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陽明》

近期懷著對王陽明心學的好奇,讀了度陰山著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對王陽明這個人以及他給後人留下的精神財富有了一個初步認識,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自己在這本書中的收穫和感想吧。


《知行合一:王陽明》

心學大師王陽明畫像


首先對全書的主要內容進行一個簡要的梳理和回顧。不過在此之前有必要對一代宗師王陽明做一個簡要介紹。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正如本書的封面所寫,這是一本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進而剖析陽明心學“知行合一”哲學理念的書。然而我們也知道輝煌的傳奇背後必然會有不同尋常的時代背景、不同尋常的事件磨礪以及不同尋常的人物品格方能塑造傳奇。而王陽明正是這樣一位時事裡的英雄。他幼年時就擁有了過人的才華以及對成為聖人的探求,在那個以程朱理學為主流學說和普世之道的時代背景下,王陽明貴州農場悟道之前,同樣受到了朱熹理學思想教化的,並且懷著對成為聖人的渴望,不斷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試圖去格世間之物,最有名的是他曾經試圖格竹子,試圖從竹子那裡領悟聖人之道,可是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除了格出一身病以外沒有任何收穫,也正是如此他開始對朱熹的權威思想“格物致知”產生了懷疑,他試圖從儒、釋、道等其他的學派去尋找成為聖人的答案,然而都沒有實現。直到後來他被宦官劉瑾迫害發配貴州農場才在艱苦的壞境中悟出了聖人之道在於心,“心即理”的哲學思想。也是從那時起,王陽明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批弟子,但那時的思想可以說還只是王陽明心血的一個萌芽階段,而真正讓其心學思想不斷生根發芽,不斷枝繁葉茂並在全國範圍內被認可推崇的階段,是劉瑾被楊一清、張永除去後,王陽明被王瓊力薦去平定贛南匪患開始的。王陽明無論在贛南匪患,廣西匪患的掃除上還是對寧王朱辰濠叛亂的平定,都以他出色的軍事謀略、出色的心理攻艱戰、以及對普通百姓的悲憫之心,使得東南半壁免受生靈塗炭之災。而也正是在一系列的考驗中,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也從一開始的“心即理”發展完善成“致良知”以及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知行合一”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他的這一套思想在那個依然信奉程朱理學的時代背景下雖然也遭到了很多來之朱子後人的詆譭與排斥,但是與此同時也迎得了廣大弟子與民眾的推崇。而王陽明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不斷修煉成了心學領域的一代宗師。

以上是對主題內容的一個概述,接下來談談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與感受:

1.為什麼在那個年代遵從程朱理學的人都將王陽明心學與朱熹理學視為水火不容?我想弄清楚兩種思想的本質區別是很重要的.王陽明中心思想"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中的“知”,主要指對“良知”本體的內在認識和感悟,而“行”則指對這種“良知”的實踐,或者是“良知”本體外在的顯露。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會了解社會通行準則而並不依照這種準則去行動、明知為道德律令所禁止而依然違背禁令去做,這其實是由於宋儒、尤其是受程朱理學知行觀的影響,他分析其原因時指出:知行合一專為近世學者分知行為兩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後行,遂致終身不行,故不得已而為此補偏救弊之言“。他對朱熹的格物致知通過自己的思考與總結有了新的認識,他不像朱子學說教導的那樣通過對這物體思考推到物體的規律和本質,也不認為必須要先有”知“以後再去”行“,而是從自我的內心出發來認識世間萬事萬物尋找內心的平衡並且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因此,其實個人覺得王陽明心學並非是對程朱理學的一種批判性顛覆,而是在程朱理學的基礎上進行了糾正與深化補充。因為其實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王陽明心學,他們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只是朱熹理學是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王陽明心學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並非一定要去除,只要懂得如何控制在一個度內就好,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了這個控制的度。

2.我覺得王陽明心繫黎民百姓、不貪戀權勢的為官思想真的是值得現代官員好好學習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心學無論在中國明清時代、近代還是現代都受到了眾多偉大人物推崇的原因吧。(包括:曾國藩、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以及近代幾位國家領導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