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名將為什麼大多善守不善攻?

光輝十萬


趙國名將善守不善攻,這些原因很複雜,自己戰力、對方戰力以及彼此的地勢、盟友都是決定戰略額的重要因素,相對來說,他們沒有很多打進攻戰的機會。

趙國國力、戰力並不是很強。戰國早期,趙國國力較弱,經濟不夠發達;當年晉國的北方邊患在三家分晉之後,壓力全部轉嫁給趙國一人承擔;政治上又經常受魏國牽引,這是形成了趙國的第二項開支。直到趙武靈王時國力才稍有轉機。即使如此,韓、趙、魏、燕、中山“五國相王”,趙武靈王也認為趙國沒有稱王的實力,他不敢讓國人稱他為“王”,而是讓人們稱他“君上”。由此可見一斑。國力決定戰力。趙國戰略上輕易不會選擇主動出擊。

雖然趙國實力並不強大,但是軍事人才和拼搏精神可歌可泣。但韓趙魏遭受秦國進攻的時候,趙國仍然衝在前邊。比如接收上黨。當時平原君趙勝就認為廉頗將軍論進攻戰打不過白起,論固守穩贏白起。然而令趙國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孤立無援,老盟友韓國、魏國都作壁上觀;而趙國國力空虛、軍備不足,運輸也跟不上,前線都吃不上飯了。緊跟著發生了詭異的變化——長平之戰,秦軍坑殺趙軍45萬人。自此趙國國力收到嚴重打擊。

趙國後期的敵人主要是秦國。而秦國曆來就是強國,而且連續數代君王都很賢明,因此域內安定,國富民強,所執行的政策也是鼓勵百姓參軍向外擴張。韓國、魏國畏懼秦國,也給秦吞併六國打開了大門並提供方便。

從地裡位置上說,趙國的戰略位置非常尷尬。前期對中山作戰,強悍的中山佔據趙國中部,幾乎將趙國南北阻隔。趙國最後主動出擊經過數次戰役,消滅了中山國。中山自殷商以來就是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因此不能說趙國不會打進攻戰。即使對於強秦,趙奢也曾主動出擊打得繪聲繪色。

對於秦國,秦國有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國出函谷關可以攻城略地,退入函谷關可以休養生息。六國進攻秦國的通道就是打開函谷關。戰國曆史上只有齊國在最強大的時候,曾經帶領聯軍打開過一次,而且草草收兵。秦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這也是歷朝歷代喜歡在此建都的原因。

蘇洵《六國論》說:“六國破沒,弊在賂秦。”諸侯間爭相賂秦,趙國孤立,也限制了趙國的想象空間。

當年沒有飛機大炮,只有士兵、馬車,趙國即使有一定實力,也未必能叩開函谷關。縱觀六國大軍聯合抗秦,也不過是把秦國趕回函谷關而已。函谷關在韓魏之間,趙國更不可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長途奔襲秦國。

瞭解了以上原因,趙國將領善守不善攻的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歡迎留言,一起研究。


履和齋


趙國名將既善守,也善攻。

軍事上的攻和守,是要根據戰爭的客觀實際情況而確定的,該進攻時就進攻;該防守時就防守,甚至守中有攻,攻中有守,千變萬化,而不侷限於攻、守。

一、趙國名將廉頗

趙國名將廉頗,據稱善於防守。在秦趙長平之戰前期,率軍堅守,雙方一度陷入僵持狀態,秦國無可奈何,才使出離間之計,讓趙王撤掉廉頗,而換上趙括,秦國才取得最終勝利。廉頗之所以採取守勢,是因為秦強趙弱,秦國是乘勝進兵,銳氣正盛,只能先避其鋒芒,消磨其銳氣,待其疲憊,趁機破敵。

長平之戰後,燕國派遣大臣到趙國訪問,看到趙國青春壯年稀少,少兒還沒有長成,於是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趁機進攻趙國,可以奪取大片土地。燕王動了貪心,派出軍隊侵略趙國。趙王派遣廉頗率軍抵抗燕軍,不但打敗了燕軍,而且還追擊燕軍到燕國境內,一路過關斬將,包圍了燕國首都,嚇得燕王慌忙向趙王求和,割地賠款,廉頗方才退兵。

廉頗之所以對燕國採取攻勢,是因為燕國弱小,趙國強大於燕國。對於這樣的敵人,在取得初步勝利後,就可以環環相扣,攻勢連連,一鼓作氣,直接把它徹底打敗。

二、趙國名將李牧

趙國名將李牧,在鎮守北部邊疆時,畫地自守。匈奴軍隊來搶劫,就堅壁清野,進城防守。匈奴軍隊常常搶不到財物。待匈奴退走後,邊防軍民再出城放牧、種植。匈奴人甚至李牧的部下、軍人都認為李牧生性膽怯,不敢迎敵。趙王也認為他怯戰,把他免職。但換上別的將領後,匈奴人入侵就出擊,但結果卻是勝少敗多,大批財物被匈奴人擄走。趙王不得已,又把李牧派遣到北疆,李牧向趙王提出了一個上任條件:是攻是守由李牧自己做決定,趙王不得干預軍事。李牧到任後,依然採取原先的策略。

久之,匈奴人更加不把李牧放在眼裡。這次,匈奴集結了十幾萬主力軍隊,決心要進攻到趙國腹地,大大地撈一把。不曾想到,李牧早就做好了準備。佈下了天羅地網,只一戰,就把匈奴主力殺亡殆盡。從此匈奴遠遁,二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李牧不戰則已,一戰成功。

之所以李牧先前採取守勢,是因為匈奴人善於騎馬射箭,來去如風,與趙國打游擊戰法。趙國派兵少,難以取勝;派兵多,則敵人聞風而逃;大兵團追擊敵人,則需要深入大漠,後勤支援困難,反而白白地消耗自己。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堅壁清野,讓敵人無所得,這反而能消耗敵人,從軍事戰略上講,也能使敵人產生驕傲輕敵心理。等到敵人自高自大,放鬆警惕心,且集中主力人馬,大舉進犯趙國之時,這才是李牧殲滅敵人主力的最佳時機。長期準備,故而一戰成功,徹底解決了匈奴禍患。這正是李牧的目光遠大,過人之處。

所以,說趙國名將善守不善於進攻的論斷是站不住腳的。


南宮外史


趙國名將既善守,也善攻。

軍事上的攻和守,是要根據戰爭的客觀實際情況而確定的,該進攻時就進攻;該防守時就防守,甚至守中有攻,攻中有守,千變萬化,而不侷限於攻、守。

一、趙國名將廉頗

趙國名將廉頗,據稱善於防守。在秦趙長平之戰前期,率軍堅守,雙方一度陷入僵持狀態,秦國無可奈何,才使出離間之計,讓趙王撤掉廉頗,而換上趙括,秦國才取得最終勝利。廉頗之所以採取守勢,是因為秦強趙弱,秦國是乘勝進兵,銳氣正盛,只能先避其鋒芒,消磨其銳氣,待其疲憊,趁機破敵。

長平之戰後,燕國派遣大臣到趙國訪問,看到趙國青春壯年稀少,少兒還沒有長成,於是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趁機進攻趙國,可以奪取大片土地。燕王動了貪心,派出軍隊侵略趙國。趙王派遣廉頗率軍抵抗燕軍,不但打敗了燕軍,而且還追擊燕軍到燕國境內,一路過關斬將,包圍了燕國首都,嚇得燕王慌忙向趙王求和,割地賠款,廉頗方才退兵。

廉頗之所以對燕國採取攻勢,是因為燕國弱小,趙國強大於燕國。對於這樣的敵人,在取得初步勝利後,就可以環環相扣,攻勢連連,一鼓作氣,直接把它徹底打敗。

二、趙國名將李牧

趙國名將李牧,在鎮守北部邊疆時,畫地自守。匈奴軍隊來搶劫,就堅壁清野,進城防守。匈奴軍隊常常搶不到財物。待匈奴退走後,邊防軍民再出城放牧、種植。匈奴人甚至李牧的部下、軍人都認為李牧生性膽怯,不敢迎敵。趙王也認為他怯戰,把他免職。但換上別的將領後,匈奴人入侵就出擊,但結果卻是勝少敗多,大批財物被匈奴人擄走。趙王不得已,又把李牧派遣到北疆,李牧向趙王提出了一個上任條件:是攻是守由李牧自己做決定,趙王不得干預軍事。李牧到任後,依然採取原先的策略。

久之,匈奴人更加不把李牧放在眼裡。這次,匈奴集結了十幾萬主力軍隊,決心要進攻到趙國腹地,大大地撈一把。不曾想到,李牧早就做好了準備。佈下了天羅地網,只一戰,就把匈奴主力殺亡殆盡。從此匈奴遠遁,二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李牧不戰則已,一戰成功。

之所以李牧先前採取守勢,是因為匈奴人善於騎馬射箭,來去如風,與趙國打游擊戰法。趙國派兵少,難以取勝;派兵多,則敵人聞風而逃;大兵團追擊敵人,則需要深入大漠,後勤支援困難,反而白白地消耗自己。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堅壁清野,讓敵人無所得,這反而能消耗敵人,從軍事戰略上講,也能使敵人產生驕傲輕敵心理。等到敵人自高自大,放鬆警惕心,且集中主力人馬,大舉進犯趙國之時,這才是李牧殲滅敵人主力的最佳時機。長期準備,故而一戰成功,徹底解決了匈奴禍患。這正是李牧的目光遠大,過人之處。

趙國名將中還有位非常善攻的那就是趙括的父親趙奢。

趙奢本是一個田租令因秉公執法受到平原君的舉薦,升入廟堂。秦國進攻韓國駐軍於闕與,趙惠文王問廉頗和樂乘有無解救之法,兩位名將均回答無。召趙奢詢計,趙奢言狹路相逢勇者勝。後趙奢領軍與秦軍戰與闕與,以奇兵擊秦軍,致使秦軍出現了自商鞅變法以來的的最大一次失敗。從趙奢的成名之戰來看,趙奢就跟會進攻,要知道商鞅變法之後的秦軍基本上是天下無敵,可以碾壓魏武卒的虎狼之師。然而趙奢奇兵以少勝多殲滅秦軍將士數萬。因其功勞,趙惠文王封其為馬服君。

另一方面,趙國國力不強不能一直採取攻勢,特別是與秦國的對抗中,更不能以攻勢這樣很有可能被秦國一舉滅掉。後面有名的長平之戰便是趙國因國力不濟逞強出擊導致四十萬士卒被坑殺從此一蹶不振。國與國之間的對陣攻守更多的是國力所定。國力強則攻多守少,國力弱責守多攻少。所以不能以國力強弱來評判將之強弱。

所以,說趙國名將善守不善於進攻的論斷是站不住腳的。



當代曹植


趙國名將中,廉頗善守,李牧善用詭兵,所以說趙國名將大多善守不善攻是不對的。李牧在北地用兵,往往出奇制勝,打的胡兵不敢擅入趙地。趙國名將中還有位非常善攻的那就是趙括的父親趙奢。

趙奢本是一個田租令因秉公執法受到平原君的舉薦,升入廟堂。秦國進攻韓國駐軍於闕與,趙惠文王問廉頗和樂乘有無解救之法,兩位名將均回答無。召趙奢詢計,趙奢言狹路相逢勇者勝。後趙奢領軍與秦軍戰與闕與,以奇兵擊秦軍,致使秦軍出現了自商鞅變法以來的的最大一次失敗。從趙奢的成名之戰來看,趙奢就跟會進攻,要知道商鞅變法之後的秦軍基本上是天下無敵,可以碾壓魏武卒的虎狼之師。然而趙奢奇兵以少勝多殲滅秦軍將士數萬。因其功勞,趙惠文王封其為馬服君。

另一方面,趙國國力不強不能一直採取攻勢,特別是與秦國的對抗中,更不能以攻勢這樣很有可能被秦國一舉滅掉。後面有名的長平之戰便是趙國因國力不濟逞強出擊導致四十萬士卒被坑殺從此一蹶不振。國與國之間的對陣攻守更多的是國力所定。國力強則攻多守少,國力弱責守多攻少。所以不能以國力強弱來評判將之強弱。




摸黑的人


七雄時代趙國有趙武靈王,趙勝,趙奢,廉頗,藺相如,趙括,李牧等

趙國有名將而不能用,長平一戰趙國實力大損,後期雖還有李牧抗,但攤上個昏君,李牧也不得善終。總體來說,趙國滅亡在於決策層的決策失敗。對攻守之勢的誤判,正和後來岳飛一樣,一個是當守不守,一個是當進不進。造成這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趙國孝成王繼位後,由於祖孫三代君王昏庸無能,屢中秦國反間計,重用奸佞之臣郭開,聽信讒言,驅逐廉頗,捕殺李牧,將趙國175年的基業毀於一旦。這一系列都是由於君主昏庸,聽信讒言,貪圖享樂,所以只讓防守,不主動攻擊。


戰鬥大黃蜂


趙國名將既善守,也善攻。

軍事上的攻和守,是要根據戰爭的客觀實際情況而確定的,該進攻時就進攻;該防守時就防守,甚至守中有攻,攻中有守,千變萬化,而不侷限於攻、守。

一、趙國名將廉頗

趙國名將廉頗,據稱善於防守。在秦趙長平之戰前期,率軍堅守,雙方一度陷入僵持狀態,秦國無可奈何,才使出離間之計,讓趙王撤掉廉頗,而換上趙括,秦國才取得最終勝利。廉頗之所以採取守勢,是因為秦強趙弱,秦國是乘勝進兵,銳氣正盛,只能先避其鋒芒,消磨其銳氣,待其疲憊,趁機破敵。

長平之戰後,燕國派遣大臣到趙國訪問,看到趙國青春壯年稀少,少兒還沒有長成,於是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趁機進攻趙國,可以奪取大片土地。燕王動了貪心,派出軍隊侵略趙國。趙王派遣廉頗率軍抵抗燕軍,不但打敗了燕軍,而且還追擊燕軍到燕國境內,一路過關斬將,包圍了燕國首都,嚇得燕王慌忙向趙王求和,割地賠款,廉頗方才退兵。

廉頗之所以對燕國採取攻勢,是因為燕國弱小,趙國強大於燕國。對於這樣的敵人,在取得初步勝利後,就可以環環相扣,攻勢連連,一鼓作氣,直接把它徹底打敗。

二、趙國名將李牧

趙國名將李牧,在鎮守北部邊疆時,畫地自守。匈奴軍隊來搶劫,就堅壁清野,進城防守。匈奴軍隊常常搶不到財物。待匈奴退走後,邊防軍民再出城放牧、種植。匈奴人甚至李牧的部下、軍人都認為李牧生性膽怯,不敢迎敵。趙王也認為他怯戰,把他免職。但換上別的將領後,匈奴人入侵就出擊,但結果卻是勝少敗多,大批財物被匈奴人擄走。趙王不得已,又把李牧派遣到北疆,李牧向趙王提出了一個上任條件:是攻是守由李牧自己做決定,趙王不得干預軍事。李牧到任後,依然採取原先的策略。

久之,匈奴人更加不把李牧放在眼裡。這次,匈奴集結了十幾萬主力軍隊,決心要進攻到趙國腹地,大大地撈一把。不曾想到,李牧早就做好了準備。佈下了天羅地網,只一戰,就把匈奴主力殺亡殆盡。從此匈奴遠遁,二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李牧不戰則已,一戰成功。

之所以李牧先前採取守勢,是因為匈奴人善於騎馬射箭,來去如風,與趙國打游擊戰法。趙國派兵少,難以取勝;派兵多,則敵人聞風而逃;大兵團追擊敵人,則需要深入大漠,後勤支援困難,反而白白地消耗自己。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堅壁清野,讓敵人無所得,這反而能消耗敵人,從軍事戰略上講,也能使敵人產生驕傲輕敵心理。等到敵人自高自大,放鬆警惕心,且集中主力人馬,大舉進犯趙國之時,這才是李牧殲滅敵人主力的最佳時機。長期準備,故而一戰成功,徹底解決了匈奴禍患。這正是李牧的目光遠大,過人之處。

所以,說趙國名將善守不善於進攻的論斷是站不住腳的。





堅強的北極熊


自古名將多為善守者,在沒有摸清敵軍情況的時,主動出擊是下策,趙括、龍且就是典型的例子。


勞資的初戀居然是韭菜味的


因為趙國國君本性保守,沒有稱霸諸侯的野心


Gjfwxws123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攻守一體是相當正常的情況,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受到國力制約的,此外戰術上的成功或失誤或別的方面的條件的充分和不足都是有可能影響到戰場態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