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源地圖

【地名由來】

《山東省行政區劃資料彙集》:"因系沂水之發源地,故名沂源。"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

沂河又名沂水,發源於沂源縣徐家莊鄉龍子峪,流經沂源,沂水、沂南、河東、蘭山、羅莊、蒼山、郯城等縣區,由郯城縣吳家道口村入江蘇省境內,全長574公里,流域面積173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墳河、蒙河、柳青河、祊河、諫河等。年徑流量為35.1億立方米,河床最寬處1540米。

沂源縣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東靠濰坊市臨朐縣,東南與沂水縣毗鄰,西依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西南與泰安市新泰市接壤,南連臨沂市蒙陰縣,北與博山區、 淄川區相望,1944年建縣,總面積163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轄10個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43個村(社區),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沂源縣總人口56.99萬人。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源風光

沂源是中國山東屋脊,平均海拔401米,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縣。境內有名的山頭1983座,海拔最高的魯山1108米,是山東第4高峰。有大小河流1530條,是沂河、汶河、彌河的發源地,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沂源是革命老區,是國務院確定的享受沂蒙革命老區政策扶持的18個縣(市、區)之一,有與"北京猿人"同期的"沂源猿人",被認定為"山東古人類發源地"

【尋歡文史】

沂河源頭在哪裡?

沂源縣以沂河源頭而得名,那麼,沂河源頭具體位置在哪呢?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沂河古稱,古代為泗水支流,黃河奪淮、泗入海後,沂水成為支流。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開河運河航道成,沂水又為新開運河所截,不得入黃河 ,因而改道南流,匯入。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為保運河河道和宿遷城 ,開攔馬河(後名),引駱馬湖水東注黃海。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挑挖六塘河,使沂河水東至灌河口入海。以後雖多次治理,直至建國後1951年開挖, 仍保持由灌河口入海的形勢。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發源於沂源縣,有南、北兩源。北源源於沂源縣西北三府山;南源為大張莊河,為沂河主源,發源於沂源縣西南縣界牛角山北麓,流經、、、臨沂、、等6縣市,流入江蘇省邳州,至,又東出湖經新沂河由口入黃海。河全長386公里,其中山東省境內河長287.5公里。流域總面積11600平方公里,其中山東境內10772平方公里。山東境內河道平均比降1.55/1000,流域內支流密佈,較大支流都從注入,山東境內河網密度為0.29公里/平方公里。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確切地說,沂河原頭就在泰山東腳下,沂源田莊周圍連綿山脈的萬溝兆壑裡以及分流螳螂河的源頭魯山南麓發祥地千山萬溝裡。形象地說,沂河原頭髮源地河水的主分流,好比神仙伸出的手掌,從北向南依次擺開。

一、螳螂河

發祥於土門鎮魯山南麓流經沂源縣駐地南麻縣城。如今,沂源人民利用科技建設的螳螂河水景公園與省濟青高速公路第一條綠色長廊,遙相互映。

說起螳螂河,不能不提到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一對恩愛的螳螂夫妻新婚之後,由於缺乏食物,幾乎瀕於餓死的邊緣,痴情的丈夫對心愛的妻子說:“為了我們的愛情,為了我們愛情的結晶,請你把我吃掉吧!”,聞聽此言,妻子已泣不成聲。 “只要你愛我,愛我們的孩子。”丈夫堅持著。於是,妻子流著悲傷的眼淚無助地把自己心愛的丈夫吃掉了,保全並延續了他們的後代,愧疚難耐的她,終日以淚洗面,淚流成了河,就成了這螳螂河。她流盡了眼淚,從此螳螂的後代們眼睛總是透明鼓鼓的,卻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淚了,那位痴情丈夫的靈魂便化作了這惟妙惟肖的螳螂崖。

二、主源徐家莊河

發源于徐家莊鄉龍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雨過天晴,站在望泰峰頂,隱約可見泰山的風貌。

三、仁裡莊河(又一名南巖河)

發源於大張莊鄉張家旁峪南山的南巖流經會合大雕崖及仁裡莊,南巖的大雕崖與悅莊下龍巷大雕崖相去近百餘里。

四、張莊河

發源於大張莊鄉老松山北麓。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五、田莊河(又名高村河)

發祥於大張莊鄉狼窩山北麓的高村,流集於南麻鎮田莊。

【歷史沿革】

夏朝,沂源地屬"奄",轄。

商朝,沂源地屬。

周朝,沂源地先後屬浮萊邑和蓋邑,和轄。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秦朝,沂源地屬。

漢朝,沂源地屬。

東漢時,蓋縣改屬琅琊郡。

三國時,沂源地屬徐州東莞縣。

齊魯地名探究——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

隋朝,開皇四年(584年),廢東安郡建東安縣,沂源大部地域屬琅琊郡東安縣,後東安縣廢,建沂水縣,屬沂水,西部地域屬嬴縣,西南部屬泰安郡新泰縣,西北部屬齊郡淄川縣,北部屬北海郡臨朐縣。

唐朝,沂源大部地域屬沂水縣。貞觀八年(634年),莒州廢,改屬沂水縣;北部屬青州臨朐縣。 宋朝,北宋時沂源大部地域屬沂州,西北部屬淄州淄川縣;北部屬青州臨朐縣;西南部屬泰安州新泰縣。

南宋沂源大部屬,仍分轄於莒州沂水縣、青州臨朐縣、淄州。西南部屬山東西路新泰縣。

元朝,沂源大部地域屬莒州,北部屬青州,西南部初屬,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改屬。

明朝,仍分屬以上3縣。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沂水、蒙陰2縣改屬,臨朐仍屬,沂源地域仍屬以上3縣。

中華民國時期,沂源地域仍分屬沂水、蒙陰、臨朐3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沂源地域先後分屬中共新蒙、博萊、沂北、沂中、蒙陰、新泰、沂水、臨朐等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春,建立中共沂源縣委,下轄歷山、青龍、

大泉、安樂、太平、文坦6個區,隸屬中共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蒙陰縣魯村、張莊、黃莊等地劃歸沂源縣,8月,沂源縣隸屬魯中行政主任公署(1948年改稱魯中南行署)轄內的沂蒙專署。

1950年5月,沂源縣改屬。

1953年8月,沂水專區撤消,沂源縣改屬,

1978年7月,沂源縣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0年1月1日,沂源縣由臨沂地區行政公署劃歸淄博市。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