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告3家媒体,特朗普为何与这些媒体过不去?


10天告3家媒体,特朗普为何与这些媒体过不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一些美国媒体的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这种僵冷关系在2020年美国大选的背景下继续恶化,以至于到了双方对簿公堂的地步。近日,继《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之后,特朗普团队宣布将起诉第三家媒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媒体在美国政治中素有“第四权力”的说法,意味着在行政、立法、司法分支形成的“三权分立”之外,媒体往往能够发挥监督以上三个分支的第四方力量。在美国历史上,媒体在政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年的“水门事件”就是在《华盛顿邮报》《时代》《纽约时报》等媒体记者的穷追猛打之下逐步揭开面纱,最后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不得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有意思的是,参与报道“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2018年撰写了《恐惧:特朗普在白宫》一书,其中对白宫内部管理混乱的描述同样让特朗普团队极为恼火。

10天告3家媒体,特朗普为何与这些媒体过不去?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并非所有的媒体都是敌人。美国媒体众多,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是绝对的意识形态中立,其政治立场往往散布在美国或左或右的政治光谱之中。简单地说,特朗普此次针对的三家媒体都属于支持民主党的自由主义派或“左派”媒体,这些媒体往往在大选期间会刊登一些更有利于民主党竞选人的新闻,相反,一旦共和党竞选人出现任何丑闻,这些媒体就一定会揪住不放、大肆渲染。美国支持特朗普的媒体也不少,这些媒体往往持保守主义派或“右派”立场,比如特朗普最爱观看的福克斯新闻以及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曾工作过的布赖特巴特新闻网。

因此,作为曾经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许久的特朗普不会不知道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但总统与媒体交锋的背后实质上仍然是两党之争,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在另一个领域彼此厮杀。这在此前“通俄门”的调查中可见一斑,一些媒体并不是出于职业素养或是为了制衡行政权力去调查,而是为了反对特朗普而四处搜集材料。特朗普与自由主义媒体早在那时就已结下梁子。

2016年特朗普当选之后,民主党迟迟未能走出失利阴影,千方百计希望能够启动针对特朗普的弹劾,“通俄门”调查为民主党提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支持民主党的媒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冲锋队的作用,部分美国媒体紧盯白宫对俄政策,多次在关键时刻刊登有关特朗普及其团队可能“通俄”的报道,助力民主党一方的调查行动,其中不乏捕风捉影或者夸大其词的新闻。一些亲民主党的主流媒体更是不断烘托“冷战”氛围,将俄罗斯塑造为“干涉”美国内政、在国际上“搞对抗”的敌手。此后,由于特朗普对俄始终保持“暧昧”态度,部分美国媒体频频在一些关键时点爆出特朗普团队可能通俄的“黑料”,以引导舆论、施压总统。

10天告3家媒体,特朗普为何与这些媒体过不去?

当前美国已经进入大选的初选阶段,两党斗争必将持续升温,特朗普与部分媒体的矛盾再度集中爆发。此时,特朗普一方已由守转攻。特朗普在“通俄门”调查告一段落以及参议院判定其弹劾无罪后信心大增,认为连任近在咫尺。民主党发动的“通俄门”调查和弹劾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不仅让特朗普占据舆论上风,继续抨击民主党和部分媒体的“猎巫”行动,还让共和党在大选期间更加团结一心地凝聚在特朗普周围,增加了特朗普与民主党及其媒体助手对抗的底气。

特朗普对“左派”媒体的“狂轰滥炸”是为选情考虑,但将对美国政治生态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同样向一些主流媒体开炮,把“第四权力”塑造为腐朽的美国传统政治体制一部分,以便激发民众对媒体与政客之间利益输送的愤怒,削弱“左派”媒体公信力,打击民主党竞选人。特朗普与媒体的斗争只会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的分裂。根据民调,近年来美国民众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的信任度持续下降,这也将为一些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传播的不实信息提供温床,美国国内的民粹主义和本土主义只会愈演愈烈,两党分歧乃至美国政治的分裂将更加难以轻易弥合。最终,即使特朗普能够顺利连任,他面对的也将是一个更加分裂的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