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这一类节目?

用户61402240


央视的这几档节目,充分显示了央视令地方台望尘莫及的实力。

在综艺真人秀刚火起来的两年,央视似乎是默默无闻,也不见得有什么动作。后来,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听写大会纷纷出炉,席卷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后面推出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也都是引领综艺节目的新潮流。玩综艺,要是央视认真起来,就没别的台什么事了。

相比其他纯娱乐的综艺,央视这几档节目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是文化综艺节目。以前看综艺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事,但看央视的文化综艺,反而显得高雅有文化。比如诗词大会,节目中不但背诵诗词,还鉴赏诗词和探讨诗词,也讲述看似平淡的诗词背后的动人心魄的故事。

文化综艺节目有很强的文化引领作用。我们一直在讲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中国有钱了就崛起了,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又在世界范围内追捧和热爱了,才是真的崛起了。这些里,我们不但看到各行各业热爱传统的青年才俊,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天真烂漫的儿童。不但有中国人,也有俄罗斯人美国人刚果人印度人。这让我们看到,真的是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全世界都开始热爱中国文化。

文化综艺打造了阳光健康的偶像形象。主持人董卿自不必说,吐气如兰的气质,优雅从容的谈吐,已经成为全民偶像。雷海为从一个默默无闻快递小哥变成名满天下的文化学者,让人感慨知识改变命运。武亦姝颜值与才华并存,夺冠后考取清华大学,让人感叹生女当如武亦姝。北大理工科博士陈更,让人惊叹巾帼不让须眉,也可以文武双全文理兼修。







文化综艺荟


央视推出这一系列汉语言系列节目应该说都很不错,对大家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是很有推动作用的。以我个人来看,在这些节目中,诗词大会最为成功,而且还有充足的潜力可以挖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字数万字,中国成语也就数万条吧,有些组织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多进行突击培训,专找生僻汉字,冷门成语死记硬背,这样参赛的结果往往被蒙上功利色彩。而中国传统诗词数量之巨,优秀的名篇至少也有数千首(少说也有数十万字吧),这样的容量,如果没有对诗词爱好和长期积累,仅靠突击培训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通过一场诗词大会就能看出来选手们比拼的是真才实学。至于谜语大会,因为现在的灯谜爱好者,专业的和业余的水平差距太大(这和普及不够有关),而且,现在灯谜的发展有些还违背了汉语言规律,完全是为游戏而游戏,那些策划大会的谜界专家的汉语言知识明显欠缺(这在以往的谜语大会上,谜界专家的点评,已被人诟病)。所以,谜语大会是否值得办下去,实在令人怀疑。传统诗词是国人数千年的精神食粮,已深入人心。所以,诗词大会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传统诗词的美,汉语言的魅力,而且节目设置的环节,实际上也包括了汉字听写和成语大会的一些作用。所以,诗词大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理由相信会越办越好!


池晨光93870648


中国诗词大会成就了新的董卿,董卿让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别样红,主持人真的很关键,让诗词之美以人格化体现出来,相得益彰。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中国诗歌可以赋、可以比、可以兴、可以群,诗歌中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势,也有晓风残月的依依柔情。读起诗来可以感同身受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宣泄可以抒发,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最璀璨的那颗明珠之一,给你力量给你信心给你启迪给你安慰,最后祝所有同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汉唐铁骑归来



近年,多档文化类电视节目跃动荧屏。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诗词大会》陆续播出。这些节目以汉字书写、成语竞猜、古诗词记诵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形成了独特的电视文化现象。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下发通知,倡导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办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原创文化节目。这使得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会不会同音乐选秀、相亲节目一样,走上“扎堆”、跟风的老路。

  与那些追求娱乐至上,忽视思想内涵,拒绝承载社会责任,文化品位不高的选秀、相亲类电视娱乐节目相比,目前兴起的这些文化类电视节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从不同角度为人们讲述着“中国故事”。此外,文化类电视节目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不拘一格,加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传承、发掘与传播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而那些拿文化当幌子、把娱乐当核心的所谓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诟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性缺失,文化含量不足,审美品位不高,背离了追求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目标。事实证明,这些节目只会在荧屏刮起一阵风,不会给予观众丰厚的精神滋养。

  因此,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不怕“扎堆”,高品质的文化类节目越多越好。期望看到更多原创文化类节目占据荧屏


慢谈读书


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部韩剧曾赚取多少人的眼泪,一部《亮剑》看过后多少好男儿热血沸腾。一部《三国》让人看到古战场的宏伟场景,战争的残酷。人有这样那样的喜欢,一壶浊酒一杯清茶一盘花生米。听一曲《春江花月夜》《梁祝》是一种享受。追星族也是种爱好。一杯咖啡,看着中国诗词大会也非常有趣,诗词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一首包涵着喜.怒.哀.乐。包涵着国仇家恨。国破山河在。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破楼兰誓不还。激励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壮大到今天。我为中国诗词大会点赞。诗词大会让我们认识了武亦姝,陈更等才女。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沈老头13


央视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平台,相继举办这类节目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那么中国诗词、中国成语、中国谜语就是传承这种文明史的有效载体。我们都知道,央视的一举一动都是全国宣传媒体的风向标,因此通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这样的节目,不但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引导更多的中国人对诗词、成语、谜语感兴趣,进而使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从这一点上说也是意义非凡的。另外,从参与者的身份和年龄来看,我觉得诗词大会更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它的传承作用会更大。

最后希望通过央视的引领,使全国的各类媒体都能够举办出更多更好的这样的节目。


剑指顽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红头文件,再有“诗词大会”一类传媒舞台,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应该说,这一季的诗词大会的“教学效果”好过课堂教学,尤其是引起了人们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可对年轻一代产生正面影响,值得称赞!


元谷元


《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近些年,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曾经引发如潮关注,这都说明公众对传统文化有巨大需求。


dylyy


他们有知识人的玩物,没有普及性,呵呵


史为建老师


过年这几天晚上,中央一台晚晚都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往我甚少看此类综杂节目,却因孙儿扬扬晚晚追着要看,我看了一两集,竟也被其倾倒,晚晚全看,即使错过了,次日也要回看补回。好看者董卿是第一因素,人靓口才了得,更加显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比那些香港小姐的美貌与智慧不知强上多少倍。看了几晚的董卿,不由不服了这个奇女子,而且往往她还表现善良多情的柔弱女性之美。其次是将深澳的诗词通过嘉宾的点评让观众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也让全国观众掀起对中国诗词的热爱与学习。再就是选手们的样态各异,但对诗词的热爱与熟习是共同的。年纪轻轻便有2000多首的库存,的确了不得。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化,历史渊源深厚,太平盛世之下若不发扬光大,继承传承岂不是对不起我们中华老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