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中國白茶

白茶,繼普洱投資熱潮之後,這幾年興起的極具收藏和投資價值的茶葉品類。雖然白茶的市場認可度和消費者認知基礎相較於綠茶,紅茶,普洱,等茶葉品類而言要稍顯薄弱一些。但是白茶和普洱類似,都具有年份越久,品質越佳,價值也隨之愈高的特性,而逐漸成為茶客們的心頭好。

源起

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裡的一種,與其他品類茶葉相比,少了一道殺青的工藝,(指在採摘之後,不上鍋炒茶也不手工揉捻)只需要經過日曬萎凋或者陰乾萎凋而成。中國白茶的主要產地在閩北福鼎市和政和縣一帶山區。福鼎市為福建省北部邊陲縣級市,隸屬福建寧德市,政和縣位於武夷山脈南麓南平市境內。最近十年,雲南局部引種了零星白茶。浙江安吉的白茶,雖然也稱為白茶,但就茶樹品類和製茶工藝考量實則屬於綠茶的品類。

白茶相關的歷史可追述到唐末宋初,政和縣的這一名稱的由來就和白茶有關,“政和”本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公元1111年-1118年);政和縣原稱 關棣縣,後因進獻貢茶白毫銀針,宋徽宋特賜“政和”縣名,延用至今。

宋朝時福建武夷, 今 武夷山市,南平市,建甌市一帶,為北苑貢茶的核心產區、貢茶官焙集中所在地,宋代名著《東溪試茶錄》裡記載:“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東至東宮百里而遙,焙名有三十六,東東宮其一也。”宋建安大概是今福建建甌市一帶,東宮是宋貢茶官焙之一。雖然當時主要出產紅茶和工夫茶並不出產白茶,現今福鼎市白琳鎮的“白琳工夫”紅茶,應該就是北苑貢茶的傳統的延續。而現在意義的白茶的源起,大致是明朝之後事情了,通常認為白茶誕生的時間是清嘉慶元年即公元1796年,當時福鼎的茶農首創了“銀針”。隨後在咸豐六年(1856年)和光緒七年(1881年)分別發現了福鼎大白茶樹和福鼎大毫茶樹。據國外相關史料記錄,白茶的出現要比1796年還要早一百年,據1720年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押運員日誌》裡記錄,隸屬東印度公司的“斯特雷姆號”商船於1704年離開倫敦前往中國採購物質的清單裡除了松蘿茶(綠茶)、工夫茶,武夷紅茶等品種外,就有白毫茶(也就是現如今白茶裡的“白毫銀針”品種)。甚至在1712年東印度公司登記售賣的中國茶葉分類裡就有武夷茶、白毫茶、貢茶、工夫茶和松蘿茶。

福鼎白茶復興始於2007年,當時福鼎地區還是生產 白琳工夫紅茶為主,白茶產量很少,且以出口為主。根據福鼎市茶葉發展領導小組的組長、福鼎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興華介紹,2007年4月福鼎市茶葉發展領導小組成立,並誕生禮區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隨後喜愛當地政府和茶商、茶農及國內外茶友的共同推動下,福鼎白茶價量齊升,成為市面上主要的茶葉品類之一。


福鼎白茶的幾大知名產區 (太姥山鎮、點頭鎮、蹯溪鎮、白琳鎮、管陽鎮)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福鼎白茶產區圖

(一)太姥山鎮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太姥山 綠雪牙 福鼎白茶的母樹

唐 陸羽 “茶經”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陳椽《茶葉通史》考證,“東”為“南”之誤,永嘉郡向東三百里是東海,向南三百里便是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景區內的鴻雪洞有一顆名為“綠雪芽”的白茶樹,被描述為福鼎大白茶樹的始祖。

明朝萬曆年間 陸應陽《廣輿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清朝初年周亮工《閩小記》、郭拍蒼《閩產錄異》、吳振臣《閩遊偶記》、邱古園《太姥山指掌》中都有關於綠雪芽的記載。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太姥山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奇巖怪石,千姿百態,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主峰海拔917.3米。登臨絕頂,極目東海,水在天際流,峰從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觀”著稱於世。

太姥山面臨東海,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6℃,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太姥山上的茶樹,常年雲霧繚繞,高山雲霧出好茶,想必便是這般光景了。


(二)點頭鎮

點頭鎮閩東地區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在最熱鬧的春茶季節,點頭市場每天有兩個主要的茶青交易時段,凌晨三點到早上七點,下午四點到七點有一場,全國各地的白茶茶商會來這裡採購成品茶。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點頭鎮 柏柳村“中國白茶第一村”

柏柳村號稱“中國白茶第一村”。柏柳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西南部,距點頭集鎮10公里,屬山區村,下轄19個自然村,共452戶,1852人。土地總面積14459畝, 林業用地面積8917畝。 柏柳村是國家茶樹良種大白茶原產地。2009年通過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專家組的考察論證,柏柳村具有深厚獨特的茶文化歷史內涵,被確定為“中國白茶第一村”。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據民間傳說和福鼎鄉土文獻記載,白琳翠郊吳氏是製作白茶的一派。翠郊吳氏在清乾隆年間經營白茶而發跡,至今留存清代的規格宏大的吳氏古民居和相關的製茶工具。點頭柏柳白茶的“梅山派”是一派,發衍始於梅氏,據其宗譜,梅氏第33世代出了一位梅伯珍,以種植、製作、經營白茶起家。梅伯珍字步祥,號筱溪,又號鼎魁,生於光緒乙亥年(1875),卒於民國丁亥年(1947),青年時以茶業為生計,信用著於茶界,民國二十八年被推薦為福鼎茶業新設示範廠總經理兼副廠長,民國二十九年為福建省茶業十廠聯合採辦經理。隨後幾十年他輾轉於南洋新加坡等地行茶商,聲聞海內外。晚年回顧一生經營白茶的經歷,整理有關手稿,結集成《筱溪陳情書》,並保存至今。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梅筱溪故里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梅筱溪故里

《中國茶葉品種志》分別把“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列在77個國家審定品種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認為:“福鼎大白茶產地及分佈:原產福鼎市點頭鎮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福鼎大毫茶產地及分佈:原產福鼎市點頭鎮汪家洋村,已有百年栽培史。”如今點頭鎮已是福鼎白茶茶葉交易的集散地,許多重點茶企都落戶在該鎮,如天豐源、廣福、瑞達、芳茗、吾要、東南白茶等。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福鼎白茶泡法及製作技藝傳承人梅相靖就在柏柳村。點頭鎮與白琳鎮交界,許多村落相毗鄰,如柏柳村就與翠郊相鄰,過筧、翁溪、大坪、舉州等村就是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真正意義的原產地,這一帶的茶農一般都會製作白茶。


福鼎白茶核心產區在哪兒?(上篇)

柏柳村茶園 層層梯田茶園,錯落有致,富有幾何美。

(上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