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果园和菜园边,经常看到几株蓖麻,种这么几棵有啥用处?

南山闲云1


小时候勤工俭学,其中就有一个项目是种植蓖麻,记得那时候村边路口,田间地头,我们都会种植上蓖麻,收了蓖麻种子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变卖,卖了以后除了给我们买文具,那年夏天学校还为我们每人发了一套“的确凉”夏装,穿到身上的确凉快。我们小孩子,总是用蓖麻油把我们的玩具小刀小枪啥的擦的铮亮铮亮的,那时候我们说,解放军的擦枪油也是蓖麻油,不知真假。

后来勤工俭学不搞了,一心一意去学习,再以后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就多年没有见过农村有种植蓖麻的。去年中秋节,驱车回农村看望姑姑,姑姑非让我到他的苹果园去摘些蔬菜。在邻居家的苹果园旁边,我意外你见到了几株蓖麻,当时感到非常惊奇,种这么一株两株的蓖麻有什么用?我问姑父,姑父说,种蓖麻是为了药金虫子,金虫子吃了蓖麻叶就会死掉。

我们说的金虫子,学名叫金龟子,是农村常见的害虫蛴螬的成虫。蓖麻叶能够药死金龟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后来,我就认真查阅资料,发现果然是这么回事,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就专门进行蓖麻叶毒杀金龟子研究,发现效果明显。因为蓖麻叶中的蓖麻素有毒,而金龟子又最喜欢食蓖麻叶,所以在果园和菜园四周种上几株蓖麻,金龟子就会优先吃蓖麻叶而不是果树和蔬菜,吃后就中毒而死。这样,蓖麻叶代替果树和蔬菜受害,又毒杀了金龟子。我这才回忆起,姑夫邻居家苹果园前那几株蓖麻树,叶子很少有囫囵的,我还以为是招了啥病虫害呢,原来就是让金龟子吃的。

其实毒杀金龟子,是果园和菜园防止蛴螬为害的一种行之有效果的办法。在金龟子未产卵前就将其毒死,可以有效地预防其产卵,极大减少果园和菜园蛴螬的密度,是生物防治害虫的办法,比农药防治更加安全有效。上世纪70年代,有农业科研人员研究,用一斤蓖麻叶捣碎,加清水10斤,浸泡两小时后,过滤出蓖麻叶,将清液倒入喷雾器,喷洒在10株小杨树的枝叶上。2小时后,发现64个金龟子中毒,在地面上翻滚挣扎不能再飞。喷药第二天,树下中毒死亡金龟子185头。可见蓖麻叶确实能致金龟子死亡。如果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也可以有效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原来,小小蓖麻有神效,人们在果园和菜园边种了几株蓖麻,并不是为了收蓖麻籽(这东西现在也没人收),而是为了利用蓖麻叶杀死金龟子。朋友们,如果你的菜园和果园,蛴螬为害严重,你也可以试试种蓖麻哟,这东西种起来相当简单,非常容易成活的,我们小孩子当年都能种活,何况农民朋友呢?


齐东晏子


小时候就很纳闷,一些庄稼地头上经常会发现几株蓖麻,它的果皮上有软刺,孩子们对它的果实很感兴趣,经常摘下来把玩。但大人们总会提醒,说蓖麻种子有毒,不要咬着玩。听说有毒后,也就很少人摘了。

蓖麻的零星种植是有目的性的,这要跟蓖麻的特性有关系了。蓖麻俗称“八麻子”,是蓖麻属大戟科的当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蓖麻是很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专门种植蓖麻的就是为了提炼植物油,不过蓖麻中的蓖麻毒素也有大的价值。

一般而言,蓖麻毒素主要包括蓖麻毒蛋白、蓖麻碱、蓖麻变应原和血球凝集素。其中蓖麻毒蛋白的毒性最大,对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毒性反应,蓖麻毒蛋白跟细胞结合后,会使细胞内核糖体失活,进而干扰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蓖麻毒素一般分布在蓖麻的根、茎、叶等处,其中蓖麻籽中的含量最高。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已经研制出了以蓖麻为原料的植物杀虫剂。

人们在田间地头种植蓖麻,一些害虫啃食蓖麻的根、叶或果实后,就会因摄入蓖麻毒素而亡。例如花生地里最常见的害虫——蛴螬,对花生的根及果实危害非常严重,一亩地里均匀的种植20颗左右的蓖麻就能有效的防治蛴螬虫害的发生。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在农村的菜园子或者是果园的旁边,经常见到一些蓖麻在生长,蓖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挺拔,肥大的叶片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不仔细看还以为这是一片蓖麻种植地,其实很多时候,村民也都是将这些蓖麻散落种植在菜园子或者果园的边缘,蓖麻现在很少有人种植了,那么为啥还爱在这些地方种植上一些蓖麻呢,其实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我们村的老王有一片果园,过去每年都会因为有人放羊,误入果园啃食果树,造成很大的困扰,都是乡里乡亲的,说的太难听了,让人家下不来台,不说吧,自己的果树眼看就要挂果了,果园面积虽然不大,但要修建围墙也是不现实的,后来有人给老王出了个主意,那就是种植蓖麻,种植蓖麻跟放羊有啥关系呢?老王说关系大了。

蓖麻是一种有毒的植物,是没有动物去啃食蓖麻的,相反看到这种有毒的蓖麻,很多牲畜反而会绕着走,所以村民利用蓖麻的这种特性,专门在一些像菜园子、果园的周围,种植上一些蓖麻,就能够起到一种屏障作用,防止牛羊、鸡鸭进入啃食,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相当有效,种植的蓖麻也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果实累累,可以榨油,专门有人来收购的,所以说,种植蓖麻是两全其美的防止牲畜进入的好办法。



蓖麻自身有毒,也是农村主要的土农药之一,经常有人使用蓖麻叶揉烂、弄碎之后,作为土农药杀虫使用,对于很多种的虫害都有很好的消灭作用,像过去农村的旱厕,夏季经常会出现蝇蛆,农村老人就爱去野外采摘一些蓖麻叶,切碎之后扔进茅厕,就有很好的消灭蝇蛆的作用,蓖麻也是土农药的主要原材料,作为在菜园子和果园附件的蓖麻,也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驱虫、防虫作用的。

蓖麻对于环境要求极为松散,是一种生命力强健,生长极其迅速的植物,即便是种植在一些贫瘠之地,蓖麻也是能够很好的生长,现在有的蓖麻品种生长的植株特别高大、繁密,作为篱笆使用,蓖麻的作用还是很不错的,对于蓖麻你的农村老家种植的多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说实话,现在这种在果园和菜园子附近种植蓖麻的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现在蓖麻都已经很少见了,经济价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蓖麻,曾经重要的油料作物,提取的油脂是可以作为优质的航空润滑油满足航空器材的需求。除此之外,蓖麻毒素也是蓖麻的一个重要作用,据说蓖麻毒素的毒性是河豚毒素的上百倍、见血封喉。除此之外就是蓖麻种子也是一味中药,用途还是比较广泛的。

蓖麻,植株较为高大、地上部茂盛、根系较为发达,并且蓖麻有一种比较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有一定的驱虫功能。我记着2014年左右,我们单位种了半亩地的蓖麻,一个生育季没有发现虫害,连蓖麻附近的虫子都比较少见,分析其原因应该就是其自身的刺激性气味的功能。

其次也是利用蓖麻自身的毒性来防治害虫。蓖麻中的蓖麻毒素含量比较低,但是其毒性是很大的。而且,蓖麻的生理特征就是较为高大、茂盛,可以吸引一部分害虫啃食其叶片,从而中毒死亡。这也是蓖麻的一个功效。

所以,农村的一些果园或者菜园子边上种植几株蓖麻,目的就是利用其刺激性气味或者是蓖麻毒素来趋避和毒杀害虫、减少虫害的发生程度,有一定的效果,也是比较天然的防虫方法。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建行渐远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记得那时候村里还种有蓖麻的。种植蓖麻的地块都是一些山耩薄地或者是盐碱河滩等不愿长庄稼的地块,说来也怪,这些地方虽说种植庄稼基本上收不回本儿来,可是种植蓖麻后,长得挺旺盛的,可见蓖麻这种植物是很好摆弄的。

那时候种植蓖麻主要是上级有收购任务,蓖麻子都上缴了。可村民们将蓖麻杆放在水库中沤一段时间后,将蓖麻杆的外皮扒下来,搓成绳子,可以当麻绳捆绑东西时使用。记得那时候,农村的厕所是那种露天蹲坑式,每到夏天的时候,茅坑里的蛆虫繁殖很快,有的时候会顺着坑沿爬上来,满厕所地上四处乱爬,搞得你无法下脚。人么便会采摘一些新鲜的蓖麻叶子,揉搓一下扔进茅坑。说来也怪,这蛆虫就会被杀死。过去的猪圈内有污水,最容易产生蚊子的幼虫孑孓,扔上几片蓖麻叶子,也能搞定。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农村不再种植蓖麻,所以现在农村就很少见到蓖麻了。再说,蓖麻子含有一种有毒的蛋白以及蓖麻碱,小孩服用2-7粒即有可能中毒、致死,所以那时候大人们都叮嘱我们千万不要误食蓖麻子。

如今在农村果园或者菜地边看到的几株蓖麻,或许是野生的,如果是特意种植,恐怕不会就栽种几株吧。近年来,国内蓖麻还属供不应求的局面,主要的还是依靠从印度进口,农村搞专业种植蓖麻的是少之又少了。至于在田边地头留有几株蓖麻,或许是为了采集蓖麻叶子吧,因为如果得了痈疮肿毒等,用新鲜的蓖麻叶子捣烂敷在患处,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能起到祛肿消毒的作用的。

再有一层原因,就是蓖麻本身有毒,一些动物比如牛羊等见了蓖麻都会绕着走。在果园或者菜地边种植几株蓖麻,能够有效预防牛羊进入果园或菜地,糟蹋果树及蔬菜,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建行渐远


蓖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们这里都有广泛的种殖。

那时对于蓖麻的产品蓖麻子,农产品采购站会收购。因为蓖麻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而生产队会在田边地头大量种殖。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增加集体收入。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

后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在田边种殖了蓖麻的地块中的庄稼明显的比不种的地块中的庄稼上蚜虫和菜青虫的危害要小。有的几乎不招虫。那时农药少。又缺。有时为了治虫还用烟筋熬水治虫。所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各村就开始推广以田边种殖蓖麻来防虫驱虫。可以说效果(防虫)和效益(经济)双丰收。

后来随着各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大面使用。蓖麻驱虫也就渐渐的没人用了。种的少了。收购站因货源少而也停止收购蓖麻子了。

渐渐的也没人种了。

现在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兴起。蓖麻驱虫又开始被人重视了。

所以。有人在果园和菜园边种蓖麻是为了驱虫(蚜虫)。


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强


这玩意儿含油量高,久放不腐。见到这玩意儿的,可以存放几个备用。

遇到化脓的皮肤病或伤口,把这玩意儿捣烂敷患处,一天后准好!


至尊聊神一一宸临


不是种的,都是野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