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脫貧帶來三方面影響 52個未摘帽縣將“吃小灶”

疫情給脫貧帶來三方面影響 52個未摘帽縣將“吃小灶”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10日下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推進農村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司長蘇國霞,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等就降低疫情影響、增加農民收入、扶貧項目復工等回答媒體提問。

疫情沒有造成大量的因病返貧、因疫返貧

今年是我們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本來脫貧攻堅就有很多硬任務要完成,有很多硬仗要打,蘇國霞介紹,疫情對脫貧工作確實會產生一些影響,但從疫情本身看,貧困地區大部分是低風險地區,按照分區分級的規定,除湖北外的804個國家貧困縣,有740個是低風險地區。

“我們扶貧工作中為農村貧困人口建立了三條醫療保障線,一個是基本醫療保險、一個是大病保險、一個是大病救助。我們還加強了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以保證貧困地區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可以就地就近治療。所以現在疫情對貧困群眾的影響不是特別大,跟我們長期建立的這種醫療保障制度是有關係的。整體看,疫情沒有造成大量的因病返貧、因疫返貧。”蘇國霞說。

黃豔介紹,2020年全國還剩52個縣未摘帽,從掌握情況看,52個縣中有10個縣有疫情,還有1個縣有未治癒的病例,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這些縣主要集中在西部深度貧困地區,是多年沒有啃下來的‘硬骨頭’,新冠肺炎疫情給他們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疫情帶來的人員、物流的受阻,影響貧困戶的收入,這個影響可能是長期的、更大的,主要表現在貧困戶的就業收入、產業收入和扶貧項目的開工方面。”蘇國霞說,第一個影響是就業方面,截至3月5日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總人數1420萬,僅僅是去年全年的52%,不僅出去的比較晚,數量也沒有去年多。第二個影響是物流受阻,春節期間準備的很多農產品銷售受阻,貧困戶收入直接受影響,現在春耕備耕也受到了一些影響。第三個是一些扶貧項目開工推遲了,現在全年項目開工大概三分之一。

蘇國霞表示:“我們有決心經過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把耽誤的時間找回來,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

多項措施保障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黃豔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持續增長,也是連續五年每年都大幅度增長。“同時我們要求各省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投入,確保脫貧攻堅資金需求。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省市縣扶貧資金投入已經達到2000億以上,同比上年有一定增長。到目前為止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已經撥付1136億元。”

針對疫情對貧困地區正常農業生產經營秩序所造成的影響,魏百剛介紹,接下來將重點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配合做好對接工作,現在還有近一半左右的返鄉農民工沒有返城復工,二是針對留鄉創業的貧困勞動力,推動落實創業補貼、培訓等政策,三是將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等項目加快開工建設,讓在農村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力盡快就業,四是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著力做好農資供應等春耕備耕工作。

為此,國務院扶貧辦和銀保監會還出臺了扶貧小額信貸的優惠政策。對受到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款的貧困戶,允許延長半年,不做不良貸款記錄。同時對有新貸款需求的貧困戶,要求加快辦理流程,及時滿足生產需要。就業方面,國務院扶貧辦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幫助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措施。“我們和財政部明確,要求2020年光伏扶貧的收益80%用於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工資和貧困戶參加村裡公益事業建設的工資。”蘇國霞說。

據介紹,目前各地加快了扶貧項目的實施和開工。從最新調度情況來看,中西部22個省今年計劃的扶貧項目是35萬多個,目前已經開工了11.3萬個,開工率接近1/3。扶貧車間的復工率目前達到了60%以上,各地復工復產的速度在加快。

52個未摘帽縣將實施掛牌督戰“吃小灶”

針對全國還未摘帽的52個國家貧困縣,黃豔介紹,國務院扶貧辦將採取三條措施。一是全面實施掛牌督戰,緊盯這些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截至目前,52個縣所在的7省區以及52個縣都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的支持。對剩下的52個縣和掛牌督戰的1113個村,在扶貧資金分配時予以傾斜,同時加快資金到位。今年新增的資金也要將盡快下撥。

三是改進現有工作方式加強跟蹤調度,利用一些現代化手段來了解這些地區方案的進展情況。

魏百剛介紹,對52個未摘帽縣,將給他們“吃小灶”,給予特殊政策支持。一是組織未摘帽縣免費參加各類產銷對接活動。今年,農業農村部計劃舉辦多場針對貧困地區的產銷對接活動,還將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大型展會設立扶貧專區,對未摘帽縣免除展位費、搭建費。二是開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申報“快速通道”。三是農業農村部近期要啟動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對有條件的未摘帽縣實行全覆蓋。四是在未摘帽縣探索建立產業技術顧問制度,幫助解決產業發展技術難題,提升農產品的品質、質量和競爭力。

下半年將開展脫貧攻堅普查

如何防止虛假脫貧、數字脫貧,蘇國霞介紹,首先得切實保證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第二,嚴把退出關。對於貧困戶脫貧、貧困縣摘帽,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每年開展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督查巡查,對貧困縣的退出還有抽查機制,今年下半年國家將開展脫貧攻堅普查,通過這樣一系列嚴格的制度確保脫貧的質量是真實的;第三,加強作風建設,要求各地扶貧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如果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要進行嚴肅處理,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決不姑息,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也經得起人民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