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不见文件原文,难道广州公寓解禁新政流产了?

3月3日,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

就在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之际,地产锐观察小编注意到,广州市政府官网的原文却不见了!

官网不见文件原文,难道广州公寓解禁新政流产了?

3月3日23:41点击广州市政府官网首页链接,法规公文和政策解读都404了!

这份一日行的《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最吸引媒体眼球的是有关商服类物业的内容。

官网不见文件原文,难道广州公寓解禁新政流产了?

其中第一条规定,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商服类物业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这意味着商服类物业(字楼、商铺、公寓等)今后个人也可以购买了,且不限购,这无疑是个重磅消息!

据了解商服类物业限购是从2017年3月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开始。

北京商服类物业当时的政策是“个人购买不能贷款,最小面积为500平,二手类商服物业限购必须满足5年社保或纳税”。此政策堪称是史上最严的商服类物业限购政策。

随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跟进。

2017年,广州“330政策”限制商服物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销售、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改变为居住用途;还规定了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300平方米,销售对象应当是法人单位,法人单位购买的商办物业不得作为居住使用,再次转让时,应当转让给法人单位。

2018年底,广州再次发文,规定商办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个人购买商办物业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再次转让。

据广州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

  • 2017年广州公寓成交19349套,同比减少43.1%;
  • 2018年成交16394套,同比减少15.3%。
  • 2019年广州公寓成交了29810套,同比上涨81.8%,但仍低于2016年的33992套。
  • 截至2020年1月末,广州商服物业的可售存量为595.0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6.1个月。
  • 2017年4月至今,广州商办土地招拍挂共成交93宗,建筑面积986.67万平方米。

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认为

广州公寓市场在2017年3月30日之后,曾经迎来一段寒冰彻骨的时期,最低谷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成交五六百套,直到2018年12月20日出台新规,成交量才又恢复到每个月两三千套的调控前水平,而去化周期也从最高时的34个月下降到目前的10个月左右。

3月3日的新政开发条件和销售对象都不受限制,这个政策如果能坚持下来,开发商接下来对于商服地块的积极性要提高不少。对于政府卖地、开发商买地、个人投资商服物业方面都有好处。

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

此次出台的政策跟稳增长的巨大压力有关。疫情正在向全球扩散,外需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这一轮稳增长,只能主要依靠内需。商办物业不是普通住宅,本来就没有必要严格限制。这种限制其实压制了“可居住房屋”的增长,反而不利于平抑房价。

放松限制,一方面可以去库存,加快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部分个人的投资和居住(公寓可以居住)需求,可谓一石二鸟。

其实,在疫情爆发之前广州已经以人才购房方式,放松了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的购房限制。这次取消商办物业销售限制,是“更上层楼”。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

这次政策是在2018年政策的基础上,将不限售的商服类项目范围扩大,相当于全面解禁。预计商办类一手和二手房的流通性都将有所提升。

地产锐观察想说的是:疫情之下,地方政策政策松绑拿捏要有分寸,试探也要把握底线——房住不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