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我一个朋友,刚面试了一家公司,年薪60万,被录取了,负责人通知她的时候,她告诉其怀孕1个多月了。

我问她,刚拿到offer,为什么不等着转正再告诉领导怀孕呢?

她说:互联网运营岗位,怀孕影响并不是很大,在家远程办公就可以实现运营推广,最近帮助公司的在线教育领域实现营收增长500%。

针对疫情大家人心惶惶,担心被裁员、被降薪,而有的人却可以实现工资翻一倍,真是真金不怕火炼。

最近广发证券发布了新冠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其中给家电、化工、银行、汽车、酒店、旅游等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同时近期HR群里大家开始积极讨论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有这样一则消息:部分企业将采取短期办法:3-6个月管理层降薪50%,员工降薪30%,员工降薪的部分,年底依据企业经营情况再度补发;于是HR群里炸开了锅,探讨如何与员工谈降薪事宜,尤其是明显表态不降薪的员工如何应对。

在整个疫情阴霾下,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软件等,那这次武汉的疫情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呢?

作为职场人士,如何能够选对职业入对行,审时度势,选择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呢?

我结合近期Mob研究院发布的疫情下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洞察,以及自身工作与生活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与解决方案。

我对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手游、视频娱乐、生鲜电商等行业是比较看好的。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1.在线教育再成风口

疫情爆发后,线下培训机构为避免聚集而停止营业,各地大中小学也纷纷延期开学。不得已自救的线下培训机构开始转向线上授课,而迫切需要增长的在线教育企业更是盯紧了这次机会,在线教育再次回到风口。

行业主流模式:免费送课成主流,公益与获客两不误

疫情降低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多家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提出免费送课模式,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学而思、猿辅导,尤其是猿辅导天天在央视电台放广告,我朋友就职于跟谁学,疫情之前深入高校招募大量课程讲师、课程顾问,可见真的是刚需产业,需求暴增。

我们家有一名小学生,感觉用这种在线视频方式学习还是蛮好的,家里比较支持这种听课不停学的学习方式,视频还可以回放,可以解决孩子听不懂时再次学习的问题,据说这段时间累惨在线行业程序员,哈哈。

从职业规划与选择职业角度考虑:除互联网行业主流岗位外,课程设计师、课程讲师、课程顾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前职业规划服务过一名好未来的课程顾问,月收入可以实现2万+,对于学历不是高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机会。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2.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药O2O等成为疫情第二战场

之前因为生病原因,经常会用好大夫平台,也算是比较早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了,看到很多大夫开通了电话咨询、图文回复、私人医生等,最近比较火的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也是发展迅速。

同时最近辅导了2名分别来自春雨医生、大象医疗客户的面试辅导,在交流中谈到大健康产业红利时期已然到来,医药O2O、远程医疗会改变人们蜂拥而至的医院看病就医的习惯。

之前买药都习惯了去药店,现在经常逛淘宝看到很多可以买药的药房,也挺方便的,送药上门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便捷,不过给备货、仓储、配送等供应链环节带来极大挑战。

从职业规划与选择职业角度考虑:行业玩家始终围绕“患者、医生、医院、商保、药企“五个领域发展,药剂师、医生、销售、商务拓展、软件工程师、UI、算法工程师、图像处理工程师、新媒体运营、文案、产品经理都是不错的选择。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3.线上办公成主流

之前因为工作需要,一直使用钉钉,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用钉钉作为OA办公工具了,钉钉以绝对优势力压群雄,正好我也在家在线办公,省去了上下班来回路途时间与拥挤,个人体验还不错,休息片刻还可以抱抱孩子。

最近参加了一场由刘佳老师发起的积极希望沙龙活动,使用了腾讯会议,同时可以共享屏幕,用起来还比较方便。

其他的在线办公工具包括石墨、字节跳动的飞书、企业微信、小鱼易连、华为云 WeLink等。

垂直办公领域走上舞台,垂直办公软件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如视频会议类、文档协作类、文件同步类、任务看板类 。

2020年的这场疫情倒逼企业员工在家办公,但长期来看,将会推动远程办公向纵深发展。被迫在家办公的企业,开始反思自己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从职业规划与选择职业角度考虑:互联网行业的诸多岗位,如产品经理、运营经理、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UI、UE发展势头良好。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4. 线上娱乐集中爆发

据MobTech大数据,《王者荣耀》2020春节期间日活均突破5千万,大年初一到达日活巅峰5400万。

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活动,很多人为了打发时间,小游戏成解闷神器,开展在线手游,同时宅经济也激发了短视频、长视频的发展,抖音、快手异军突起,也催生了与直播相关的行业,直播教育、直播健康。

擅长内容营销的电商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积累大量潜在客户,快速获客。

原本春节期间上映的《囧妈》,字节跳动买断版权,《囧妈》与字节跳动合作线上首映,创新视频行业商业模式,正好这段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充满了亲情、爱情等冲突,总体评价还不错,同时国内又掀起了追剧的热情,这期间我还办了一个小米影视会员。

从职业规划与选择职业角度考虑:除互联网岗位外,还有编辑、‌‌策划、制作‌‌、发行、采购‌‌、IP等等一些岗位。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5. 生鲜电商生活服务受益明显

疫情下生鲜电商供不应求,其中京东到家日活突破100万,盒马、叮咚买菜双双突破40万。

疫情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等平台在春节期间都出现了订单量暴涨。

其中叮咚买菜在本轮疫情中,发挥了供应链优势,收获来自深圳、苏州、无锡、上海等大批“新粉”。

而疫情期间,那些面向餐厅、酒店、企业食堂等B端服务的企业也灵活调整,比如此前覆盖200多万家餐饮商户配送的美菜,加大了C端配送。1月29日,美菜将供应餐厅的菜品开放给了个人用户下单。

从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角度看,互联网运营、供应链、品牌管理、食品类人才发展契机比较好。


“疫情后,我的工资翻了一倍”:那些逆势发展的好职业?


《疫情下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