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在人民廣場上先後有兩座紀念塔,第一座是大連勝利紀念塔,第二座是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這兩座塔都搬哪去了?請看下文。

大連勝利塔去金州南山了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大連勝利塔(源自網絡)

大連勝利紀念塔原位於人民廣場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的位置上。建於50年代以前,因為十分簡易,沒有觀景臺,重新修建蘇軍烈士紀念塔時將其遷走。先後去了兩個地方:1953年被拆遷至金州火車站北蘇軍駐金州警備司令部(日據時期為金州民政署)門前。後因火車站廣場擴建,2004年秋,又被遷移到金州南山蘇軍烈士陵園門前。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勝利紀念塔奠基石(源自網絡)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去旅順蘇軍烈士陵園了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本文作者拍照)

大連市前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原位於大連市斯大林廣場(1994年改為人民廣場),始建於1951年,是為紀念解放東北和旅大而犧牲的蘇聯紅軍將士們而興建的。由花崗岩雕砌,高32米,呈六角型塔身,東西長53米,南北寬17.4米,基座為長方形。塔正面豎立一尊高達5米的蘇軍戰士銅像,頭戴鋼盔,雙手持蘇式轉盤衝鋒槍,三枚勳章佩帶胸前,威武英俊。

在塔基正面中間,鐫刻著中蘇兩國文字標題為《永恆的光榮》的碑文(碑文是由郭沫若書寫):永恆的光榮 。

塔基正面的東、西兩側,分別鑲嵌著兩組各長6.4米,寬1.63米的銅鑄浮雕。東側浮雕展現當時旅大人民熱烈歡迎蘇軍進駐的盛況;西側浮雕為展示解放後旅大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畫卷。塔基四角,有石砌的大花盆,盆內培植著四季常青的松柏樹。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1955年5月7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儀式(源自網絡)

1999年4月,大連市百餘名人民代表提議為雙慶大連建市百年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五十週年,結合現代化城市規劃和旅順口區局部開放,更合理地進行旅遊景觀的佈局需要,經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大連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蘇軍烈士紀念塔遷址於旅順蘇軍烈士陵園廣場,完好復原,供國內外遊人觀瞻。

1999年4月10日始,由大連二建五處,60名工人和技術人員,歷時二十天奮戰,將千餘塊花崗岩按拆遷時序號復原,使保持原貌原樣的蘇軍烈士紀念塔矗立在旅順蘇軍烈士陵園前方。

1999年9月3日上午10點鐘,在旅順口區三里橋蘇軍烈士陵園前,舉行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遷建落成典禮儀式。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奠基石(源自網絡)

上面一段搬遷文字,是官方公佈的消息。但在大連民間還有一個版本,流傳甚廣,市民皆知,只是不說而已。其中涉及到的關鍵詞是:風水先生、屬牛和綠地、戰士和鋼槍。因為這幾個詞,那個在城市中心廣場上矗立了44年的地標性的建築,搬遷到三里橋案子山下蘇軍烈士陵園門前去了,大銅像新的任務為烈士們持槍站崗。


大連人民廣場上那兩座紀念塔

高達5米的蘇軍戰士銅像(本文作者拍照)

我們且不論,搬遷給旅順的局部開放和旅遊發展帶來了什麼?這裡有一個小問題就很麻煩,一座陵園出現了兩座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怎麼區別?好在當地人民群眾很聰明,新搬來的廣場上的紀念塔直接就叫“大銅像”,還有叫“三里橋大銅像”的。

有些建築,特別是地標性建築,不能輕易搬遷或拆除。梁思成當年為保護北京古建築,放聲大哭,他說,不用50年你們就會後悔的。亞洲最漂亮的德式濟南火車站被拆掉了,前些年又吵吵要重建。被稱作一蠢再蠢的行為。將大連人抹不掉的記憶堂而皇之地搬遷,是不是有些聰明過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