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搶出振興“加速度”——大連復工復產一線見聞

新華社大連3月9日電(記者蔡擁軍、郭翔)搶抓項目落地、做優營商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大連在疫情防控最吃勁和復工復產最較力的時候,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出實招”推進復工復產,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搶落地,精準招商“放大招”

總投資1000億日元的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新工廠4日在大連金普新區破土動工,全部建成後新能源汽車馬達年產能最高將達360萬臺。“疫情沒有動搖我們投資大連的信心。”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總經理五十嵐一嗣說,項目投資方日本電產株式會社因在疫情防控期間決定擴大投資,大連新工廠項目投資計劃由此前500億日元提高至1000億日元。

復工復產“進度條”加速的背後是近年來大連精準招商正在開花結果。大連近年來結合本地區的區位特點和優勢,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精準招商。3日,大連通過“雲視訊”連線方式,91個項目集中籤約,投資總額超千億元。

大連目前有1500多家日資企業,對日經濟合作底子厚、前景廣。“為謀求進一步提升對日本全方位合作水平,迎接日本新一輪在華投資,金普新區規劃建設了‘新日本工業團地’。”大連金普新區商務局副局長生偉說。松下車載動力電池二期、日本歐力士公司等一批日資企業和項目落戶金普新區。

從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到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從港航物流產業集群到綠色石化產業集群,一批大連前期重點“選商”的產業集群投資項目正陸續復工建設,為後續投資增長形成有效支撐。北黃海之濱,中船重工海上風電陸上集控中心項目4日復工建設,不久後,這裡將成為北黃海深處一座座“海上大風車”的“大腦”。

抓服務,“店小二”營商“出新招”

“復工後,員工的口罩緊缺。政府主動聯繫我們,按照每名員工每天一個口罩標準給我們配發。”光電子(大連)有限公司支援部門總監姜凱說,“企業能夠集中精力把復工復產的內部事務處理好。”

以“店小二”精神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務。大連將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作為檢驗營商環境的“考場”,要求各部門切實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大連所轄莊河市的373名幹部變身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秘書”,瞭解到當地企業在東北其他地區有大量務工人員存在返崗難題後,第一時間對接鐵路部門和務工人員所在地政府,開通專列“點對點”運送。2月29日,一列途經東北腹地的南下專列,載著500多名務工人員抵達莊河。

總投資2.5億元的大連保稅區光伸大廈項目在獲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當天取得《施工許可證》,項目因此提前開工60天。大連保稅區城市建設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快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大連保稅區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開通項目審批開工“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時限,實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同日獲批。

補短板,惠及民生“用實招”

城市軌道交通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項目的控制中心、聲屏障工程等率先復工,100多名工人返崗。”大連金普城際鐵路指揮部工程部負責人王永傑說,金普城際鐵路是大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按照計劃,今年項目將完成投資18億元。

大連在確定今年強力推進的大項目中,將注重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補短板作為原則,安排具有為公共服務功能提供保障的項目30個,總投資近1500億元。“大連與國開行大連分行已出臺工作方案,運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民生補短板項目等的開復工。”大連市發展改革委重點項目處處長周天元說,將支持應急醫療救助設施、公共衛生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項目。

莊河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項目、張屯汙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青堆鎮淨水廠項目……莊河10餘個民生領域補短板項目在4日集中開復工。青堆鎮淨水廠建成後將解決當地兩個鄉鎮約8萬名群眾因海水倒灌而導致的用水難問題,提升生活飲用水水質。

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大連出臺臨時性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政策,標準提高5個百分點。同時,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2月份啟動失業保險金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為1月份領取失業保險金的3.39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57萬元。

目前,大連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94.7%,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復工率達到89%,中型以上商貿企業復工率達到95%,交通運輸企業復工率達到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