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一部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故事,总是历久弥新;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奇幻的故事才得以誉满天下;真且美的永恒旋律,总能奏出千古流芳的名曲。

《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脍炙人口的童话,几乎是所有人的“爱丽丝”成长史。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逻辑学家、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以现实中他所在学院令人生畏的院长的二女儿爱丽丝-利德尔(Alice Liddell)为女主人公,用他逻辑学的逻辑,数学家的游戏,荒诞艺术家的梦想,及身边所见所闻的事物,为自己的小”爱丽丝“编织出一个远离杀戮与说教的纯真世界。

在卡罗尔的故事中,好奇心的小女孩”爱丽丝“正当乏于无事可做时,发现穿着西装马甲,手揣着一块怀表的白色兔子,时不时还听到它的喃喃自语“噢,天啊!我的天啊!我要迟到了”。于是,爱丽丝立刻追寻这只兔子,并因此坠入了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会使人变得古怪;而且生存着现实中难以置信的生物,像一条吸着烟的蓝色毛毛虫、会发笑的柴郡猫、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的疯帽子、婴儿变成了猪、还有一整套活灵活现的扑克牌人等,似乎只有这外来者的爱丽丝是唯一保持神智清醒的人。基于那有姿有态的蓝色毛毛虫慢条斯理地质问身份,她不断地探险,认识自我,最终成长为一个“大”姑娘。

相信看过此童话故事的人都会喜爱“爱丽丝”,羡慕她在匪夷所思的“仙境”中勇敢地找寻“我是谁“的出路。卡罗尔的”爱丽丝“为维多利亚时代可爱好强、善良诚实、乐于助人、聪明且见怪不怪的女孩。1865年经过漫画家约翰·坦尼尔(John Tenniel)的手笔,她原版的纯真形象奠定为黄色蓬蓬裙、外套有白色围裙、头戴蝴蝶结。爱丽丝的原身是位贵族小姐,而围裙是当时劳动者的象征。漫画家坦尼尔为她添加了围裙,如今的我们看来是对爱丽丝自我概念化的重要元素,因为这样缺乏礼仪的装扮恰当地表明了接下来的旅程是有一定的准备。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约翰·坦尼尔的“爱丽丝”

虽然“爱丽丝”更安稳的形象早已出现在了19世纪,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爱丽丝也在继续进行源源不断的新版本,在解释中繁衍出新的形象。

20世纪迪斯尼版的”爱丽丝“继坦尼尔笔下的形象,这战后的“新风貌”恰似维多利亚时期的轮廓,只不过连衣裙的颜色改用成浅蓝色。蓝色在宗教中寓意希望,是生命之色。蓝色具有善于表达自我、独立性强的特征;而浅蓝色更让人联想到了纯净的水与天空,隐含有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之义。这些象征性的内涵符合了新时代童真的”爱丽丝“。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1951年迪斯尼版的“爱丽丝”

21世纪的”爱丽丝“在黑色哥特风著称的导演蒂姆·伯顿(Tim Burton)执导下,继续成长为一个极为独立性的翩翩少女,这位19岁的青年少女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总以与众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当许多人都在循规蹈矩地遵循“女人味”的穿衣规范时,她却大胆地尝试着异域风情的新时尚。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

她这次的重返,不再是卡罗尔的”仙境“,而是由伯顿设计得一个”充满阴暗氛围的地下世界“。在这追摸不透的“黑暗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棍,而是包含着一个个不同情绪的人性表达。

疯帽子的形象超凡脱俗且具有魔法性,但在某种意义上仍有些微的真实感,他总是借用服装的变化试图寻找灵魂的旅程,还是爱丽丝坚强后盾的英勇”骑士“。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喜爱红色的红女王或许因为一颗与身体不成比例的怪诞大脑袋,在寻找爱的路上遭人嫌弃,导致了她跋扈的性格,更喜欢在黑暗中掌权示威。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白女王一身冰清玉洁的雪白,而唯一的亮点就是深酒红的唇色与指甲色。这反倒在暗示着她是一位“朋克摇滚精神的素食和平主义者”,也就是外表纯结开朗,内在却隐有阴暗的一面,或许想让人觉得别于邪恶的老巫婆,就常常表现出可爱貌美的乐观面。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爱丽丝再一次的坠入,也是在担负起保卫奇幻家园的重任,同时继续审视自我的人生观。

虽然卡罗尔的”爱丽丝“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伯顿的银屏上是一个19岁的少女;但实际上,爱丽丝无年龄划分,她是纯真、青春、寻找自我的精神代表。魅力的仙境可以是儿童的幻想世界,也可以是成年人逃避的现实,崇尚超现实主义的文化象征。”仙境“中”爱丽丝“的美是广泛性的,它可以是甜美且隐秘、也可以是腹黑、或是更性感、又或是摇滚风格等。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其实,”爱丽丝“就像是一块空白的画布,吸收着一个庞大的类别,是经典与主流的结合体。每当一位名人装扮成爱丽丝,艺术家或是设计师重新诠释或暗指她时,她的文化资本与魅力就会不断地增长。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好奇的女孩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不管是“卡罗尔”故事还是蒂姆·伯顿的改版,两者故事中的”黑暗的纯真“和”扭曲现实的梦境“,对时尚来说,总有与生俱来的企望。它为时尚业开辟出一条途径,去探索逃避现实的观念。想象一下,如果爱丽丝通过兔子洞掉下去的地方,不是在仙境,而是出现在时装梦想的世界里,那么,每一个爱幻想的人都有机会到往,并重新改造成我们意识中所认为的景象。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Badgley Mischka 2019年春夏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迪奥 2010年秋冬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迪奥2010年秋冬

“爱丽丝”,一个好奇的女孩,为什么永远不会停止改变?

Thom Browne 2013 秋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