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将领李崇矩的人物生平是怎样的?

聊聊文化历史故事


 

 

  李崇矩是北宋开国元勋,如果我们细看其生平,可以发现,此人并没有什么天大军功,却在入宋之后官职一路飙升,不过数年就做到了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的高位,成为大宋王朝第四号人物。

  李崇矩身上到底有啥闪光点,被宋太祖看重,不遗余力提拔呢?

  李崇矩升官,与军功没有太大关系,之所以打动宋太祖,全在一个“纯厚”二字。

  李崇矩出道时,最先在后汉大将史弘肇麾下。因为后汉皇帝滥杀功臣,史弘肇心中焦虑,对属下也颇为暴躁,时常打骂。许多人纷纷离开史弘肇,唯独李崇矩一直跟随。

  史弘肇被杀后,其部属风流云散。为求自保,一些人甚至还主动踩踏,欺负史弘肇家人。唯独李崇矩对史弘肇家人一直很好,出钱出力尽力照顾。于是,京城百官之中,纷纷赞叹李崇矩“纯厚”!

  所谓纯厚,就是老实厚道,做人忠义。作为一个领导,最欣赏的下属,未必是最能干的,但一定是最忠心的。如果能向李崇矩那样,生死相随,不离不弃,那就是好上加好了。

  因此,后周时代,赵匡胤就很欣赏李崇矩。

赵匡胤称帝时,李崇矩只是后周的判四方馆,即接待外宾的一个中级官员。赵匡胤有心提拔李崇矩,于是将李崇矩调去打仗,在平定李筠的战役中斩敌五百,立下功勋。数月后又追随赵匡胤平定李重进。不到一年,李崇矩就被提拔为三司使,成为宋朝开国主管财政的最高长官。

  李崇矩军功不算大,但是为人老实厚道,把财政大权交给他,赵匡胤放心。

  五年后,李崇矩再升一级,成为枢密使,执掌大宋军权,位至武将巅峰。

  只是过了五年,李崇矩就因为一件小事,惹怒了赵匡胤,被赵匡胤罢去枢密使职务,外放地方为官。

  原来,赵普当时担任宰相,李崇矩是枢密使。二人在朝堂上从不交谈,讨论政务时偶尔还会吵架。宋太祖赵匡胤看了,就很满意。

  因为,作为一个皇帝,最忌惮的就是宰执大臣结成朋党。一旦形成朋党,党同伐异,就会架空皇帝。向晚唐时期,一些皇帝就是朋党架空,甚至被废。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听闻,李崇矩的女儿竟然嫁给了赵普的儿子。朝廷文武之首竟然联姻。这还得了!

  宋太祖于是召见赵普,李崇矩询问此事。一问,果然确有其事。二人身为宰执大臣,儿女婚嫁本来都要禀告皇帝,如今二人竟然刻意隐瞒,显然别有居心。

  宋太祖于是将李崇矩罢黜,赵普不久也被罢免宰相,外放地方去了。

  从这件事情之后,李崇矩虽然做事还是很有规矩,却再也没有得到赵匡胤接纳了。

  许多时候一个错误一旦发生,便无法弥补。尤其是下属在领导心中的坏印象一旦形成,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叶之秋


李崇矩,字守则,是北宋时的将领,开始的时候,李崇矩在后汉做官,到了后周的时期,又做了后周的官员。


北宋建立后,当时李筠叛乱,于是李崇矩就率领军队去平叛,后来和石守信一起打败李筠的军队,之后又跟着皇帝征讨李重进,回来后封为宣徽北院使。

后来李崇矩接替赵普为枢密使,没多久又为检校太傅。

之后李崇矩追随皇帝讨伐太原,班师回朝的时候,李崇矩为殿后,但是在常山的时候,李崇矩得了重病,赵匡胤就命太医给他医治,同时又让他做凉车。

这凉车是赵匡胤的车子,李崇矩觉得自己做了不合规矩,所以就坚决不坐凉车。

在赵普做丞相的时候李崇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普的儿子,所以赵普家和李崇矩家的关系很好,但是这样,却让皇帝不开心,刚好李崇矩有一个在他手下做了十几年的手下郑伸,因为这个人品行不好,所以李崇矩就对他多有疏远,于是郑伸就对李崇矩心生怨恨。

之后这个郑伸就告李崇矩谋反,赵匡胤于是就把李崇矩放出京城做了节度使,同时有赏赐了他器币、银带等物。后来又招李崇矩入朝为左武卫大将军。

在李崇矩六十五岁的时候,李崇矩去世,追赠太尉,谥号元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