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古人使用毛筆是日常的書寫工具,尤其是在文學領域書寫水平的高低也是體現一個人文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古人特別注重書法能力。


從古幣書法入手,來鑑定古錢是非常有效的。許多古幣上的文字都是古代書法大家的作品,如大觀通寶是宋代皇帝宋徽宗的作品;泰和通寶楷書是金國皇帝金章宗的寫的;泰和重寶篆書是民國大書法家党懷英的作品;咸豐錢的書法一個是大書畫家戴熙所書,另一種版也是出自名家之手。另外,有的古幣上的文字雖然沒有具體記載出自哪一個名家的手筆,但如果是一個懂得書法的人來看,絕大多數古幣的文字都是成熟的書法,都是自成一格、自成一家的。



更深刻的說,即使古錢幣的上的文字不是名家之作,現代人想模仿古人的文字也是非常困難的,原因是每個人的文字都有各自的特點,書寫古幣文字的人早已經不存在了,古幣的文字已經成為永久的歷史,現代人想去模仿得一模一樣是根本做不到的。基於此,個人感覺從文字的書法風格來鑑別(同種不同版的文字鑑別要看整體風格是否一致,不是看具體筆畫有沒有出入。如大觀通寶折十,有多版,對於宋徽宗的書風,一版比照另一版就不能看哪一畫有長短來鑑別,要看是不是徽宗所書),是一個有效的捷徑。


這是古代疊範幣。這裡插一句銅質的問題,歷史記載明代之後開始有大量黃銅,但有的書籍記載唐代就有黃銅。還有的說是由於中國古代有黃銅礦,所以有黃銅實物。無論哪種論調,都說明中國明代之前就有黃銅,也發現了具體的實物,但明代之前的黃銅顏色比之明清黃銅暗,略發灰色。

這是天成元寶的銅範!


這是古代疊範特徵。有的字筆畫有粘連,字飽滿圓潤,鑄造是也是尊重了原作書法的風格。


這是疊範幣的錢背兒。後穿發扁。看自己手中的疊範幣,還有許多特徵。


這是疊範幣真假對比。左邊的是真品,右邊的是假幣!雖然都是疊範特徵,但仿品一上手非常生澀,有一種闖手的感覺。原因是錢範達不到古代的工藝水平,鑄出的幣沒有古代的神韻。假幣的筆畫有修過,粗細不一,失去了原有的書法韻味,修筆畫是因為所採用的鑄造的原幣筆畫有粘連或者不清楚。


看假幣的天字和府字的筆畫明顯修過,缺乏圓潤感。現代疊範幣一上手感覺就不同,實物很容易區分真假。這幣是知道假幣這幾天特意買回來給大家看的。


這是翻砂鑄造示意圖。歷史記載隋唐開始有,大規模鑄造時在上面放許多母錢,然後澆鑄,鑄成後是一個錢樹,然後逐個取下打磨。


這是古代翻砂幣,是用母錢為模鑄造的。翻砂幣的特點同疊範幣不同,鑄出的錢除了比原母錢稍小外,錢的文字,前後穿都不會有變化,因為砂型很軟。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這是翻沙錢幣的背兒圖!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這是翻砂造假示意圖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用普通行用錢翻砂鑄造圖(別人的實驗)。古代用母錢翻鑄,母錢比普通錢稍大。古代是用雕母翻砂鑄母,用鑄母翻鑄行用錢。現代無母錢只能用普通錢翻砂,所以現代造出的假幣會稍小。這個圖說直徑無變化是錯誤的!因為原幣已經是打磨過的了,後彷的這個沒有打磨時與原幣大小一致,打磨後還是小了一圈!所以遇到翻砂特徵的錢幣就用量直徑來判斷,但要注意是不是鑄母。還要注意用同種同版的翻砂幣去比較真品的翻砂幣,不要用翻砂幣去比較疊範幣。

古代真品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這也是真品,無鏽。傳世品一般無鏽,新疆、東北和內蒙許多出土品都鏽薄,沙坑無鏽,許多水坑錢也無鏽,但除了傳世品許多都有包漿。雖然鏽不是斷真假的唯一標準,但真正的復層鏽和紅斑綠鏽相間的基本沒問題,本人埋過一枚幣好幾年,生出的都是一層浮鏽。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現代仿品。看文字與真品一比較就看得出來,風格不同,應該不是書寫出來的,從文字庫調出來的。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這是假幣的背兒圖。

現代用機器製作的仿品。字的說法是對的,但細看有機器痕,這種東西有的有名的網上還在拍賣,也有少數入盒的。

顛覆古錢鑑定,從古幣書法入手


以上是從文字書法入手,說了古代疊範幣與現代疊範幣、古代翻砂幣與現代翻砂幣、現代機器製假幣的特徵和情況,目前也就存在這幾種情況。遇到一枚幣看文字書法過不過關,對照真譜和真品,然後看是古代疊範還是現代疊範,古代疊範特徵的是真品;如果是翻砂幣,就用量直徑來鑑定,但也有少數擴沙範的仿品,會有缺點,邊緣大小與真品有異。如果有現代機器痕,一票否定。特別提醒對照文字要注意另一個版別和出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