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二本、三本学校的大学生,感觉四年可以算是白读了,什么都没学到,校招想找个工作还是随便找?

我们的爱JH


会出现这种想法的原因有很多:一,现在中国教育发展很快,大中专院校很多,扩招也很快,导致每年大中专毕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很大。二,大专院校又细分985、211、重点大学、二本大学、三本大学.每年985、211、重点大学毕业生都是多如牛毛,导致很多二本、三本的学生更加有压力,深怕竞争不过别人,有点自卑。但是我们应该这样思考:第一,二本,三本学校不代表不优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秀领域,每个人也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专研,用心学习,我们也可以很优秀,也不会比别人差!第二,一个人找工作,不只是看文凭看学校,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虽然我们是二本三本毕业生,但是我们得能力不差,我们专业技能可能更强,我们也不要自卑。第三,每行都要不同的人来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医学家,教授等,我们也可以是汽车修理工、建筑工人、私人老板等,只要我们做好规划,根据自己的特长,我们也会取得成就!总之,只要我们是金子,我们有能力,我们有信心,我们找工作也不难,我们也不比别人差,我们也会发光的,我们也能取得成就!






桂林小栩


我2012年从一所二本院校毕业,转眼已快八年,可悲的是,我正规的毕业证学位证到现在都还没有用处。

我当时在安阳上学,学校允许出来找工作时,12年三月份我就到了郑州,在银基附近干物流行业一干就是八年。一个物流班70多个同学,现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只有5个人左右。从这点来看,还是挺有感慨的:很多时候,我也在想,上了四年大学对自已有多大的用?

为什么二本、三本的大多数学生会有大学无用论的想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出现了问题。我当时所学的课程都是理论多实践少,上课就是为了考试能过,不挂科。

我个人对大学无用论是不认可的,如果让我选择我还会选择上大学,就算只是个二本。原因有几个:一、本科学历拥有考验的机会,可以让自己继续深造。二、本科学历是很多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的敲门砖,没有是不行的。三、参加工作后对晋升也有一定帮助。最后一点、我觉得上过大学和没上过的在整体素养和气质上确实有差异。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全部是大学生,大家更容易有凝聚力,更容易沟通和融合,可现在的工作,大学生很少,很多东西无形之中就都没有了。

事在人为,二本、三本我们也有很多同学混的很好,我也不错哦。一个人生活的价值大小更大层面取决于后天努力的多少,所以不管有没有上大学,努力干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澜澜小站


说一个三本毕业生的故事。2015年我参加司法考试培训班的时候认识的,她那时候大三。她对自己的未来早就规划好了,要在大学期间,通过司法考试。毕业后开始实习,并继续进修在职研究生。所以她特别的刻苦。第一次只过了c证,第二次才通过A证。毕业时,她拿着英语6级、司法资格证很快就找到了实习单位。次年考入了市中院。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女孩。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学校,只要不放弃自己,把该考的证该学的该做的,都认真的去对待,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的打游戏谈恋爱 ,稀里糊涂的浪费时间。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了!



南山梦


为什么说升达要管理这么严格呢?我想大家也都非常明白,基本上考上二本三本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在高中时期就是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学生,他们并不是比别人差,而是自制力不够,这些学生一旦上了大学,就会觉得管理没有高中那么严格,一下子就放松起来了,没有了约束,面对身边种种诱惑,自然对学习没有太多兴趣。

在我身边,以前的老同学,他们上学时就是各种打游戏 ,打球 谈恋爱 化妆品 衣服 包包等等等等,反正都比学习重要。平时不学习,考前一周突击,我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经历,甚至有的学生突击都免了,混毕业就行了,并不知道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不清楚毕业之后会面临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care。

甚至一些天天去泡图书馆的,都会被人称之异类,有的人就会这样说

“你这么努力,怎么还来我们学校啊?”,

“天天看书,最后不也跟我考的差不多吗?”

“装什么爱学习啊,做作”

那大家有没有遇见这种人?反正我是遇见过。

想想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如何能够认真地学习,认真地读完大学生活,然而然很多学生就会开始堕落,60分就是万岁,结果可想而知,什么专业知识都是学了个及格,甚至一毕业全忘了,把大学所学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因此,一些二本三本的一些学生,回到社会被其他人认为大学算是白读了。

对于校招,我想说校招所找的工作还是挺不错,虽然工资不是特别高,但起码是安全的,有保证的,毕竟这些企业,这些公司大多数属于校友公司招聘,跟学校有一些合作和对接。所以说参加校招找工作积累经验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说随便找找,积累经验再慢慢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加油,未来的你💪






鹰城微生活


这个问题不只是二本,三本。还包括一本,重本都很有可能。 本人一本大学毕业,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努力的姑娘,但到了毕业 ,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好多没学到 , 很多东西懂了个皮毛,就毕业了。今年毕业然后找工作是真的非常困难。说实话校招没几个自己觉得合适的,我很迷茫。而且还很有可能改行,就业越来越难了。

我记得刚上大学那个自信满满的劲我觉得我以后肯定能变得很有钱找份很好的工作,现在我觉得能找到份工作养活自己就很好了。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呢?


chenyapan


看自己是怎么度过的。

1.如果谈恋爱只和一个人在一起,四年你的收获会很少,特别是毕业以后失恋。

2.大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你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你们的信任感非常强,然后毕业以后一块儿做点儿事情创业或者是互相介绍工作,这是读大学最大的资源和收获。

3.恋爱要谈,哥们要交。我记得当时我一毕业,我和我们三个舍友一块儿去找工作,然后一块儿创业的那段时间真的很宝贵,都是特别感谢大学这种缘分,让我们五湖四海能够相遇。


科翰说


感觉自己的大学有没有白读,是看你有没有在这三年或者四年时间里提升自己的能力,专业能力或者是为人处事的能力。

大专的时候听到很多身边的人说大学里不挂科是不完美的,去社团面试的时候师兄师姐问的问题是:如果社团的事情和专业课有冲突,你会不会逃课。

上课的时候第一排是没有人做的,座位都是从后面开始坐起,上课听课的人少之又少,作业认真对待的更少。

我大一的整整一年都是处于这种状态,上课听着走神就开始玩手机,没课的时候就睡懒觉或者和社团的人出去玩,期末虽然没挂科,但那一年真的一点东西都没有学到,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能力。

后来大二的时候幸好认识了一些学霸师兄师姐,看着他们每天都是三点一线,教室,实验室和宿舍,他们甚至午觉都是待在实验室,在学习亦或是看书。

受他们的影响我才开始反思我大一的虚度时光,我强迫自己每天都去实验室和他们接触,慢慢地和他们熟起来,然后和他们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们对未来的一些看法,真的受益很多很多。

以前听别人说,你大学选的专业未必和你以后的工作有联系,那时候不明所以,现在想起来,大概因为在大学没有学好专业知识,不能靠专业知识吃饭,所以才另谋出路。

大学里诱惑因素真的很多,而且加上没有人管你的学习了,自己也没有自律的话,很容易就松懈下来,然后一年两年过去了,大学也就基本过去了,所以整个大学下来没学到东西。




K与非


其实怎么说呢,这个问题是大多人的问题

第一个现在大学生不是以前的大学生了,现在大学生太多了,没有以前吃香了,所以普通大学生很难找工作

第二个,现在很多公司好的岗位对员工要求很高,不是名牌大学,很难应聘上

第三个,因为老师在高中的时候说大学很舒服,不像高中那么累,所以,很多人到大学之后就很放松,开始谈恋爱,打游戏,过度放纵自己,所以很多人都是浑浑噩噩的过完四年,四年过去啥也没学到

最后,找工作千万别随便找一个,最后什么得到还浪费时间,当然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也要好好的学习,不能让自己闲着,闲着使人颓废


奋斗的菜头


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是学历,很多大企业只给毕业于985和211大学的学生工作机会。大学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歧视链,一些名牌大学歧视普通的一本大学,而一本大学歧视二本大学。不少进入知名企业的机会几乎已经被985名校垄断。

随着二三本大学的合并,二本院校似乎成了院校链的底端。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叫苦连篇,在当下社会二本院校的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呢?他们真的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吗?笔者认为还真不一定,二本三本学校的大学生毕业生仍然面临着诸多机遇。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一本院校的定位以升学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功底,打牢基础知识为重点目标。二三本院校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如今二三本院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在求职过程中,这些学生很难竞争过名牌院校毕业生。但学历也只能代表我们一部分,很多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在读书期间掌握了很多技能。而我国的很多企业,每年也会招收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当然,这些学生一定都是二三本院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深知学历帮不到自己什么,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遇到更好的伯乐。

所以,只要学得好,不论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大学生都是有机会的!


LaoHuang188


我就有个同学以前读的是专科,然后专升本考了一个省内的二本院校,接着考研到中科院,再接着继续读博,现在已经是中科院某所副研究员,在他的研究领域内非常活跃,表现也非常抢眼。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有没有出息,和你暂时读的是什么样的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你现在读的是二本,或者是三本会限制你的发展通道,但绝对不至于说四年的大学白读了,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算白读了:

1、不学无术,整天的睡大觉,喝大酒。

2、不务正业,放弃了所有的专业课学习,在外面打工。

3、各种混日子,20门课程有18门补考,英语四六级考试从来没有过300分。

4、知识没有学到也就罢了,还有人会整出一点违法违纪的事情。

自己现在读的是什么学校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与放弃,很坦白的说,人才市场上竞争力比较强的的确是985和211高校的学生,而且还都是硕士和博士,但这又怎么样呢?市场上人才需求是有差异化的,他们会选择自己合适的领域和层次,而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领域和层次,一个本科生想要去做博士生的技术活肯定是行不通,那么就只能脚踏实地了,适度的调低就业期望值。

校园招聘还是要积极准备的,首先你得有一份漂亮的简历,突出你的优点和能力,然后要充分的搜集校招企业单位的相关信息,做到知彼知己,在面试的时候你才能游刃有余,不要打无把握的仗,看到招聘信息后先进行筛选,筛选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岗位,认真对待每一次校园招聘的机会,说不定就有一个宝贵的机会垂青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