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透过焦虑的教育表现看出三层社会意义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尽管很富有,但你没什么文化,你没什么社会地位,所以你的孩子乃至你的后代都无法步入他们口中的上流社会,上不了好的私立学校。你会怎么样?气愤,无奈,得过且过,还是做出最后一番挣扎?答案就在今天我要讲的这部电影里《起跑线》。

《起跑线》作为印度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层面剧情虽套路满满,却丝毫阻止不了我们感动得一塌涂地。

《起跑线》:透过焦虑的教育表现看出三层社会意义


该影片讲述了时尚服装店老板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图靠着自己经商天赋,成为土豪一族。原本在街景里住着,邻居和睦,生活安逸,但这一却为了给女儿皮娅择校而发生改变。为了孩子不要重滔自己没文化的路,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他们不得不搬家到最好学校边上,我们谓之为“学区房”。搬入权贵一族附近并不代表自己跻身于上流社会,他们不得不说起蹩脚的英语,不得不吃着西餐,喝着红酒,甚至吃难以下咽的鱼子酱以代表自己已融入上流。为了孩子被顶尖私立幼儿园录取,他们从买学区房到变穷,占用贫困生录取名额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起跑线》以其说这是一部教育片,不如说这是一部有关社会阶级,种族文化以及人性反思片。该片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了不要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人性与社会思考。表面上用了些意料之中的俗套剧情,更深处的是,导演想表达的是:权利,利益与人性丑恶。

今天我就撇开教育表面现象,深入剖析影片中那些社会阶级,权利,人性的批判,谈谈这部电影更为深处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想谈一谈对此片的理解。

反讽是这部影片的精华,影片中多处的名字与英语,更是讽刺了印度“种姓文化”,穷人可以连名字都没有,有身份的人才有名字,名字与英语都是阶级与权贵的象征,也是上流阶级的象征。

第一处,当皮娅一家搬进学区房新家,为了自己的名字更加有品味,米图把自己名字改成米塔,因为名字代表着文化与学识,代表一份地位。

第二处,拉吉一家搬进穷人区住的时候,问邻居名字,邻居说的那一句:穷人可以没有名字。

最后一处是影片结尾:我还是喜欢叫米图,这也意味着一切回到了原本的样子,良知的觉醒。

印度种姓制度虽然已废除,不代表没有歧视,在贫富差距拉得越大,这种姓文化越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语也无时不刻出现在影片中,学区房附近孩子父母都说英语,他们不可以自己孩子跟说印地语的皮娅玩,学校面试说的是英语。

每一次出现的名字与英语都是对社会阶级的抨击,更是对种姓文化的讽刺。

影片最后拉吉说:英语、英语还是英语,印度人不能说错英语,错了就是一无是处。这样的结尾更是升华了对文化阶级的讽刺。

《起跑线》:透过焦虑的教育表现看出三层社会意义


在我看来:导演是一方面想表达自己文化的热爱,印度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自身文化博大精深,没有任何一个国人可以去忘根忘本。另一方面想表达对固化的阶级思想愤怒,这种思想不可能因为有一个博学的名字,一句流利的外语就可以改变,就像拉吉所说的那样:今天我就讲英语,但是我真的不会拼写博学这个单词。

权利是所有一切的起源,因为权利只是在少数人手中,有了权利就有了利益,教育也变成了一桩买卖,失去教育的初衷与本质。

权利人士作为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可以轻易获取贵族学校的入学权。而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绞尽脑汁,即使有钱也不能获得一个学位。

当贵族学校校长被拉吉在全体学生与家长面前揭穿时,她没有承认这是她的错,家长也没有一个站起来鼓掌,这是为什么?按常理来说,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候少不了掌声,但是此处没有,只有米塔一个人站起来给丈夫鼓励。是拉吉演说得不激进吗?都不是,是所有权贵一族不想捅破这层利益窗户纸。他们不希望改变这种关系:底层永远都在底层,工厂永远可以有廉价劳动力压榨。如果底层受到良好教育,跟他们孩子竞争,或许他们世代相传的优越感以及社会地位都会动摇。就像希亚姆说的那样,谁来伺候你们?

细看电影:政府官员给平民发放物资,一脸凶神恶煞,一生气,门一关,连大米都不卖给老百姓,就连这小小七品芝麻官都可以因为手里芝麻大点权利作威作福,何况是手握大权之人呢?

电影最后,当拉吉在台上曝光自己与贵族校长所作所为时,台下只有两位家长想要站起来,但都是被自己爱人示意不要发出声音,最后,只有米图站起来给丈夫鼓掌,给公立学校孩子们鼓掌,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上不私立学校,害怕得罪这权利链上的任何一个人。

《起跑线》:透过焦虑的教育表现看出三层社会意义


在我看来,这些细微的电影细节,只不过想表达,权利是个魔力的东西,一旦手握权利,就会舍不得放下,因为所有的一切因为自己而发生改变。即使是贵族学校校长那种女仆出生的人,曾经她同情穷人,因为自己出生就是穷人,但在权利面前,她已经忘了身为校长的初衷,她享受着被人捧起来的感觉,她也害怕哪一天没有人求于自己,失去权利手杖,操控不了任何人。

人性丑恶在利益面前,一览无余,赤裸裸的显现出来。

拉吉夫妇的自私与穷人希亚姆一家的善良无私形成对比,看似对一切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

拉吉夫妇在经过几番面试,加上为了孩子自己努力学习,却无法给孩子报上私立顶尖幼儿园。一场场的落空,让拉吉夫妇看到了最后一个希望:贫困儿童录取名额。他们为了占上这个名额,从土豪一族变成穷人一家,上演了滑稽搞笑的一幕,成为了穷人希亚姆一家邻居,希亚姆一家不计前嫌,还跟他们成为了朋友。

希亚姆善良,带着拉吉去工厂上班,甚至不顾自己人身安全,碰瓷豪车就是为了给皮娅凑够学费,自己储备说不够多,还可以慷慨解囊,足以看出:穷人虽穷,但是有人性。拉吉夫妻 最后被他们感动,良知觉醒,才懂得教育最本质的不是学校有多漂亮,校服有多美,英语说得有多流利,而是学做人,做一个心怀感恩善良的人。

电影最后,米塔不叫米图了,还是叫回了米图,皮娅坐也上了公立学校校车。也意味着:皮娅终将在一个友善的学校学习成长。

在我看来,导演之所以这样设定剧情,是想提醒那些“鸡娃父母”,焦虑的总想让孩子先跑,跑得太急已经忘了脚下路是什么?也想提醒父母不要忘了教育的本质是学习做人,先做人,后学习,就像拉吉说的那样: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起跑线》:透过焦虑的教育表现看出三层社会意义


结语:

《起跑线》这部印度电影,看似为了孩子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实际上是折射出社会不公,手握权利的贪婪与人性自私三个层次的社会意义,然而在我们国家,又比他们能好多少?穿着尿不湿就开始奔波各个早教机构,各种培训班,各种补习班。还有各种入学面试,查看家长学历等等。

之所以这部电影能在中国反响剧烈,正是这些故事情节戳中了中国家长的痛点,引发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