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歷史文化名人——管 仲

齊魯歷史文化名人——管 仲


管仲(約前716—前645),又名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姬姓貴族後裔,史稱“管子”,齊桓公尊其為“仲父”。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管仲相齊四十餘年,實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對內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輔佐齊桓公首先稱霸諸侯,被稱為“春秋第一相”。管仲的主要思想和言論大都體現在《管子》一書中。

根據《東周列國志》記載,管仲“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對於管仲家族,史書中並沒有詳細記載。管氏家族以前可能是貴族,後來家道中落,降為貧民。管仲的父親叫管山,管仲不到三歲時父親就死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貧苦。青少年時管仲生活在社會下層。為了謀生,曾經替人牧馬,後來又和好友鮑叔牙一起在南陽(今鄒縣)經商。《史記·管晏列傳》對管仲和鮑叔牙的深厚感情曾經有如下的加載:

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管鮑之交”,這種友誼使他們一起成為齊桓公最得力的輔弼大臣,終於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齊魯歷史文化名人——管 仲


管仲生活在列國並峙互相征戰不休的時代。當時周王朝的統治力量薄弱,各諸侯也都各行其是,不聽周天子的擺佈,也不進貢財物,東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地盤,擴大自己的勢力,互相侵吞,戰爭連年不斷,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一天鮑叔牙對管仲說:兄滿腹經綸,有經邦治國之才,埋沒了實在可惜。現在齊襄公暴政虐民,淫亂內廷,總有垮臺之日,今後誰為國君尚難預料,我倆不如各去輔佐一位公子,助其成事,一旦成功,再互相提攜,共享榮華富貴,如何?管仲欣然答應了。於是鮑叔牙當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謀士,管仲為齊襄公同父異母的長弟公子糾效力。但是不久,齊襄公就無端誅殺臣僚,管仲和鮑叔牙隨著避禍的公子分別逃往魯國和莒國。他們靜觀事態的發展,伺機而動。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齊國爆發內亂。齊大夫連稱、管至父殺掉齊襄公擁立公孫無知為君。公孫無知在位僅一年有餘,齊國貴族雍廩、高傒又殺死公孫無知,一時齊國無君,一片混亂。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公子小白接信後又和鮑叔牙仔細分析國內形勢,然後向莒國借了兵車,日夜兼程回國。魯莊公知道齊國無君後,也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後來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管仲於是決定自請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追出30餘里,看見前方有一隊人馬正在起炊做飯,馳近一看,果然是小白他們。雖然當時莒兵有百乘之眾,但是管仲非常沉著,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就迅速拉開強弓一箭向公子小白射去。莒國兵馬來不及防備,只聽“嗖”的一聲,箭已射中小白,小白大叫一聲,倒伏在車轅上。管仲一見,立馬飛馳離去,只聽背後傳來一片哭喊聲。其實公子小白並沒有死,他看見管仲領兵趕到早已心存戒意,管仲的那一箭正好射在束衣的帶鉤上,小白急中生智,詐死躺下。等管仲遠去之後,小白才漸漸從車轅上抬起身來。為防魯兵再來,鮑叔牙將計就計,讓大隊人馬舉哀前行,將公子小白藏在後面的小車中,直奔齊國而去。在魯國的公子糾在得知小白被射死的消息後,一路上迎來送往緩緩前行。公子小白的車隊首先到達臨淄的時候,鮑叔牙先入城與大夫高傒等商量,擁立小白登基。眾大夫欣然出城迎接公子小白進宮即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之後,公子糾兵敗被殺,管仲也成了階下囚。

齊桓公登基之後急需有才幹的人來輔佐,於是準備拜鮑叔牙為太宰,鮑叔牙推辭說:臣跟隨主公,是希望主公創立不世功勳。現蒙上天眷顧,主公登上了君位。但是將來如何進一步發展,臣毫無把握。主公如果僅僅想治理好齊國有高傒和鮑叔牙足矣,但是若想成就一代霸業,非管仲不可。鮑叔牙見齊桓公對管仲那一箭仍然懷恨在心,便繼續說自己以下五點不如他:一是安定百姓,增加生產不如他;二是治平國家,和洽諸侯不如他;三是取信於民,樹立權威不如他;四是制訂禮法、規範全國不如他;五是鼓舞士氣,克敵制勝不如他。“如此天下奇才,哪國君王任用,哪國就會強盛。主公切不可失去啊!” 鮑叔牙的話打動了齊桓公,桓公讓鮑叔牙帶著軍隊到魯國,藉口桓公要親治罪為名,把管仲要了回來,魯人雖然知道齊人要用管仲,但是懾於齊軍的威逼,不敢不給。齊桓公在宮中隆重接見了管仲,管仲向齊桓公稽首謝罪,齊桓公跨步上前扶起,當即賜座,並向他詢問治國方略。三天後,齊桓公下令清掃宗廟,自己吃素持戒三天,然後沐浴焚香,設牢祭祀,擊鼓鳴鐘,召集大臣。儀式過後,齊桓公在列祖列宗靈前跪拜禱告說:列祖列宗在上,我小白聽了管仲之言,眼睛更亮,耳朵更靈。不敢獨享獲得人才的喜悅,特將他引告於祖宗靈前。祭拜完畢之後,齊桓公對管仲說:請管子輔助我,出任齊國大相。管仲退後數步,慎重下拜,接受了齊桓公的任命。此後,管仲一心輔佐齊桓公,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齊國逐漸地強盛起來。齊桓公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管仲相齊40餘年,得到齊桓公的鼎力支持,創行了許多新的國家制度和政策,大力改革內政和通貨積財,發展社會經濟,充實國家財政,進而整頓軍政,強化國家的軍事力量,這些措施在歷史上被稱為“管仲改革”。

齊魯歷史文化名人——管 仲


齊桓公在即位之初,對於管仲的建議並非全部採納,性情急躁的齊桓公一心想實現霸主夢,向管仲提出要立即加強軍備建設,但是管仲卻認為應該先修內政,然後再對外用兵。齊桓公不聽,下令全國加強軍備。為了籌集軍費,鼓勵作戰勇敢的戰士,在全國增加了關稅和市場稅,結果使齊國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

齊桓公二年(前684)正月,齊國對魯國用兵,齊軍在魯境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與魯軍相遇,齊軍仗著人多勢眾,首先發動進攻,魯莊王在曹劌的建議下等齊軍發動了三次衝鋒之後才宣佈進攻,魯軍一舉把齊軍趕出了魯境,齊軍大敗而歸。長勺之戰的失敗給了齊桓公深刻的教訓,決定採用管仲給他制定的治國方針,先治內,後治外,並委政與管仲。

管仲採取的這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對推動齊國的強盛和走向霸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富民”政策是管仲社會經濟思想的核心。《管仲·治國》雲:“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後,人們才會有廉恥之心。《管仲·牧民》:“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在這一富民思想的指導下,管仲打破了原來井田制的界限,實行“相地而衰徵”的實物稅制。

商周以來一直使用原始公社晚期公社成員間定期分配土地的井田制。所謂的井田,據古書記載,大致100畝為一個方塊,稱作“一田”。井田制是一種土地國有制度,它是奴隸制社會生產關係的基礎。西周中葉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經開始出現零星的土地交換,土地國有制遭到破壞。管仲看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承認土地制度的變化,採取“相地而衰徵”的稅賦制度,也就是根據土地的好壞分等級徵收實物稅,而且堅持不分公田、私田一律徵稅。這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又提高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從而消除了民眾的不滿和逃亡,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另外,管仲還利用齊國靠海的地理優勢積極提倡發展漁鹽業,還設置鹽鐵官促進鹽鐵業的發展,把鹽和鐵作為戰略性資源由國家統管起來,把民間生產組織起來,實行產和銷的國家專賣制度,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在內政上,管仲實行國、野分治的“叄國伍鄙”制度,整頓原來的行政組織。他稱這種制度的核心在於“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國指的是國都及其郊區,在國家動亂時期,社會充斥著大批無業遊民和流民,不解決好這個問題,國家很難安定,任何法令也很難實行。管仲把國都政區分成三塊,分立三軍:最高權力由國君統管,同時又分管其中的一塊,直接統帥中軍;其餘兩塊由兩個監國上卿高氏和國氏分管,分別統領左軍和右軍。國中劃分為21個鄉,工商鄉6個,士鄉15個。士工商各自居住在一起,以5家為一個單位編制起來,不得雜居和遷徙。這種管理體制也是一種權利結構,權利和職責聯繫、集中和分散結合,對於防止內亂和抵禦外敵都十分有用。鄙指的是國都以外的廣大的郊野地區,相當於今天所說的農村。管仲把全國的鄙野劃分為5個屬,以家為基本單位,30家組成1個邑,10邑組成1卒,10卒為1鄉,3鄉成1縣,10縣構成1屬,每屬有9萬家,依次由邑司、卒帥、鄉帥、縣帥和屬大夫分級管理。每年年初,由五屬大夫把屬內情況向齊桓公彙報,督察其功過,於是全國形成統一的整體。

在人才的選拔方面,管仲創設了選賢任能、錄功授官的“三選制”,反對任人唯親。所謂的“三選制”指的是各鄉中把本鄉德才兼備的人推選到國家中去,這是第一選。這些人經過國家有關部門一段時間的考核將其中的優秀者推薦給國君,這是第二選。最後由國君對他們進行親自審核,並交給一定的事做,合格者由國君任命為上卿的助手,這就是第三選。這樣就擴大了齊國統治階級的基礎。

在軍事上,管仲“作內政以寄軍令”,實行兵民合一,把行政組織和軍事編制統一起來。春秋初期大國之間爭霸的態勢已經形成,針對這一形勢管仲的軍事改革採取內緊外鬆的策略,在列國之間行動較早,秘而不宣,具有悄然崛起的特點。管仲的軍事改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擴大兵源。管仲實行“叄國伍鄙”制度,其直接的意義在於“定民之居”“成民之業”,其潛在的作用是擴大了兵源。當時齊國規定國中5家為1軌,每軌設一軌長。10軌為1裡,每裡設裡有司。4裡為1連,每連設一連長。10連為1鄉,每鄉設一鄉良人,主管鄉的軍令。戰時組成軍隊,每戶出1人,1軌5人,5人為1伍,由軌長帶領。1裡50人,50人為1小戍,由裡有司帶領。1連200人,200人為1卒,由連長帶領。1鄉2000人,2000人為1旅,由鄉良人帶領。5鄉1萬人,立一元帥,1萬人為1軍,由五鄉元帥率領。齊桓公、國子、高子3人就是元帥。這樣把保甲制和軍隊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既擴大了兵源,又以同住在一軌的5家編為1伍,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二是隱蔽練兵。管仲主張“事可以隱令,可以寄政”,也就是說把擴軍和練兵的事,潛藏到平時的政令當中,看起來是整頓國內的行政區劃,實際上是起到了擴軍的作用。利用春秋兩季的田獵活動來進行練兵,使各國不容易發現齊國的軍事意圖和行動,以此來強化齊國的軍力。

三是徵集武器。為了充實軍隊的裝備,管仲採用了以兵器贖罪的方法。齊桓公曾經為“齊國寡甲兵”表示憂慮。那時,打仗以車戰為主,軍士分為車兵和徒兵,武器裝備主要是甲、盾、戈、矛等。為了籌辦武器裝備管仲採取了以兵贖罪的方法,明確規定,犯死罪的可用一副上等犀甲和一支戟來贖罪,輕一些的用一副皮甲和一支戟贖罪,小罪則可以以一定數量的銅或者鐵來贖免。這樣使國家得到了不少的銅和鐵,用來製造兵器和生產工具,充實了軍隊的裝備。管仲的這個主張,既是解決軍隊武器裝備的一項富有開創性的措施,同時有反映了他意在減輕罪罰的改革精神。

在外交方面,管仲從實際出發,制定了親鄰國,徵亂邦的外交政策。他派出了大批的使臣,設立駐外國的使館。曹孫宿駐楚國,商容駐宋國,季友駐魯國,開方駐衛國,匽尚駐燕國,審友駐晉國。同時還派出遊士80人,供給他們車馬衣裘,讓他們周遊各國,瞭解各諸侯國的情況,選擇混亂的諸侯國先事征伐。

管仲針對各國形勢還提出了“尊王攘夷”口號。當時一向被中原國家視作蠻夷的楚國已漸強大,楚在南方,而它卻企圖向中原伸展勢力。公元前656年,管仲隨齊桓公出師伐楚,責備周昭王南征不復,楚不循例向周天子進貢苞茅。他援助諸夏,排斥夷狄。公元前661年,狄人伐邢,管仲勸齊桓公出兵救邢,他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通過攘夷,保持了邢、衛諸夏,對於進步生產免遭破壞,有其積極意義。

管仲推行的這一系列的改革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尤其是他採取的經濟措施,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三選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西周長期以來實行的等級制度,為新興的貴族階級和下層士民進入仕途開闢了道路。管仲的改革使齊國出現了民足國富、社會安定的繁榮局面。

經過幾年的改革與發展,齊國逐漸富強起來,與鄰國的關係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於是開始了尊王攘夷、稱霸諸侯的征程。《管子·小匡》中曾有如下的記載:

齊桓公東救徐州,分吳地之半;救存魯國,侵陵蔡國,分割越地。南面憑藉宋、鄭兩國而伐楚,渡汝水,過方城,接近文山,責令楚國貢苞茅於周室。周天子送祭肉給齊桓公,荊州諸侯沒有不來歸順的。在中原救援晉公,擒獲狄王,打敗胡貉,攻破屠何,以騎兵入侵的流寇也被征服了。往北則攻伐山戎,制服令支,斬殺孤竹,九夷也開始聽從了。沿海的各諸侯國,沒有不來歸順的。往西的征戰,奪取了白狄的土地,兵到西河,並船投筏而渡,到了石枕;又懸吊兵車、纏束戰馬,越過太行山與卑耳山的溪澗,拘捕大夏之敵。接下來,再往西征服流沙西虞之地,秦地戎人也開始服從了。總之,齊兵南征北戰,成就大功十二項。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和中原諸侯各國,沒有不服從的。齊桓公與各國諸侯擺起祭品,書寫盟誓,告於上下神靈。然後,率天下安定周室,在陽穀大會諸侯。因而,齊國有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次會盟諸侯,匡定天下。從此,鎧甲不解繩,兵器不開箱,弓衣沒有弓,箭服沒有箭,停武事,行文治,天下晏然,以朝拜周天子。

周襄王七年(前645),為輔佐齊桓公創立霸業而嘔心瀝血的管仲患上了重病,齊桓公去探望他,詢問他誰可以接受相位。管仲向他推薦了為人忠厚,不恥下問、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說隰朋可以幫助國君管理國政,並提醒國君務必疏遠易牙、衛公子和開方三人,如果寵信他們,國家必亂。不久管仲病逝。齊桓公不聽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結果釀成了一場大悲劇。二年後,齊桓公病重。易牙、豎刁見齊桓公已不久於人世,就開始堵塞宮門,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去。有二宮女乘人不備,越牆入宮,探望齊桓公;桓公正餓得發慌,索取食物。宮女便把易牙、豎刁作亂,堵塞宮門,無法供應飲食的情況告訴了齊桓公。桓公仰天長嘆,懊悔地說:“如死者有知,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仲父?”說罷,用衣袖遮住臉,活活餓死了。桓公死後,宮中大亂,齊桓公的幾個公子為爭奪王位各自勾結其黨羽,互相殘殺,致使齊桓公的屍體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無人收殮,屍體腐爛生蛆,慘不忍睹。第二年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兵送太子昭回國,齊人又殺了作亂的公子無虧,立太子昭為君,即齊孝公。經過這場內亂,齊國的霸業開始衰落。中原霸主逐漸轉移到晉國。

管仲作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鉅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和主要的言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齊魯歷史名人傳略政治卷 唐輝)


齊魯歷史文化名人——管 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