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和刘彻什么关系?

1599910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乃汉宣帝刘询之子,至于他和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他应该称汉武帝刘彻为高祖父。汉宣帝刘询一手缔造“孝宣之治”,被后世认为“不负高祖,不输汉武”,然而明知刘奭不可为储君而强立之,恐怕则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错误。

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应称呼汉武帝刘彻为高祖父

关于汉元帝刘奭与汉武帝的关系,我们还得从汉宣帝刘询的身世讲起。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乃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即汉武帝刘彻的曾孙,乃是汉武帝根正苗红的嫡系子孙,可惜由于戾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身死,他登上皇位倒是破费了一番周折。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与阳石公主通奸,结果导致公孙贺和公孙敬声父子被杀,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卫氏在朝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事而损失殆尽。

之后,汉武帝任命宠臣江充调查巫蛊之事,而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刘据恐惧之下,又因无法面见汉武帝,遂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而另有两位小皇孙一同遇害。同时,刘病己的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和姑姑皆在长安遇害,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难,但却被收系在官狱中。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继位。汉武帝临终前则留下遗诏,要求将刘病已收入掖庭抚养,并将其录入皇家宗谱,这等于是承认了自己这位可怜曾孙的身份。掖庭令张贺曾为刘据家吏,因此对刘病已极为关照,不仅生活起居毫不懈怠,还自己出钱供刘病己读书,刘病己便就此一天天的长大了。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死后无子,大将军霍光等便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然而刘贺在位仅仅几十天,便又被霍光废黜。原为霍光属吏、时任太仆的杜延年,因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交好,因而知道刘病已的性格、学识、品德都是上佳之选,便劝霍光立刘病已为帝。

于是,同年七月,刘病已被迎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是为汉宣帝。同年十一月,刘病已立元配许平君为皇后,而汉元帝刘奭便是汉宣帝刘病己和皇后许平君的嫡长子。

明知刘奭不可为储君而强立之,这恐怕是汉宣帝一生最大的错误

汉宣帝刘询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君,他在位期间,西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西汉在其治理下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而他的功绩,也被后世认为是“不负高祖,不输汉武”,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在汉宣帝执政时期,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例如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由于他极为了解民间疾苦,于是刘询继位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对外更是联合乌孙大破匈奴,致使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同时平定西羌,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却在立储之事上犯下了大错。汉宣帝刘询的原配皇后许平君乃宦者丞许广汉之女,许广汉因罪判刑后,被送到掖庭听差,曾与刘病已同室而居,后在掖庭令张贺的撮合下,将女儿嫁给了刘病已为妻,两人于元凤六年(前75年)成婚,并于次年生下儿子刘奭。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霍光的夫人霍显想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便趁着许平君怀孕之机,收买经常为许平君看病的女医淳于衍,趁许平君分娩时下毒将其毒死。许平君死后,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于本始四年(前70年)三月被册封为皇后。

不过,由于霍光于地节二年(前68年)因病去世,再加上刘奭乃是刘询的嫡长子,于是八岁的刘奭还是于地节三年(前67年)被立为太子。然而,刘奭“柔仁好儒”,对于父亲“霸道”、“王道”杂治的治国理念并不赞同,因而汉宣帝曾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不过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但却成为了西汉的一大祸事。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汉元帝刘奭即位,刘奭在位期间极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开始式微、朝政混乱不堪,民间土地兼并现象开始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最终使得西汉在短期兴盛后迅速走向衰弱。而汉元帝之后的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导致外戚王莽崛起,最终篡汉建新。


香茗史馆


刘彻是汉武帝,刘奭是汉元帝,他俩的关系可以说成祖宗和子辈的关系。通俗点来说刘彻是刘奭的曾曾爷爷。(刘彻“曾曾爷爷”—刘弗陵“曾爷爷”—刘贺“爷爷辈的人”—刘宣“爸爸”—刘奭)

趁此机会我们顺便来扒一扒西汉的皇帝们,看看西汉的皇帝都是谁。他们总计十四位,像汉高祖和汉武帝之类的就少说一点,不知名的就多说一点。

1.刘邦——汉高祖。开国皇帝。不赘述。

2.刘盈——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曹参是他的宰相,萧规曹随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生性善良,有理想,无作为。

3.刘恭——前少帝。第三任皇帝,汉惠帝嫡长子,无实权吕后傀儡。

4.刘弘——后少帝。第四任皇帝,汉惠帝儿子,前少帝兄弟(同父异母),无实权傀儡。

5.刘恒——汉文帝。第五任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汉惠帝兄弟。第二三四任皇帝都是傀儡,吕后一死,陈平周勃拥刘恒为帝。有政绩,和汉文帝共创了“文景之治”。

6.刘启——汉景帝。第六任皇帝。刘恒嫡长子,窦太后所生。在位16年,有政绩。

7.刘彻——汉武帝。第七任皇帝。汉武大帝,不赘述。

8.刘弗陵——汉昭帝。第八任皇帝。汉武帝少子,继位时年仅八岁。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有政绩,与第十任皇帝汉宣帝共创“昭宣之治”。

9.刘贺——汉废帝。第九任皇帝。汉武帝孙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被废之后封为昌邑王。在位不足一个月,西汉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

10.刘询——汉宣帝。第十任皇帝。原名刘病已,汉武帝曾孙。生长在掖庭,刘贺被废之后,由霍光迎立。

11.刘奭——汉元帝。第十一任皇帝。个性软弱,好音乐,不适合当皇帝。元杂剧《汉宫秋》的男主人公,昭君出塞发生于此时。

12.刘骜——汉成帝。第十二任皇帝。十足的昏君,贡献了“环肥燕瘦”中的燕瘦。在位期间,后宫干政严重,为西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13.刘欣——汉哀帝。汉元帝之孙,汉成帝无子,在位七年,傀儡。

14.刘衎(音看 快乐刚直之意)——汉平帝。第十四任皇帝汉元帝之孙。无实权,野史称其被王莽毒死。

15.孺子婴刘婴。未称帝,王莽摄政。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至此西汉灭亡,共计十四任皇帝,其中较为知名的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武帝刘彻、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之治”、汉成帝……






文史之路ing


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是汉宣帝刘询与皇后许平君的嫡子,是汉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汉武帝驾崩之后,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汉昭帝在霍光的辅佐之下,对外抵御匈奴,对内轻徭薄税、休民养息,使国家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恢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在21岁暴卒。

刘弗陵死后无子,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孙,为人荒淫无道,被霍光所废,史称汉废帝。

刘贺被废后,霍光又找到流落民间的刘病已,先是封他为阳武侯,登基为帝后改名为刘询,史称汉宣帝。

刘询本是汉武朝的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据因与江充不和,被江充诬陷,被迫造反,失败自杀。

刘进因巫蛊之祸被株连,只剩下襁褓中的刘病已,先关在掖庭,后被祖母史氏收留在民间,长到十七岁,被霍光拥立入宫,承继大宝,是一位很有政绩的皇帝,当朝二十余年,于42岁时驾崩。

刘奭作为刘询与许平君的儿子,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此人多才多艺,懂史书、善音律,但生性懦弱,执政后期宠幸宦官石显,以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从此汉朝走向衰落。


何足道哉说历史


你好,非常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问:汉元帝和刘彻是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汉朝的这几位皇帝。

众所周知刘彻就是鼎鼎大名的汉武帝。

刘彻死后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母亲是钩弋夫人,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刘彻死前下令勒死了钩弋夫人,可怜从小体弱多病的刘弗陵。从此身边没有亲人,21岁年纪轻轻的就离开人世。

汉昭帝死后霍光又立了一位皇帝,但是这个皇帝荒淫无度,难成大器。霍光就废了他。这时霍光开始从民间寻找失踪多年的曾皇孙。

这个就得说说史上一位有名的布衣皇后卫子夫了。汉武帝时期卫子夫和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据。

后来刘据被王充陷害起兵造反,兵败自杀。儿子刘进也被牵连其中,这时候刘进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几经辗转流落民间从小在祖母家长大。,这个孩子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子刘病已。

这个孩子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却是生的十分聪颖。霍光从民间寻回曾皇孙后,把他的名字改为刘询(原名刘病已)他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在位期间政绩不错,歌舞升平。他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刘奭。

刘奭就是汉元帝,他是汉宣帝和许平君生下的嫡子。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女王昭君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

总结一下:

刘彻(汉武帝)-刘据(戾太子)-刘进-刘询(汉宣帝)-刘奭(汉元帝)。

综上所述: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的曾曾孙,而且是嫡亲的那种不是旁支哦!

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何足道哉说历史

昨天 10:39

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是汉宣帝刘询与皇后许平君的嫡子,是汉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汉武帝驾崩之后,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汉昭帝在霍光的辅佐之下,对外抵御匈奴,对内轻徭薄税、休民养息,使国家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恢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在21岁暴卒。

刘弗陵死后无子,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孙,为人荒淫无道,被霍光所废,史称汉废帝。

刘贺被废后,霍光又找到流落民间的刘病已,先是封他为阳武侯,登基为帝后改名为刘询,史称汉宣帝。

刘询本是汉武朝的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据因与江充不和,被江充诬陷,被迫造反,失败自杀。

刘进因巫蛊之祸被株连,只剩下襁褓中的刘病已,先关在掖庭,后被祖母史氏收留在民间,长到十七岁,被霍光拥立入宫,承继大宝,是一位很有政绩的皇帝,当朝二十余年,于42岁时驾崩。

刘奭作为刘询与许平君的儿子,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此人多才多艺,懂史书、善音律,但生性懦弱,执政后期宠幸宦官石显,以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从此汉朝走向衰落。


安然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

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后经过东汉光武帝删减后整个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即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中宗宣帝刘询,并没有汉元帝)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开始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柔仁好儒”的由来史家对元帝的定评是“柔仁好儒”。这个评语应是褒多于贬,至少是褒贬参半。现在看来,“柔”字用得恰切。元帝确实是一个性格柔弱、优柔寡断的人。至于“仁”字则要大打折扣。所谓“好儒”是真的,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最终只因好的是“俗儒”而功亏一篑。汉元帝也有男宠是宦官弘恭、石显。这两人都是少年时犯法,受宫刑后当了宦官,入侍宫廷。俩人长得都很俊美。元帝即位几年后,弘恭死去,石显继续受宠,为中书令,尊贵无比,势倾朝野,门人走狗遍天下。

  大事年表

  昭帝元平六年(公元前74年)1岁刘奭出生,曾皇孙刘病已入未央宫。

  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4岁许后被毒杀,霍光女入宫为后。

  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8岁刘奭被立为太子。

  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9岁霍光灭族,宣帝亲政。

  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26岁宣帝逝世,刘奭即位。

  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28岁立刘骜为太子。萧望之自杀。

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重孙


有味道的历史故事


汉元帝是汉武帝玄孙。汉武帝刘彻是汉宣帝的曾祖父,汉宣帝是汉元帝的父亲。

汉武帝的儿子,也就是卫子夫的儿子太子据是汉宣帝的爷爷。



声响影视


汉元帝是汉武帝刘彻的重孙汉宣帝的儿子。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乌龙闯情关》,九零后

的朋友们小时候大多都看过,上边那个刘病已就是历史上的汉宣帝刘洵。上边有两个女主角一个大将军霍光的女儿霍水仙另一个是牢头的女儿许平君。历史上许平君是刘病已早年的原配妻子,两人感情很好。即使后来刘病已做了皇帝,面对霍光的压力,也没有让他的发妻受委屈,在许平君生前,始终没有让霍光的女儿取代许平君的皇后位置,并

留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叫故剑情深。汉元帝刘奭就是刘病已和许平君的儿子。

详细的脉络是这样的——

武帝晚年

汉武帝晚年追求长生之道,在江充的利用下最终酿成大祸,即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

直接导致戾太子刘据自杀,随后汉武帝大梦初醒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遗憾的是这个时候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不能从容的处理这些诸多问题留下的后遗症了,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武帝选择他与钩弋夫人的幼子刘弗陵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霍光为首席辅政大臣,并为了防止母后乱政的情况出现,残忍的杀掉了年轻的钩弋夫人,扮演者一系列事情之后,无奈的死去了。这些故事在电视剧《大汉天子第三部》中都有详细描述,大体上符合历史事实。

汉昭帝时期

汉昭帝继位后只有七岁无法理政此时的政权主要掌握在以霍光为首的辅政大臣手中。随着昭帝逐渐长大,政权开始一步步回归,昭帝逐渐展示出一代明君的潜力。但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年轻的昭帝就离开了人世。

昌邑王刘贺时期

昭帝死后,因为没有继承人,于是大臣们最后选出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大臣们千辛万苦选出来的这个昌邑王刘贺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因为过于荒淫无道惹得辅政大臣霍光效仿当年伊尹,像废除太甲一样废掉了刘贺。

最终即位的宣帝

昌邑王被废以后,大臣们又一次面临选谁做皇帝的问题。最终他们选择了遗落民间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做皇帝,这一系列故事在

《乌龙闯情关》中都有体现,大体上这部电视剧也遵循了历史事实。不得不说,早期的那些历史剧倒是很少跟历史事实过不去,不像现在,鸡毛满天飞了。而刘病已也的确不负众望,励精图治,成为一位中兴之主,史称孝宣之治。刘病已死后传位原皇后许平君的儿子,即汉元帝。

想必现在,大家都搞清楚汉武帝刘彻和汉元帝的关系了吧?


多少英豪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曾孙,西汉第七位皇帝,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刘彻驾崩后,其少子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在位期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驾崩时仅21岁。

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为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无子,刘贺被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刘贺在仅27天,就因荒淫无道被废,史称汉废帝。

西汉第十位皇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曾孙。在位期间“天下殷富,百姓康乐。”

汉元帝刘奭,汉宣帝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因“柔仁好儒”且“弱而寡断”,宠信宦官,导致朝政混乱,使西汉由此走向衰落。“昭君出塞”就发生在此时期。

综上所述,汉元帝是刘彻的玄孙(四世孙)!


2许云辉


 汉武帝和刘彻的关系我来解释一下, 世人都说“功莫大于秦皇汉武”,可见汉武帝刘彻比起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是丝毫不逊色的,一代雄主汉武大帝,一生征战四方开疆拓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他爱江山爱惜先祖用血汗换来的大汉王朝,因为勇武主动征战匈奴解决外患;他爱美人,一生四个皇后,每一个都曾是他的挚爱。人无完人,他也如秦始皇般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把汉王朝推到灭亡的边缘。功过是非,在几千年后我们仍然津津乐道,所有对他的评论仍然回荡在我们耳边。

汉武帝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刘彻的母亲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小小年纪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虽然年纪小但是能力还是强的。

关于汉武帝,被后人无数次的以诗歌、小说、传记、戏剧的形式重复过无数次,但是汉武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还要穿过历史的迷雾回到汉朝去一探究竟。

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7岁即位在位时间54年,应该算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久的一位皇帝了。

登基之初,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内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法令的形式颁布推恩令,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削弱个诸侯的势力。同时,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都收为由中央统一管理,禁止诸侯国私自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文化上,汉武帝刘彻推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的扎根和繁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推行儒术的同时积极加强国家的法治建设,以严格的法来约束民众,形成制约力,有利于中央统治阶级的管理。于是,西汉形成一种很特殊的场面,对统治阶级内部都有着较严格的法规和刑法,很强硬,而对于百姓则采用儒教这样一种比较怀柔的办法进行说教和劝服,整个西汉王朝才彰显出活力来。经一系列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汉武帝在实施这些政策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汉武帝先平定南方一些地方的叛乱,解决好国内的问题后,汉武帝开始思考边塞问题,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主动对匈奴出兵。

汉武帝的主动出击,改变了以往王朝对匈奴部落采取以和亲的方式而取得暂时安稳的被动局面,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并派西汉王朝的得力干将,青年俊才们卫青、霍去病、周亚夫等征伐匈奴。三次大规模的出击,初见成效,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从而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汉武帝派卫青迎击匈奴,首次出战就担此重任的卫青,在战场上展示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不仅英勇善战,还颇有策略,在战场上谋划大局以求周全,卫青要让每一次战争尽量赢得漂亮,要尽可能都争取胜利,即使失败也力保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一次出征的卫青,向汉武帝昭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能力还有汉武帝识人的慧眼,此次作战卫青为车骑将军带一路军队,其余三路均告失败,只有卫青一路胜利,汉武帝看到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自己果然没看错便加封卫青关内侯。

公元前128年,匈奴再次南下,来势汹汹,定是有备而来,匈奴军队在边塞入关的过程中,一路侵占良田屋舍,烧杀抢夺,无所不为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先派李广镇守要塞地区,狡猾的匈奴又躲过了李广镇守的地区,绕道入塞,于是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迂回到匈奴背后攻击,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英勇的卫青身披铠甲直奔匈奴驻地,长驱而入,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结大力量再次攻击汉朝,这也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准备这一场最大最激烈的交锋,武帝派卫青率四万大军进攻匈奴一直盘踞的黄河河套地区,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隔断匈奴各个部落首领之间的联系,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而在击破匈奴部落的同时在他们盘踞的地方修建防御之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后的几年,匈奴虽然被压制,但是游牧民族的血性和野性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反抗,不甘心的匈奴在几年内多次出兵,但是却节节败退,元朔六年(公元前124年)二月,汉武帝又命卫青攻打匈奴。这一次的出征对匈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经过这一战,匈奴的势力基本就被消灭了,再也没有实力轻易入关了。

汉武帝在四处征伐的同时也不忘加快对外的文化交流,他派张骞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的西域资料,打通了丝绸之路,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加强了中西文化交流。汉武帝在即位以来,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不管后人对他是褒是贬,没有他就没有今天厚重的历史和繁荣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