養分輸送量,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達到增產豐收的願望。

5、病蟲害及其防治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鏽病,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新高脂膜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治。地下蟲害有地老虎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原藥0.5公斤加餌料50公斤拌成毒餌誘殺。


汪汪的生活記錄


甘草味甜,因此它的別名叫甜草,也有叫甜草根,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藥材,全株皆可入藥,它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甘草喜光耐旱耐熱,因此多生長於乾旱半乾旱的高原荒漠地帶;甘草適應能力很強,抗逆性也很強,且商品性能很高,因此,在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的適宜產區被廣泛種植。

甘草的栽培技術

  • 一,選種;甘草的選種以優質高產為基準,選取出苗率高,抗病能力強,抗逆性能高,商品價值高的種子為宜;種子無黴變受潮蟲害鼠咬,成熟度高,種子來源正規渠道。

  • 二,催芽;甘草的種子外皮殼硬,催芽前放到地上用磚塊碾磨讓其破皮,有利於種子出芽;種子碾磨後用80%的硫酸液浸種放置12小時,然後放到溫水裡浸泡12小時撈出,放到溼紗布袋裡在室溫25至30度的溫室裡催芽,大約24小時後即可露白,出芽率達到80%即可播種。

  • 三,整地;種植甘草的地塊最好選擇土質疏鬆,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性能好,保溼程度高的非鹽鹼地砂質地塊;種植前,要對土地深翻破碎,以細土狀畝施入熟腐農家肥4000公斤,氮磷鉀肥適量為基肥,充分攪拌後做畦;畦寬1米為宜。

  • 四,播種;催芽後的種子可以摻入3倍細沙攪拌後均勻撒播或條播;也可以坑播,每穴撒入三至五粒種子,株距15釐米行距40釐米,深度3釐米為宜;播後要澆足水分。

  • 五,移栽;甘草也可以通過育苗移栽定植;育苗採用營養缽拱棚保溫育苗,每年3月中旬開始移栽,移栽行距30釐米株距20釐米深度15釐米,每株覆蓋草本3釐米並澆水。

甘草的管理技術

  • 一,中耕;中耕的目的為了疏鬆土質,增強根系的透氣性,每年中耕次數3到4次,剷除田間雜草,和菟絲子對甘草有害的植株。

  • 二,間苗;種植的甘草長到10釐米的時候可進行間苗工作,間除苗情弱,長勢不良,苗體集中的偏苗,以此集中養份供給給健康苗;間苗後畝均保留草株15000棵為宜。

  • 三,採種;甘草採收後,晾乾儲存,剪去殘根,鬚根,泥土,按等級分級打包儲存,風乾儲藏與乾燥處等候出售。

甘草的水肥管理

  • 甘草喜歡潮溼土質,但在種植初期,出苗後不要立即澆水,防止泥沙覆蓋草本植株;播種後可在出苗後一個月開始施入一次磷肥,這個時期,可以施肥澆水同步進行;如果田間積水過多,要及時排澇,防治植株根鬚爛根造成植株萎靡;另外,在冬季封凍前可施入熟腐農家肥2000至2500公斤。

甘草的病蟲害防治

  • 甘草的主要病害有鏽病,白粉病和褐斑病;其症狀為葉片發生黃褐色病斑和灰黴色病狀物,以及葉片正反面產生大量白色粉末狀分泌物;甘草感染病菌後,葉片發黃,進展成斑塊狀或網紋狀葉片,植株逐漸枯萎;在鏽病初期可用波美度拾硫合劑400倍液噴施,並將患病植株拔除焚燒;波爾多液或甲基託布律可溼粉劑1500倍液對褐斑病初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波美度拾硫合劑對白粉病有滅菌作用;甘草的主要蟲害為蚜蟲和紅蜘蛛,危害葉片和花序,嚴重可致使葉片發黃枯萎落葉;50%的殺冪松1500倍液或樂果乳油對蚜蟲有很到的滅殺作用。

結語

  • 若想種植的甘草高產,最好在適宜的土地上,適宜的環境下,選擇適宜的品種,進行科學浸種,科學催芽;選取合適的播種方式,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相信會有一個好收成。


鄉音鄉情


甘草的種植方法有種子育苗種植和根莖種植,以種子育苗種植為主要方式。種子育苗種植: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風沙土,忌澇窪地及黏土地、重鹽鹼地及酸性土;每667米施入3000千克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翻耕、耙碎、耱平後作平畦或高畦(高25釐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氣溫為25~30℃時播種,播種行距20釐米,播幅5釐米,深3釐米,每667米播種量為5千克。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進行移栽,每667米施入磷酸二銨15千克,移栽行距30釐米,株距18釐米,每667米可移12350株左右。甘草種子種皮堅硬,吸水困難,不經處理難以出苗。可用機械或人工進行磨擦處理種子,用放大鏡看種子外表有明顯缺皮或種皮劃傷達到 90% 以上即可,播前用60℃溫水浸種30分鐘。根莖繁殖:4月上旬或10月下旬,選擇粗0.5~1.5釐米的根莖,切成長15~25釐米的段,每段應有3~5個不定芽。按行距50~60釐米,株距25釐米,深度15釐米條栽或穴栽,栽後鎮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