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盘踞在川陕边境的大土匪王三春是个怎样的人?

-零度易水寒-


王三春是民国时期的一代巨匪,其臭名昭著的恶行在地区档案馆里都有几大卷宗,特别是活吃人心下酒的恶行更是令人发指。其狂妄程度更是世所罕见,曾高喊出“活捉国贼蒋介石”的口号,还敢跟红军打仗,更敢于攻击国民党部队,并依靠“铁血营”的强大战力,盘踞秦巴山区一带长达35年,因此被当时民间称为“刁民中的鼻祖,嚣张跋扈的魔头。”

王三春有多狂妄?

  • 狂妄一:抗战爆发期间,王三春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受招不受编”、 “受调不受编”,一切“我说了算”。这时,蒋介石派代表打算收编王三春,而王三春却对代表说:“蒋介石没资格管我,我也不愿意享他的福,他那个青天白日底下有个鬼,我要捉他的鬼”。狂到连蒋石也不放在眼里。

  • 狂妄二:红军借道陕南,打算北上抗日,而王三春却派出一营兵力在回龙驿进行阻截。负责阻截任务的就是其麾下的“铁血营”得力干将魏富堂。狂到连红军都敢惹。

  • 狂妄三:一天,铁血营营长魏富堂对王三春说,无论干什么,都应该“盗亦有道”,我们还是要讲一点江湖信义。但是,王三春却是:“我就是江湖,谁不听我的,就一天也别想混下去了。”

王三春有多凶残?

凶残一:因不喜“打春”二字,听闻后立即杀人。

一天,镇巴街上佘家媳妇和邻里闲聊,说到:“明天打春了,要给女儿黄花买个饼吃呢,孩子馋饼馋得不是一天了。”

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邻里交流,但王三春却感到心中别扭,认为“打春”不就是打他吗?

第二天,佘家媳妇在街上刚买个饼,正要递到女儿黄花手中,突然背后被王三春派出的铁血营中的一帮匪徒捅了一刀。瞬间手中的饼掉落地上,并向着坡底滚去。女儿不知究竟,只顾追那掉落的饼,待她返回时,已发现妈妈倒在了血泊之中。当时,年幼的女儿依旧不知妈妈被杀,还将散发着热气的饼放到妈妈嘴边,让妈妈吃,只是妈妈已经再也张不开嘴了。

后来,黄花的父亲老佘赶了过来,大骂土匪王三春和铁血营的魏富堂,被好心的百姓劝阻后,立即带着女儿逃往他乡,并隐姓埋名。解放后,黄花还指出王三春和魏富堂的恶行,魏富堂终被枪毙。

凶残二:活吃人心下酒,竟然从多人身上练成了“绝技”。

一天,由于厨子回家探亲,王三春渴酒没有下酒菜,便顺手拉过一个“肉票”,将其胸口划开,并从背后猛踹一脚,手下将碗向“肉票”胸口下一伸,一颗跳动的心便落入了碗中。而王三春就将挖出的心生切下酒,如果感到太肥,就会让人炒熟再吃。

凶残三:因家中八哥被猫叼吃,扬言要诛灭猫主全家。

一天,王三春养的一对八哥被野猫叼吃,大怒之下,派出铁血营捕杀全镇的猫,并扬言:若从那家的猫腹中剖出鸟毛来,就会杀光猫主全家。这一下,吓得全县城老百姓跪下请愿。

凶残四:因赎金凑的迟了点,便将“肉票”活埋。

一天,王三春为了筹集军费,命令铁血营绑架了南郑县财主陈百万的女儿,并提出了五百条枪、三千块银元、一千五百套军服的赎人要求。但是,等到陈百万凑齐所需赎金品物前来赎人时,却被告知女儿已经被活埋很久了。

王三春有多强实力?

那么,除开民国时的乱世条件不讲,王三春究竟有多强的实力,敢于如此无法无天。

  • 实力一:经济上自立。当时,王三春的劫掠范围覆盖陕西二十多个县,自行“委任”许芝田为镇巴县县长,设立税收局统一收税,收来的钱全部用于自己的日常花销。同时,组建铜元局,铸造铜钱和印布币,并在川陕边境发行使用。此外,还在镇巴城修建“泾洋桥”等造福百姓的事业。

  • 实力二:军事上独立。王三春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受招不受编”、 “受调不受编”,极盛时期,他的武装力量达到四个团,5千余人。而其中的铁血营则是其核心的武装力量,每个普通士兵都是排级待遇。

  • 实力三:形同独立王国。在王三春的老巢镇巴县,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设置有八大处,即:军需处、服管处、医务处、军械处等。同时,还建有造币厂、边棚营、儿童连、铁血营等机构,并成立了“中华救民镇槐党”,还请来了南京武术学校的教练,教他和他的老婆们练武术,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的建制。


王三春是如何被剿灭的?

面对这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 “剿匪司令”,差点让民国成为后世笑柄的大土匪王三春。蒋介石震怒之下,密令陕西省主席兼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不惜一切代价,剿灭王三春和他的铁血营。”

为此,蒋鼎文派谢辅三调用炮兵,对着王三春的老营进行猛轰。王三春眼看难以抵抗,只好带领残部窜进山林草莽。但是,被追剿期间,由于他平时作恶多端,滥杀无辜,在逃窜途中屡屡遭到群众告密,因此兵力损失惨重。当年底,数千人的队伍仅剩下百余人。同时,铁血营营长魏富堂也离他而去,并躲藏在了山大沟深的佛坪。而此时的王三春残部也被谢辅三率领的国民政府军围困于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后因弹尽粮绝缴械投降。最终,于1939年12月31日,王三春在镇巴县被枪决。自此,活动于秦巴山区长达35年的王三春匪患就此被剿灭。

图片来源


祥子谈历史


今天我讲一讲《一代枭雄》当中大土匪王三春在历史上真实的情况。

王三春出生于1884年,四川巴中人。王三春是个苦命的娃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只能辍学回家种地,当起了农民。

在王三春20岁的时候,当地首富王宗林将他家的山林给强行霸占了,王三春带着母亲四处告状,但是官府早已经被王宗林买通。王三春一怒之下就找王宗林火拼,把他给打伤了。

王三春知道王宗林饶不了自己,便趁夜里去把王宗林家的一间房子给烧毁了。发泄完之后,便带着母亲去了川陕交界的大巴山中,聚集了几十个流浪天下的壮汉,占山为王,当起了土匪。

大巴山这个地方属于一个四川不管、陕西也不管的地方,所以这里土匪横行,谁厉害谁就是老大。起初,王三春用木头削成刀枪剑棒当武器,后来靠打劫其他土匪得到了几只枪,王三春便开始昼伏夜出,打家劫舍。

有一次,王三春听说山下附近一个村子里有个民团,他们手里有五十杆枪,王三春十分心动,但又打不过他们。

王三春心生一计,将四周山林点燃,作为疑兵之计吓唬民团团总,然后骗人去和他们谈判,说只要缴枪投降就可以活命。民团果然上当,双方达成协议,民团成功被王三春收编。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手里有枪,啥就都有了。王三春慢慢吞并了其他土匪,成为大巴山中势力最大的土匪头目。王三春在大巴山建立营寨,扩充仓库,把抢来的粮食、财宝和女人都安置在这里。

但是土匪毕竟不是正规军,王三春的理想很远大,他希望成为宋江那样的大人物。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王三春企图吞并巴中地区的军阀郑启和,不料刚一交战,王三春的部队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而逃。

王三春通过这次交战发现,自己的队伍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素质其实都很差,在大巴山逞逞威风还行,一下山就玩不转了。于是,王三春决定继续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这一次将目光瞄准了陕南地区的镇巴县。

镇巴县这个地方虽地处边界,但防守薄弱,王三春使用计策将城门在夜晚骗开,然后带人进去抓住了镇巴县南区区长王应钦,还缴获了十几支好枪。不仅如此,王三春还在这次行动中结识了当地大土匪陈德三,并与之歃血为盟。

通过这次胜利,王三春将自己的队伍壮大到了八百多人,枪也有二百多支,其他武器无数、钱财、粮食堆积如山。

王三春决定将镇巴县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在这里施行独裁统治,俨然把镇巴县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经济上,王三春开设税务局收税,还建立工厂自制货币,要求当地老百姓全部使用他制造的货币进行交易;在军事上,王三春四处招兵买马,扩充兵源,还派人去外地购买枪支弹药;在政治上,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地方军阀,王三春均不受他们的指挥和节制,其态度是:可以被招安但不接受收编。

可以看出,王三春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物,这一点比宋江要强。就这样,王三春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地任何人都不敢小瞧他。并且,王三春还十分懂得判断形势,他知道国民政府的部队的实力很强大,便与之虚与委蛇,不干扰他们的行动,还适当地帮助他们。这让国民政府对他放低了戒备心,也为王三春的生存创造了空间。

1932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旅长赵寿山被蒋介石调到川陕地区进攻红军,而此时在川陕地区活动的正是红四方面军。由于赵寿山此人是位爱国将领,他因为看不惯蒋介石同胞相残,便与红四方面军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恰巧王三春占据的镇巴县就在赵寿山的辖区,赵寿山听说了王三春的劣迹,很是气愤,但他担心与之交火会死伤无辜,于是便派人前去招安王三春。王三春知道自己已经被国民党和共产党给都视作眼中钉,此时若不选择站队,恐怕会双方都容不下他。

于是,王三春便选择了势力更强大的赵寿山,在与之谈好条件之后,接受了赵寿山的招安。王三春随后被任命为川陕便游击司令,手下有四个团的编制,兵力达到了四千多人。

而红四方面军听说此事之后,也按捺不住,委派中共地下组织的成员陈二三前去游说王三春,试图改造王三春的部队。但是王三春意志十分坚定,最终没有同意。

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一代展开军事行动,王三春担心自己受到波及,便派人与红思方面军达成“谅解”,既不交战也不言和,意思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红四方面军考虑到当时形势严峻,为了减少一个敌人,便同意了王三春的方案。

1933年冬,四川军阀刘湘受蒋介石之命对川陕地带的红军进行围剿,王三春便投靠刘湘,被任命为四川剿匪第一纵队的队长,仍保留原有的部队。

1934年4月,刘湘派王三春追击红军,在重庆冉家坝与红军交上了火。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刘湘突然带着大部队从后面杀了过来,将王三春夹在了川军和红军的中间。王三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刘湘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王三春便调转枪头朝刘湘开火。红四方面军看到情况有变,便派人与王三春商议,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随后红军退出战场。而刘湘则联合驻守在当地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对王三春进行合击,王三春过不敌众,便逃到了湖北十堰的竹溪县。

王三春所部四千余人只剩下了八百余人,但是他很不甘心,于是就秘密潜回镇巴县,对当地守军进行了突然袭击,终于又夺回了镇巴县。国民政府听到消息之后,都感到焦虑不安。

1939年,蒋介石亲自下达指令,让陕西省主席、西安行营主人蒋鼎文派遣部队对王三春进行清剿。蒋鼎文自然不敢怠慢,便派遣西荆公路预备第一师师长谢辅三前去清剿。

谢辅三此人读过军校,很会带兵打仗,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后来在抗战时期做到了中将军长的位置。谢辅三吸取了之前国民革命军对王三春围剿的失败经验,决定联合周边势力,合力对王三春实施打击。

谢辅三的策略很奏效,王三春受到多方面攻击,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守,便一败再败,最后逃到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在弹尽粮绝之后方才向谢辅三投降。而王三春的表现也算是出色,虽然敌众我寡,但他仍然坚持了十个月之久。

1939年12月31日,王三春在镇巴县被公开枪决。至此,祸害大巴山区三十五年之久的王三春匪患,终于被彻底平息。


围炉煮酒话春秋


大家是否和小太阳一样,知道王三春这个人是通过孙红雷的《一代枭雄》这部剧呢?后来对王三春比较好奇,一查才知道,王三春其实也算是一代枭雄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王三春的生平事迹吧。

王三春生于清朝末期1884年,本名叫做王汝仁,号三春,四川人,少年时期的王三春上过几年私塾,也算是略有文化,但是他父亲去世后,因为母亲生病,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就辍学务农补贴家用了,在1904年,年满20岁的王三春血气方刚,因为和当地的族长王宗林为了树木而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放火少了王宗林家的一间房子,知道惹祸了的王三春,安置好母亲后就逃进了茫茫大山。

进山之后,王三春召集了一些流浪汉,砍下了一些当地的青冈树做成棒子,当上了土匪,而且因为就属王三春有文化,他当上了这群土匪的头。知道枪的威力的王三春,深晓自己这些人靠着棒子无法做出什么大作为,于是派出小弟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弱一点的土匪,找到了之后,他们靠着偷袭成功缴获了几条长枪。

后来又听说旁边有个村子,有一伙子民团,刚刚买进50条枪,王三春靠着自制的土炮,连打带吓的成功把这50条枪拿到手,开始了自己的土匪生涯。

1929年春天,王三春攻打镇巴县鱼渡坝成功占领地盘,到这个时候,王三春手底下已经有五六百人,而且还有三百多支枪,已经算是实力不小的一伙势力了。1929年到1932年,王三春和周边的势力斡旋,并且在自己的领地自制货币,招兵买马,打家劫舍,自成一派。而且占领响马镇,自任县长,把周围的土匪要么赶走要么收编,建立了自己的土匪国度。

传说中王三春自己还发明了一种刑罚,叫做坐桩,把树干削尖了从身体后边的部分扎入直接插破内脏,血腥至极。还有就是王三春喜欢养鸟,一次他的八哥被一直猫吃了,王三春就下令把全县的猫都杀死来泄愤,十分残暴。

直到1932年夏天,赵寿山任西乡警备司令的时候,对王三春进行招安,王三春考虑了一下当前形势后,接受了招安,出任川陕游击司令,到了这个时候,按照当时军队的编制算起的话,王三春已经有四个团的编制,算上一个加强旅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红军方面进攻川陕,和王三春碰面,王三春见红军气势恢弘,战斗力很强,于是避而不战。十月份,见到了红军的拿下川陕的决心,为了自保,和红军达成了不战不和的协议。后来又协助国民党攻击红军,毫无信用。但是又在战争中明白原来被国民党欺骗了,又过去找红军讲和。

之后杨虎城和刘湘奉命前去围剿王三春,但是效果不大。1939年3月,谢辅三率领一个师的军队进山重新剿匪,成功击败王三春,王三春缴械投降,他表示愿意加入抗日部队,圈里抗战,但是见他之前的出尔反尔,让人难以相信,于是在1939年12月31日,王三春被执行枪决。

总的看来,王三春这个人有点文化,懂得用兵,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是一个枭雄人物,但是为人反复无常没有信用,性格残暴,自私自利,并不是能够让人信任的领袖,所以他最终走向了灭亡。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民国时期,陕西土匪数量冠绝全国。至三十年代,全省各路土匪数量达10余万,尤以陕南为多,千人以上的大股匪帮就有王三春、李刚武、沈金亭、周寿娃、王志胜等18股,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十八路诸侯”,其中以王三春部危害尤烈。

王三春本名王汝仁,乳名仁娃子。1884年生于四川平昌。粗通文字,年青时因事与族长王宗林斗殴,一怒之下纵火烧掉王宗林的祖屋,逃往大巴山,聚集数十名流氓,开始了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

刚落草时,王三春和他手下的弟兄们没有枪枝,于是他和王汝友等人经常手执木棍埋伏在密林,伺机抢劫行人。木棍便是他们此时的武器。也该是他们走运,有一天王三春等人正埋伏在密林之中,忽见土匪罗玉成带着几个兄弟,每人身背一枝长枪同,走进了王三春的埋伏圈。王三春招呼手下,乘其不备,手执木棍一拥而上,把几个土匪打倒在地,将他们的长枪劫走,从此便有了武器。王三春深知枪多才能力量大,便四处侦察,一次他得知土兴场民团有枪50多枝,便率手下夜袭民团,四面放火,吓得民团弃枪而逃,王三春不费一枪一弹,缴得长枪五十余枝,势力愈发壮大。


王三春

民国15年,王三春组建“镇槐军”,自称家长。王的大老婆邓芝芳,善使双枪,统率一个营。另外三个营由田乐德、华得来、陈相如率领。王每到一地,各营互为犄角驻扎。后来王三春在四川被巴中军阀郑启和打败,向北窜入陕南。

在陕南,王三春招募匪众数百名。1929年,王三春率众匪偷袭镇巴县,缴获镇巴县长王应钦的步枪数十枝,至此王匪已有五六百名匪众,200多枝枪,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武装。

1930年,王三春打跨了驻防镇巴的国军陈德三部。他在镇巴县设立税局自行征税,自制货币,不断收罗部卒,存积粮草。1932年4月,十七路军旅长赵寿山派人招安王三春,王被委任为川陕边游击司令。此时,王已有四个团的编制,部属4000多人。


王三春剧照

1933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黑虎地区与王部相遇。王见红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不敢与之交战。王为自保,与红军达成"谅解",双方形成相安无事的局面。


同年刘湘对川陕苏区实行六路"围剿"。王三春乘机投靠刘湘,刘湘要求王三春围剿红军。红军也派与王接洽,双方达成秘密停战协议。

刘湘见王三春违抗命令,私自与红军停战,便调动十七路军围剿王三春。王三春率余部分散流窜陕南。

1939年3月,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令第一师师长谢辅三率部入山进剿王三春。第一师历时10个月,终于将王部围困在户县太平峪,王三春被生擒。

王部土匪

王三春素以奸掠烧杀著称,有一天,王三春树在镇上的旗子无风自倒,按土匪规矩,倒旗就要杀人祭旗。王三春便命令部下,随便抓来一个群众杀了祭旗。

王三春有一次与手下匪徒一起饮酒取乐,王三春对手下说“有猜拳饮酒,吃菜饮酒,你们见过杀人饮酒么?”众人回答说:“没见过”。王三春说:“我叫你们见见。”于是命令左右抓来几个老乡,王三春杀一个人,咕咚饮一杯酒,最后人杀完了,王三春也喝得大醉。

王三春把当地富户陈百万的女儿绑票,要陈百万办500条枪,3000银元,1500套军服来赎取女儿。等陈百万办齐来取人时,他女儿已被活埋好久了。


王三春私铸的钱币

蒋介石得知王三春被活捉,电令蒋鼎文:“将这人留下,万一将来战局演变,在秦岭山区发动游击战时,这个人是有用处的”。但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以王三春民愤极大为由,不同意赦免。1939年12月31日,王三春在镇巴县被枪决。


历史漫谈君




在电视剧《一代枭雄》中,孙红雷主演的何辅唐为报家仇,就曾经投奔过王三春。何辅唐是青木川人,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个土匪叫魏辅唐,解放后被镇压。

青木川位于四川、陕西和甘肃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三不管地盘,土匪横行。四川巴中人王三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少时王三春曾读过几年书,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

王三春的父亲去世后,他就母子两个人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在家族和村子中就饱受欺凌。1904年,王三春因不满族长王宗林强占自己家的山林,一把火烧了他们家的房子,逃进大巴山中当了土匪。

土匪不可怕,就怕土匪有文化。有文化的王三春自从被逼无奈当上土匪后,他就决心成为当地的土匪之王。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王三春的手下除了十几个流浪汉和十几根棒子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机灵鬼王三春向附近的土匪排出了一些卧底,在了解土匪的动向后,王三春利用有利地形伏击了一伙小土匪,抢到了几支枪。这时他也只是勉强在山中站稳了脚跟,距离自己的梦想还非常遥远。

附近有一个叫土兴场的村子,村中大户人家组建了一个民团,大约有100来人,手中有五六十枝枪。王三春得知这个情况后,就打起了这批枪的主意。

王三春先派出几名精干的土匪化妆成商团,提前进入这个村子。然后就派出一半土匪在四周的山上埋伏好,等天黑后,他们就燃放了几堆火。让骑术比较好的土匪骑上一匹马,围着村子转,制造出大军围城的气氛。

到了半夜时分,王三春使出了最后的绝活。先由提前潜伏进村子的土匪放枪,后用几门土炮对着村子胡乱放了几炮,然后就对着村子喊话:只要老老实实缴枪投降,就可以保全全村人的性命。就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拿到了60多支枪和大量弹药。



有了这批武器垫底,王三春开始招兵买马,手下就有了上百人的队伍,成为当地响当当的一支土匪团伙。他竖起了劫富济贫的旗号,主要打劫附近的富户和来往的富商。

王三春扩军的速度非常快,他利用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机会,到处吞并其他土匪武装。1927年,他的手下大约有4000多人。这时的王三春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当一个土匪了,他决心要称霸天下。


1929年,王三春率部出山,和四川军阀郑启和展开血战,争夺通江的地盘。郑启和在当地经营已久,深得民心。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是职业军人,王三春的土匪队伍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战败后的王三春被迫逃入陕西,来到了镇巴县。当时的川军和陕军正在这一地区打得不可开交,他坐山观虎斗,等双方打得精疲力尽的时候,王三春突然出兵,占领了这个县城。



从这时起,王三春就当起了响马县长,当然这是自封的。但王三春却对这个县长职务是非常认真的,他把附近的土匪要么收编,要么赶走,确保自己地盘的社会治安是稳定的。

王三春在局势初步稳定后,就开始对当地进行收税。他创办了造币厂和军械厂,打造了陕南地区的一个独立王国。这时的王三春就成了当地的土皇帝,慢慢就开始为所欲为了。

传说王三春还发明了一种酷刑,取名叫做坐桩。把树干顶部削尖,把犯人的衣服全部脱光,然后把箭头对准肛门直接捅进去。直接插破内脏,比较接近于唐朝的仙人登梯,场面超级血腥。

有一次他养的八哥鸟被猫吃了,王三春就下令把全城的猫全部杀死。有一次他的小老婆在跟他对话的时候,把他的名字说成了打春。王三春二话不说,一枪毙命。



当地的国民政府没有办法,只能对他进行招安。但狡猾的王三春对政府宣称“受招不受编,听调不听宣”。也就是说招安我们可以,但不能打散我们的队伍。我们可以执行一些打仗命令,但必须由我来指挥自己的军队。

当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后,王三春就和红军达成了谅解,双方保持不战不和,相安无事。事后,刘湘和杨虎城联合对王三春进行围剿,他率领残部逃往湖北。当围剿的部队撤退后,他率部重新又杀回了镇巴县。

1939年3月,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命令谢辅三的预备第一师进山剿匪,顺便锻炼一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谢辅三明白王三春的厉害,他就把自己的军队化整为零,分进合击。

1939年底,王三春逃到了户县的太平峪,被重兵包围。王三春不得不缴械投降,他曾向政府表示愿意在这一地区展开游击战,率部投入抗日战场。但他反复无常的个性让国民党当局难以相信,1939年12月,王三春被执行枪决。


新知传习阁


王三春生于1884年,四川平昌人。民国时期,盘踞在川陕边境的18股大土匪之一。

对于王三春,用胆大手毒、残忍劫富、首鼠两端12个字来概括,是十分贴切的。

胆大手毒:几根棍棒起家

父亲死了之后,王三春担起家庭重担。与族长王宗林争夺一棵杉树。20岁的王三春气愤填膺,一时脾气上来,冲上去打了王宗林2拳。自知晚上肯定要遭到报复,便逃跑了。

当天晚上,王三春悄悄潜回山村,放火烧了王宗林的一间茅草屋。

从此离开家乡,逃到四川与陕西交界的大巴山中。王三春带领30多个流浪汉,藏在山中,砍削青冈棒当作武器。

王三春发现有一股土匪人数不多,但是有5支步枪。摸清了这股土匪的活动规律,乘他们夜晚抢劫回来、睡下一个多小时,王三春带领弟兄拿着青冈棒,偷袭了土匪窝,缴获5支步枪。

利用这5支步枪,王三春白天休息或者踩点,晚上带领土匪们外出抢劫。

王三春觉得5支步枪少了,打听到土兴厂的民团有50支步枪,一天深夜,王三春命令手下把土兴厂四周荒山全部防火点着,并派几名土匪骑马绕着土兴厂四周跑动不停。

民团老总以为土匪很多,惊恐万状、不知所措。

王三春领着手下冲进老总睡觉的地方,要求老总“缴枪保命”。危急关头,民团老总只得把50支步枪全部交给王三春。王三春武装力量迅速壮大。

1929年春天,王三春攻打陕南镇巴县渔渡坝,大获全胜,从镇巴县南区区长王应钦手中强夺150支步枪。

王三春依靠几根青冈棒起家,逐渐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支步枪、4000多名成员的大土匪。

残忍劫富:土豪闻名丧胆

王三春不仅杀人不眨眼、更厉害的是手段非常残酷。

春节期间,他的一个小老婆跟他说话时,把他的名字说成打春。王三春二话不说,一枪毙命,他的小老婆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见阎王去了。

王三春在镇上的旗杆,被风刮倒了。按王三春的规矩,倒旗必须杀人祭旗。王三春命令土匪,到镇外村庄抓来一个地主家的儿子,站在旗杆下,被他举枪射击,杀死后用来祭旗。

王三春与匪徒饮酒取乐,王三春对手下说“今天我们换一种玩法:杀人饮酒。”

王三春命令下属去抓了几个供奉少的地主家人。在酒席场上,王三春一枪杀一人,接着喝一碗酒。六个人杀完了,王三春喝了六大碗酒,醉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王三春把当地大地主李百万的女儿抢来,通知李百万把500条枪、6000块银元、2000套军服送到匪窝,赎回女儿。

李百万筹款花费时间长了几天,王三春把树干顶部削尖,将李百万女儿衣服全部脱光,将箭头对准肛门直接捅进去。一直插到嘴巴,将树干弯曲,再把人弹出去。被害人痛苦喊叫实在令人心酸。

李百万把枪、钱、军服都备办齐全送到匪窝,来赎人时,他女儿已被掩埋几天了。

由于杀人手段过于残忍,周边地主土豪提到王三春,都是不寒而栗。

首鼠两端:终被逮捕处死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黑虎地区与王三春部队相遇,王三春派人与红军达成“谅解”,形成不战不和、相安无事的局面。

1933年冬,四川军阀刘湘奉蒋介石之命“围剿”红军。王三春投靠刘湘,被任命为“剿匪”第一纵队队长。

1934年3月30日,王三春与红军在冉家坝激战。

背后突然开来刘湘的范华旅,正好把王三春夹在红军与范军中间。

王三春恍然大悟,才意识到刘湘借刀杀人,于是调转枪头与范军对峙。

王三春与红军停战后,刘湘调动所属部队合力“围剿”。

因兵力悬殊过大,王三春逃往湖北竹溪县,不久,又率残余部队七八百人分散流窜陕南,重整旗鼓,终于又一次占据镇巴县。

1939年3月,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遵照蒋介石旨意,命令第一师师长谢辅三率领部队进入山中剿灭土匪。

谢辅三吸取国民政府军多次围剿王三春均告失败的教训,化整为零,联合附近友好部队,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王三春的残部围困在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

围困时间太长,王三春弹尽粮绝,不得不缴械投降。至此,在川陕边境秦巴山区猖狂达35年之久的王三春匪患,终于被平息了。

1939年12月31日,根据蒋介石命令,在镇巴县城,王三春被处死了。


岳飞的飞


王三春的土匪,没有政治信仰,所以没有政治方向,就是一伙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土匪,与绿林好汉相差太远,与革命队伍风马牛不相及。他们是富人也抢,穷人也欺,特别是搂掠猪牛羊、妇女,放火烧房子,直接对普通人家下毒手,社会影响极坏。在陕南有个叫黄家山的地方,看上了一个周姓人家的姑娘,周家也很穷,把周女强奸后,给这家留了一些钱物,对其父母说此女不能嫁人,嫁人就杀全家,谁家敢娶必杀其全家。后来经过这,必去该女家,直到王被枪毙,周女才以老姑娘嫁人。巴山一带,当年还有袁刚、李刚五、郑子明几股土匪势力祸害,百姓苦不堪言,国民党疲于剿共和抗日,根本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土匪,直到五一二年,解放军和民兵才把这些土匪剿灭。至于这些土匪做过什么好事,没有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故事。


巴山北坡客


王三春是民国时期盘踞在陕南地区的巨匪,无恶不作、罪恶滔天,1939年被捕后,蒋介石曾想留他一命进深山打游击,但王三春民愤太大,蒋介石不得已下令处决了他。



王三春,四川平昌人,父亲早亡,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1904年20岁的王三春娶妻杨氏。就在这一年,同族恶霸王宗林强行霸占王家田地,王三春气不过,就和王宗林打了一架。

事后王三春害怕报复,到王宗林家放了一把火后,逃到了南郑县。好不容易在当地落下脚,并又娶了一房媳妇,结果好景不长,他老婆又被一陈姓恶霸霸占了。这两件事对王三春的影响很大,他决定做一个不再被欺负的人。

不久王三春抢了一把步枪,并打劫了牟家坝商会,抢了一大笔钱,他开始招兵买马当土匪。有银子王三春身边很快聚集了十几号人。光有人没枪也不行,于是王三春寻机带着手下,伏击了土匪罗玉成,抢了五条枪。

为了进一步扩大队伍,王三春又盯上了土星场民团手里50多条枪。有天夜里,王三春带着手下来到土星场,他先让人放火,然后让手下一边放鞭炮,一边放枪大造声势,结果逼降了民团,此后王三春就有了近百人的队伍。

有了实力,王三春胆子越来越大,他不仅抢富商、百姓,他政府也照抢不误。王三春就这样一边抢劫一边扩充队伍。到1926年,王三春手下土匪已多达1000多人。

随后他队伍改建成“镇槐军”,分成四个营,其中一个营营长由他大老婆双枪邓芝方担任。他见队伍没个文化人,就直接到黄家岭学堂抢了一个漂亮女学生,当秘书兼老婆。

1930年,王三春打垮了四川军阀刘存厚招安的陈德三部,霸占了陕南镇巴县。王三春在镇巴自行铸币,自行收税,还自建了一个小型兵工厂。有了钱,有了枪,王三春又开始招兵买马,不久他的队伍就扩充到5000多人。

1931年,由于王三春部到处绑架勒索、杀人越货,甚至肆意强抢民女,民愤极大。所以杨虎城命令11师11旅赵寿山部,进剿王三春部。双方激战多次,均死伤惨重。


僵持不下时,王三春接受了杨虎城的改编,王三春被任命为川陕边游击司令,队伍被编成四个团,一团团长苟伯当,二团团长王和清,三团团长辜伦章,四团团长邓芝芳。王三春虽然接受了改编,但他仍干着土匪的勾当。

1934年,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对陕甘苏区发动进攻。王三春在金钱的诱惑下,投靠了刘湘,充当了进攻苏区的急先锋。

不久,王三春发现背后忽然开来刘湘部范华聪旅和佟、杨二团,正好把王三春夹在红军与范军中间。这时王三春才发觉刘湘只不过是借刀杀人,他赶紧找红军议和,并表达改编意向。

刘湘围剿苏区失败后,掉过头来开始收拾王三春,双方在巫溪激战20多天。后来早已对王三春不满的一团团长苟伯当率部起义,王三春当即遭受重创,随后带着残部700多人逃回了镇巴一带。


1936年3月,王三春攻打镇巴县城,城破后烧杀淫掠,临走时还一把火烧了整个县城。蒋介石听闻后大怒,急令19路军李纪南部前往剿匪,但由于王三春部熟悉川陕一带地形,所以屡屡逃脱。

1937年1月,国民党派苟伯当到四川招降王三春,但王拒不同意。后来苟伯当策反了王三春手下干将田希贞,田率部下数百人投奔了国民党。王三春被迫逃往宁陕一带。

1938年底,国民党又调动一个师围剿王三春,近万人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最终将巨匪王三春抓获。国民党本来准备将王三春押解重庆予以重用。但遭到了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为首的军政要人们的反对。

于右任等人认为王三春为祸川陕十几年,杀害无数的老百姓,这样的人不杀,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1939年12月31日,被逼无奈的蒋介石下令将王三春在西安处决。



花木童说史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民国时期为祸川陕一带的大土匪王三春,从曾经的“散兵游勇”式土匪,逐渐发展成为“正规军”编制。鼎盛时期有五个团,6000多人,长期盘踞大巴山,活动范围在陕西、四川边境的20多个县,打家劫舍、绑票、贩毒、欺压百姓,在这一带只要小孩晚上啼哭,大人只要说:“王三春来了”小孩吓得立马不哭了,说他是“活阎王”一点不为过。1939年,王三春落网,被当时的南京政府批准执行了枪决。

大土匪王三春生平概括

王三春是四川省平昌县人,属于四川省的北部,也是苦出身。父亲健在的时候,王三春进入了私塾读书,由于记忆力非常好,在当地堪称神童,教书先生说王三春有中进士的可能。但是随着父亲的去世,王三春家的日子急转直下,再也无力读书,开始了务农。久而久之,结实了社会上的一些泼皮无赖,原本听话的王三春迅速变化。

成年以后,在与邻村争夺耕地的过程中,王三春一口气烧了邻村的很多房子,官府派人捉拿,王三春逃进了周围的山区,并且加入了一个非常小的土匪团伙,逐渐成为了团伙的首领。王三春团伙的实力很小,连普通的乡绅都不敢抢,因为乡绅都组建了护院队。王三春带着收下活跃在巴山地区,发现巴山里有一支100多人的土匪力量。王三春很想吞并这支土匪,但是自己的力量连给对方塞牙缝都不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狡猾的王三春开始了欺骗手段,自己前往土匪的山寨中劝降,表示自己的队伍有2000多人,而且拥有大炮。识相的赶快投降,否则后果自负。那群土匪竟然真的认怂了,加入了王三春团伙。王三春依靠这一力量开始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截止1929年,王三春盘踞四川、陕西交界地区,已经拥有了1000多土匪。

在自己的控制区内,王三春开始公开征税,而且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出现了武装割据的雏形。依靠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购买枪炮,拉拢人马,势力越来越大。由于四川地区的各路军阀们正在混战,都没有精力打理王三春。王三春趁机做大,为了得到朝廷的承认,王三春开始积极协助官军围剿其他的土匪武装。在战役结束以后,得到了赏赐的大洋和枪支弹药。由于表现出色,王三春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自己成为了川陕边的游击司令。

截止1932年,王三春的土匪武装下辖了4个团,总计拥有5000多土匪。按照当时的情况,人数仍在增加。盘踞一方之后,又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王三春开始鱼肉各地百姓。王三春本人非常好色,看上的女子如果稍有不从,就会遭遇杀身之祸。即使是各地乡绅家的女子,也无法幸免,前后有几个乡绅的女儿被王三春霸占、杀害。

对于其他的土匪武装,王三春下手非常狠,从来不要俘虏,所有的俘虏都会被杀害。进入30年代的前期,四川地区的军阀终于稳定了局面,开始腾出手来围剿王三春团伙。从1934年开始,各路官军开始围剿王三春团伙。在官军的打击下,王三春丧失了根据地,带着队伍在四川、陕西交界地区游荡,前后长达好几年时间,足迹遍布陕西、四川的20多个县。由于遭到了官军的围堵,曾经拥有5000人马的王三春,只剩下了1000多人。

在围歼王三春期间,曾经完全有机会彻底围剿整个团伙。王三春团伙流窜到一个县城的城外,城里有好几百人的保安队,完全可以依靠地形抵抗。可是由于负责的文官贪生怕死,带着保安队逃跑,王三春进入县城以后,开始重整旗鼓。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朝廷决不允许在抗战的后方还有这么多问题。

一部分正规军被调往围剿王三春,王三春的运气很不好,在逃跑的途中,迎面撞上了正规军的一个师。结果,王三春团伙几乎一败涂地,队伍损失非常大,不得不化整为零逃跑。王三春带着夫人躲藏在山区的一个农户家里,搜捕的官军确实没有发现。但是在逃跑的途中,王三春还是露出了马脚。王三春的夫人穿金戴金,还镶着金牙。被官军发现以后,王三春计划用金条贿赂官军。经过当地群众的指认,这个人就是土匪首领王三春。

顺便聊一下王三春的夫人邓知芳也是一个狠角色,擅长使用两把手枪,左右开弓。官军抓捕王三春夫妇的时候,邓知芳准备反抗,但最终还是被官军擒拿。当时四川一带由军阀刘湘掌控,刘湘受蒋介石之命追剿当地的红军,委任王三春为第一纵队长,但刘湘实际上是想借红军之手除掉王三春。王三春发觉后,与红军秘密联系。但王三春又不愿投身于革命,又跟国民党反目、从1934年开始,国民党就对王三春追剿,这几年间王三春一边潜伏,一边伺机抢劫。

1939年4月,王三春被国民党抓捕,12月31日经蒋介石批准,枪决于天水行营。至此流窜川陕边境20余年的山大王,终于结束了这罪恶的一生。

其实在混乱的旧时代,几乎每个省份都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土匪武装。对于这些土匪武装,在旧时代并没有肃清干净。

例如: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的土匪武装,直到建国的初期才被彻底镇压、围剿。当时,为了围剿各地的土匪,专门抽调了一些野战部队。并且积极依靠群众的力量,为了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群众积极为野战部队带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截止1952年左右,全国各地的土匪力量被基本肃清。各地的群众开始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工作,言而总之,安宁的社会环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没有军阀混战,没有匪患祸乱人间,我们的安稳生活才得以保障,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倍加珍惜。如果国泰民安,人们生活安乐祥和,谁愿意当土匪呢?

关注我,@煮酒品历史,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干货、问答,大家畅谈历史,议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烈焰糖糖品历史


一个贪生怕死,做事毫无原则,谁强就投靠谁,志大才疏之人!

王三春发迹

自幼父亲去世,由母亲单独抚养的王三春,十分独立,辍学务农,为人桀骜不驯,在20岁那年因为与当地首富本家王宗林争夺山林资源,年轻气盛的王三春直接送上拳头,自知最终会被抓捕,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将王宗林的一间房烧了,然后远遁。



到了大巴山,王三春一路上倒也聚集了数十名无所事事的大汉,先是用牢固木棍做武器,后来无意中抢了一支弱匪得到几杆枪,从此开始打劫生涯。

故设疑兵,获枪50余支

王三春听闻旁边有个民团,有50多余的枪支,于是设计摆下疑兵,让原本无胆气的负责人直接缴械投降,让王三春实力涨了一大截!


多次迁移,夹缝生存

在清末民初时期,就王三春这点实力还不够一个当地军阀晒牙缝呢,先是被巴中军阀郑启和欺负,后又被四川军阀下属廖雨辰给打了。

势力弱小,只能吞了牙口往下咽,不过后来终于在镇巴落得脚跟,并自成体系,有自己货币和军队制度,一直招兵买马,储存粮草,图谋更大的地盘!政治上也是受招不受编,让国民政府气的只能无奈没有人手收拾他!

后来三番五次与红军,与国民党部队相冲突,先后变卦,转投阵营,最终还是被打散了,逃至湖北,但没过多久再次聚集几百号人,杀会镇巴。


这让国民政府很难受,不得不派出一个师的队伍前往围剿,这次率队是谢辅三(后来成为中将,对打战善思考),很快就将王三春抓获,为时35年地处川陕之界的匪患忠于结束!

同年的12月31日,王三春被处决!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