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退休,每月有几千的退休金,还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较好?

头条金融


题主的问题跟我的情况比较接近,我就以我的情况来帮题主进行分析。

我的父母退休金一共五千元左右,还有大概三十万左右的存款。他们就我这一个儿子,所以资金都由我来帮他们打理。

一、日常有钱花

首先,我会保证老两口的账户内一直留存5000元。这5000元就是他们的日常开销,如果不够的话,他们也会跟我说,沟通也比较顺畅。每月我会查一下账户内的资金,缺多少,补多少。每月保证有5000元。

父母账户内的5000元是存在银行卡里,我就让他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虽然比放在活期理财账户上利息要少很多,但是父母用起来很方便。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再说5000元的本金损失的利息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做的原因是既提防老年人被骗,又可以利用我在银行工作的特点来让收益更大。

二、隔离风险

其次,我会将父母的养老金单独设定一个基金定投计划。这是与我自己的基金定投隔离开的。给他们选的是货币基金,给我自己选的是指数基金。这样做就是不希望让我的风险传导到老两口身上。即使我赔个精光,不能影响父母的养老。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即使我的理财太激进,赔进去不少,我仍然能够承受得住,因为我还能工作,只要给我时间,赔进去的钱还能再挣回来。但是父母不一样,他们一旦需要钱,就是立即用钱,毕竟身体在那放着的。

三、避免成为纠纷

最后,我会把父母的积蓄三十万购买一个大额存单,大额存单一定会选三年期限。大额存单不以父母的名义办理,而是会以我的名字来办,但是由父母来保管。

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让父母有掌控钱的感觉,又不至于让这笔钱成为纠纷。因为我要防止父母有一天会突发事故,忘记密码或者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以我的名字来办理的大额存单可以立即把钱取出来,而不至于父母不在,这笔钱再形成纠纷了。

总结:

父母其实并不在乎钱还能挣多少,利息有多高,他们需要的是日常有钱花,看病有资金,不求人。我作为儿子就是要帮助他们保障资金不被骗走,不会损失掉,不会成为身后纠纷。


银行研究僧


小时候,我妈总和我说要去银行帮我开个账户,把压岁钱存在里面,供以后用。这个账户是否存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老妈神奇的供我出大学,甚至还在我工作之后,帮我出了买房子的首付。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我和爸妈说,“我帮你开个账户,帮你理财,让你这一辈子舒舒坦坦,养老无忧”的时候了。然而,就像供一个孩子成人一样,打理父母的资产,让他们无忧养老同样困难,具体我们有几个要素需要考虑。

01 养老资金配置,要先设定理财目标

理财都得现有目标,不同的父母养老需求是不同的,相应的资金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爸妈的实际情况,设定理财目标。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和生活品质三方面进行考虑。

  • 空间方面,我们得看看爸妈在哪里养老,一线城市还是在老家养老,二者的生活成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时间方面,我们需要规划多长时间,如果爸妈60岁退休,我们是规划20年,30年,还是40年?

  • 生活品质方面,我们还得考虑父母生活品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满足吃喝需求。能不能安排每年旅游一次呢?需不需要每年体检?

综合上述考量,我们才能对于父母的养老目标有一个更明晰的认识。养老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事情,我们对此认识的越深,未来越不会手足无措。

02 打理父母养老金,你得注意这三个风险

  • 第一,通胀风险

很多父母年轻的时候根本没钱理财,年纪大了,有钱了,还是喜欢传统的银行存款,然而他们忽视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现在,咱们30余年的年通胀复合增长率为3.75%,而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不足3%。

养老金的保值速度,跟不上通胀的速度,晚年的生活质量只能越来越低,因此,只把钱存在银行,会影响未来生活。

  • 第二,安全风险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生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投资风格和风险承担能力完全不同。

年轻的时候,我们本金少,但是时间多,未来可期,我们可以选择风险更高的投资项目,以时间换收益,哪怕亏钱也不可怕。

年纪大了,收入来源变少,投资失败的后果更严重,直接影响老年生活,因此,就应该保本至上,保障本金安全是老年人理财最重要的事。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和防通胀风险矛盾了吗?是的,老年人理财的最困难处就是在于既要防通胀,又要保本金保安全,在二者中找平衡是我们帮助父母理财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 第三,长寿风险

我们都希望爸妈长命百岁,然而在养老这件事情上,长寿是一种风险。70年来咱们人均寿命从35岁提至77岁,以前人退休,只要考虑不到20年的养老问题,而现在,我们爸妈面对的可能是30年,甚至40年。

工作30年,而养老的时间超过30年, 以前的积蓄,能够支撑漫漫老年时光吗?

03 养老金具体如何配置呢?

当然,你也别心慌,现在很多爸妈都有工作,退休以后都有退休工资,并且年轻时大多俭省,自有积蓄,这都给未来养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第一,养老金能不能覆盖日常开支?

根据我们对于父母生活开支的测算,我们可以推测出,每月退休金能否覆盖日常生活开支。

如果足够覆盖,那么退休金就主要用于生活,而存款则专门用于投资理财,保证资产收益的同时,能够满足一部分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例如,每年从存款收益中拿出部分,去旅游。

如果退休金不够覆盖日常开支,那么此时就要特别小心,此时我们不得不从存款中拿出部分补贴开销,如此就容易出现“坐吃山空”的情况。

一方面,我们要根据理财规划,对于生活开销略有节制,保证在规划周期之内(30年或40年)不会花光所有积蓄;另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提振积蓄的理财效率,在保本的同时,追求更高收益。

当然,老话说养儿防老,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尽义务赡养父母,可以每月固定拿出一部分钱,滚入父母的养老资金中。

  • 第二,存款如何配置?

退休金方面,银行的活期存款还是最好的选择。爸妈对于互联网不熟悉,余e宝等货币型基金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对他们而言却很陌生。主要是,资金总量并不多,每月的利息损失还比较可控,爸妈使用方便舒坦更重要。

存款方面,我们可以选择银行存款类产品。这些年来,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出现了不少保本保息,安全系数好,利息水平又高于传统存款的产品。

如果存款足够,银行的大额存单是很好的选择,它同样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障,3年期的利息水平能够达到4.125%。

如果存款不足,我们可以选择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此类产品门槛低,计息方式还很灵活,利息水平也高,以支某宝上一款产品为例,每90天为计息周期,利息水平能够达到4.5%。

唯一不足的就是,智能存款需要在互联网上操作,对于父母来说不是很方便,此时作为子女,我们理应代劳了。

我认为养老金的规划也不用弄得很复杂,退休金作为收入来源,能够负担日常开支即可;存款则最重视安全,能够对抗通胀、又保本保息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多出的收益还能用来旅旅游,吃吃大餐,改善生活,已经很棒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正好的理财笔记


老年人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资产的保值和稳定。而不是增值和收益。

说白了,就是:别贪,稳稳过日子,积蓄别被骗了。


妈妈至家庭主妇,父亲去年退休了,有退休金,我上班多年,也基本上不向家里要什么钱。

父母手里有点积蓄。前两年查不到每年都要劝退我爸好几次。

老家有人说要存钱,每年有20%的利息,还带着我把去看什么公司、工厂,出去旅游开会。 还有说有什么晚上会员,缴多少钱就可以滚动领钱,一年翻几倍等等。


按照像我们一般人的思维,一听就知道是假的嘛。但是我爸却愣是很相信。也投了一点,后来被我拦了多次。

我说,你再相信别人我不管,我是你儿子,我在外面现在见的肯定比你见的多,你就相信我一次好吧。

你要是想投,你可以拿出个一两千去看看,别说多久,参加半年,半年后你看看能有多少钱。


他还真去了。春节回去说钱要回来一半。。。。。

一提起这事我妈的声音大的都想把房子掀翻,因为我妈是站我的,他一直在家反对我爸,后来拦不住,给我求助,算是拦住一点。最后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说,老年人理财,有些时候真的很让人无语。


对于老年人

首先、如果不想要子女帮助理财的话,我觉得钱存在银行存个定期不是一个坏办法,虽然利息非常低。

其次,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一定不要被外面的忽悠和消息欺骗了。凡是要你交钱的,一律不交。基本上这一条就可以规避90%以上的骗子。

第三、每月的退休金,一部分继续存银行,剩余的用于日常开支。


我觉得,对已一般的老年家庭,这样是再好不过了。

不能赚大钱。也不要想着赚大钱。因为这个年龄,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一定不能失败。


以为你不是褚时健,没人帮你去卖橙子让你东山再起。


真知保


和我的情况比较类似,父母也刚退休四、五年,有一些存款,每月差不多能领到5000元的养老金。其实,早在2017年,这些钱就已经由我在打理了!

虽然我父亲是位老会计(村企),但这些钱如何配置,他从未过问。一般到年底,我给他们简单报一下账目即可,这几年平均收益差不多在4~5%之间吧!今年略多一点,恐怕能达到10%!具体待会说!

既然是老人的养老金,那么还是要以“安全”、灵活为主,适当可追求一些高收益,但占比因人而异、不易过多

  1. 老年人并不习惯用手机支付,日常购物消费还都是以现金支付为主,因此每月定期需要支取一些现金。拿我父母来说,每月20号养老金到位后,我一般只转走2000元左右,其他由父母自己支配!

  2. 预留一部分备用金。经过之前与父母的沟通,在当地信用社,2万元存了三年定期,年利率3.98%;3万元买了五年期国债(4.27%)。这一部分钱,需要时存款可以提前支取,以备应急之需!

  3. 每月转走的2000元养老金,定投了两只基金产品,今年累计收益已超过8%!如果,父母自己打理养老金的话,建议这部分钱,可以购买一些银行中、短期的理财产品;如果是子女代为打理,那么定投基金,我觉得是蛮好的一个选择!

  4. 剩余的存款,差不多10多万,我分成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购买了银行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差不多能达到5%。另一部分(5万元),和我的资金拢在一起,跟投了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今年8月份,刚有一个基金产品期满退出,获利接近40%!

  •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这一部分资金,可以购买大额存单(超过20万)、也可购买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亦或者国债皆可!

总之,父母的养老金,安全第一、灵活其次,收益稳定一些即可!而作为子女,千万别把父母的钱当成自己的,肆意挥霍才行!每年,能确保有5%左右的收益,就是蛮好的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父母退休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这对于子女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现在不少年轻人工资待遇并不高,每月能够挣到三五千的工资,待遇就很不错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成功做到月入数万元的。

即使你月入万元,你每月能拿出五六千元工资来给父母当养老金吗?估计够呛。国家的养老金,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物价变动情况、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每年进行调整,我们的收入是很难这样稳定的。

对于老年家庭来讲,如果没有其他负债,每月几千元的养老金是花不完的。如果处于五六线城市的小县城中的话,即使每月两千元的养老金也是足够花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实际上理财方式应当以安全性最高的存款、国债为主,也可以购买一些中短期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

其实也没有什么理财技巧,主要是以高收益和高流动性为主即可。比如说手里有30万元存款,如果购买银行大额存单,三年期利率能够达到3.85%~4%左右。但是但是大额存单起步线是20万元,需要部分提现时可能比较麻烦。

一般建议购买国家的储蓄国债,三年期利率4%,五年期4.27%,电子式储蓄国债按年付息。如果需要提前兑现,只需要牺牲一定的利息就够了。

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一年期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起购线是5万元的话,收益率也能在4%~5%左右。不过这些理财产品,有的不到期是不能兑现的。因此,不能将全部存款放入。

如果是定期存款,三年利率能达到3.5%以上也算不错了。建议将存款分成3~5部分,错开时间存款。一旦有急用的时候可以提取一部分,能够避免全部利息损失。


暖心人社


一说到老年人理财啊,大家都说安稳最重要,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要想退休收入打理得好,我们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整体风险性

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就不需要博取高收益了,而是稳健保值。

2.遇事灵活性

随着年纪的增长,健康状况越发复杂,养老金得充分考虑到突发情况。

3.长期保障性

现在我国人均寿命已达76岁,从退休算起还有20-30年左右,且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会越发的健康长寿。那么就需要考虑到延长老年人的财务储备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而言,一味追求低风险往往不是养老金的最好选择,适度关注增值,更有利于保障长寿情况下的经济基础。

所以,我们按照以下几点来操作。

1.商业保险

现在一场病小则几千,大则几十万。购买商业保险,转移家庭财务风险,减小负担。建议购买一些医疗险。用少量可承受的资金,转移难以承受的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2.应急储备金

准备几万元在余额宝,或者银行活期储蓄中,方便随时取出使用的。防止疾病等突发情况需要应急资金。

3.投资

剩余的钱就可以做投资了,但是主要还是得稳健投资。

80%可以购买银行的定期或者理财产品。20%用来购买指数基金。从长期来看,如果完全不做投资的话,钱放在那里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打理养老金除了整体投资风险不能高,还要兼具灵活性和一定的保值增值效果,才能在应对突发风险,长寿经济压力下发挥作用。


MagnetoMax


养老金的储备基本能满足目前支出水平的需要。理财工具主要选择了国债与银行定期存款,总体来看,流动性一般,投资收益很低,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较差。   

【理财建议】   

1、家庭应急备用金   老年人家庭的意外现金储备主要集中在应对重大疾病、意外灾难、突发事件等方面。金额上一般以3-6个月的生活支出作为标准作简单的计算。但是由于老人应急准备金的特殊性,因而在金额上要准备充分,所使用的投资工具也要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及流动性。假如目前的家庭月开销为4000元,因此建议其将活期存款投资于货币基金(或余额宝)上。货币基金是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由此决定了保证本金安全及收益实现的概率很高,一般的年化收益在4%左右,大都实行T+0,投资门槛1000起(余额宝1元起),无申购赎回费用。   

2、适度增加消费支出   老人的每月开销不多,建议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提高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可适当增加外出旅游、保健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也属于广义的理财范畴。   

3、保障规划   可以考虑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将有助于提高因意外急诊或患病住院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且保费较低廉。建议选择卡单式的综合意外险,保费会更加优惠。   

4、投资规划   在家庭投资方面,老年人的家庭投资着力点应放在资产的保全上。例如目前的银行定期存款投资于嘉丰瑞德合作产品“宜盛财富月月盈”,每月可以获取收益,加上退休金,可以提高目前的生活品质,每月一次近郊游,半年一次国内中长途游,一年一次国外游。同时可以将每月剩余的资金为孙辈储备教育金。 活期存款5万元建议投资在实物金条上,实物金条的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的10%,目前的金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基本处于中期盘整的状态,不过从长期看还是会上涨的。










未遇碧落


提这个问题,感觉是你帮你父母在打理他们的闲钱。你们年轻把控理财的风险和收益就更加精准。你父母倒是很省心了。

作为同样即将退休的我,也是这样的经济状况。谈谈我们的心得吧!我把闲钱钱分成了四份,一份做了银行定期,一份做了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R1级别),一份投入到股市,股票保持半仓,剩下的资金做了一天期国债逆回购。一天期的国债回款很快,隔一天,所以如果有大笔开支,我可以很快拿到资金。余下的一份放进了余额宝,备人情往来和预防有点小病小痛的不时之需。

年龄大了理财讲究安全和资金的流动性,收益特好,封闭期特长的尽量不考虑。希望建议能帮到楼主!


绿色紫罗


我父母年龄比较大了,以前他们自己打理,主要以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为主。现在主要靠我帮着打理,我的观点是,老年人的资金应当尽量稳健,还要保持较强的灵活性,收益率目标设施设定在4-6%左右的水平为宜。

现在的金融理财产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老年人是很难分清楚的,所以,对于一般老年人来说,如果自己理财,最好还是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主要的理财产品有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等。

你可以把资金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生活资金。

以现金或者银行活期存款的方式保留,主要用于日常生活需要,最好保持在1-2万元左右水平,预备平时需要,这类资金不需要考虑收益问题,安全和灵活最重要。

第二类是备用资金。

备用资金要以灵活性为主要目标,兼顾资金收益率,这类资金以每天结算净值的低风险产品为主,比较好的产品就是银行代销的货币基金,也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短债基金,这类产品的好处是,如果需要资金2-7天之内能全部取出来,收益率能够达到2%-6%左右的水平,兼顾了灵活性和收益率。

第三类为理财资金。

老年人的理财资金以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最佳,因此,银行大额存单和国债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老年人的存款超过20万,就可以考虑购买大额存单,最高收益率可以达到4%以上。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大额存单和国债都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一旦有紧急需要可以牺牲部分利息提前取出来。

三类资金之间的循环

老年每月领到退休金之后,可以先补充自己的生活资金,如果生活资金达到了1-2万元的目标之后,多余可以转入备用资金;

备用资金根据自己的心理安全防线进行设置,一般根据不同的养老需要,可以设在5-20万左右,如果备用金超过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就可以转入理财资金;

理财资金多多益善,一般说来,大额存单和国债都是定期发行的,必须等待购买时机,因此资金可以先放在备用资金里,等到产品发行了就可以集中购买。

如果某个月出现大笔资金开销,就可以反向循环,把备用金或理财资金取出来进行补充。

总结

按照上面的方法,就可以为老年人配置比较好的理财方案,当然,只要是安全稳健的理财产品,你都可以把它纳入这三类资金库:比如余额宝既可以用于生活资金,也可以用于备用资金;民营银行的创新存款,既可以用于备用资金,也可以用以理财资金。


互金直通车


养老钱的理财要追求一种本金安全放第一位,其次再来考虑利息,这是我个人关于养老钱的理财定位。所以对于你父母退休了,而且每个月有几千退休金,并且还有存款,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会按照下面的资产配置,分享给你参考。

首先一点,你父母每个月有退休金几千元,两位老人家每个月有几千元已经足够他们生活开支了,而且生活还过得挺好的,所以两位老人的生活开支就完全不用担心的,重点就是老人的存款要做个合理配置,配置的好对于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我对于理财知识的了解,我个人建议你父母的存款分成三份,第一份本金安全为主;第二份考虑流动性为主;第三份就是稍微追求高点的利息收益为主,这三份这样配置我觉得最合理的,具体要怎么配置呢?下面进行分析与讲解。

第一份:用来购买国债

国债是安全性非常高,要比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更加高,所以这份资金就是作为一种不动产,不到十万火急,急用这笔钱的就不动这笔钱。购买国债每年年收益率大约在4%~4.5%之间,最起码近达到保值的收益了。

第二份:用来购买货币基金或者民营银行智能存款

这份资金就是考虑本金的流动性,这笔资金也是作为两位老人的紧急流动资金。比如说生病了,或者其他急需资金的时候,这笔钱随时都是可以抽出来,都能兑现出来的。这份资金购买货币基金或者民营银行智能存款是非常合适的,资金随时可以支取,流动性非常强。

第三份: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当然这份资金只是稍微追求高一点的收益,但也要保障本金安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是风险等级在中低风险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为主。这份资金想要更高的利息最好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本金安全,利息又高,同时还可以让两位老人有精神寄托,学学理财方面的知识,不会过的这么寂寞。

以上就是我个人根据你父母的具体情况进行的资金配置,这种配置方法就连我父母的钱我也是这样配置的,现在分享给你,供你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