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半月的寶寶為什麼總是吐口水泡泡?

晏少忠


寶寶吐口水泡泡的原因一般有兩種情況:生理性、病理性

很多寶寶都會有吐泡泡的現象,尤其是出生兩個月以後,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有些寶爸寶媽甚至會覺得這是寶寶在玩,但也有可能是寶寶生病了。那麼兩個多月的寶寶為什麼總是吐泡泡?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解析。

一、生理性吐泡泡

寶寶出生後,隨著身體的逐漸發育,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時期:

1、唾液腺發育期

寶寶在2-3個月時,唾液腺發育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完善,會分泌越來越多的唾液。然而這時的小寶寶還不太會吞嚥,所以增多的唾液會以泡泡的形式排出。

2、長牙期

寶寶第二個吐泡泡的高峰期是長牙期,這是寶寶流口水最頻繁的時期。

當寶寶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往外生長,牙齦組織會產生輕度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反射性的增加唾液的分泌。

由於此時寶寶還小,不能很好地將口水嚥下去,所以流口水,吐泡泡的現象會很明顯。



二、病理性吐泡泡

除了生理性吐泡泡,寶寶生病時也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肺炎

寶寶抵抗力弱,細菌或病毒易向下呼吸道蔓延會引起肺炎。當小嬰兒患肺炎時,因咳嗽反射較差,肺部分泌物不能順利排出,就會出現口吐白泡的現象。

並伴有咳嗽、發燒、呼吸頻率變快等症狀。這時家長則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以免病情加重。

2、先天性食管鎖閉

有的剛出生的寶寶會出現像螃蟹似的吐泡泡,並伴有吃奶嘔吐或嗆咳、喘氣困難、臉部發青的現象,那麼很有可能是患了先天性食管閉鎖。

這是因為食道與胃不相通導致胎兒無法在子宮內正常吞嚥羊水,所以寶寶出生以後,需要不停流口水或吐泡泡來排出進入食道內的羊水。

遇到該情況的家長,要第一時間告知醫生,因為患此病的寶寶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寶寶吐泡泡怎麼辦

如果只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吐泡泡,那麼家長著重注意,別讓口水侵蝕寶寶口周皮膚:

1、寶寶口水分泌旺盛,家長需要及時清理口周分泌物,避免患上口水疹。

2、寶寶排出的唾液要用質地柔軟的手帕或紙巾蘸幹,不可用力去擦,以免損傷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3、不建議使用普通的溼紙巾給寶寶擦口水,因為寶寶流口水的地方出現損傷,溼紙巾所含的物質添加劑可能會刺激到寶寶稚嫩的皮膚,可用純水的溼紙巾。

4、 家長可以給寶寶衣服上墊一塊質地柔軟口水巾,且及時幫寶寶更換被口水浸溼的衣服,做到勤更換勤清洗。



結語

隨著寶寶生長髮育,流口水的現象也會逐漸小時,尤其是發育較快的寶寶到了一歲半就不會流口水了。

其他大多數是在2歲之前,伴隨肌肉運動功能逐漸成熟,寶寶能有效控制吞嚥動作後,嘴角就不會再流口水也不會吐泡泡了。

我是銘兒爸爸,以一個父親的視角,每天與您分享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謝您的點贊和轉發,期待您的關注和交流~

銘兒爸育兒筆記


你好,這種情況說明口水有點多,且有點粘,中醫分析,這種情況下多是脾胃的情況,虛寒居多,母乳的話,建議媽媽飲食要注意下,減少水果的攝入,油膩葷腥也要注意不要過量,提高奶水的質量,養好寶寶的脾胃。


百草箱中醫育兒


家長,你好!我幫你回答問題。因為我是兒科醫生。

首先你的問題是2個半月寶寶為什麼會吐那麼多泡泡?

口吐泡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生理現象,你不用著急,另一種是可能有肺炎的感染,下面我給你說明原因,以幫助你在帶寶寶的時候,注意觀察和區別,即使不是肺炎,也能幫你消除疑慮。

第一種情況:是唾液腺分泌增加所致,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流口水。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口腔內只有很少的唾液腺,口腔是乾燥的,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口腔唾液腺發育,開始分泌唾液,所以口腔的唾液越來越多,消化酶也增加,而寶寶的吞嚥協調功能不足,咬肌和咀嚼肌也越來越發達,產生的唾液不會吞嚥,所以就出現了口吐泡泡。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注意護理,可以給寶寶帶個上棉兜兜,勤換洗,寶寶皮膚特別柔嫩,流出口水至下頜,以免造成皮炎。

第二種情況:就是純粹的口吐白沫,小嬰兒肺炎較典型的症狀就是口吐白沫,不過前面說的吐泡泡是流口水,而肺炎是吐白沫,還是不一樣。口吐白沫有的家長不仔細觀察並不容易發現,是不是肺炎一定要結合寶寶的精神狀態是不是不同平常?煩躁不安、吃奶好不好,睡眠差,注意觀察寶寶的呼吸,有沒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測一下體溫,如果與平時不太一樣,就到當地醫院看看,不要忽視了。





兒科周醫生


你好,很多新生兒寶寶會出現口吐泡泡的現象,尤其是三個月以後,症狀表現更加明顯。新生兒唾液腺發育不成熟,唾液分泌少,隨著寶寶的發育,會分泌越來越多的唾液。然而這時候的寶寶又不太會吞嚥口水,所以就會導致寶寶總是吐口水泡泡。除了口吐泡泡以外 ,寶寶例如流口水、吐舌頭等,這些生理現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和吞嚥功能的完善都會自行消失。

雖然寶寶吐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代表家長可以完全忽視病理現象,和清潔工作。家長要及時的清潔寶寶的口水和泡泡,避免讓寶寶皮膚長期處於潮溼的狀態,容易引起皮膚類的疾病問題。

另外,若是寶寶情況嚴重,就需要及時的到醫院檢查,診斷是否是由於病理性的問題所導致寶寶出現這種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