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侵袭,假期史无前例的漫长,但再漫长的假期也终有结束的时候。

近两天,一部分人也踏上了返程,一部分省市的公司也已经开始上班。

相信现在,不管你是坚守在家,还是已经踏上了返程,这份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你一定需要。

本篇文章,编辑将告诉大家坚守在家的人,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勤洗手才能有效预防疾病

1. 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呢?


上厕所之后

吃东西之前

接触宠物之后

外出归来

咳嗽、打喷嚏、擤鼻涕之后

2. 洗手有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你知道吗?


(1)用香皂或者洗手液,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不建议放一盆水洗)

(3)让香皂或者洗手液充分揉搓、起泡泡(随便抹上就冲掉?没用的)

(4)每个地方都要洗干净,包括手心、手背、手腕、手指缝,指甲缝,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病菌最爱躲在这些地方)

(5)肥皂泡要彻底冲干净(记得捧水冲洗水龙头哦)

(6)洗手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湿哒哒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继续滋生啊)


3. 洗手正确的步骤和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打喷嚏不能用手挡,要抬起手肘挡住嘴

很多医生护士,在刚来医院、参加入职培训的时候,就被千叮咛万嘱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抬起手肘挡住嘴。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为什么医生护士要被这样要求?理由很简单,这样做能够更好地保护医院里的患者和同事。


人往往在呼吸道疾病时咳嗽、打喷嚏,很大一部分呼吸道疾病,都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


而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会高速喷出很多唾液的流体和飞沫。


病毒或细菌也会搭着这些唾液的顺风车随风飘扬,扩散,扩散,再扩散。


更关键的是,这些唾液的流体和飞沫,会扩散地很远,绝不仅仅局限于指掌之间。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正因如此,我们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一定要挡住嘴,避免传播疾病。


那为什么不能用手挡?


著名的 Discovery 频道有一个叫做「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的科普节目,主持人曾经做过喷嚏实验。


他们先用颜料水漱口、再打喷嚏,通过颜料染色,来追踪唾液的传播扩散,结果令人震惊。


(1)打喷嚏时用手挡住嘴,飞沫自由翱翔


主持人先用红颜料水漱口、再用手挡住嘴打喷嚏。


放下手是……满手的颜料(唾液),地板上也落了100 多滴红颜料水,最远的可达 2.9 米那么远。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图片来源: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


(2)打喷嚏时用手肘挡住嘴,飞沫被遏制


主持人先用绿颜料水漱口、再用手肘挡住嘴打喷嚏。


结果是,绿颜料主要是粘在衣袖上,手上是干净的。


另外,地上只溅到了两滴绿颜料水,最远的一滴只有 15 厘米远。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图片来源: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


(3)打喷嚏时用纸巾挡住嘴,飞沫可能穿透


主持人用蓝颜料水漱口、再用纸巾挡住嘴打喷嚏。


结果是,纸巾的正反两面都被蓝颜料水浸透了,而且,颜料水还透过纸巾,沾到了拿纸巾的手上。有 4 滴蓝颜料水落在了地上,最远的距离是 15 厘米。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图片来源: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


可以想象,在以上实验里,主持人在打完喷嚏以后,如果不立刻洗手就去开门或接触其它物体,就会把颜料沾到门把手或者其它物体上。


下一个开门、拿东西的人,就可能会摸到一手颜料。


那如果不是颜料水,而是带有病毒或者细菌的唾液呢?


那就有可能造成接触传播……


通过上面的实验,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双手的严密性不及衣袖,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的方法是用手肘挡住嘴。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传播疾病、保护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在家要戴口罩吗?

一般来说不需要。如果有家人出现了发热或者卡他症状(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请给家人和自己佩戴口罩;如果有武汉接触史,建议电话向社区登记。

家里如何做好消毒防护?

如果家里和小区没有确诊的人,不用在家居消毒上特别费心。因为目前尚无病毒可以随空气远距离传播的确切证据。


如果拿外卖收快递,可能发生接触传播,可以简单对快递和外卖的包装做一下消毒,喷点酒精就好。


如果家里有居家隔离的人或曾接触过疑似患者,就需要严格消毒。

消毒前需要做好基础的清洁工作,然后准备好:


消毒工具:拖把、脸盆、干净抹布、喷雾瓶、胶手套、口罩;

消毒产品:医用酒精、二氧化氯泡腾片或 84 消毒液、酒精棉片。

具体可以采取这些措施:


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以及其他卧室家具;


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用洗衣机常规洗涤衣物,最好能将水温设定为 60 ~ 90 摄氏度,然后晾干或高温烘干;


戴好一次性医用手套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和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的清洁和消毒;


可以对床头柜、门把手、浴室、洗手间、洗手池、桌子等地方进行消毒。

勤开窗,多通风换气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很多人对开窗通风很不解,既然家里最安全,开窗通风不是正好让病毒飘进来吗?


其实,开窗通风反而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几乎不可能把病毒带进室内。


如果家中有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通风时开窗不开门,也不要使用新风系统,避免患者所处区域的气体进入干净区域。

可以晒被子吗?会不会沾上病毒?

可以晒被子,不用担心。根据冠状病毒的环境生存能力研究显示:受干燥、热、通风和紫外线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在阳光下,病毒的活性和存活时间都会降低。

能出门遛狗吗?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建议养宠物的人,宠物也应和主人一样少出门。


如果要遛狗,除了自己戴好口罩之外,回家后给狗狗猫猫彻底洗澡,用常用的洗浴产品即可。


与宠物接触后,用肥皂和水洗手,可以显著减少其他细菌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出门倒垃圾如何避免感染?

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垃圾,基本只能通过接触传播给下一个人。

所以我们的预防建议是:

(1) 任何时候,请认真洗手,或者带一瓶酒精免洗洗手液;

(2)没事别碰什么可疑的东西;

(3) 丢垃圾时,如果一定要掀垃圾盖,请带个一次性手套;

(4)自己用过的口罩,请自觉密封装好,并分类为有害垃圾;

(5)温馨提醒保洁人员,做好防范。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新型肺炎和感冒咋区分?

除了发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特征:呼吸困难。

对普通人来说,一定要重视这个细节:是否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情况。


流感和新型肺炎初期症状类似,仅仅靠发热、头痛、肌肉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确实比较难区别。但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多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在「感冒」之后,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的情况,就应当警惕。

什么情况下要居家隔离?

目前来说,有 3 类人群,需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1)症状较轻的疑似患者


经医生判断后怀疑是新型肺炎,但症状较轻微的,并明确建议可以居家隔离观察的患者。

(2)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就是曾与病毒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比较紧密接触的人。


如果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属于密切接触者,可能需要居家隔离。请按照当地卫生部门要求,尽快联系相关机构,以免发生意外:


与确诊的患者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

诊疗、护理、探视过确诊患者,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与确诊患者同病室住院;

与确诊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


(3)当地卫生部门认为需要隔离的其他人员

如何进行居家隔离?

最好独自居住,环境要求如下:


通风良好:至少有一扇窗,最好是全屋空气流通的出风口(下风向),避免污染空气流向公共区域;


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浴间;


家具最好用木质、金属材料的,方便消毒(若只有布艺、皮质家具,可铺上一次性塑料布);


全屋物品能少则少,能降低传染几率,也减少后期消毒清洁的麻烦。

居家隔离必备的物资主要包括:消毒护理用品、生活用品等。

体温计:早晚测量体温,监测身体情况;

口罩:N95 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即可,如 84 消毒液;

酒精:75% 的酒精、酒精喷壶、酒精棉片等;

肥皂 / 洗手液:普通肥皂、洗手液即可,免洗洗手液要选择含酒精浓度较高的;

纸巾:优先选择多层不易透水的纸巾;

专用垃圾袋,及带盖子的垃圾箱:用于处理废弃口罩和其他分泌物;

一次性毛巾,或个人专用毛巾。

居家隔离期间,应该这样判断病情变化?

建议居家隔离的人,每天至少测量 2 次体温,并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下来,直至症状没有加重逐渐好转。


坚守在家的人,如何做好防护?| 超全的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合辑


需要关注的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胸闷、浑身酸痛、腹泻等。


如果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症状慢慢变轻,说明情况好转,保持观察即可。


如果持续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且没有好转的趋势,应联系社区或居家隔离管理机构,尽快就医。



平时身体健康的普通成人,如果有「发热 + 呼吸困难」,就要格外当心。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普通成人来说,发热达到 38 ℃,更有警戒意义。

鉴于当下的疫情,如果出现发热同时还有以下 3 种情况的任何一个,实际上都建议及时去医院,不建议在家观察:


伴有呼吸困难,或明显的胸闷、气喘、呼吸急促;

近距离接触过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肾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

如果体温略微超过 37.3 ℃,身体没有其他不舒服,可以先在家观察。如果体温逐渐正常,其他症状减轻,说明身体慢慢好转。


同样的道理,单纯有呼吸不适、胸闷的情况,原因很多,也不一定是新型肺炎。


除非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建议立刻去医院就诊。


如果没有基础性的问题,就可以先放松放松,开开窗透透气,呼吸新鲜空气试试。如果胸闷还是没有缓解,则建议去医院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