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王琳琳,看看你的房间,这是女生住的房间吗?你就不能收拾干净一点?”

“石小磊,是不是你把电视机弄坏了?你每天不犯点错误就难受是吧?”

“你今天又没有看书吧?整天就知道玩!”

“家里来客人就不知道和客人说句话,一点礼貌都没有。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

上面这些话,很多父母都曾经对自己的孩子说过。挖苦、谩骂、警告、威胁、说教是父母们对孩子最常用的批评方式。可是,静下心来想想,这样的话是多么的伤人。尤其是对敏感脆弱的孩子来说,上面的每句话都会刺痛孩子的心,每句话除了打击还是打击。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父母批评孩子的出发点是孩子做错事了,想使孩子改正错误,获得进步。但是,错误的纠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靠合作与模仿来完成,惩罚和羞辱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不恰当的批评会使孩子产生过激反应,给孩子带来愤怒、自卑、恐惧等情绪。

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达到最优效果,是每个父母应该考虑的事情。使用批评的沟通方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孩子做错事,可以对其进行批评,但是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控制欲、体现父母的权威性。

批评一定要根据孩子具体的行为进行,而不要过于笼统,甚至给孩子贴上“坏孩子”“不行”“笨”“是非不分”等标签。

另外,尽量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更要杜绝暴力批评,包括身体上的暴力,也包括语言上的暴力。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第二,批评要可观,并且具有建设性。

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就要求父母做到客观公正,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切实可行并且富有建设性的。

父母盛怒之下经常会说出一些严重伤害孩子的话,这样的批评往往不是客观和公正的。因此,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

父母批评之余还要正确评价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了一点小事情就否定孩子的一切。

批评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压制性的意见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压制性的意见造就顺从的孩子,而建设性的批评成就坚强、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第三,批评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完整的步骤。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只停留在嘴上,而且说过就算了,根本没有想到孩子是否听得进去,是否找到改正的方法,是否彻底改正了错误。这样的批评毫无意义可言。恰当的批评有一个完整的步骤,父母按照这个步骤对孩子进行批评才能达到教育和修正的目的:

1.明确表明你不同意的立场,但是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

2.向孩子阐述你的理由并提出你的期望,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3.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

4.教孩子改正的方法,与孩子一起采取行动。

5.监督孩子的行动结果。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父母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尤其在3-6岁的时候,是培养孩子优秀人格、优秀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多数父母忙于工作,缺失了很多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

父母再忙我们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套绘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读给孩子听,分享给大家,尤其对3-6岁的孩子很有帮助。

此套全彩绘全套共10册,有多名育儿专家联合编写而成,绘本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经精心设计,从多个维度对孩子加以引导,孩子听了后,可以更加的有礼貌、有自信、有毅力、有诚信、有爱心、有自律和有担当。父母可以作为睡前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也可以自己观看书中生动有趣的图片。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孩子也要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孩子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